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英寸线热 国产设备冷吗?

发布者:幸福自在最新更新时间:2020-10-31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国产设备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与8英寸产能“供不应求”并行的是国内“大干快上”的产线扩张狂潮。

据统计,中国大陆在建及计划建设产线26条,其中,8英寸线就占据7条。这背后释放的不止是在全球产能占比或从2019年16%到2020年20%的进阶,更是每年超过500亿元的设备市场需求。问题是,面对8英寸线扩产或新建的洪流,国内设备业能否抓住这一轮“红利”打翻身仗?


冷热之间

与期望相悖的是,8英寸线看来仍是二手设备的天下。

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导体产业投资经理陈启提及,一般来说,8英寸的Fab厂更愿意采用二手设备,因二手设备已在产线证明过其运行能力,而且调试较快,可更快上线。而如采用国产新设备,则需更长的时间去验证。

除时间之外,国产设备“落选”仍有深层的缘由。“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国产设备性能不佳,难以满足下游Fab客户的需求。” 陈启进一步指出,“虽然有部分国产化设备,如北方华创的PVD 氧化炉等销量不错,但其他设备比如光刻机、刻蚀机等依然是大厂二手设备的天下,比如Lam的二手刻蚀机就十分热销。国内虽也有些类似的设备,但性能还不稳定,整体水平不如这些二手设备。”

正如一名业界知名专家分析,目前8英寸产线更愿意购买二手设备,而国产设备一时还无法顶上的原因在于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实用化的问题,导致代工厂不太愿为国产设备买单。

以另一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国内设备厂商虽有机会,但仅限于吃不着肉、喝点汤的机会。

一热一冷之间,更折射国产设备进取之路“道阻且长”。

腾挪空间

但即便8英寸线扩建潮没有迎来国产设备的“春天”,其实机会亦在其中。

“在当今不确定性加大的环境下,国产设备仍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光明的前景。”一位业界元老级人物任忠(化名)乐观指出,“随着客户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对国产设备的改进要求也越来越多,国产设备的整体质量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陈启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市场上大部分二手设备都是十年前的,或难有稳定的货源,或维修不一定能保证,这就为国产设备提供了一定的机会,看能否制造出媲美国外8英寸线的主力支撑设备。而且国内某些设备性能已可对标,并可在现有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改进。”

诚然,这绝非朝夕之功。“发展国产设备所花费的时间、研发费用和人力是巨大的,设备业需要做好长远布局的准备。”任忠强调。

“与芯片的国产替代一样,设备国产化也是一大方向,业界也会尽量试用,但真正地成长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国内某代工厂负责人如此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8英寸产能紧缺以及众多Fab厂扩建的叠加影响下,二手设备也随行就市,价格随之水涨船高。陈启就提到,8英寸所需的一些二手设备价格太贵了,特别是有部分8英寸和12英寸二手设备的价格已相差无己。

从渠道来看,任忠认为目前来看还不是十分紧缺。他介绍,可从韩国、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购买二手设备,他们都有自己的二手设备翻修厂,而且国内也有一些二手设备,从海外购买二手设备进行翻修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购买8英寸的二手设备,基本上没有大碍。对于12英寸的二手设备,如果能与供应商签订End User Agreement,一般也可买到。

持续突围

8英寸线热而国产设备遇冷的境况,不止显现出实力对比的“落差”,更凸显了国内半导体业要在设备领域寻求“卡脖子”突破的紧迫性。

作为半导体制造业的基础,半导体设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芯片工艺的先进性。据SEMI数据统计,在半导体设备市场中,晶圆制造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CVD、PVD、氧化扩散、离子注入、湿法清洗、涂胶机、CMP抛光等。而作为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欧美日半导体设备厂商不仅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更是在大环境不利的影响下依旧逆势增长。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销售规模约占全球不到一成,且集中在光伏、LED等低端领域,在12英寸晶圆产线所需的高端设备占比更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1%。

从长远来看,设备的自主可控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在国际产业竞争的话语权,因而设备国产化的意义重大。受近年来中美贸易战及技术禁售等影响,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在国内需求猛涨之际,加以政策支持、资本和人才助力等推手,国产半导体设备逐渐呈现谱系化发展,涌现出诸如中微、北方华创、华海清科、至纯科技、盛美等颇具潜力的厂商。

在谈及国产设备的破局和出路上,陈启表示,8英寸产线刚需较大,产业呼唤新设备投入市场,国产设备容易被市场接受,同时研发难度中等,机会也最大。此外,在12英寸产线领域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大,但是技术难度太大,壁垒较高,占领市场不易。

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正如无论是国家之间的斗争,还是党派之间的攻伐,最后拼的都是实力,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就算奇谋妙算,遇到结结实实的实力差距,终归还是术不抵势。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进步的事业必须被进步所取代。”本土设备企业未来的“进击”,更需要一个进步接着另一个进步。


关键字:国产设备 引用地址:8英寸线热 国产设备冷吗?

上一篇:中科院微电子所在忆阻器基感知计算领域获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40亿美元税收优惠或打水漂?鸿海威州面板厂再次遇难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2 07:56

大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获关键进展
我国集成电路核心装备国产化在京获重大进展。记者日前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中芯国际北京厂使用国产设备加工的12寸正式产品晶圆加工突破一千万片次,标志着集成电路国产设备在市场化大生产中得到充分验证,国产设备技术和市场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用发丝千分之一精度“盖楼” 穿上淡粉色防尘衣帽,戴上口罩手套,双脚套上鞋套,再进入风淋室经过2分钟的清洁空气吹淋后,记者进入了中芯国际二期生产线的洁净室。 “这台分片机,需要机械手臂精准、平稳地将晶片进行分发,并且不能有任何刮伤和微尘污染。”“这台中速离子植入机,是硅变成电晶体的一道重要工艺。”“这台介质蚀刻机,负责根据设计‘吃掉’硅片上不需要的部分”……在洁净室技术人员的讲解下,一台台
[手机便携]
北京亦庄:集成电路国产设备走向“前台”
   本报讯 记者杨学聪报道:截至今年11月,中芯国际北京厂使用国产设备加工的12英寸正式产品晶圆加工突破1000万片次。这标志着国产设备技术和市场竞争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意味着在以精密、严苛著称的集成电路生产领域,国产设备正通过进口替代,稳步走向“前台”。    12英寸集成电路国产设备是实现我国集成电路芯片自主制造的基础,设备要求高,系统复杂,相当长时间内,主要由美日德等设备供应商供应。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发,把目标直接定在世界上最先进的40纳米和28纳米技术节点,并由行业的龙头企业牵头。    随着专项的顺利实施,集成电路生产制造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并为国产设备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大面
[半导体设计/制造]
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第4批遴选开始了
11月14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公告,要遴选第4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了,这对国产医疗设备而言,又是一次大利好。   据了解,本次遴选的品目共有13个,包括:   多参数监护仪   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   3.0T磁共振   移动数字化X线机   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系统   血凝仪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腔镜切割吻合器   激光治疗仪   光子治疗仪   人工关节   骨科脊柱类材料   基层检验整体解决方案   同时,还将动态调整数字化X线机、台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个品目的产品。   该学会表示,入选产品需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保障
[医疗电子]
国产医疗设备发展迅猛 为何仍难撼动进口设备垄断地位?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的基本要素,由于全球前沿科技不少都率先应用在这个领域,因此它也成了各国科技竞争的着力点。在昨天(25日)进行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发布大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和口碑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难以撼动外国品牌的垄断地位。     细分领域进步快 高端设备超越难     最近10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年均增速在20%左右。市场做大的同时,国产设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在医学影象领域,我们95%种类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国产。越来越多的 医院 ,新装或者更换了国产设备。以医疗资源集中的上海为例,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候任主委李斌介绍,某国产品牌大
[医疗电子]
AXI技术方兴未艾 国产设备发展向好
    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可靠性越来越受重视,现代电子组装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于生产 检测 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动X射线检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技术发展方向,能满足高品质、高密度、小型化、高效率和大批量的电子产品生产要求。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微焦斑X射线检测设备,能满足多种复杂工艺的检测要求和图像处理需求,且设备性能高、成本低。针对不同应用设计不同的检测方案,AXI为电子制造企业达到提高“一次通过率”和“零缺陷”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新兴检测技术兴起   AXI是对ICT、AOI检测能力不足的有力补充,不仅可对不可见焊点进行检测,还可对检测结果定性、定量分析,以便及早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