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集团LG 电子公布了2017年的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内容来看,LG 凭借高端家用电器和电视品类产品的强劲表现,营业利润增幅高达82.2%。
高额的利润增长背后的另一面,是移动业务的亏损—— LG 电子移动部门已经连续10个季度亏损,成为LG 集团亮眼业绩上的唯一黑点。根据分析师的预估,LG 电子移动部门三季度亏损额大约为2000亿韩元。
尽管目前在国内,LG 手机已经成为末流品牌,甚至难得一见,但是几年前,在智能手机爆发初期,LG 在国际市场上也曾有着强劲的表现。
当前大火的OLED 显示屏技术上,LG 也一直在创新力上紧跟着三星的步伐,与三星一起,让韩国制造成为显示屏制造业的一线存在。同时,苹果和谷歌也相继传出要注资LG ,协助其OLED 显示屏的制造与生产。
LG 显示屏幕生产基地
那么,实力如此强大的LG,为何在近两年的市场上,表现得如此差劲?
如今没落的LG 手机,曾经站在世界第三的位置上
2007年,iPhone 一代发布,手机市场开始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到2011年,智能机全面爆发的前夕,在全球的手机销量排行榜上,诺基亚第一,三星第二,两大厂商基本拿下了手机市场的半壁天下。
而当时的LG 位列第三。直到2011年年末,苹果凭借iPhone 4 系列产品,才超越LG ,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厂商。
2011年,苹果首次超越LG 位列第三
随后,手机市场进入了快速洗牌的阶段,苹果异军突起,冠绝全球;诺基亚则迅速衰落,不见踪影;而三星凭借稳步的创新,跟上了智能手机的浪潮,依然稳居市场第二。
LG 也没有掉队。当诺基亚迅速萎缩,在智能手机的浪潮里苦苦挣扎的时候,LG 守住了他世界第三的宝座。直到2013年,美国市场调查企业Strategy Analytics 发布的当年第一季度的手机销售额统计时,LG 依然凭借31.84亿美元,在全球手机上场占有率上排名第三。
中国厂商崛起,LG 手机市占率不断下滑
中国古语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苹果三星稳坐智能手机头两把交椅,并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其他的各大厂商,便进入了一场混战。
而在这场混战中,中国厂商表现极为亮眼,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迅速突击。而在这场混战中,原本占据优势的LG,却因为产品策略不当,没能逆流而上,反而逐渐被迎头赶上甚至被超越。
短短一年时间,2014年,全球手机市场的排名就出现了变化。2014年第一季度,联想凭借收购摩托罗拉,与同是中国的华为,以4.7%的出货量占有率并列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三位,这也是第一次,LG 让出季军位置,沦为其他。
而2014年的衰落并不是暂时的。从那以后,中国的智能手机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各大品牌也依托人口红利,不断提高销量。同时,市场的繁荣,使得手机厂商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刺激。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到今年的第二季度,LG手机全球出货量1330万台,市场份额只占3.6%,排名全球第7,,全球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已经被国产品牌华为、OPPO、VIVO、小米远远甩开。
曾经的季军,下落的速度如此之快。从第三到第八,LG 就这样迅速陨落,直到前文提到的,连续十个季度亏损。也就是说,从2014年下滑开始到现在,LG 还没有过任何上扬的迹象。
持续衰落的阴影下,是LG 对市场需求的茫然
那么,作为有着销量基础、技术储备的创新大厂,到底是什么让LG 如此迅速的衰落?
机哥回顾了最近几年的手机新品大战,发现,LG 与台湾厂商HTC 一样,在实力领先的基础上,却因为产品策略的失败,导致滑铁卢。而产品策略的失败,反映的是LG 对市场需求的茫然。
在智能手机爆发的这几年,如果产品具有符合市场需求的强大亮点,那么,无疑会占据优势,形成销量,从而成为赢家。
苹果的iPhone 引领了智能手机,在先发性上占据了优势,但是硬件上,依旧凭借视网膜屏幕、双面玻璃设计、指纹识别等硬件创新占据了产品优势;
而三星,则凭借Note 系列率先引领了大屏幕,同时,盖世系列手机近几年的新品创新能力层出不穷,除了S5 系列惨遭失败外,款款引领智能手机市场。近几年,玻璃机身加曲面屏幕的设计,更是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标杆。
当创新实力无法超越苹果三星时,能够做到跟随、不出错,且根据自身的实力尽可能的创新,这样的品牌,也足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厂商正是看透了如此道理,才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代表厂商华为和小米,无不是先跟随苹果三星的脚步,打造配置出众、质量可靠、且性价比高的产品而立足。随后,在逐步稳固自身实力,并且在技术储备上形成足够积累之后,再用创新和技术试图反超。华为的双摄,小米的全面屏,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协助两家厂商逐渐成为行业标杆的。
反观LG,近两年却用毫无亮点的产品,一步一步迈向堕落。
2015年,LG 发布了LG G4 这一中规中矩的机型。纵然拍照质量极佳,纵然请来了当年最红的韩国明星李敏镐代言,纵然安排了中国作为首发国家,也依旧无法填补,塑料机身所带来的廉价感,以及指纹识别缺失形成的销量阻力—— 这款手机,像极了一年前三星发布的盖世系列中最失败的S5 。
而刚从S5 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三星,则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前后玻璃、金属中框,以及配备了曲面屏幕,被认为是当前三星逆转的开山之作—— S6系列。两款产品在设计理念及质感上所营造出来的差异,注定了LG 将在那一年沦为市场的炮灰。
而2016年的LG,在如此惨烈的境遇下,发布了旗下的又一款失败旗舰机型—— LG G5 。在这一款机型上,LG 依旧采用廉价的塑料机身,使其在设计上落后竞争对手两年。作为最大卖点的可拆卸电池,虽然反映出LG 在产品理念上的与众不同,却并未被市场认可。
而三星发布的S7 系列,则成为了当年备受赞誉,甚至好评超越苹果的完美机型。若不是Note 7 的惊天一炸,三星将会因为这一款机型而奠定自己在设计上的龙头地位。
而这一年,中国厂商也迎来了爆炸式的飞越。小米发布了震惊全球的MIX 一代,华为则凭借徕卡双摄、自主芯片和品牌溢价,达到了1.39亿部的销量,稳坐第三把交椅,同时与第二名苹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事实上,但看这几年各品牌拿出的旗舰产品,LG 失败的原因已经足够明显了。作为昔日的领先品牌,在产品上能够与竞争对手甚至是后来者,产生如此之大的差距,让人费解的同时,也让人理解了,LG 衰落的必然性。
2017,LG 找到了方向,却仍然差点感觉
今年,LG 的全新旗舰G6,一改往日的非主流形象,逐渐开始向主流靠拢。18:9 的全面屏,金属机身,以及低廉的售价,让LG G6 在媒体中开始收获好的声音。然而,遗憾的是,多年的衰落,让LG 失去了供应链上的话语权。高通将首批骁龙835全部供给了三星,LG G6 不得不妥协,搭载了上一代骁龙821处理器。
这一关键步骤的妥协,只能证明,LG 逐渐开始找到了方向,但是却仍然差点感觉,甚至,有一些苦苦挣扎的意味。
今年8月份,LG 终于迎头赶上,发布了搭载骁龙835的V 系列旗舰LG V30。然而,LG 的境地,只能用强敌环肆来形容。iPhone 8 / X,三星Note 8,小米MIX 2,和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 10,每一款机型都是强劲的对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LG V30,又如何凭借自己平凡的肉身,去和这些强敌火拼呢?
2017年的智能手机大战即将进入尾声,2018年很快就要到来,留给LG 的时间不多了。如果LG 不能在短期内,用足够强大的产品扭亏为盈,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那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真的从手机市场上消失。到那时候,LG 与手机的唯一关联,或许只是作为屏幕供应商的存在了吧。
2018年,必然是关键的一年。而最近,新品的消息也不断开始传出。根据传闻,三星将在年初发布盖世系列最新旗舰S9。而对LG 来说,悲剧可能再次发生—— 首批骁龙845将会全部提供给三星。作为同期发布新品的LG 来说,这会是它第二次,迎头和三星这辆销量坦克撞车,而一旦成真,LG 必然会被撞得粉碎。
LG 手机,你到底将何去何从?
上一篇:三星Note 8引领 手机双镜头广角搭长焦成显学
下一篇:9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418.6万部,上市新机123款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22
- 曝iPhone SE 4首发苹果自研5G基带:明年3月登场
- 曝iPhone 17全系首发3nm A19系列芯片:无缘台积电2nm工艺制程
- 供应链称上游元器件要大降价:国产手机现涨价潮后会主动下调售价吗
- 消息称苹果将拿出近 1 亿美元用于解除印尼 iPhone 16 系列销售禁令
- 消息称塔塔公司收购和硕在印度的唯一一家iPhone工厂,深化与苹果合作
- 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直播已结束【解锁 TI Sitara AM2x MCU 在电机驱动中的新可能】
- 4小时实战+剖析:TI工程师教你快速上手 各种无线产品开发 (限量$14售CC1352R1无线开发板,助你参与动手实验)
- 参与“开关电源组件选择”课程培训,三重好礼精彩送不停!
- 2020 STM32全国研讨会火热报名中,新技术新方案等你收获,还有好礼拿!
- 答题赢好礼|世健探索:水质检测为人类的安全保驾护航
- 安世半导体&世平集团 Nexperia 在5G基础架构的应用 下载赢好礼!
- Mouser 新用户大礼包再次来袭:晒单5折返E金币!
- 泰克MDO系列:1招搞定6大仪器,轻松穿越模拟、数字、频域测量
- STM32嵌入式网络开发套件,超震撼冰点价火爆开团!
- 直播已结束|贝能国际新型玻璃破碎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