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工业互联网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和产业生态基础,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有报告指出,2018 年、2019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 1.42 万亿元、2.1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分别为 1.5%、2.2%。预计 2020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 3.1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为 2.9%,可带动约 255 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随着工业互联网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工业互联网也逐步成为国家和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在今年两会期间,众多企业代表也就工业互联网当下的发展情况、可能存在的挑战以及应该如何应对等提出了建议。不少代表表示,尽管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起步良好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需认识到,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整体水平还不高,仍需集中力量对产业进行体系化培育,促使其快速稳健的发展。
迎来快速发展期
从 2018 年开始,“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家和产业界的一致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已取得重大进展,网络连接能力不断提升,平台赋能效应不断增强,安全防护体系不断完善。总体而言,我国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下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体系方面,已经与美日欧处于同一起跑线,为换道超车提供了宝贵机遇。
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两会期间透漏,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建设,推动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高质量外网,应用 5G 等新型网络技术改造的企业内网,已经覆盖 300 个城市、连接 18 万家工业企业。
徐晓兰进一步讲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在蓬勃发展,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已经超过 70 个,多层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 4000 万台套,工业 APP 突破 25 万个,35 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钢铁、交通、能源、物流等 30 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不难看出,我国工业互联网成绩亮眼,而这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充分说明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概念普及走向深耕实践,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线路规划越来越明晰,中国工业互联网正迈入快速成长期。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两会期间也公开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起步非常好,从单个企业来说作用很大,企业集团联系起来就形成了资源的汇集和融合。“未来几年,工业互联网发展仍然是一个非常关键时期,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把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打好,同时我们要在融合上下功夫,保证互联网的在发展过程中,使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各个层级之间能够相互融合,通过互联网产生更多的创新的内容,使其对经济发展起到助力和促进的作用。”
仍需跨过几道坎
在工业互联网接下来的关键发展期,我们更加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和挑战,对此,徐晓兰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徐晓兰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但产业基础并不牢固,核心技术能力和生态掌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面临较高壁垒。
不仅如此,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基础来看,依然存在自主化严重不足,工业关键标准、技术被外商掌控且难以互通等问题。”在全球引领能力方面,我国缺乏类似 GE、西门子等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薄弱,自主可控并引领国际发展的能力不足。此外,人才缺口也是一大问题 “
徐晓兰表示,为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必须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由重应用向重基础延伸,进一步夯实工业互联网产业基础,抓住工业互联网产业核心环节加以突破,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巨头企业的产生。
具体而言,一是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政策体系,二是多渠道加大对工业互联网产业投入力度,三是引导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合作与并购,四是引导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合作与并购。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则认为,我国既有工信部发布的 15 家双跨平台,也有数百家专注各自行业的特色型专业型平台,因此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不能 “一刀切”,既要发挥双跨平台的优势,又要发挥垂直行业的个性化特点,适应工业互联网的千企千面,让 “点高面优”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特色。
周云杰建议,在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构建平台企业开源的产业联盟,以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为蓝本,在平台、网络、安全、数据等基础共性方面进行分布式创新,持续拓展平台能力建设,并打消企业对上平台后数据安全的担忧。
此外,肖亚庆也提到要始终把发展和安全平衡好,促进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他强调,随着 5G +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加速工业互联网 + 实际的应用场景融合,会呈现更多的好应用,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载体、平台和融合的空间。
上一篇:如何实现工业5.0?协同机器人是关键
下一篇:工业互联网未来荣景可期,IoT发展已回归现实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14 00:42
- 不止射频:Qorvo® 解锁下一代移动设备的无限未来
- 物联网助力电动车充电设施走向未来
- Nordic Semiconductor推出nRF54L15、nRF54L10 和 nRF54L05 下一代无线 SoC
- 射频 FDA 如何使用射频采样 ADC 来增强测试系统
- 基于OPENCV的相机捕捉视频进行人脸检测--米尔NXP i.MX93开发板
- Nordic Semiconductor nRF54H20 超低功耗 SoC 荣获 2024 年世界电子成就奖 (WEAA)
- 英国测试装配神经系统的无人机:无需经常落地进行检查
- 超宽带的力量:重塑汽车、移动设备和工业物联网体验
- 意法半导体发布面向表计及资产跟踪应用的高适应易连接双无线IoT模块
- 使用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的 OM9369CM 的参考设计
- 使用 ROHM Semiconductor 的 BD14000EFV-C 的参考设计
- 基于STGIB10CH60TS-L SLLIMM™2nd系列IPM的1200 W电机控制电源板
- 开源手柄
- 基于LT6911C的6寸MIPI屏驱动板
- LTC3119HFE 具有温度校正功能的光伏面板输入铅酸充电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1MHz)
- EVAL-ADF4106EB1,ADF4106 评估板,用于仪表的 5750 至 5900 MHz PLL 时钟发生器
- 用于工业控制的 16 位 1 通道 DAC
- 具有 12V VDD 输入的 LTC2945HMS 3.3V 输入电源监视器的典型应用
- LT1021CCN8-10 电压基准的典型应用,将 10V 单元调整为 10.2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