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G新机入网:配备120W充电器,应为12S Pro骁龙8+版本

发布者:omega34最新更新时间:2022-06-08 来源: IT之家关键字:5G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昨日,一款型号为 2206122SC(代号 L2S)的小米 5G 数字移动电话机通过 3C 认证,配备型号为 MDY-12-ED 的充电器,支持最高 120W 输出。

  3C 认证显示,这款小米 5G 手机申请人、制造商均为北京小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生产厂为富智康精密电子 (廊坊) 有限公司,首次发证日期为 6 月 6 日。

  根据此前爆料,这款机型应为小米 12S Pro 骁龙 8 + 版本。IT之家了解到,小米目前已有多款新旗舰入网。

  此前,型号为 22061218C、2206123SC 的小米 5G 手机于 6 月 1 日通过 3C 认证,配备 67W 充电器。其中,L3S(2206123SC)为小米小屏旗舰,L18(22061218C)为小米真迭代折叠屏。

  此外,型号为 2207122MC(代号 L2M)的小米 5G 手机于 5 月 31 日通过 3C 认证,同样配备型号为 MDY-12-EF 的充电器。2207122MC 预计为搭载天玑 9000 的小米 12S Pro 机型。


关键字:5G 引用地址:小米5G新机入网:配备120W充电器,应为12S Pro骁龙8+版本

上一篇: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国产化芯片“保驾”神舟十四号任务
下一篇:瓴盛科技发布4G智能手机芯片平台JR510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9 15:43

无人飞艇搭载5G基站试飞成功 适用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景
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 受访者供图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近日试飞成功。记者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移动)获悉,该无人飞艇由重庆移动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共同研发,是基于飞艇浮空器的空地一体化5G应急保障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飞艇搭载5G基站通信设备、应急保障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联动飞艇与地面两大平台,实现了通信保障、环境监测、高清云瞰、应急救援四项应急保障功能。 区别于传统的小型无人机基站,飞艇浮空器具有“驻空时间长、无噪音、能耗低、载重量大”的特点。本次试飞成功的飞艇浮空器直径6米,可载重13公斤,搭载包括通信、摄像、环境等多种设备,最大设
[网络通信]
无人飞艇搭载<font color='red'>5G</font>基站试飞成功 适用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景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
Enabling 5G and DSRC V2X in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s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 摘要 很显然,车辆通信是实现更高的自动驾驶水平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长期以来,汽车厂商一直在研究分析所需的无线接入技术应基于蜂窝技术(也称为C-V2X)还是基于直接接入技术(称为DSRC)。在本文中,我们将展示未来的自动驾驶场景需要协调或组合使用这两种技术。先进的多无线标准设备需要集成分别采用不同技术的单个模块。因此,在缺乏无线互联的标准接口的情况下,实现这种协同系统显得非常困难。我们使用最近发布的一款单芯片解决方案来实现双频、双无线标准车载通信系统。利用单芯
[汽车电子]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font color='red'>5G</font>和DSRC V2X
新型解码芯片创数据传输能效纪录,有望应用于虚拟现实和5G网络等领域
ORBGRAND能更快且更节能地对数据进行解码。图片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衔的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一种解码器芯片,解码数据比传统技术更简单、更快,创纪录的低能耗仅为其他类似硬件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可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和5G网络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在正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宣读。 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所有信息都可能会被噪声破坏,导致数据出错。为解决这个问题,发送方在数据被传输之前会对数据进行编码,接收方会使用解码算法来纠正错误并恢复原始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接收到的数据带有可靠性信息,这些信息会帮助解码器确定哪部分信息可能是错误的。 研究团队先前演示了猜测随机加性噪声解码(GRAND)算法,这一算法可破解任
[网络通信]
新型解码芯片创数据传输能效纪录,有望应用于虚拟现实和<font color='red'>5G</font>网络等领域
是德科技通过 5G NR FR1 1024-QAM 解调测试用例验证
FR1 频段 1024-QAM 测试用例验证支持增强移动宽带服务所需的吞吐量性能增强 验证 3GPP Release 16 解调性能增强测试用例 在一致性协议组第 79 次会议上确认验证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获得了基于3GPP TS 38.521-4测试规范的 5G NR FR1 1024-QAM 解调测试用例的认证。 这些测试用例是在是德科技 5G 网络仿真一致性测试平台 (TP168) 的支持下,在7月的全球认证论坛 (GCF) 一致性协议组 (CAG) 第 79 次会议上获得认证。 是德科技通过 5G NR FR1 1024-QAM 解调测试用例验证
[网络通信]
是德科技通过 <font color='red'>5G</font> NR FR1 1024-QAM 解调测试用例验证
5G基带安全堡垒被突破,黑客可利用漏洞静默监视手机用户
8 月 8 日消息,本周三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黑帽网络安全会议上,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在多个 5G 基带上发现一系列安全漏洞,可用于监控用户。 研究团队定制设计了名为 5GBaseChecker 的分析工具,发现了三星、联发科和高通公司生产的基带均存在漏洞,影响谷歌、OPPO、OnePlus、摩托罗拉和三星等品牌手机。 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 Kai Tu、Yilu Dong、Abdullah Al Ishtiaq、Syed Md Mukit Rashid、Weixuan Wang、Tianwei Wu 和 Syed Rafiul Hussain,于本周三在 GitHub 上发布了 5GBaseC
[网络通信]
5G技术:汽车行业变革的加速器
如今,5G技术正在改变汽车制造商的游戏规则,彻底改变驾驶员对新车的期望。就像1982年至1986年的热播电视剧《霹雳游侠(Knight Rider)》中出现的名为KITT的人工智能汽车一样,私家车现在被设计为使用所有可用的高科技数据为驾驶员提供全面支持,并改善交通体验。随着创新呈指数级加速,使用5G技术的程序正在提高汽车领域的效率。可以确定的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图片来源:Verizon Business 什么是汽车中的5G?如何用于汽车?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线技术迅速发展,现已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运输。第五代无线(5G)是蜂窝技术的最新版本,已用于电信领域,旨在大大提高无线网络的速度和带宽,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5G</font>技术:汽车行业变革的加速器
MVG 将安立无线通信测试仪 MT8000A 集成到 ComoSAR 系统中,以增强 5G SAR 测量能力
作为全球电磁波人体暴露评估测量和服务的领导者,Microwave Vision Group(MVG)近日隆重宣布成功将安立公司 MT8000A无线通信测试仪集成到其ComoSAR系统中。 通过为OpenSAR软件提供专用驱动程序,此次集成覆盖了新无线电(NR)FR1频段(7.125 GHz以下)。这一里程碑实现了对支持5G设备的SAR(比吸收率)测量,该测量采用市场上最受认可和最广泛使用的无线通信测试仪之一。SAR测试实验室现在可以根据测试程序的要求,为用户设备(UE)以最大功率自动执行5G FR1独立组网(SA)呼叫。此集成支持TS38 508-1测试频率和用户自定义配置,并支持具有此功能的MT8000A型号的LTE呼叫建立。
[网络通信]
MVG 将安立无线通信测试仪 MT8000A 集成到 ComoSAR 系统中,以增强 <font color='red'>5G</font> SAR 测量能力
CEVA和Autotalks扩大合作连手创建全球首个5G-V2X解决方案
CEVA和Autotalks扩大合作连手创建全球首个5G-V2X解决方案 Autotalks推出CEVA助力的最新V2X芯片TEKTON3和SECTON3已获主要汽车OEM厂商准予批量生产 全球领先的无线连接和智能感知技术及共创解决方案的授权许可厂商CEVA, Inc. 宣布V2X(Vehicle-to-Everything)通信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Autotalks已经获得授权许可,在其第三代V2X芯片组TEKTON3和SECTON3中部署使用CEVA-XC4500矢量 DSP和CEVA-BX1标量DSP。 这是双方继Autotalks第二代芯片SECTON和CRATON2(这些芯片也采用了CEVA DSP)之后的
[物联网]
CEVA和Autotalks扩大合作连手创建全球首个5G-V2X解决方案
热门资源推荐
热门放大器推荐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