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业务连续10个季度亏损,LG将何去何从

发布者:感恩的7号最新更新时间:2017-10-13 来源: 钛媒体关键字:LG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韩国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集团LG 电子公布了2017年的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内容来看,LG 凭借高端家用电器和电视品类产品的强劲表现,营业利润增幅高达82.2%。


高额的利润增长背后的另一面,是移动业务的亏损—— LG 电子移动部门已经连续10个季度亏损,成为LG 集团亮眼业绩上的唯一黑点。根据分析师的预估,LG 电子移动部门三季度亏损额大约为2000亿韩元。


尽管目前在国内,LG 手机已经成为末流品牌,甚至难得一见,但是几年前,在智能手机爆发初期,LG 在国际市场上也曾有着强劲的表现。


当前大火的OLED 显示屏技术上,LG 也一直在创新力上紧跟着三星的步伐,与三星一起,让韩国制造成为显示屏制造业的一线存在。同时,苹果和谷歌也相继传出要注资LG ,协助其OLED 显示屏的制造与生产。


LG 显示屏幕生产基地


那么,实力如此强大的LG,为何在近两年的市场上,表现得如此差劲?


如今没落的LG 手机,曾经站在世界第三的位置上


2007年,iPhone 一代发布,手机市场开始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到2011年,智能机全面爆发的前夕,在全球的手机销量排行榜上,诺基亚第一,三星第二,两大厂商基本拿下了手机市场的半壁天下。


而当时的LG 位列第三。直到2011年年末,苹果凭借iPhone 4 系列产品,才超越LG ,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厂商。


2011年,苹果首次超越LG 位列第三


随后,手机市场进入了快速洗牌的阶段,苹果异军突起,冠绝全球;诺基亚则迅速衰落,不见踪影;而三星凭借稳步的创新,跟上了智能手机的浪潮,依然稳居市场第二。


LG 也没有掉队。当诺基亚迅速萎缩,在智能手机的浪潮里苦苦挣扎的时候,LG 守住了他世界第三的宝座。直到2013年,美国市场调查企业Strategy Analytics 发布的当年第一季度的手机销售额统计时,LG 依然凭借31.84亿美元,在全球手机上场占有率上排名第三。


中国厂商崛起,LG 手机市占率不断下滑


中国古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苹果三星稳坐智能手机头两把交椅,并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其他的各大厂商,便进入了一场混战。


而在这场混战中,中国厂商表现极为亮眼,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迅速突击。而在这场混战中,原本占据优势的LG,却因为产品策略不当,没能逆流而上,反而逐渐被迎头赶上甚至被超越。


短短一年时间,2014年,全球手机市场的排名就出现了变化。2014年第一季度,联想凭借收购摩托罗拉,与同是中国的华为,以4.7%的出货量占有率并列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三位,这也是第一次,LG 让出季军位置,沦为其他。


而2014年的衰落并不是暂时的。从那以后,中国的智能手机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各大品牌也依托人口红利,不断提高销量。同时,市场的繁荣,使得手机厂商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刺激。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到今年的第二季度,LG手机全球出货量1330万台,市场份额只占3.6%,排名全球第7,,全球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已经被国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远远甩开。

 

曾经的季军,下落的速度如此之快。从第三到第八,LG 就这样迅速陨落,直到前文提到的,连续十个季度亏损。也就是说,从2014年下滑开始到现在,LG 还没有过任何上扬的迹象。


持续衰落的阴影下,是LG 对市场需求的茫然


那么,作为有着销量基础、技术储备的创新大厂,到底是什么让LG 如此迅速的衰落?


机哥回顾了最近几年的手机新品大战,发现,LG 与台湾厂商HTC 一样,在实力领先的基础上,却因为产品策略的失败,导致滑铁卢。而产品策略的失败,反映的是LG 对市场需求的茫然。


在智能手机爆发的这几年,如果产品具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强大亮点,那么,无疑会占据优势,形成销量,从而成为赢家。


苹果的iPhone 引领了智能手机,在先发性上占据了优势,但是硬件上,依旧凭借视网膜屏幕、双面玻璃设计、指纹识别等硬件创新占据了产品优势;


而三星,则凭借Note 系列率先引领了大屏幕,同时,盖世系列手机近几年的新品创新能力层出不穷,除了S5 系列惨遭失败外,款款引领智能手机市场。近几年,玻璃机身加曲面屏幕的设计,更是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标杆。


当创新实力无法超越苹果三星时,能够做到跟随、不出错,且根据自身的实力尽可能的创新,这样的品牌,也足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厂商正是看透了如此道理,才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代表厂商华为和小米,无不是先跟随苹果三星的脚步,打造配置出众、质量可靠、且性价比高的产品而立足。随后,在逐步稳固自身实力,并且在技术储备上形成足够积累之后,再用创新和技术试图反超。华为的双摄,小米的全面屏,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协助两家厂商逐渐成为行业标杆的。


反观LG,近两年却用毫无亮点的产品,一步一步迈向堕落。


2015年,LG 发布了LG G4 这一中规中矩的机型。纵然拍照质量极佳,纵然请来了当年最红的韩国明星李敏镐代言,纵然安排了中国作为首发国家,也依旧无法填补,塑料机身所带来的廉价感,以及指纹识别缺失形成的销量阻力—— 这款手机,像极了一年前三星发布的盖世系列中最失败的S5 。


而刚从S5 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三星,则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前后玻璃、金属中框,以及配备了曲面屏幕,被认为是当前三星逆转的开山之作—— S6系列。两款产品在设计理念及质感上所营造出来的差异,注定了LG 将在那一年沦为市场的炮灰。


而2016年的LG,在如此惨烈的境遇下,发布了旗下的又一款失败旗舰机型—— LG G5 。在这一款机型上,LG 依旧采用廉价的塑料机身,使其在设计上落后竞争对手两年。作为最大卖点的可拆卸电池,虽然反映出LG 在产品理念上的与众不同,却并未被市场认可。


而三星发布的S7 系列,则成为了当年备受赞誉,甚至好评超越苹果的完美机型。若不是Note 7 的惊天一炸,三星将会因为这一款机型而奠定自己在设计上的龙头地位。


而这一年,中国厂商也迎来了爆炸式的飞越。小米发布了震惊全球的MIX 一代,华为则凭借徕卡双摄、自主芯片和品牌溢价,达到了1.39亿部的销量,稳坐第三把交椅,同时与第二名苹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事实上,但看这几年各品牌拿出的旗舰产品,LG 失败的原因已经足够明显了。作为昔日的领先品牌,在产品上能够与竞争对手甚至是后来者,产生如此之大的差距,让人费解的同时,也让人理解了,LG 衰落的必然性。


2017,LG 找到了方向,却仍然差点感觉


今年,LG 的全新旗舰G6,一改往日的非主流形象,逐渐开始向主流靠拢。18:9 的全面屏,金属机身,以及低廉的售价,让LG G6 在媒体中开始收获好的声音。然而,遗憾的是,多年的衰落,让LG 失去了供应链上的话语权。高通将首批骁龙835全部供给了三星,LG G6 不得不妥协,搭载了上一代骁龙821处理器。


这一关键步骤的妥协,只能证明,LG 逐渐开始找到了方向,但是却仍然差点感觉,甚至,有一些苦苦挣扎的意味。    

 

今年8月份,LG 终于迎头赶上,发布了搭载骁龙835的V 系列旗舰LG V30。然而,LG 的境地,只能用强敌环肆来形容。iPhone 8 / X,三星Note 8,小米MIX 2,和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 10,每一款机型都是强劲的对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LG V30,又如何凭借自己平凡的肉身,去和这些强敌火拼呢?


2017年的智能手机大战即将进入尾声,2018年很快就要到来,留给LG 的时间不多了。如果LG 不能在短期内,用足够强大的产品扭亏为盈,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那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真的从手机市场上消失。到那时候,LG 与手机的唯一关联,或许只是作为屏幕供应商的存在了吧。


2018年,必然是关键的一年。而最近,新品的消息也不断开始传出。根据传闻,三星将在年初发布盖世系列最新旗舰S9。而对LG 来说,悲剧可能再次发生—— 首批骁龙845将会全部提供给三星。作为同期发布新品的LG 来说,这会是它第二次,迎头和三星这辆销量坦克撞车,而一旦成真,LG 必然会被撞得粉碎。


LG 手机,你到底将何去何从?

关键字:LG 引用地址:手机业务连续10个季度亏损,LG将何去何从

上一篇:三星Note 8引领 手机双镜头广角搭长焦成显学
下一篇:9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418.6万部,上市新机123款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22

LG化学与通用汽车签订正极材料供应合同,价值25万亿韩元
2月7日,LG化学宣布与通用汽车签订价值25万亿韩元的正极材料长期供应合同。LG化学计划利用其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正极材料工厂,加强与通用汽车在北美市场的合作。 图片来源: LG化学 根据双方签订的长期供应合同,LG化学将在2026年至2035年之间向通用汽车提供50万吨以上的正极材料,足以用于500万辆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的高性能纯电动汽车。2022年7月,双方就长期供应正极材料达成全面协议,而此次达成的供应合同进一步强化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 LG化学计划从2026年开始向通用供应北美产的正极材料,同时还在美国田纳西州开始生产正极材料。该工厂生产的NCMA正极材料预计将主要用于LG新能源(LG Ener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LG</font>化学与通用汽车签订正极材料供应合同,价值25万亿韩元
价格腰斩:LG首款55英寸曲面OLED电视再降价
    据外媒报道,为获得在电视新显示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LG电子周一宣布55英寸曲面全高清OLED电视再次降价。   LG电子55EA9800曲屏OLED电视在去年推出时的建议零售价为14999美元,去年9月,该款电视的建议零售价被调低至9999美元,目前已降至7999美元。 LG首款55英寸曲面OLED电视去年9月登陆中国市场   在宣布降价之时,LG电子美国总裁兼CEO William Cho表示,此举“符合LG在2014年大幅推动OLED市场增长的计划。”   同时立即生效的还有,LG方面表示,目前有购买意向的美国消费者还可以享受到1000美元的即时折扣,致使这款55EA9800电视在促销期间的最终价格
[家用电子]
如何看待LG所引领的软包路线?
一、关于LG和美国车企的合作 短期内,GM和LG之间对18亿美金的费用责任划分是存在讨论的空间的,如果这事没谈好,对于后续两个合资工厂和Ultium电池合作会带来影响。但是这个事情,是不会影响整体的合作框架。 相对幸运的是福特,当然福特可能也需要关注一下北美野马BEV的电池状态,进厂参数和使用数据都是关注重点。两家主要的美国车企电池都是以软包方案为主,下一步美国电池工厂的战略方向可能是在工艺层面更加细致地更新。 经历过这么些事情,车企方面会更加明确将来在美国使用的电池要在美国生产这一方向,原本在韩国的电池生产布局,很大一部分后续会转移到美国,就近接受车企的监督。 图1 LG当前的工厂布局 顺便对不了解的读者补充一下
[嵌入式]
如何看待<font color='red'>LG</font>所引领的软包路线?
LG全球发布新旗舰G3:2K屏幕是最大亮点
    简洁设计是LG G3的设计理念 右侧的凹槽可以轻松打开G3后盖 LG G3的实体按键都设计在背部,自拍变得更容易 可拆卸外壳,电池是3000毫安时,支持MicroSD卡拓展,使用MicroSim卡 无线充电外壳Quick Circle Case在G3正面留出了圆形操作小屏幕 底部有耳机孔、麦克风和MicroUSB接口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旧金山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消息,韩国智能手机厂商LG今日在旧金山、纽约、伦敦等地召开全球发布会,同步发布最新旗舰手机G3。5.5英寸的UHD超高清屏幕是这款手机的最大卖点。   G3的屏幕尺寸从G2的5.
[手机便携]
LG电子携手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主营电动汽车零部件业务
据悉,韩国 LG 电子与汽车零部件巨头麦格纳国际公司投入 10 亿美元,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韩国和中国的工厂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 LG 电子表示,这家合资企业的名字暂定为 LG 麦格纳电子动力系统公司(LG Magna e-Powertrain),将生产电动马达、逆变器和车载充电器。 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两家公司现有的技术、工程能力和全球足迹,不断扩大双方电动动力总成产品的供应。预计到 2030 年,电机、逆变器和电驱动系统市场将出现显著增长,合资公司将以世界级的产品组合瞄准这一快速增长的全球市场。 麦格纳总裁、即将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斯瓦埃米·卡特吉利表示:“这种合作关系完全符合我们的战略,即走在电动化的最前沿,并以多样化
[嵌入式]
LG G Flex 2明年初亮相?传可弯折90度、背盖可自愈
     曲型智慧手机即将重出江湖,据传LG电子(LG Electronics)将赶在明年1月的美国赌城消费电子展(CES),发布「LG G Flex 2」。据称新机有重大升级,机身能大幅弯折,不会损伤,而且背盖壳具有自愈能力,可修复轻微刮痕。 Android Authority引述消息人士11月28日报导,G Flex 2将采用「塑胶OLED」面板(Plastic OLED、P-OLED),解析度应为Full HD,萤幕尺寸略小于前代。新机可在弯折后,回复原状,而且背盖壳镀有特殊的塑胶涂层,若遭轻微刮伤,可自行修复,不留刮痕。预计将在明年1月6-9日的赌城CES展首度亮相。 TechRadar和Digital
[手机便携]
LG 辟谣:退出智能手机市场的报道是谣言
不久前,路透社报道称,LG正在寻求外包部分智能手机业务,尤其是在低端设备方面。之后韩媒The Elec又报道称,LG 下周将宣布退出智能手机市场。 不过,LG 对此进行了辟谣。该公司负责消费者技术的全球通讯员Ken Hong 称,所有这些都是 “完全错误的,没有根据的。我甚至不会用声明来辟谣这个传言”。 目前,韩媒 The Elec 的报道文章已经被撤下。 根据之前的报道,LG 正在开发一款令人兴奋的卷轴屏智能手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手机便携]
LG能源解决方案在电池寿命方面取得突破
LG Energy Solution的职员们在奥昌工厂展示了能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磷酸铁锂电池“Long Cell”。   近日,LG Energy Solution与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院合作,在锂金属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解决了锂金属电池寿命和安全性方面的关键挑战。   这项新技术详细发表在科学杂志《自然能源》上,它代表了锂金属电池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相当大的飞跃。   锂金属电池以其理论上的容量优势而闻名于世,这可能会使电动汽
[新能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