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十论中国芯未来之路

发布者:自由探索者最新更新时间:2018-05-09 来源: 中关村在线关键字:中国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于我这个在IT行业做过40多年厂商、用户、记者的人来说,对于目前中国生芯养芯也非常着急,甚于认为这是中国IT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尽管我一周前写过一篇《别时空错乱瞎评芯》得到众多读者们正面的支持和一些人的反驳后,我仍觉得好多话没说完,经过上周的采访、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后,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从头评论中国芯生。

  5月3日下午3点一5点我采访企业家的企业家(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左一)

  以下内容从十个方面与柳传志共同论证:

  1、当年有生产许可証才能做PC

  2、有主板才能做品牌

  3、有品牌有主板才能装芯

  4、全球一体化垂直分工,没分工到芯

  5、芯要有量才有质才有价格

  6、产业重直生态成立才可生芯

  7、现在有国内巨大市场支持养芯

  8、民营企业做芯三理由

  9、技术路线确定

  10、BAT做芯但必不做整机

  先有自我品牌才能承载芯

  我特别欣赏“历史永远是新闻的背景”这句话,一个人对待任何什么事件要下结论前,如果没有历史背景的交待,整个事件就成了无厘头。

  PC生于1981年lBM公司,80年代中末期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当时是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国家队长城集团是中国最大最有实力的计算机公司,联想及其非电子部所管的企业并没有国家计算机生产许可证,柳传志带领联想公司(早期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不可能做计算机,只有先做汉卡和主机板。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展会叫comdex,这个展会到80年中末期没有中国厂商参展踪影,在198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omdex展览会上,一位中国行业领导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联想的主板上前询问:为什么国内这行业没听说过你们,展台工作人员只有如实回答,回国后才开始着手给联想办了生产许可证。90年代初联想品牌电脑。

  美国之所以能够产生英特尔、微软这样的巨型芯片和操作系统公司,就是因为当时有康柏、惠普、戴尔这样的世界电脑品牌支持。

  做整机代理才能养主板

  要做品牌先做主板,可做主板是赔钱的,拿什么养主板?给当AST(当时中文名字叫虹志)电脑当代理可以赚钱养主板,就这样,联想给AST当了多年代理,其中前三年的盈利用来补贴自我品牌主板,才有了做自我品牌的基础。

  所以逻辑是这样的,要生产芯必须有上千万台自我品牌电脑承载,才可能成活。

  要有自我品牌电脑必须有自己的主板。到2000年,联想以及同方、紫光、其他自我品牌电脑相加不过1590万台,联想当时占有30%的市场,大约年产500-600万台,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支持自己的芯片产业,因为半导体集成电路一个品种要上千万片才有开箱率,才有厂商们可承受的价格。何况当时一条生产线价格已涨到20亿美元一条。

  到2001年联想集团年总收入不过192亿港元,纯利不过10.26亿港元,也就是说,联想要拿出全年利润才有投一条生产线的十六分之一(当时1美元合8港币)的钱,这还不算购买技术专利费用,如果不买技术专利,也要付出几百万元的研发费用。

  任何不是败家子的企业家都不会这样蛮干,这不是爱国而是祸国。

  不但联想不会这样干,同样紫光、同方以及全世界的企业都不会这样干。

采访后合影采访后合影

  只有垂直才能建立生态养芯

  按道理说,应该有可以支持国内电脑行业的企业出现,可是现实是,当时到现在并没有垂直芯片厂商出现来支持国内电脑厂商。

  为什么?因为无论谁也抵抗不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国也是,中国电脑行业更是。

  如果说科学家、院士们只懂技术发展不懂产业行业发展生态也对,可那不懂技术又不懂产业行业发展生态还胡说八道的人,只能说无知。

  任何产业是有自己的生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潮面前,任何小公司封闭自给自足必完蛋。

  例如,在汽车行业,做整车的不能做发动机,做了发动机没批量还只能自给价格下不来无法竞争,又如,做家具的不能做木头生意,否则木头生意不可能存活。

  关于产业生态学问,至今很多超级世界大公司都犯过错误,谷歌公司够牛的吧,2012年8月25日用125亿美元买了摩托移动,一年零4个月后用29亿美元卖给了联想,微软够聪明的吧,2014年用72亿美元买了诺基亚,不了了之。前者96亿美元打水漂,后者72亿不见踪影,当然可能拥有了些专利,一个做操作系统的公司买什么手机整机厂商啊,这不是买了品牌的目的为了毁掉这个品牌吗。

  说到底,必须垂直分工产业才能做大。但是柳传志不太同意我的说法,他认为一个厂商如果占有市场足够大的份额,可以做垂直分工压扁,变为横向封闭,但我认为,如果一个厂商占有过大市场时,反垄断法会干预。如果不干预,那么这个产品的市场将失去创新活力。

  有人拿苹果封闭行为举例,熟不知苹果的芯片也用英特尔、高通的,更不想苹果的APP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应用软件开放体系。

  中国芯必生于民营企业

  说了那么多生芯的时代、资金、生态、的背景,该说当前的问题,现在如果中国厂商没有芯用了怎么办,别跟我说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劲头做芯必定成功之类的话,我说真拿出那劲头方式,也绝对不会成功,因为二弹一星不需要生态,它是国家安全的筹码,用户只有1个-‐就是我们的国家。

  龙芯牛啊,但龙芯只是军用,如果做民用它的价格谁能用得起?它与Windows的兼容吗?

  为什么说未来中国芯必须出生于民营企业呢?柳传志说因有三:

  一是民营企业领导班子稳定,领导不会在几年内调整,运营者不固定,做芯养芯可不是一、二年的事儿,企业有了真正固定的主人才会为长远发展打算和投入;

  二是民营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企业,绝对不会干没有买家的买卖;

  三是可以吸收天使、风投资本等资本运作,中国这么大的互联网用户市场支持,这样规模的用户需求生态一定可以培养出中国芯来。

  我被他说服了!

  关于技术路线的制定

  如果说科学家院士是始,那么企业家和市场是终,缺一不可,缺了谁不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就是无头怪物,过去我们极度重视研发,不重视市场、生态和企业家,所以30年来很多研发成果只能半途而废,根本没有升级換代这个词可言,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没有企业家跟进。

  柳传志认为国家应该像尊重科学一样尊重企业家。

  换句话说,没有企业家去完成实现科学家们的成果,科学家们的成果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成为负值,因为不研发它起码不花费巨资。

  我再多说一句,我说的企业家有别于商人,他们的区别在于企业家有社会责任感。

  回到生芯养芯的话题上,在我看来目前首先应该尽快制定中国芯的技术路线,X86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硅为介质上承载的摩尔定律已快到尽头,指令无尽地增加功耗问题会加剧,尽管成立了安谋中国公司,ARM专利费也太高,另外,据说在技术上它只是30多年前初级的RSIC体系。

  最近几年开源的RiCS一V芯片天赐良机地出现了,我们专家是不是该论证一下其可行度,如果说我们用开源操作系统创造了中国路由器、软件出口等上千亿的产业链,为什么不能用开源做出自己知识产权的射频、DSP、Dram、CPU等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呢?

  再说芯片产业本来就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产业4分离,哪怕就是先掌握其中的1、2环节也行,当然最后成功的保证还需企业家、企业及资本的跟进,否则又是半途而废。

  BAT投芯片怎么样

  说到民营企业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BAT,都是民营企业的各路巨无霸,他们从股市上可以来钱,更是垂直的与整机制造行业无关的行业,的确他们也在行动,阿里已经研制出来神经元芯片了,看来真的靠谱。我也相信,腾讯、百度、京东也有类似的打算和行动。

  现在我唯一担心,他们本身是用户,一旦做出芯片肯定做整机,一旦做阿里PC、阿里手机、阿里路由器等整机设备,它的芯片就不能再卖给其它PC厂商了。或者说其它厂商就不可能再买阿里芯片了,又回到违反了垂直生态状态。

  事实上,做手机终端一直是阿里的梦想,据说为手机操作系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已投了十几亿元,虽然没见手机出来,但阿里一直不撒手。

  还有一个例证,不仅是阿里,BAT都自己攒服务器,这些白牌服务器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定制服务器,这可能就是未来阿里芯或者百度芯、腾讯芯、京东芯的载体。

  结束语:

  写了这么多还觉得意犹未尽,如果我上述的关于中国生芯养芯的哪一句话说错了,先别给我扣帽子,可以用事实、数据、时空间状况等多角度反驳我,如我说对了为什么不听不赞。 


关键字:中国芯 引用地址:柳传志:十论中国芯未来之路

上一篇:高通真的放弃服务器芯片最受打击的可能是Arm|一句话点评
下一篇:传苹果挖走华为荣耀53人AI团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8:23

各路专家齐聚南京,为中国芯发展出谋划策
2018中国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近日在南京举行,为中国芯——“国之重器”的成长出谋划策。 中兴通讯旗下中兴微电子副总经理刘新阳表示,7月中旬美国解除对中兴的禁令后,他们的业务已开始恢复。虽然遭受重创,中兴依然认为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开放合作。中兴对自主可控芯片的研发一直不曾停过,但是这个产业投入回报周期长,5-10年都算正常。 清华大学教授王志全说,这次中美贸易战给人们提了个醒,中国芯片行业先天不足,制造高端芯片对工艺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先进的工业制造做支撑。一些优秀的程序员一个晚上就能开发出一个产品,这样的事情在芯片行业是不可能的,因为造芯片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
[半导体设计/制造]
评论:发展“中国芯”,证监会需与国家意志一致
    昨天,又一本土芯片公司上市受阻。上海博通集成IPO募集资金6.71亿元,计划用于多个产品研发升级项目,最终因证监会委员对博通集成的财务数据需要做更多了解,而不得不中止。 博通集成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芯片设计企业,曾推出全球首颗ETC芯片,产品包括5.8G产品、WiFi产品、蓝牙数传、通用无线、对讲机、广播收发、蓝牙音频、无线麦克风等;博通集成的客户包括金溢科技(ETC设备)、雷柏科技(无线键盘、鼠标)、大疆科技(无人机)、LG、夏普、飞利浦等。 博通集成2017年9月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希望通过IPO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并布局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物联网市场。与此同时,当前智能终端产品、卫星定位终端产品均
[手机便携]
arm中国合资背后 中国芯第一次“突围战”
这是一次关系到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合作”。 上周,一则简短而“有力”的消息传来,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占股49%,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考虑到上个月国内因为某兴事件才全国沸腾了一番,此时开始正式运营,可谓一个“完美时机”。 那么究竟全球半导体“隐形巨头”ARM为什么会接受中资注入、成立合资公司?这件事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行业来说又意味如何?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合资的6个实际情况 此前流出的ARM中国集资PPT  1、“中资”注入确有其事 ARM中国分公司,之前为ARM英国母公司独资,通
[半导体设计/制造]
EUV能成就中国芯之梦吗?
中兴通讯受美国政府制裁一案,为大陆高端芯片的自主拉起警报,大陆自官方到民间无不立刻加大芯片研发的投资力度。日前有消息指,长江存储与中芯国际在近日突破海外封锁,先后从荷兰艾司摩尔(ASML)公司订购了两台总值近两亿美元的高端光刻机。 光刻机又称曝光机,是芯片制程最关键步骤“光刻”的核心机器。ASML则是全球高端光刻机的霸主,在该领域拥有全球90%的市占率。 每日经济新闻网报导,长江存储从ASML订购的一台光刻机已抵达武汉,这台光刻机价值7,200万美元。此外,外传中芯国际也向ASML订购一台价值高达1.2亿美元的EUV(极紫外线)光刻机,预计于2019年初交货。 由于国际间有个“瓦圣纳协定”,该协定禁止向非缔约国出售敏
[嵌入式]
江北新区将成“中国芯片之城” 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500亿元
    中国江苏网11月11日南京讯 11月10日,由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创新企业家专业委员会协办,南京软件园(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承办的,2017国家集成电路“千人计划”专家人才峰会开幕式暨“千人助力 芯领未来”高峰论坛在江北新区召开。据了解,南京江北新区将打造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成为名副其实“中国芯片之城”。   200余人参加了“千人计划”活动   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008年“千人计划”启动以来,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实验室、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
[半导体设计/制造]
阿里要做的“中国芯” 是不是能救中国的那颗芯?
  简单来说,高端芯片解决很多复杂问题,中端芯片解决单个复杂问题,低端芯片解决一个简单问题。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阿里 巴巴收购中天微、自主研发“ 中国芯 ”,打响了中美贸易反击战“第一枪”的消息,给“芯痛”的中国注入一剂强“芯”针,舆论似乎又看到了 中国芯 片弯道超车的机会。事实上,我们应该正视的是:    中国芯 片产业要走的道路还有很长,虽然一直在努力,但芯片行业的高壁垒使得短期内很难弯道超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集成电路产业链极其复杂,包括软件(EDA工具)、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自主设计不等于自主制造,拥有硬件不等于也能生产软件,中低端芯片不等于高端芯片,专用芯片市场潜力大
[嵌入式]
中国芯片开发的成长梦魇:流片难题如何解决?
如果问一位芯片开发者,“你最大的工作压力来自于什么?”相信大部分的开发者都会回答两个字——“流片”。判断流片成功与否,不仅仅指芯片通过一系列工艺之后制造成功,而是最终的芯片产品能够实现设计的技术规格,准时地投入市场,并满足应用需求。 一个芯片开发项目,需要经历从产品定义、设计、验证仿真一直到最终流片的漫长过程,而作为“终极大考”的流片,此前漫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导致流片失败,而一旦流片失败往往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数千万美元起的损失和至少半年市场机遇的错失。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流片失败是无法承受之痛。 “流片难题”,中国芯片开发者的“成长梦魇” 在新思科技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项目管理与研发现状和愿景白皮书》(以下简
[半导体设计/制造]
比亚迪的“中国芯
IGBT之于比亚迪,如同海思芯片之于华为。 中国正在全面进入自主知识产权时代,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壁垒的比亚迪IGBT正在加快国产化替代的步伐。 6月15日,比亚迪(002594)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引入A+轮战略投资,此轮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包括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湖北联想长江科技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深圳碧桂园等30个战略投资者,增资金额近8亿元。 这是比亚迪半导体两个月来的第二轮快速融资。4月14日,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宣布首次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仅用了42天便迅速完成A轮融资,红杉资本、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领衔投资,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认购,合计增资19亿元。
[汽车电子]
比亚迪的“<font color='red'>中国芯</font>”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