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突然失去了太阳,人类也不会完全灭绝!

发布者:InspiredDreamer最新更新时间:2017-08-18 来源: 21IC中国电子网关键字:太阳  地球  人类  灭绝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假如我们突然失去了太阳,人类也不会完全灭绝!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

假如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太阳系。

如果地球还存在,生命是否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存在,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在一起谈论这样的一个话题。接下来我们继续猜想,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没有人类的地球又将会怎样呢?

游荡的行星

如果太阳突然不见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没有牵绊之下继续飘动。风筝会因为空气阻力很快失去平衡掉落在地上,而没有了太阳的地球却与之不同,失去了太阳引力的地球会笔直在太空中漂移。

按照牛顿第一定律的论述,

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也就是说,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动力也会消失,地球会沿着引力突然消失时的运行方向朝宇宙深处直线运动下去,而不再做近似椭圆的绕转运动。

此时,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也同样开始直线运动。

由于引力突然消失时各个行星的运动方向不一样,它们也就不可能沿着同一方向远离原来太阳系所在的位置。很快,同为太阳系内“兄弟姐妹”的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小行星就会各奔东西,渐行渐远。由于它们原本在太阳系内的轨道就没有交叉点,太阳突然消失后,它们也不会相撞。各个行星有自己的卫星,比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太阳消失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还是存在的,月球自然和地球不离不弃,和地球一起飘向远方。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地球、火星、土星等就像宇宙中的流浪儿,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当然,这样的流浪并非永远。某一天,它们可能会遭遇黑洞,被黑洞撕裂并吞下;它们可能和其他星体相撞而粉身碎骨;还有一种理想的结局,那就是它找到新的家园——被一颗恒星俘获,成为那个星系中的一员,从而停止漫长的流浪生涯,开始围绕着新的恒星公转。

冰冻的地球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不会马上陷入黑暗。阳光抵达地球的时间是8.5分钟,面朝太阳那一面的地球将会多享受8.5分钟的光明。然后,地球一片黑暗,月亮至此永远也不会升起,因为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月亮,也是因为月球可以反射阳光。此时,天空中的星星会变得格外明亮。

假如太阳突然消失,我们不会立即产生“世界末日”般的恐惧感,因为太阳的消失不会带来猛烈的自然灾害,不会突然出现地震,也不会突然引发海啸,甚至不会有狂风暴雨。只是全球同时迎来了黑夜,而且是永远的黑夜。当然,人类面临的也并非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因为能源系统还没有被摧毁,人类可以继续依靠灯光照明。但是,照明不是最重要的,接踵而至的寒冷才是最致命的。

没有了阳光,地球将慢慢冷却,很快全球都会进入寒冷的冬季。在一星期之内,全球都会降到-18℃。此时,无论你是在原来的赤道热带地区,还是在南极的冰原上,你都会感到刺骨的寒冷。在一年之内,全球气温将降至-38℃。此时,所有的淡水早已冻结成冰,海水也在逐渐冻结。几年之后,地球上广袤深邃的海洋就会冻成一个巨大的冰块。

当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被冻结之后,地球上所有现有的大气现象都会逐渐消失:没有风雨、雪花、云彩、冰雹……甚至连极光也不会出现,因为极光也是太阳风引发的。陆地上绝大部分区域将变成荒漠。降温的步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地球还会不断地且缓慢地降温,直至几百万年之后,地球表面温度降至-200℃左右为止,因为地球有一个灼热的地核,到了那时,地表散发的热量和从地核吸收的热量相等,降温停止。此时,地球环境极端寒冷,连大气层都会被冻得不断从太空中萎缩,最终集中在距离地表高度几百米的范围内,大气的密度会很大,而这也可以减缓地球向外辐射热量的速度。

或许,地球不会有机会变得那么冷,它可能在此之前就已经找到了新的家园,在新恒星的照耀下暖和起来。如果这颗新恒星作用于地球的因素与太阳相似,而人类又真的能熬过这段漫长的寒冷期,那么人类就可以继续在新的星系中繁衍生息。

坚强的人类

假如没有了太阳,我们不会像有人想象的那样被抛向深空,因为我们生存在地球上所依赖的引力是地球引力而非太阳引力。此时,地球依然会自转,我们和其他生物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会处在原来的位置。

假如突然没有了太阳,尽管地球从表面上来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事实上生命将面临最悲惨的命运,因为我们失去了阳光。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如果突然没有了阳光,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首先是各种植物相继失去了生命,紧跟着依靠植物为生的素食动物不断死去,最终肉食动物也随之丧生。按照食物链的金字塔,整个生态系统将一层一层地相继消失。

最早死去的动物是海洋生物。随着海洋不断冷却,海洋中的动物会被冻死,最终被冻结在硕大的冰块中,几百万年内都不会腐败。如果人类能挺过几百万年的冷冻期,那时研究海洋冰块中的“古生物”将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陆地上的动物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很快死去,它们可能会继续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首先死去的是冷血动物,它们很可能在几星期之内就全部死亡,或是陷入冬眠状态慢慢死去,永远不会再苏醒过来。地球失去阳光之后,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冰箱,这也是地球动物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由于地球很快进入寒冷期,我们并不会闻到尸体腐败的臭味,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会“冷藏保鲜”很长一段时间,皮毛较厚的食草动物如果能够耐过寒冷,至少在几年内食物是有保障的。

草本植物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就会死去,而大型树木可能存活几十年,因此少量以树叶为生的动物会继续存活下去。几十年后,食草动物和绝大多数肉食动物陆续死去,地球上到处都是动物的尸体。那是食腐动物的“黄金时代”,它们有吃不完的尸体。然而,这样的好日子也并不长久,尸体总有被吃完的那一天,那时食腐动物会互相残杀直至全部灭亡。

最后来说说人类,人类肯定是太阳消失后最后灭绝的地球生物,因为人类是智商最高的杂食动物。可能就像科幻片《微光城市》里描述的那样,只要有足够的能源,人类可以在太阳消失后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人类将按照地域建立几个硕大的封闭的生态圈,

生态圈外的生物自生自灭,而生态圈内人们不仅可以用自己开发的能源来照明和取暖,也可以用“人造太阳”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植物。非常残酷的是,那时有限的生态圈不能容纳地球上所有的人,只有少数人(可能全球只有几千万人)能进入生态圈,大部分人将在生态圈外等待死亡。

对人类来说,那时的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自动行驶的宇宙飞船。如果人类能充分利用地球上的核能,完全可以挺过数百万年的极度寒冷期,直到地球进入新的星系。届时人们将在新的“太阳”(恒星)照耀下,重建一个欣欣向荣的地球。尽管要建立一个持续支撑地球人类几百万年的能源系统并不容易,但是相信人类能够做到,毕竟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是宇宙中已知的唯一的智能生物,我们是不会那么轻易就被打败的!

以上是关于手机便携中-假如我们突然失去了太阳,人类也不会完全灭绝!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太阳  地球  人类  灭绝 引用地址:假如我们突然失去了太阳,人类也不会完全灭绝!

上一篇:酷派生死战:持续亏损等资金救援 全面收缩国内业务
下一篇:科学界巨头的对碰!牛顿VS爱因斯坦,谁更加伟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03

东芝提出促进电动汽车与太阳能发电普及的“充电网”系统方案
 东芝在“智能电网展”(2010年6月16~18日,会场位于东京江东区“东京有明国际会展中心”)上,提出了分散配置型充放电设备系统“充电网”的方案(图)。该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的剩余电力为充电电池充电,能够用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等用途。将该系统分散配置在各地区,将促进电动汽车与太阳能发电的普及。 图:“充电电网”系统的构成。(点击放大)   充电网系统由双向逆变器、锂离子充电电池及快速充电器构成。电力公司的配电系统与锂离子充电电池经由双向逆变器连接在一起,快速充电器则与连接二者(锂离子充电电池与双向逆变器)的配线相连。   这样,便可将配电系统提供的廉价夜间电力,以及住宅等设置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提供的剩余电力,储存在锂
[工业控制]
东芝提出促进电动汽车与<font color='red'>太阳</font>能发电普及的“充电网”系统方案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研究
在21世纪的新能源技术中有两大能源优先:太阳光伏发电与核聚变。太阳光伏发电是到为止最长寿、最清洁的发电技术。光伏发电对世界能源需求将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领域是提供住户用电和用于大型中心电站的发电。前者将对建筑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只涉及到半导体封装器件,不消耗常规能源,无运动机械部件,无污染,无噪声,维护方便,发电容量可任意选择。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即建筑物与光伏发电的集成化,在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表面上布设光伏阵列产生电力。   BIPV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光伏屋顶结构(PVROOF)和光伏墙结构(PVWALL)。BIPV系统一般由光伏阵列(电池板)
[电源管理]
数控太阳能LED照明驱动系统
引言   太阳能电池和led照明是新能源和节能高效技术的典型应用,太阳能LED照明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大自然中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给LED光源。由于LED光源的低电压、节能和长效等特征,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应用,将实现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工作可靠性和实用价值。现在常见的应用有太阳能LED草坪灯、太阳能LED路灯和太阳能LED照明灯等。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的组成高效节能的太阳能LED照明数字控制驱动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组、DC/DC转换器及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充电控制、储存电能的蓄电池组和LED照明PWM控制驱动及LED光源等部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组成   
[电源管理]
数控<font color='red'>太阳</font>能LED照明驱动系统
夏威夷通过非凡的太阳能+储能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夏威夷电力公司(Hawaiian Electric Company)本周发布了一项重大声明,似乎可以达到2045年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最近,国家监管机构收到了夏威夷电力公司提出的七份太阳能+储能新合同。七宗交易中,有六宗的定价处于历史低点。达到了每千瓦时10美分。   这些项目将增加262MW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并在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后增加1048MWh的储能,分布在三个岛屿上。根据该公司的说法,这些项目将提供电力,以“替代波动不定的化石燃料价格”,报价约为每千瓦时15美分。   开发这些项目的开发商有AES、Clearway、Innergex和174 Power Global。这些合同对价格
[新能源]
基于FPGA的快速并行FFT及其在空间太阳望远镜图像锁定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在空间太阳望远镜的在轨高速数据处理中,运算时间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FPGA丰富的逻辑单元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解决 了在轨实时大数据量图像处理与航天级DSP运算速度不足之间的矛盾;利用溢出监测移位结构解决了定点运算的动态范围问题。经过实验验证,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FFT FPGA 蝶形运算 空间太阳望远镜项目是我国太阳物理学家为了实现对太阳的高分辨率观测而提出的科学计划。它可以得到空间分辨率为0.1"的向量磁图和0.5"的X射线图像,实现这样高的观测精度的前提就是采用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和高精度的相关跟踪系统。从整个系统来看,相关运算所需的时间成为限制系统性能能否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半导体设计/制造]
太阳诱电再砸1.37亿美元扩产MLCC
集微网消息,1月28日,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车用需求持续走高,日本MLCC大厂太阳诱电 ( Taiyo Yuden )计划投资150亿日元(合约1.37亿美元)对子公司新泻太阳诱电进行扩产。 随着电动车、自动驾驶普及,太阳诱电预计车用MLCC需求将持续走扬,而智能手机销售虽在中国等市场呈现减速迹象,但随着智能手机不断高性能化,MLCC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因此太阳诱电决定建新厂扩产,来应对为未来的市场需求。 报道指出,太阳诱电将于明(2020)年的4月份开始,在旗下电容生产子公司新泻太阳诱电工厂厂区内兴建MLCC新厂房,届时新泻太阳诱电MLCC产能将提高4成。目前,新泻太阳诱电正维持产能全开状态。 去年12月,新泻太阳诱电投资约
[手机便携]
<font color='red'>太阳</font>诱电再砸1.37亿美元扩产MLCC
太阳能电池充电器可在低光照环境中保持高效率
  任何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可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工作电压 (V MP ) 下实现峰值功率输出,这与照明水平无关 (见图 1)。LT3652 2A 电池充电器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以通过实施输入电压调节来把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于峰值工作效率 (正待专利审议)。当可用的太阳能功率不足以满足一个 LT3652 电池充电器的功率要求时,输入电压调节电路将减小电池充电电流。这将降低太阳能电池板上的负载以把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维持在 V MP ,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这种实现峰值太阳能电池板效率的方法被称为最大功率点控制 (MPPC)。    图 1:太阳能电池板可在一个特定的输出电压 (V MP ) 下产生最大的功率,这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太阳</font>能电池充电器可在低光照环境中保持高效率
国内首支太阳能集电管在上海面世
在太阳能发展炙手可热的今天, 也许你对光热领域中的太阳能集热管不陌生,对光伏行业中太阳能电池片也很熟悉,但你可能并不了解二者结合起来的产品——太阳能集电管。 2011年5月5日,依托北京大学技术研发团队的支持,由河南燕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中国第一支铜铟镓硒(CIGS)太阳能集电管在上海正式发布, 成为第六届亚洲太阳能光伏展会上最吸引眼球的项目。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太阳能电池新产品的展出,标志着太阳能集电管在国内启动产业化的征程,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破解光伏成本之忧 近年来,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风生水起,科技创新不断地推动太阳能光热光伏应用技术的发展,但成本高昂依然是太阳能
[新能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