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腾讯无人驾驶 自主变道技术

发布者:fnfeecjknquc最新更新时间:2020-03-16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无人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会选择最合理的车道进行行驶,而在无人驾驶场景中,车辆在自动驾驶时必须具备和驾驶员一样的自主选择最优车道的能力,才能在多车道的高速公路或者城市道路.上行驶,否则将无法上路。


       用户自主驾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经验对自动导航的路线预估后可以加入用户自己的判断,因此可以允许有很长的响应时间,而无人驾驶是全自动,不允许有过长的响应时间,需要确保响应时间尽可能低。

       在无人驾驶场景中,选择最优车道会涉及到变换车道的变道行为,包括自由变道(DLC)和强制变道(MLC)两种:DLC是为了改善行驶速度;MLC是由于路口等影响必须得离开本车道。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中,需要先判断是否需要考虑MLC,在符合一定条件后再考虑DLC,以便通过这种判断机制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仿真模拟。

然而,这种判断机制的问题是:将DLC和MLC割裂的进行分析的判断机制,与无人驾驶的场景,尤其是变道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基于该判断机制的决策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理想,无法实现精准的变道选择,从而也无法确保响应时间尽可能低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腾讯科技在18年3月29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车道选择方法即目标车辆、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国际公布号:WO 2018/192352 A1),申请人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如上图,无人驾驶车辆的各种硬件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其中主要包括无人驾驶车辆1以及服务器2。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区别,用户自主驾驶的过程中,是半自动,对自动导航的路线预估后可以加入用户自己的判断,因此,可以允许有很长的响应时间;而无人驾驶是全自动,不允许有过长的响应时间,需要确保响应时间尽可能低。

该专利发明的系统中,对于该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系统的处理逻辑,首先获取与无人驾驶车辆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表征无人驾驶车辆周边车辆的行驶信息,其次要获取无人驾驶车辆的信息,包括车身的信息以及周围的环境信息,接着根据用于决策路口变道的第一模型和用于决策行驶速度的第二模型得到用于变道选择的决策模型,最后再根据这些实时获取的数据得到控制指令进行车道的选择。

具体的该系统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用于检测变道的具体过程需要依赖两个决策模型,即根据用于决策路口变道的第一模型和用于决策行驶速度的第二模型,得到用于变道选择的决策模型。

      第一模型为MLC,用于评估当前车辆行驶到路口需要的时间t,是否大于变换车道所需要的时间,采用MLC,是对路口变道进行决策,比如当前由于路口等影响必须得离开本车道。

       第二模型为DLC, DLC的决策分为车道选择(LS)和确定变道的接纳(GA)两步。其中,在LS中,是根据车速、车道限速等综合信息判定相邻车道是否需要变道;而GA中,是根据相邻车道前后车的距离来判断,是否拥有总够的变道空间。只有这2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做出变道决策。

        无人车辆的周边行驶信息由102确定,这些信息包括周边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周围车辆相对于自身的距离,还有这些车辆的速度、所在车道信息,这些信息就需要安装在无人驾驶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来获取。

        最终以上技术,利用决策模型做出是否需要变道的决策。以上就是腾讯科技发明的控制无人驾驶车辆自主选择车道的专利,可以看到该技术中主要依赖于决策系统,利用无人驾驶车辆能够采集到的各种信息以及决策系统的决策来完成车道的选择,而车道的选择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深圳市嘉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由曾在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多年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人组成,熟悉中欧美知识产权法律理论和实务,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布局、诉讼、许可谈判、交易、运营、标准专利协同创造、专利池建设、展会知识产权、跨境电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关键字:无人驾驶 引用地址:解密腾讯无人驾驶 自主变道技术

上一篇:华为海思5nm芯片或za8月交付,5nm工艺第三季度迎大规模出货
下一篇:氢OS推送体验不佳,一加相关负责人称后续推修复版本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1 16:30

在自动驾驶领域,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
随着 深度学习 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走向汽车, 无人驾驶  开始成为如今创投圈内最为耀眼的明星。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似乎已经被神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要与 AI 沾上关系的事物都能瞬间质变成成一个非常完美成熟的产品。然而,在 2018GMIC 峰会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余贵珍教授却就无人驾驶这个具体的场景为大家提了一个醒——人工智能并不是无人驾驶的万能药。     无人驾驶面临的挑战 余贵珍表示尽管目前市面上有包括整车厂商、IT 公司巨头以及创业企业都在做布局自动驾驶,但是都还没有商业化,而且还出现了诸如  Uber  撞死行人的事故,从整
[嵌入式]
是德科技携手艾微视图像科技共建毫米波雷达联合实验室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日前宣布,是德科技与艾微视共建联合毫米波雷达实验室并举行挂牌签约仪式,二者将共同努力,助力推进自动驾驶发展进程。是德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毫米波雷达作为未来无人驾驶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开发毫米波汽车雷达需要最大限度降低传播损耗、相位噪声、IQ 和频率响应误差 以及噪声对评测模块(EVM)的影响。因此测试毫米波,特别是76-81 GHz频段,需要一个快速、准确和可靠的测试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的目标雷达模拟器可覆盖76 GHz -81 GHz频段,可提供准确可重复的毫米波雷达仿真功能,同时支持仿真距离自定义化,精确及优
[汽车电子]
是德科技携手艾微视图像科技共建毫米波雷达联合实验室
抢占未来20年1/4的汽车市场 英特尔发力无人驾驶
10月19日消息,英特尔在北京举办了关于无人驾驶领域的媒体分享沙龙。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等出席了沙龙,并在会上对无人驾驶的未来进行了演讲与讨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表示英特尔有着提供端到端服务的独有优势。 杨旭在沙龙上指出,无人驾驶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调查显示,到了2035年,无人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而随着万物智能互联的迭代创新,杨旭认为未来将迎来数据的大爆发。当收集到这些数据后,需要通过云端数据中心等存储、处理、分析再及时反馈到设备端,这种快速的内存密集型的计算对处理器有着更高的运算要求。杨旭认为,英特尔能够凭借领先的计算技术为无人驾驶提供从车到数据中心的支持。 除了大数据挖掘、处理增值能力
[汽车电子]
谷歌并购510公司,让无人汽车蒙上神秘面纱
在中国过往的历史中,许多涉及到军工行业的工厂、研究机构均用数字命名,比如“510所、770厂”,这给这些单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近年来,和汽车相关的前沿创新研发成为谷歌(微博)奇思异想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街景拍摄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有意思的是,谷歌负责这些新产品研发的团队,也来自一家数字命名、至今不为人知的“510系统公司”。 510系统公司,堪称谷歌有史以来对外最为保密的收购交易,该公司的员工甚至和谷歌签署了保密协议。日前,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的刊物《IEEESPECTRUM》对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制造团队,进行了史上第一次大起底。 在硅谷科技行业,通过收购那些创新十足但是资金缺乏的新公司,来获取技术和
[嵌入式]
无人机,无人驾驶,下一次是无人编辑?
纸媒是什么时候凉了的? 说老实话,这个年代,谁还看纸媒?书籍变成了Kindle,00后捏着抖音,90后拿着ipad刷公众号,信息碎片化,热点转移迅速,不等油墨印到白纸上,今日手机的推送就送到了。 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人人皆可发声,人人亦都是编辑。无需统筹,无需开会,想说到那里就说那里,去年出现了“主编死了” 系列文章刷屏,传统媒体,备受嘲弄,尊严凋零,媒体转型迫在眉睫。 美国媒体早年已经将人工智能引入新闻编辑部门,比如全球性网络媒体BuzzFeed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使用机器人收集共和党大会上的新闻。AI(人工智能)可以跟踪实时选举投票结果。 连中国前些年都已经搭上AI的列车。在2016年3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
[机器人]
交通部:正编制无人驾驶技术规划 建设测试基地
国新办就“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行发布会,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编制无人驾驶技术规划,研究起草技术规范,建设测试基地,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路上测试的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积极而又稳妥地来推动这项技术。   有记者提问,无人驾驶现在已经是当下的热词,除了无人机之后,无人驾驶汽车、地铁、轨道交通都在加速研发过程中。无人驾驶技术到底应该如何发展?下一步是否有后续的推广计划?近期是否会对无人驾驶上路测试推出新规?   李小鹏指出,无人驾驶是一个热词,也是产业竞争的热点。前不久,交通运输年度工作会议上做的报告当中有9次提到了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的高级阶段,汇集了包括现代通信技术、
[嵌入式]
长安无人驾驶车 2020年实现量产搭载
  罗明刚 本报记者 甘侠义 摄   自动泊车、人车交互、无人驾驶……这些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也改变着大家的出行和生活。   市政协委员、重庆长安汽车副总经理罗明刚说,长安无人驾驶车将于2020年实现量产搭载。   高科技企业抢抓“汽车机遇”   2016年4月,长安完成了重庆-北京2000公里自动驾驶路测,最高时速达120公里,实现中国首发完成长距离自动驾驶测试。   2017年7月,长安自动驾驶4级技术代客泊车在CS55杭州上市发布会亮相,驾驶员只需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车辆实现自动驶入、自动规划路径、自动搜索车位、自动泊车、自动驶出停车场五大功能,该技术计划2022年实现车型量产。   “智能化正引领传统产业转型
[嵌入式]
德国科学家成功测试全自动汽车 无人驾驶穿行自如
专家称这套全新的汽车控制系统可以使汽车共用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从前只有在影视作品中才能见到的全自动汽车已经成为现实。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0日报道,德国科学家近日刚刚在柏林的街道上试验了一款完全由电脑控制的汽车,并且取得了成功。   德国首都柏林的大街上近日出现了一辆不寻常的大众帕萨特。从表面上看,它与路上的其他车辆没有任何差异,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辆车没有驾驶员,而是完全由电脑控制的。 研究人员在车内进行试验   这辆被认为是“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无人驾驶汽车出自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之手。它在柏林的大街小巷中自如穿行,完全与其他汽车一样。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小组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对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