只手改写 AMD 与 Intel 争霸史,又处理器游侠 Jim Keller

发布者:科技革新者最新更新时间:2019-03-11 来源: Technews关键字:AMD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洲。


秋,寒风飒飒,单人独剑的侠客流浪于江湖。 这往往只是武侠小说的场景,但在诡谲如江湖的处理器市场,也有一名侠客靠一身功夫周游天下。 他出身历史悠久的计算机名门,曾为苹果(Apple)打造 iPhone 的心脏,更两度单骑救主拯救超威(AMD),改写处理器行业的历史。 虽然学历只有电机学士,成就却海放业界多如繁星的硕士博士。 声名显赫的他早就能盘据一方,但偏偏孤身流浪在江湖间,他就是处理器界的游侠 Jim Keller。


出身名门──迪吉多出道


1990 年代的计算机市场还是 IBM、迪吉多(DEC)、惠普(HP)和康柏(Compaq)争雄的时代,Jim Keller 正来自老牌计算机豪门迪吉多。 迪吉多早在 1957 年就创立,并在 1970 和 1980 年代成为技术最顶尖的计算机公司之一。 1991 年的迪吉多是全球第二大计算机公司,拥有超过 10 万名员工,声势如日中天。


为了接班辉煌一时但日渐落伍的 VAX 处理器,迪吉多在 1989 年开始研发后来影响深远的 Alpha 处理器架构。 1992 年推出的 Alpha 处理器是第一个非 32 位扩充,纯粹 64 位的处理器架构。 这款处理器带给研发团队重要的经验,Jim Keller 也参与 Alpha 21164 和 Alpha 21264 两代处理器的设计,奠定未来行走江湖的基础。 可惜性能优异的 Alpha 处理器在市场失利,无法阻止迪吉多的殒落。

▲ 迪吉多开发的 Alpha 21164 处理器芯片。 (Source:Appaloosa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大型计算机走向个人计算机的趋势让迪吉多招架不住,一连串亏损让迪吉多在 1998 年被康柏计算机收购而走入历史。 虽然康柏没放弃 Alpha 处理器,但不少才华洋溢的工程师离开团队,Jim Keller 也在此时离开没落的师门,踏出闯荡武林的第一步。


双雄争霸──AMD 对决 Intel


迪吉多的人才出走都看在 AMD 执行长 Jerry Sanders 的眼里,这对他可说是天赐良机。 「人才第一,产品和获利都会随之而来」,是这位豪迈 AMD 掌门人的名言,他自然不会错过这批武功卓绝的高手,让 Jim Keller 在内的迪吉多 Alpha 团队成员将天赋带到加州。


1986 年英特尔(Intel)为了独占处理器市场而撕毁与 AMD 的协议,拒绝提供 i386 处理器的技术。 这不只终结双方 4 年的合作关系,更开启两大门派 30 年的龙争虎斗。 AMD 的资本和技术都不如 Intel,开战后只能以低价和高性价比抢占部分市场,但始终一路挨打。 AMD 只能贴着「次级品」和「复制品」的卷标,在 Intel 的阴影下苟且偷生。 然而黑夜后终将黎明,Alpha 团队的援军即将吹响反攻号角,号角的名字就叫 K7。


由 1996 年就从 Alpha 团队带枪投靠的 Dirk Meyer 领军,整合前一代 K6 处理器团队和迪吉多的外援,设计全新 K7 处理器架构。 团队一员的 Jim Keller 除了提供 Alpha 处理器的经验,还开发 HyperTransport 总线技术提高通讯速度,立下赫赫战功。 1999 年 6 月 K7 处理器以速龙(Athlon)之名登场,以 Alpha 21264 处理器为基础成功融合 AMD 自家技术,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处理器,销售也大有斩获。

▲ 领军 K7 的 Dirk Meyer 后来成为 AMD 的执行长,不过不到 3 年就黯然下台。 (Source:达志影像)

K7 一役崭露头角的 Jim Keller 旋即接下主导 K8 处理器架构的重任,化身对抗 Intel 的神兵利器。 K8 处理器架构站在 K7 的肩膀上,增添两项突破性变革。 首先是将内存控制器设计在处理器内部,让过去需要绕道北桥芯片传输数据的内存和处理器直接互通,大大节省传输时间,连带提升处理器效能。 第二是 Jim Keller 带领团队设计出第一个 64 位的 x86 指令集,也就是日后成为主流的 x86-64。 作为率先引入 x86-64 的处理器架构,K8 堪称 AMD 的重大里程碑,象征过去只能看着 Intel 车尾灯的 AMD,首度跃居业界的创新者。


AMD 以杀手锏 Athlon 在市场上大破内忧外患夹击下的 Intel,并在 2003 年乘胜追击推出 K8 处理器第一代产品 Athlon 64,彻底压制 Intel 的奔腾 4(Pentium 4)处理器。 Intel 执行长甚至被逼得为了取消新处理器上市而道歉,AMD 的锋头一时无两。 击溃 Intel 的头号功臣 Jim Keller 并未留恋于胜利,反而在 1999 年 K8 处理器架构完善后就离开 AMD,如游侠一般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Athlon 处理器是 AMD 扭转公司命运的关键。 (Source:Wikipedia

闯荡江湖──从 SiByte 到 PA Semi


击败 Intel 后 Jim Keller 加入前辈的 MIPS 处理器公司 SiByte。 SiByte 的创办人兼执行长 Daniel W. Dobberpuhl 曾是迪吉多资深工程师,领导前三代 Alpha 处理器团队,更在 1998 年被杂志封为「塑造半导体业未来的 40 人」之一。 Jim Keller 转战 SiByte 不久后,半导体大厂博通(Broadcom)就在 2000 年收购 SiByte,他也成为博通的首席处理器架构师。


大前辈 Dobberpuhl 在 2003 年以设计高速低功耗微处理器获得固态电路奖,这个奖项被视为业界最高荣誉,也象征他大师级的地位。 当时近 60 岁的他冲劲不减,得奖同年就离开博通创办半导体公司 PA Semi,来年 Jim Keller 也从博通跳槽 PA Semi。 他在 PA Semi 累积研发 Power 架构处理器的经验,直到公司再度被收购。 买下 PA Semi 和整个研发团队的不是别人,正是准备称霸科技业的苹果。

▲ Dobberpuhl(右)在处理器业界地位崇高。 (Source:Illinois

武林第一门派──苹果君临天下


或许是想挑战不同领域,也可能只是浪子情怀作祟,Jim Keller 离开迪吉多后再也不曾在同家公司待满 5 年。 漂荡于电子业江湖的他,总在成功后转身寻找下个战场。 2008 年在 PA Semi 工作 4 年后,随着收购案改为新东家苹果效力。


PA Semi 收购案一传出,媒体不约而同的猜测苹果试图摆脱对三星(Samsung)的依赖,想自行设计处理器。 收购案前一年苹果推出首款 iPhone,揭开智能型手机时代的序幕。 当时苹果根本没有设计芯片的人,遑论在产品上搭载自家芯片,只能使用三星的芯片。 iPhone 一炮而红后,为了让 iPhone 有更强的心脏并组建自己的团队,苹果看上研发阵容坚强的 PA Semi,这支劲旅也成为未来苹果芯片设计团队的核心。


苹果的成功自然有赖划时代的设计和软件,但强大的芯片也功不可没。 Jim Keller 和 PA Semi 的人马加入后,苹果端出了系统单芯片(SoC)处女作 A4。 A4 最初应用于新产品 iPad,后来用到 iPhone 4 身上。 Jim Keller 和团队在 A4 后设计出苹果第一个双核心处理器芯片 A5,A5 同样先用于 iPad 2,后来应用到 iPhone 4X 和 iPad mini 等其他产品。 A5 采用 ARM Cortex A9 架构,傲人的双核心和大幅升级的绘图芯片(GPU)让 A5 拥有剽悍的性能。 换上 A5 心脏的 iPad 2 效能号称是初代 iPad 的两倍,更狠狠打趴所有当时的 Android 平板。

▲ 从 iPad 的 A4 以来,苹果的芯片已经卓然成家。 (Source:Flickr/Mike Lee CC BY 2.0)

正当苹果准备从 ARM 公版架构的 Cortex A 转移到自主架构的 Swift,进入新一代 A6 处理器时,Jim Keller 跳下苹果这艘升空的火箭再度展开冒险,等待他的是熟悉不过的战场。


单骑救主──强势回归 AMD


2012 年 8 月 1 日,AMD 任命 Jim Keller 担任执行副总裁暨处理器首席架构师,正式宣告处理器游侠的凤还巢。 回到阔别十多年的老东家,昔日带队设计 K7 的 Dirk Meyer 已经远去,AMD 更被宿敌 Intel 踩在脚底。 当年 AMD 绝地逆袭后叱咤一时,甚至有彻底翻盘的态势,不过 2006 年局势起了变化。 Intel 开启钟摆战略大步追赶,让 AMD 短暂的优势灰飞烟灭,打得 AMD 卖掉晶圆厂才能苟延残喘。 AMD 后续主打的推土机(Bulldozer)系列架构又被 Intel 全面击溃,沦为市场和用户的笑柄。

▲ Jim Keller 重回 AMD 开启史诗级的反攻。 (Source:AMD

穷途末路的 AMD 一般人大概避之唯恐不及,Jim Keller 却选择在最惨烈的时刻回归,带领 AMD 背水一战。 重返 AMD 的 Jim Keller 已非壮年,而是步向衰老的 53 岁中年,但他还是救世主般一肩扛起全新微架构处理器 ZEN 的开发,并主导 ARM64 架构 K12 的研究。 他将从推土机开始引入的 CMT 技术砍掉重练,改用死对头 Intel 的 SMT(同时多线程)技术。 ZEN 核心处理器比前一代的挖掘机(Excavator)架构效能提升 40%,并设计全新暂存系统,功耗和散热也表现优异。


2017 年 ZEN 处理器架构的产品锐龙(RYZEN)上市,不只宣告 AMD 的复活,更终结 Intel 宰制处理器市场的时代。 RYZEN 的横空出世强势冲击 Intel 的霸业,强大性价比海放 Intel 产品并席卷处理器市场。 过去 AMD 的崩盘让 Intel 在市场姿态甚高,新产品升级的幅度像挤牙膏而被用户戏称为「牙膏厂」。 来势汹汹的 RYZEN 让 Intel 收起难看的嘴脸大力促销,Core i7-6950X 甚至一口气调降 300 美元,可见 RYZEN 带给 Intel 压力之大。 此后 AMD 高歌猛进,剩下的就是进行式了。

▲ RYZEN 让濒死的 AMD 再度逆袭 Intel。 (Source:AMD

未完待续


让 AMD 浴火重生的 Jim Keller 呢? 他又走了。 如同当年没看到 K8 完成就离开,他在 ZEN 架构基本完成的 2015 年 9 月再次引退。 原本传闻 Jim Keller 将加入三星,最终他在 2016 年投入 Elon Musk 麾下,出任特斯拉(Tesla)的自动驾驶硬件工程副总裁。 不过 Jim Keller 没在特斯拉待太久,任职一年多又重返处理器战场,只是这次转向另一边。


Intel 在 2018 年 4 月宣布 Jim Keller 将加入并担任资深副总裁,负责所有硅产品的开发。 「Jim 是业界最受尊敬且富有远见的微处理器架构师,也是最近加入 Intel 的顶尖科技人才。 」Intel 客户端与物联网及系统事业群总裁 Murthy Renduchintala 这么说。 游历各处的他已成为一代宗师,并两度于危难中救主,只手改写处理器产业的历史。 虽然已经高龄 60 岁,加入 Intel 的 Jim Keller 继续迎向下一个挑战。 游侠的江湖,未完待续。


关键字:AMD 引用地址:只手改写 AMD 与 Intel 争霸史,又处理器游侠 Jim Keller

上一篇:SK电讯与IT&E合作于关岛和塞班岛提供5G服务
下一篇:苹果传发新品 供应链期待又怕受伤害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9:13

AMD Zen5架构猛料 3nm工艺、大小核
AMD官方公开的Zen家族架构路线图,最远知道5nm Zen4,有望在2022年诞生,那么再往后呢?继续升级Zen?还是另起炉灶?早些年,AMD工程师确实提起过Zen5的说法,但之后就没了下文,知道现在,猛料来了! 来自Moepc的曝料称,传说中的6nm Zen3+升级版架构没了,取而代之的是Zen3 XT或者叫Zen3 Refresh,也就是继续深挖现有工艺架构的潜力,类似锐龙3000XT系列,序列上属于锐龙6000系列,但发布时间会比预计的晚一些。 Zen4架构将搭配台积电5nm工艺,IPC性能提升超过20%,支持DDR5内存、PCIe 5.0总线,而各个平台的核心数量、APU集显性能都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毕竟明
[半导体设计/制造]
<font color='red'>AMD</font> Zen5架构猛料 3nm工艺、大小核
分析师称AMD可能收购ATI 对图形芯片业有利
  北京时间6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业界分析人士日前指出,AMD有可能收购图形芯片厂商ATI,假如这项收购交易能够成功,将对整个图片芯片产业带来好处。   RBC Capital Markets(简称‘RBC’)分析师阿比吉特·瓦利尔(Apjit Walia)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AMD近期的声明与上述推断保持一致,AMD声明称今后两到三年将大大扩充产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前的半导体行业中ATI是非常理想的收购目标。”    瓦利尔的上述推断基于他近期对PC供货链的深入研究。RBC对ATI的股票评级为“强于大盘”,目标股价为23美元,他预计ATI 2007财年的每股赢利为1.06美元。瓦利尔表示,图形厂商可能被芯片厂
[焦点新闻]
百度AMD合建GPU技术实验室
   8月23日,AMD公司与百度宣布双方将携手合作,评估、优化AMD新型处理器技术在百度AI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开发与发展。   双方宣布将建立GPU技术联合实验室,测试、评估和优化AMD的Radeon Instinct加速器,在需求分析、性能优化、定制化开发等多方面密切合作,探索将创新的AMD GPU技术应用于百度数据中心。   AMD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潘晓明表示:“AMD是同时拥有GPU和x86 CPU精深技术的公司,可以满足数据中心广泛需求,并帮助推动机器智能持续发展。AMD与百度的合作将利用两家公司的软件技术和工程上的能力,携手打造更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发展需求,提供更智能的人机交互
[手机便携]
戴尔将在美国市场首发基于AMD处理器的PC机
据外电报道,戴尔将于本月15日在美国市场首发基于AMD处理器的PC机。在随后的9月22日,将在全球范围内发售。 据英国媒体报道,基于AMD处理器的戴尔PC机将分为三个系列,Dimension、Optiplex和XPS。由于XPS系统正在等待AMD的4x4平台,因此戴尔将率先推出Dimension和Optiplex两个系列的产品。 该消息称,Dimension系列将分别C521和E521两种型号。这两种型号的产品均采用AMD Athlon 64、Athlon 64 X2和Sempron处理器,显卡也均来自Nvidia。 据悉,这些产品将于9月15日在美国市场首发。9月22日将同时登陆欧洲、中国、日本以及其他亚太市场和巴西市场。
[焦点新闻]
AMD 锐龙 8000“Strix Point”APU 曝光:具有 12 个 Zen 5 内核
7 月 20 日消息,AMD 代号为 Strix Point 的 Ryzen 8000 系列 ES 芯片已经出现在了 MilkyWay@home 数据库中。 MilkyWay @home 数据库此前已经提前泄露过 Zen 3 和 Zen 4 CPU 样本,数据比较可靠。此次泄露的数据来自匿名用户,测试环境为 Linux Ubuntu,应该是 AMD 内部工程师。 从 MilkyWay 识别到的数据来看,这颗 ES 处理器型号为“100-000000994-03_N”,属于 AMD Family 26 Model 32 Stepping 0 的一部分。结合之前已知信息,该系列产品属于 Strix Point 系列 APU,它将采用下
[家用电子]
<font color='red'>AMD</font> 锐龙 8000“Strix Point”APU 曝光:具有 12 个 Zen 5 内核
AMD 7nm显卡Vega 20曝光:台积电7nm工艺
按理说AMD Vega之后会是Navi核心,不过今天Digitimes、HOP曝光了Vega 20,也就是说AMD会再改良一代织女星芯片。 报道提到,在拿下了Vega 10的封测订单之后,SPIL(矽品)将继续承担Vega 11的相关工作。 然而,下一代的Vega 20有个有趣的变化,就是从GF抽离,代工交给台积电的7nm FinFET来做,而且直接用后者的CoWoS封装方案。 这个看起来有些奇怪,因为Zen2几乎确定是GF代工,因为后者抢着上7nm,已经搞出了基于DUV的第一代,第二代上EUV。如果AMD显卡变阵,那就说明GF的良率和产量仅能支撑CPU部分,GPU够呛。 AMD和NVIDIA在7nm上一家亲
[半导体设计/制造]
AMD推"Bobcat"产品 进军低能耗处理器市场
7月27日消息,芯片制造商AMD日前表示,计划进军低能耗和超低能耗处理器市场,未来将推出代号为“Bobcat”的处理器产品。 据vnunet报道,据悉这款代号鲍勃猫的芯片功耗只有1到10瓦特,在日前召开的硅谷科技分析师大会上,AMD首次展示了该芯片计划,另一方面,传统桌面和服务器市场将推出Bulldozer处理器,能耗在10到100瓦之间。据悉首款基于该设计的产品有望在2009年上市。据悉,全新的设计将允许AMD建立芯片模式标准化模块,加入许多新元素例如内存控制器、图像处理器等。据悉,Bobcat将针对低能耗设备,例如数字电视、UMPC以及高端手机等。据悉服务器平台的该处理器将拥有8到16内核,在缓存容量方面据版本不同变化。
[焦点新闻]
微软Windows再度拥抱ARM 突破英特尔、AMD双寡头
微软(Microsoft)曾尝试让Windows RT运行ARM(ARM)处理器,最后以失败告终,如今微软再结盟高通(Qualcomm),推出搭载高通ARM架构Snapdragon 835芯片的随时连结PC(Always Connected PC),这等于打破多年来由英特尔(Intel)及AMD(AMD) x86架构盘据的全球PC中央处理器(CPU)市场格局,让这块市场终于出现非x86架构新选择,另也是微软在面临苹果(Apple) iPad入侵NB市场下,借由推常时连网PC以期抵挡来自iPad对企业PC市场的持续入侵。   根据The Motley Fool网站报导,微软于2012年试图让Windows RT支援ARM处理器运行,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