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英特尔为何要做芯片代工?

发布者:阳关三迭最新更新时间:2017-04-04 来源: 华尔街日报 关键字:英特尔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英特尔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该公司这样做有充分理由,保持芯片生产设施处于先进水平的成本高昂,代工芯片有助于英特尔提高设备投资回报。

英特尔公司(Intel Co., INTC)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该公司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

英特尔这一立场本身足以显示半导体行业近年来出现了怎样的转变。该公司长期以来在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的处理器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这类市场规模庞大,每年需要大量芯片,但个人电脑行业已有很长时间停滞不前。与此同时,企业对服务器的需求也在下滑,而面向云服务运营商的服务器处理器的销量增长仅能弥补一部分不利影响。

所有这一切导致英特尔面临严峻挑战。预计本财年该公司收入将仅增长1%,但保持芯片生产设施处于先进水平的成本的上涨速度则要快得多。预计英特尔今年的资本支出将创出1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该公司过去三年的年均资本支出为90亿美元。

英特尔自然希望从更大规模的投资中获得更好的回报,因此该公司本周早些时候宣布了最新的计划,将为那些能够使用其一流技术的其他芯片设计商提供生产服务。英特尔估计该市场现在每年的规模约为230亿美元,但可能需要时间才能发展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为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等大型客户提供服务将需要英特尔将生产业务大幅扩大;苹果公司将那些为iPhone等产品设计的芯片生产外包出去。英特尔指出,现在建造一家现代化的芯片制造工厂成本为100亿美元左右。

另外,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止步不前。目前为手机芯片市场提供大部分芯片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简称﹕台积电)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也在进行大量投资,让各自工厂保持领先优势。据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分析师Wes Twigg的估计,这两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229亿美元,较去年增加6%。

在从体积越来越小的芯片中获得越来越优越的性能方面,英特尔的实力是无可匹敌的,这种认知对该公司有益。不过,现在要想将这种优势完全转化为收入,英特尔需要从合作伙伴那里获得一些帮助。

关键字:英特尔 引用地址:华尔街日报:英特尔为何要做芯片代工?

上一篇:手机屏幕发展史 QLED是个啥?
下一篇:财富中文网:英特尔坚称摩尔定律并未失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6:19

英特尔为大数据应用定制芯片
英特尔大数据解决方案总经理Ron Kasabian表示,软件已经成为芯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制化将帮助应用程序更快地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 通过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改善,该公司正在试图提高其芯片在预测分析、云计算数据手机和具体任务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该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Hadoop发行版,Hadoop是处理大型数据集的可扩展计算环境。 该公司正在吸取软件部署中的经验教训,试图提高芯片能力来填补软件差距,Kasabian表示,这个芯片设计过程需要两年时间左右。 服务器制造商一直在定制服务器专门用于处理大数据工作负载,而芯片和指令集方面的改进将会加快这个任务的进行。 这个计划包括为大数据类型的工作负载开发加速器或内核。例如,英特尔正在
[嵌入式]
AMD否认双核性能低下 称英特尔曲解评测结果
  新浪科技讯 2月28日下午,AMD公司就英特尔的系列指责做出回应,表示“此测试结果的出现纯属软件原因,AMD无意攻击竞争对手。英特尔公司引用的数据是断章取义。”   上周末英特尔指责“AMD抨击英特尔是假双核根本没有道理”,并拿出一家第三方评测数据,证明AMD双核处理器在执行多任务时性能非常低。   2005年6月,国外硬件站点tomshardware对英特尔P840EE和AMD A64 X2 4800+的进行了对比评测,其中Divx测试项目中,AMD测试成绩不敌英特尔。   AMD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唐志德表示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在于Divx的测试对英特尔HT(超线程技术)进行了优化。当关闭了HT后,AMD的测试成绩超过了英特
[焦点新闻]
DigiTimes:英特尔代工仍是新手,难对台积电三星构成威胁
从英特尔的 IDM 2.0 计划来看,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最先进的制造厂,还计划与台积电和三星展开竞争。   DigiTimes 认为,虽然台积电只是一个纯粹的代工厂,但三星除代工外也会为自己生产移动 SOC,另一方面,英特尔主要还是用于生产自己的处理器。考虑到这一点,许多业内人士声称,英特尔恐很难在制造市场参与竞争。   一位消息人士称,英特尔是代工模式的 “新手”,他认为英特尔不会像台积电、三星电子、联电等现有市场领导者那样具有竞争力。   他们认为,除非英特尔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吸引力的报价,否则客户不太可能去英特尔寻求服务,而由于英特尔仍在整合其供应链和生态,该公司短期内将难以削减报价,英特尔作为汽
[手机便携]
消息称英特尔与苹果正洽谈芯片合作协议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消息,据路透社周四报道,有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称,英特尔和苹果正展开谈判,内容是由前者为苹果生产芯片。   消息人士透露,过去一年时间里英特尔和苹果一直都在展开谈判,内容是苹果将其移动芯片生产从三星转向英特尔,但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未能达成协议。   英特尔代工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桑尼特·里克希(Sunit Rikhi)上周称,该公司正在提高产能来满足一名大型移动客户的需求,但他拒绝透露该客户是否苹果。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道格·弗里德曼(Doug Freedman)在几个月前发布报告称,苹果和英特尔可能正计划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由英特尔负责生产苹果智能手机ARM芯片,而苹果则将在下一
[手机便携]
英特尔联合全国智标委发布《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3 年 1 2 月 6 日, 北京 ——为助力园区数智化转型,英特尔与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26)(简称:全国智标委)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发布《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白皮书,旨在通过总结中国数智园区发展特征,整理出数智园区的技术趋势和参考架构,帮助园区更好地利用数智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拓展其能力范围与服务边界,实现园区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园区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 数智园区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正在稳步增长,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91亿元增至2021年的1,394亿元。2022年数智园区市场规模约达1,543 亿元, 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增至1,941亿元
[网络通信]
​<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联合全国智标委发布《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英特尔全面推进车载创新
    2014年6月3日,北京 — 为加速车载创新,让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早日成为现实,英特尔公司今天宣布,由一系列软硬件产品组成的英特尔®车载解决方案(Intel® In-Vehicle Solutions)全面上市,同时宣布的还有多项投资以及多个前瞻技术研究项目,以全面加速车载系统从提供信息、辅助安全驾驶到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 受到市场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强劲需求的驱动,英特尔物联网解决方案事业部2014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4.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影响未来驾驶模式的技术正在快速变化。英特尔相信,通过技术研究、投资和新产品的推出,英特尔可以帮助汽车行业重塑未来的驾乘体验,助力新车型更快上市。 英特尔公
[手机便携]
英特尔任命新CEO释放改革信号
导语:美国咨询公司J.Gold Associates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杰克·古尔德(Jack Gold)今天撰文称,英特尔提拔COO为CEO的举动表明,该公司将加强对运营能力的关注,不仅会扩大代工业务,还将减少产品内讧。而新总裁的人选也表明,该公司将通过加强软件和服务业务来全面打造英特尔的生态系统。   以下为文章全文:   改善运营能力   我们一直在等待英特尔宣布新CEO的人选,接替即将退休的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在此之前,业内人士一直在就英特尔新CEO应该来自内部提拔还是外部空降争论不休。今天早晨,此事终于尘埃落定:英特尔任命布莱恩·克兰尼克(Brian Krzanich)为新CEO。我从
[嵌入式]
Intel的“阳谋”:牵手瑞芯微背后的意图
早在5月初,业界就传出了Intel要投资瑞芯微的消息,这一传言在5月28日得到了证实。尽管Intel和瑞芯微都没有公布资本层面的具体投资信息,但是两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已是既定事实。而两家针对入门级Android平板的Intel四核处理器平台(含通信模块)也将在2015年上半年面市。一些人认为这是双赢的局面,一些人认为瑞芯微找到了一个强大的靠山……而就我们看来,这次合作或许对Intel在平板市场站稳脚跟有着更多积极正面的意义。 Intel急需渠道资源 Intel近年来在平板市场多次试水,但结果总是不理想。2014年Intel将IDF放在深圳,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广深南方厂商在平板市场的影响力和销量。事实上,从这段时间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