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华紫光集团大动作入股多家台湾公司,经济部长长邓振中又松口表示将在卸任前开放中资投资台湾IC设计产业,引起超过 四百位产学专家联署反对政府草率开放。
联署发起人之一、台大电机系暨电信所教授林宗男接受《天下》专访,提出三个关键质疑,以学者观点来看,到底为什么紫光不能买联发科?
“健康是0,工作努力打拚赚到的钱则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健康,赚再多的钱都无福消受。”林宗男说,而台湾IC设计产业一但开放陆资入股,就像是为了工作、放弃了健康,等于本末倒置了。
理由一:不管赵伟国是谁 紫光就是政府资金!
林宗男强调,清华紫光就是一家靠炒股起家的公司,不论董事长赵伟国如何强调他拥有49%的股份,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华紫光背后就是中国国家资金。“清华这家学校祖产卖掉也筹不到上亿资金!”,林宗男说,紫光不是单纯的民间资金,是由中国政府背后支持的。他并引述李家同论点:清华紫光就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基金,绝对不会以商业获利为主要考量点,他的目的就是要技术。
“最精英的人都在IC设计了。”林宗男这么对《天下》记者说,与DRAM、LED等低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的产业比起来,台湾IC设计产业属于高度知识密集行业,让陆资盯上的原因无外乎三者:人才、技术,以及上下游的客户长期合作关系。
理由二:你贪他的利、他要你的本 10%公司就拱手让人
如果草率开放陆资入股,中方可完全合法调派台湾工程团队至中国,带领当地工程师学习、移转技术,过程完全合法,甚至在中国建立他们自己的产业链。未来,台湾工程师如果想要参与先进技术研发,恐怕没办法留在台湾,因为,台湾只剩下老旧成熟的产品。
“一两年之内就会被掏空他们要入股,重点不是钱。”林宗男说,台湾大型IC设计公司的股权很分散入股10%、20%就会成为最大股东,以联发科为例,董监事与经营团队共同持股根本不到3%。林宗男与其他联署反对陆资入股IC设计公司的教授共同发表声明,认为这场交易就是“你贪他的利、他要你的本。”认为不会失去主控权,过于天真。
理由三:联发科不缺钱 政府到底急什么?
林宗男举证表示,台湾主要IC设计公司都非常会赚钱,今年,台湾前十名上市柜IC设计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约502亿元,手上现金满满,其实不需要扩增股本。导入陆资对台湾社会来说,无疑是短多长空,政府何必急于卸任前开放?
支持联发科让陆企入股的论点多半认为,中国将在物联网时代掌握半个地球的市场,外商英特尔、高通都在中国投下大笔资源,联发科如果能嫁给中国企业,就能够明媒正娶、获得下一个战场的入场券。
“合作有很多种模式,为什么一定要开放入股?”林宗男坚持,不是忽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没有不与中国公司合作,但开放陆资入股IC设计公司,就是牺牲国家利益。他强调,电子业长期受到国家优惠政策,政府有权力替全民把关。
虽然经济部表示,为了避免台湾IC设计公司被“整碗捧去”,将限制中资不得具实质掌控能力,包括不可操控公司财务、营运与人事,以及任免主导董事会半数成员。但,如果中国老板是最大出资者,如何确保不会干预公司经营?林宗男认为,这个议题太过重大,应该留待新政府以更慎重与更严谨的方式,作出更清楚的论述。
“孙运璿先生花了多少年时间打下的基础,不能牺牲国家人民利益。”林宗男疾呼联发科莫要当局者迷。
林宗男自称自己为“知识分子的担忧”,学者们未必懂得企业商战的残酷现实,但,他也以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任务──台湾迈向民主之路,若没有党外分子的躁动,又如何说服国民党保守派让步?若能激起更多讨论与谈判,联发科在激烈的商战中,或许能获得更充分的政府保障。
关键字:紫光 联发科
引用地址:为什么不能让紫光买联发科?台大电机教授的关键3问
联署发起人之一、台大电机系暨电信所教授林宗男接受《天下》专访,提出三个关键质疑,以学者观点来看,到底为什么紫光不能买联发科?
“健康是0,工作努力打拚赚到的钱则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健康,赚再多的钱都无福消受。”林宗男说,而台湾IC设计产业一但开放陆资入股,就像是为了工作、放弃了健康,等于本末倒置了。
理由一:不管赵伟国是谁 紫光就是政府资金!
林宗男强调,清华紫光就是一家靠炒股起家的公司,不论董事长赵伟国如何强调他拥有49%的股份,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华紫光背后就是中国国家资金。“清华这家学校祖产卖掉也筹不到上亿资金!”,林宗男说,紫光不是单纯的民间资金,是由中国政府背后支持的。他并引述李家同论点:清华紫光就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基金,绝对不会以商业获利为主要考量点,他的目的就是要技术。
“最精英的人都在IC设计了。”林宗男这么对《天下》记者说,与DRAM、LED等低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的产业比起来,台湾IC设计产业属于高度知识密集行业,让陆资盯上的原因无外乎三者:人才、技术,以及上下游的客户长期合作关系。
理由二:你贪他的利、他要你的本 10%公司就拱手让人
如果草率开放陆资入股,中方可完全合法调派台湾工程团队至中国,带领当地工程师学习、移转技术,过程完全合法,甚至在中国建立他们自己的产业链。未来,台湾工程师如果想要参与先进技术研发,恐怕没办法留在台湾,因为,台湾只剩下老旧成熟的产品。
“一两年之内就会被掏空他们要入股,重点不是钱。”林宗男说,台湾大型IC设计公司的股权很分散入股10%、20%就会成为最大股东,以联发科为例,董监事与经营团队共同持股根本不到3%。林宗男与其他联署反对陆资入股IC设计公司的教授共同发表声明,认为这场交易就是“你贪他的利、他要你的本。”认为不会失去主控权,过于天真。
理由三:联发科不缺钱 政府到底急什么?
林宗男举证表示,台湾主要IC设计公司都非常会赚钱,今年,台湾前十名上市柜IC设计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约502亿元,手上现金满满,其实不需要扩增股本。导入陆资对台湾社会来说,无疑是短多长空,政府何必急于卸任前开放?
支持联发科让陆企入股的论点多半认为,中国将在物联网时代掌握半个地球的市场,外商英特尔、高通都在中国投下大笔资源,联发科如果能嫁给中国企业,就能够明媒正娶、获得下一个战场的入场券。
“合作有很多种模式,为什么一定要开放入股?”林宗男坚持,不是忽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没有不与中国公司合作,但开放陆资入股IC设计公司,就是牺牲国家利益。他强调,电子业长期受到国家优惠政策,政府有权力替全民把关。
虽然经济部表示,为了避免台湾IC设计公司被“整碗捧去”,将限制中资不得具实质掌控能力,包括不可操控公司财务、营运与人事,以及任免主导董事会半数成员。但,如果中国老板是最大出资者,如何确保不会干预公司经营?林宗男认为,这个议题太过重大,应该留待新政府以更慎重与更严谨的方式,作出更清楚的论述。
“孙运璿先生花了多少年时间打下的基础,不能牺牲国家人民利益。”林宗男疾呼联发科莫要当局者迷。
林宗男自称自己为“知识分子的担忧”,学者们未必懂得企业商战的残酷现实,但,他也以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任务──台湾迈向民主之路,若没有党外分子的躁动,又如何说服国民党保守派让步?若能激起更多讨论与谈判,联发科在激烈的商战中,或许能获得更充分的政府保障。
上一篇:鸿海提亲入主夏普液晶面板 传溢价50%
下一篇:紫光遭封杀 恐波及货贸谈判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5:11
弃用高通联发科三星 魅蓝新机处理器竟用它
前几天魅族调整架构,魅蓝与魅族合并,原本负责魅蓝产品线的李楠被派去负责销售,黄章则负责整个魅族与魅蓝的产品。据李楠微博透露,月底发布的魅蓝新机相当于一块电脑硬盘的售价,暗示新机售价不贵,那么黄章接手魅蓝之后的首款产品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在跑分网站Geekbench看到了一款型号为魅族6T的机型,从数据看,它单核460分与多核1284分,预装Android7.1的操作系统,辅以2GB内存,搭载4核主频为1.3GHz的ARM sc9850处理器。 仔细看这款名为ARM sc9850的处理器,对于一般网友而言很是陌生,它既不是大众熟知的高通、联发科,也不是煤油们津津乐道的三星,而是展锐——来自中国大陆的一家芯片公司
[手机便携]
联发科3Q成长放缓 下半年市占率转攻为守
联发科在2016年上半于全球中、低阶手机芯片市场以势如破竹姿态豪取市占率,反应在业绩表现上,自是蒸蒸日上;但高通(Qualcomm)却好整以暇地先守稳高阶手机芯片,再以大陆品牌厂国际化目标为诱因,以权利金捆绑手机芯片销售的两手策略慢慢收线。 2016年第3季苹果(Apple)及Android阵营高阶手机重新掀起旺季销售热潮,加上大陆新兴品牌手机厂也有开始往高通靠拢的动作,高通在大陆及新兴国家智能型手机市场的反攻号角正式吹响,第3季财测目标超前只是反攻进行曲的第一乐章。 高通先前不惜降价,也要踩住全球高阶手机芯片市占率的底线,让高阶手机产品与高通芯片解决方案互利共生的印象效果,持续在终端市场强化。面对联发科2016
[手机便携]
紫光同芯合并紫光芯能,布局多品类汽车产品
1月14日,紫光国微(002049.SZ)旗下紫光同芯发布消息,称其新一代THA6系列MCU已获得符合ISO 26262标准的ASIL D等级功能安全流程体系认证、功能安全ASIL D Ready产品认证两项资质。ISO 26262标准是全球电子零部件供应商进入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之一,其中又以ASIL D为最高等级,安全需求最为苛刻。紫光同芯此次取得认证,意味着其面向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拓展的步伐又迈进了一步。 记者关注到,就在紫光同芯发布获得认证消息的前一日,紫光国微发布了上市公司公告,其全资子公司紫光同芯拟对持有的下属子公司股权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紫光同芯将不再持有紫光青藤的股权,同时,紫光同芯实现对紫光芯能和紫光安芯的10
[汽车电子]
围绕半导体芯片设计布局,紫光国芯下一代DRAM开发顺利
电子网消息,今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市场增长迅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国家政策引导、市场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继续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其中,颇具产业代表的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国芯”)以“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围绕芯片设计核心业务,同时开拓了存储器芯片、智能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相关应用市场。 8月21日晚间,紫光国芯发布了2017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01亿元,同比增长2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下降17.86%;每股收益为0.20元。 紫光国芯表示,受公司持续加大可编程系统芯片、存储器芯片的研发投入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兑损失等因素的影响,
[半导体设计/制造]
全球第四次DRAM战争:中韩定鼎之战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DRAM 市场上的价格便一路走高,在三大巨头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国镁光的垄断之下,所有下游厂商都不得不接受这一路高企的疯狂价格。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内存价格相较于之前已经翻了几番,堪称年度最佳理财产品。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全球第四次DRAM战争:中韩定鼎之战 不过按理来说,既然如今 DRAM 价格已经如此高了,那么正常来说当然是把这个价格稳固下来,反正垄断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全球 DRAM 生产商排名前两位的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显然不这么想,在这个时刻,他们正在加紧疯狂地扩大DRAM产量。如果这两家企业继续增产,那么如今DRAM市场供需关系就会发
[手机便携]
集微指数下跌1.02% 紫光引入两江产业集团 三星副会长遭批捕
截至6月4日收盘,沪指报2919.25点,跌0.14%,成交额为2543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3004亿元);深成指报11139.26点,涨0.28%,成交额为3963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4774亿元);创指报2151.38点,涨0.39%,成交额为1308亿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额为1531亿元)。 从盘面上看,地摊经济、养殖、啤酒板块表现较强;光刻胶、数字货币、园区开发板块表现较差。 半导体板块领跌。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0家半导体公司作了统计,其总市值下跌1.35%。 在110家半导体公司中,有40家公司市值上涨,其中清溢光电、阿石创、联瑞新材、强力新材、四维图新涨幅居
[手机便携]
斗法:联发科不下单逼晶圆双雄降价
台积电发布2011年8月营收时,主动表示近期急单涌入,第三季将优于原本预期;但,这背后却有个没说出口的秘密。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最近可真是忙得紧,一边要为了新台币汇率,暗指央行总裁彭淮南不如韩国政府会替企业打算,双方唇枪舌剑;一边又要以八十岁高龄亲自拜访客户,向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高通(Qualcomm)等客户高层催单。他在上次法说会开出的支票:“第四季订单回流。”能否顺利兑现,已经成为市场臂察景气的指标之一,也是考验张忠谋对订单的掌握度。 张大帅出马,果然也就立马收效。据悉,高通、联发科、博通(Broadcom)等手机通讯相关的芯片公司,订单率先自8月底回温,台积电甚至发表声明,表示第三季营收将优于原本预测的较
[手机便携]
联发科称天玑9000多核性能可媲美苹果A15
随着联发科天玑9000芯片的发布以及正在路上的高通骁龙8 Gen1,预示着各大手机厂商的新旗舰就要来了。 据了解,天玑9000是目前首个采用台积电4nm工艺打造的5G移动平台,采用Arm v9最新架构,包括1颗主频达到3.05GHz的Cortex-X2超大核、3颗主频达到2.85GHz的A710大核、以及4颗A510小核。 从规格来看,天玑9000在CPU的架构上,要比此前曝光的骁龙8 Gen1的主频高一些,不过GPU可能会弱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有报道称,联发科表示天玑9000的多核性能媲美苹果iPhone13的A15芯片,整体比骁龙888强35%。 据悉,此次天玑9000除了CPU大幅升级之外,GPU也是重点,首发
[手机便携]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 消息称苹果、三星超薄高密度电池均开发失败,iPhone 17 Air、Galaxy S25 Slim手机“变厚”
- 美光亮相2024年进博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引领可持续发展
- Qorvo:创新技术引领下一代移动产业
- BOE独供努比亚和红魔旗舰新品 全新一代屏下显示技术引领行业迈入真全面屏时代
- OPPO与香港理工大学续约合作 升级创新研究中心,拓展AI影像新边界
- 古尔曼:Vision Pro 将升级芯片,苹果还考虑推出与 iPhone 连接的眼镜
- 汇顶助力,一加13新十年首款旗舰全方位实现“样样超Pro”
- 汇顶科技助力iQOO 13打造电竞性能旗舰新体验
- BOE(京东方)全新一代发光器件赋能iQOO 13 全面引领柔性显示行业性能新高度
更多精选电路图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更多往期活动
11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
厂商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