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国产机器人使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一边是偏向中低端的应用水平,这种尴尬处境下,诸多传统企业发现智能制造设备导入后的生产效果并不显著,问题的形成,多要归因于智能制造人才养成工作的缺乏。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每当提及企业大规模机器换人的潮流,将抢夺工人饭碗时,便会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争议。的确,部分机械工人必将被机器所取代,这也是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但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变得不再重要?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机器换人究竟是一个拉式需求,还是一个推式需求。究竟是机器换人导致一线工人下岗,还是因为找不到一线工人而寻求机器换人?答案是后者,中国多地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进行机器换人,背后是当地工业人才严重不足、企业极力争抢工人的现实。
台达在做中国市场中长期规划,调查发现,目前根本不存在大批一线工人下岗的隐忧,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尤其沿海地区,一线工人供给是严重不足的。而真正令人担忧的,诸多企业正为弥补人力不足而盲目导入自动化装备,而人才培养理念没有同步革新。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工业机器人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培育。目前,没有及时更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会让企业在导入工业自动化设备中,陷入低端应用的境地。
一边是国产机器人使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一边是偏向中低端的应用水平,这种尴尬处境下,诸多传统企业发现智能制造设备导入后的生产效果并不显著,问题的形成,多要归因于智能制造人才养成工作的缺乏。
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正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明显提升,中国在多项利多政策主导下,使用机器人的台数方面有较大跃增。2014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约占全球25%,至2016年已占全球33%左右,在2017年有机会突破35%。可以说全球每生产三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在中国的产线上。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6.85万台,2016年增加至 7.2426万台,2017年有机会突破10万台。
然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却偏向低端。相比全球工业国家,高精密微型机器人在中国使用量较低。针对工业机器人的不同形态,我们发现,中国最普遍的两种类型是,码垛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械臂,占总量的80%,这两种类型只可取代部分非精密生产产线。第二,就中国工业机器人目前保有量来看,进口机器人占总量四分之一。
以行业来看,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排名第一的汽车产业约占50%,排名第二的是电子零配件产线占据20%,排在第三是橡塑产业约占10%。另外机床生产约占8-10%。
智能机器人应用和导入正受到人才匮乏的影响。我们的发现是,国内在智能制造上有很多补贴,导致企业一窝蜂购置智能产线,但当我们实地探访这些产线,部分企业可以说是仍在做工业2.0的补课,也就是在智能制造导入时大部分企业面临观念和知识的不足,很多甚至连数字化的系统平台等基础设备都没有。我们发现,企业缺乏基础工作准备,在标准化平台、数字化平台方面准备不足。这源于企业缺乏智能制造基础人才的养成工作。因此,台达也出台了工业4.0的客户服务方案,对于如何实现智能制造这一远大目标,为客户提供了整合咨询工作。
智能制造需要的是能和机器互通的人。近两年,我们发现韧体系统工程师和软体系统工程师是目前智能制造转型中需求量最高的人才。
举例来说,传统工人的工作中,一部分是将产品进行组装、产品包装,和机器没有直接操作关系,另一部分是和机器一起工作的员工,例如拿智能电锁作业人员要很小心地把螺丝放到电锁上面而不能歪曲,又不能锁太浅,但作业人员操作上会否符合标准是不可控的,只能依靠个人习惯。所以一直以来作业人员的操作都让管理者提心吊胆,这造成了一定操作风险。拥有智能电锁,可以在操作位置不对时实现智能报警,经过进一步设计,目前可实现机械臂研发完全替代这一工作。
把所有操作过程从作业人员变为机器人,这需要操作者既有传统产线的工业制造能力,同时要能了解智能化设备的运用。因此,公司的产线安排越来越多的小组,将作业手和工程师作为一个工作小组。在智能制造的产线上,建立这样的工作组合越来越有必要。目前,台达集团拥有5类工业机器人成熟解决方案,包括控制类产品、驱动类产品、运动类产品、SCARA工业机器人系列以及叉车充电系统。
一线工人供给缺口正在加大
中国一线工人的严重不足,让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产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中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劳力增长率开始下降,人力成本开始攀升。台达集团在服务客户时所感受到的,是企业招工的难度一年比一年高。
人才供给缺口正在加大。经过持续不断和地方高校在智能化培养上的合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和高校合作举办学生创新竞赛,我们发现学生在高校毕业后动手能力略显不足,大多需要在工厂中得到前辈2-3年的教导才能正式加入工作团队,这因为高校智能化知识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到了实践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将高校毕业生培养成基础应用工程师,再到行业解决方案工程师,一般来说需要超过3年时间,这个人才缺口很大。
在我们帮助工厂提供解决方案时,发现对方有资金、有智能化改造需要,但当我们帮助他们提供智能化设备导入时,发现最不足的往往是人力,当企业拿到的智能化改造版本需要升级时,往往必须找回我们完成技术调整工作。而基于这种需求,台达也将智能化设备操作人才添加进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如橡塑、电子等这些搞机器换人最火的产业,普遍在沿海地区,这是近年沿海地区劳力数量不足的一个体现。“互联网+”的趋势为内地的服务业带来新一轮就业趋势,让很多内地年轻人可以不用来沿海地区打拼,这同时也带来了沿海地区的一线工人不足。就台达的状况而言,机器换人不会造成工人下岗,是工人不足才导致企业拼命以机器取代人。
针对很多年轻人不愿到沿海来工作的问题,公司目前在杭州、南京、武汉,未来也将在北京、西安等陆续建立智能人才培训,助力智能人才的养成。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人才养成,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人才养成,还有对外的人才培训。希望内地更多年轻人可以在当地接受到正规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帮助他们未来有机会投入到智能制造事业中去。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看出中国工业人才的不足。中国汽车会随着一带一路实现大量外销。中国电梯占全世界7成,家电占9成,空调占8成,中国机床占全世界3成,可以看出和这个保有量相比,中国的工业人才是严重不足的。
以上是关于手机便携中-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机器能否替代人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上一篇:Snap研发二代智能眼镜,具备增强现实的功能
下一篇:心疼!每个唯美大片的背后总有一个苦逼的摄影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6:39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