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砍单潮席卷下:手机产业链恢复之路道阻且长

发布者:精灵宠儿最新更新时间:2022-05-28 来源: 爱集微关键字:手机产业链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消费电子需求的萎靡似乎已是“板上钉钉”,无论是机构数据还是分析报告均表明,近几年尤其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整体情况持续走跌,这一现象在2022年更是被“大写加粗”,而国内安卓手机阵营显然是被“重伤”的一批,出货量与砍单压力纷至沓来。

5月23日,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看坏安卓阵营手机供应链,并警示:“累计至今年中国大陆手机品牌厂已下砍手机订单2.7亿台,其中,联发科已对第4季5G芯片砍单达35%、高通8系也下调15%,旧款后续还会降价拍卖。”

这已不是其首次发表砍单消息,一个月前其就曾指出,国内各大安卓手机品牌今年以来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2022年原出货计划的20%左右,预计未来几个月内订单有可能继续减少。现时的数据也证明的确如此,短短一个月国内安卓品牌手机便砍掉约1亿部订单,而订单的削减对于对包括芯片、镜头、摄像模组等供应链的冲击也是肉眼可见的下滑。

创新投入减少: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或将下滑30%

在分析中,郭明錤对小米、OPPO、vivo、传音、荣耀等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估分别为1.6亿台、1.6亿台、1.15亿台、7000万台、5500万台。

而在国内安卓品牌持续砍单之际,三星也未曾幸免,据郭明錤称三星将2022年手机出货目标砍掉约10%至2.75亿部,相较而言,安卓的出货动能明显低于苹果。

从手机厂商处了解到,目前砍单的量级大约是15%-20%。集微咨询研究总监赵翼表示,厂商给上游的订单分为两种,一种叫forecast,或者叫PR单,即没有签合同的订单,只是给上游供应商一种预期,这种一般时长为12个月,也就是要看未来12个月的一个量,所以现在砍的主要是针对这一部分。

另外一种叫PO单,即已经签署协议的订单,由于双方有一定保障,所以通常这类PO单不太会被砍掉。但也存在个别现象,就是供应商为了跟手机厂家保持关系,可能也会接受一小部分的砍单,或者采取当下不砍,但是把该订单往后延的做法。

出货量不振对于产业链也影响深远,据悉,预计国内安卓品牌手机的摄像头模组与镜头出货量在第三季度将同比下降20%-30%。产业人士指出,终端产品需求的大幅下滑是直接原因,当然,如今厂商对于终端产品创新的减少也是关键因素。

“主要是近几年手机市场不景气,厂商在诸如可穿戴产品、折叠屏、汽车等其他领域的投入增加,相应就减少了手机方面的创新投入。体现在摄像头上的变化就是,此前由华为带动的多摄风潮已经过去,现阶段手机摄像头数量已不再追求以量取胜,3D及多摄渗透缓慢,均导致了安卓手机摄像头模组及镜头出货量的下滑。”

终端需求的疲软也拖累了光学厂商模组的出货表现,浦银国际指出,二季度以来光学摄像头供应链厂商都感受到智能手机需求端的的疲软,不仅是4月相关产品的出货及营收较弱,这一趋势在5月、6月恐怕都难以改善,预计上半年舜宇光学、丘钛科技的摄像头模组出货量有较大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4月份,舜宇光学今年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出货量已同比下降22%,远低于其全年10%-15%的出货量指引;丘钛科技今年4个月以来的出货量也出现了同比下滑,同样距全年20%的出货量指引较远。其中丘钛昆山工厂的生产还因疫情影响,环比降幅达13%。

5G芯片砍单最高达35%

除了摄像头出货量的减少,5G芯片也受到牵连。据近期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146.0万部,同比下降40.5%,其中,5G手机1618.5万部,同比下降4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4%。

基于5G手机出货量的压力,郭明錤透露联发科与高通已砍单今年下半年5G芯片的订单,其中联发科已砍掉四季度中低端30%-35%订单,SM8475(骁龙8Gen1Plus)与SM8550(骁龙8Gen2)出货预估不变;高通则是砍掉高端骁龙8系列下半年10%-15%的订单,而待年底骁龙8 Gen 2出货后,为出清库存,其既有的两款产品价格将下降三至四成。

5G芯片与摄像头模组作为智能手机的关键零部件,二者出货的同时下滑也从上游折射出下游产品需求的不景气,而基于5G芯片交货的前置时间长于一般零组件,郭明錤预计到2023年一季度市场对5G芯片仍将维持低迷的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联发科和高通都被砍单,意味着中国5G芯片设计公司可能将遭遇滑铁卢,亏损压力加大。不过这些晶圆产能可以缓解手机芯片以外产品的供给压力,缺芯现象也将加速缓解。

市场的不景气也反映在价格层面。早些时候有机构分析,5G技术已经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中端市场,预计5G芯片均价或将在今年年末至明年初大幅降至20美元。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5G手机销量不及预期的现象已持续多时,为应对较高库存,国内智能手机供应商正放缓5G手机芯片采购,终端需求的下修致使产业链集体减产,而诸如联发科、高通等供应商为了刺激销售还下调产品价格,砍单与降价的同步动作,给供应商带来的“打击”也是较大的。

结合近期小米披露的一季度财报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入达到人民币733.5亿元,同比下降4.6%;净亏损5.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7.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8.6亿元,同比下降52.9%。其中智能手机业务一季度营收为458亿元,同比下降11%。

小米业绩的整体下滑,主要是手机业务营收的失速。对此小米指出,主要受到核心零部件供应的持续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多家门店处于关闭状态,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产生较大影响。

而其2022年首季业绩的表现,也正是整个手机产业链的一面镜子,在砍单与出货量席卷的压力下,即使是头部厂商小米也被迫承压。

赵翼谈到,从现阶段手机产业来看,预计今年全年都会比较难恢复。“估计今年可能够呛,只有看明年了。乐观的话,Q3Q4或许能有一定的恢复,但是不乐观的话,可能今年都比较难,乐观估计今年国内的手机销量约为2.81亿部左右。”


关键字:手机产业链 引用地址:多次砍单潮席卷下:手机产业链恢复之路道阻且长

上一篇:华为nova10系列6月发布:还是骁龙778G 4G
下一篇:诺基亚CEO谈论6G:2030年智能手机将被淘汰,电子设备直接进入人体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0 12:36

苹果手机翻新产业链 华强北只需24小时
  “因为手机还在保,所以带去 苹果 店售后,结果店员告诉我这是一台翻新机。”一位网友在知乎上控诉她日前在某手机店卖到一台翻新iPhone7的事情,“当时店里老板说这台机器是原装99新,几乎没有使用痕迹,我就相信了。”她的“控诉”在知乎上已经近一万个点赞,一千多条回复,不少评论表示与这位网友有过相同的经历,甚至被骗得更惨。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或许,很快这些“控诉”的主角,就会变成iPhoneX、iPhone8 Plus……   13日, 苹果 新机“三剑客”上市,在国内数码前沿的 华强北 ,许多商家也在蠢蠢欲动。除了早先安卓版iPhone8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 华强北 的“ 苹果 翻新”产
[手机便携]
手机产业链10余家上市公司向国资求援
★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恐爆仓 产业链10余家上市公司向国资求援 从今年9月底至今,供应链中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称与国资达成股权交易。集微网了解到,除了现已公布的企业外,还有另一批上市公司就此事目前正与国资进行接洽,其原因与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的股权面临爆仓风险关联密切。集微网盘点了上述相关企业名单,并对其股权质押比例等数据进行整理。两个月内 六家上市公司出售股权,包括大富科技、长信科技、合力泰、英唐智控、水晶光电、麦捷科技;此外,还有大股东股权质押频繁,正寻求国资救援,包括欣旺达、兴森科技、同兴达、金龙机电。这些企业显然不会是最后一家向国资求助的产业链上市公司,随着手机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国资接盘的现象在明年或许会更加常见。
[手机便携]
手机实名制动真格“黑卡”产业链大起底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仍有近16%的用户没有办理身份实名认证,总量接近1.3亿户,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有少量用户未实名。   2015年12月31日前,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要达到90%以上。   2015年1月5日,中国电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中国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将重拳整治“黑卡”,对2013年9月1日前入网的未实名用户,基础电信企业在为其办理新业务、更换电话卡时依法要求其补登记。2015年12月31日前,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要达到90%以上。  
[手机便携]
中电信集合产业链秘造4G终端 手机兼容FDD LTE
    历届天翼手机交易会显示中国电信终端产业链快速成长,为4G做好了准备   新浪科技讯 11月20日消息,就在4G牌照即将于年底前发放之际,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信(53.56, -0.14, -0.26%)已开始酝酿4G终端方面的准备,将依靠3G时代构筑的强大终端产业链为4G做好终端强有力支持,而引人注目的是,在主推的几种终端中,中国电信的4G手机除了兼容其传统的CDMA制式外,肯定将兼容FDD LTE。   已下发4G终端需求书   知情人士透露,由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下发的4G移动终端需求书也已下发给各厂商,主要依据中国电信企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和中国电信移动终端商用需求,并结合3GPP2、3GPP、CDG国际标准,以及CCS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