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将率先应用于AR/VR装置与智能手表

发布者:以泉换泉最新更新时间:2018-01-03 来源: CTIMES 关键字:Micro  LED  AR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苹果针对iPhone智能手机的面板最近又频放消息,其中最受全球业界瞩目的便是Micro LED显示器的动向。 也因为AMOLED(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受制于韩商三星显示(SDC)独占九成以上市场,苹果积极寻求替代的显示技术。


Micro LED将最先使用于AR/VR装置上,未来可广泛用于智能手表,以及智能手机屏幕,甚至大尺寸电视。


就如液晶和OLED,Micro LED是一种颠覆传统显示器。 利用已普遍的LED作为单一画素来显示,但在功能上凌驾于液晶和OLED。 也由于LED的普及,使得显示器的供应链即将产生变化,故称为显示器的“颠覆性技术”原因。

光电协进会认为,对于Micro LED的应用,最先使用的产品应是AR/VR装置上的微型显示器,未来将可广泛用于智能手表,更进一步便是智能手机屏幕,甚至应用于大尺寸电视。

而最先投入生产的是日商Sony,于2012年发表Crystal LED Display,并在2016年推出“CLEDIS”原型机。 而在欧美进行Micro LED开发的业者,以创投公司居多。 为了能量产,必须筹措资金,因此会与大型信息企业(如Apple、Google)合作是理所当然。

对于Micro LED来说,不论是持续开发的欧美创投公司或是握有制造技术主导权的亚洲LED企业等,大家都跃跃欲试。

而至目前仍无厂商能够十足把握量产的主要原因是制造技术仍然存在许多课题。 从LED晶圆上制造Micro级LED芯片、将Micro级芯片「巨量移转技术」到显示器基板上组装技术等,多家厂商正在努力尝试,并不排除与学界研发成果结合。

台湾以LED制造技术引领世界,液晶面板产业已被中国大陆取代,OLED则被韩国超前。 因此,作为显示器产业能逆袭的策略是运用台湾LED雄厚技术基础优势投注于Micr o LED的量产。

关键字:Micro  LED  AR 引用地址:Micro LED将率先应用于AR/VR装置与智能手表

上一篇:台厂抢Mini LED背光应用 拚明年Q2出货
下一篇:IHS :2018年高端电视出货估跳增近五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7:48

基于AP3766的3W LED驱动电路设计
LED是低压发光器件,具有长寿命,高光效,安全环保,方便使用等优点。对于交流市电输入电源驱动,隔离输出是基于安全规范的要求。 LED驱动 电源的效率越高,则越能发挥LED高光效,节能的优势。同时高开关工作频率,高效率使得整个LED驱动电源容易安装在设计紧凑的LED灯具中。高恒流精度保证了大批量使用LED照明时的亮度和光色一致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对照明灯具提出了明确的谐波要求,即IEC61000-3-2标准。同时,最新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标准提出对于大于5W的LED照明产品,要求功率因数指标,即PF,必须大于0.7。 BCD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简称BCD Semi)专注于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研发、工
[电源管理]
基于AP3766的3W <font color='red'>LED</font>驱动电路设计
STM32_入门程序LED
*********************************************************************************************************************************************************** 开发板 :奋斗STM32 cpu :STM32F103 开发环境:keil uVsion4 ********************************************************************************************************
[单片机]
STM32_入门程序<font color='red'>LED</font>
中国LED背光封装厂势力渐大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 TrendForce 旗下绿能事业处 LEDinside 的观察, 2013年中国 LED封装企业仍然保持快速成长态势,以中大尺寸 LED背光封装的代表性厂商瑞丰光电为例,20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9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67%,其中的中大尺寸背光源LED营收为人民币1.35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13%,新增的中小尺寸背光源LED业务营收亦超过千万。 此外,中国小尺寸 LED背光封装代表性厂商聚飞光电 2013上半年净利较去年同期成长25~55%。LEDinside表示,随着中国封装企业技术不断提升,中国 LED封装产业于背光领域已经显现崛起势头,在中国电视品牌出货带动下,以瑞丰、聚飞、兆驰和东
[电源管理]
中国<font color='red'>LED</font>背光封装厂势力渐大
同兴达:正大力开发非手机领域 产品没直接应用于VR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同兴达产品毛利率在10%左右,能否有所提高?另外,同兴达生产的显示模组是否能应用于VR产品?相关模组与长信的模组是否相同? 11月30日,同兴达(00284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同兴达一直在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一些关键瓶颈技术、提高产品工艺水平、开展降本增效。同时,目前正在大力开发非手机领域,如智能家电、智能穿戴、NB等主要产品,将有效的提高同兴达产品毛利。 而对于生产的显示模组是否能应用于VR产品?相关模组与长信的模组是否相同这一问题,同兴达直言,同兴达产品未直接应用于VR,不过同兴达将对该领域保持持续关注。 据了解,在手机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非手机领域已成为各大手机上下游厂商拓
[手机便携]
固德威全系列光伏逆变器获德国VDE-AR-N4105认证
江苏固德威消息,近日,该公司单相单路光伏逆变器(SS)系列产品获得TUV莱茵颁发的VDE-AR-N4105证书。至此,固德威的中小功率逆变器全部获得德国VDE-AR-N4105证书,成为国内在德国市场拥有最丰富产品线的逆变器厂商。 记者了解到,固德威是最早响应德国VDE-AR-N4105标准的国内企业之一。2012年伊始,固德威就陆续将其中小功率逆变器产品发往TUV莱茵测试,经过4个月的测试,5月下旬,其逆变器产品全部通过TUV的各项测试。6月初,TUV莱茵向固德威颁发了第一批的三相双路系列产品证书。之后相继获得单相双路和单相单路等系列产品的证书。 获得VDE-AR-N4105证书的固德威逆变器系列包括单相单路(SS)系列、单相双
[新能源]
LED 驱动器应用中升压转换器的简单开路保护
驱动高亮度 LED 的一种方法是对标准 升压转换器 拓扑进行修改,以驱动恒定电流通过负载。但是,这种实施方法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因为 LED 串中出现的开路故障会移除负载电流的通路。由于来自转换器(此时在无反馈情况下工作)的高输出电压,这样可能会对电路造成潜在损坏。本文为您介绍一种简单的健壮开路故障保护方法,其使用一个齐纳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器,并且对总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将一个高压 升压转换器 配置为一个恒流驱动器,用于驱动 3 支高亮度白光 LED,并在输出端产生一个模拟故障状态,我们可以验证这种拓扑结构的功能性。该电路将输出电压控制在某个安全水平,并在受保护状态下减少输出电流。 典型高亮度 LED 升压转换器 我们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LED</font> 驱动器应用中升压转换器的简单开路保护
微软公布四大VR动作:发布头显 收购公司
   微软 日前在旧金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宣布已经收购了社交 VR 平台Altspace VR 。 微软 表示,收购Altspace VR 是希望建设世界优秀的混合现实社区。 微软 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三星Odyssey MR头显三星Odyssey MR头显   微软也正式宣布,三星将发布Windows MR头显——三星Odyssey。Odyssey具有双3.5英寸AMOLED显示屏,单眼分辨率为1,440 x 1,600。三星Odyssey现在可以在微软商店上预购,售价为499美元,包括一对微软Windows MR控制器,将于11月7日开始发货。   微软还宣布,其
[嵌入式]
英伟达和斯坦福合作开发超薄VR眼镜,只有2.5毫米
  如果看到一个人眼前戴着有些笨重的仪器,还时不时地会挥舞四肢,大概率就能猜到,这个人应该是在玩 VR 游戏,戴着的那个酷似护眼仪的‘大块头’就是 VR 头显设备。   VR 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 VR 头显却始终略显笨重(对颈椎实在是太不友好了)。于是,如何让它们变得轻薄就成了这个领域不能忽略的问题。   想让 VR 头显能实现轻型化,英伟达(NVIDIA)公司与斯坦福大学的两队研究人员合作发布了一篇论文展示最新的研究——是一种用于虚拟现实(VR)的超薄全息眼镜。   其实 VR 头显如今依旧是这种让人用起来颇为不便的尺寸,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技术方面的障碍还有待突破。目前主流的 VR 头显设备的显示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