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OPTIGA Trust M MTR:简化Matter安全认证,为隐私保驾护航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4-02-27 来源: EEWORLD关键字:英飞凌  Matter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强劲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内智能家居设备的安装量将激增35%。然而,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亦伴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互操作性的缺失便是其中之一,不同品牌和系统的智能家居设备往往难以顺畅地协同工作。Matter标准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诞生的。


Matter的前身为IP互联家庭项目,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简称为CHIP项目是一个智能家居开源标准项目,由亚马逊、苹果、谷歌、ZigBee联盟联合发起。Matter标准解决了兼容性、用户体验以及开发成本等多方面问题。同时,Matter标准还致力于强化对用户隐私安全的保护,确保用户在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也能得到充分的保护。


在这个背景下,英飞凌推出了OPTIGA Trust M MTR,英飞凌科技杰出工程师兼Matter安全定义标准团队负责人Steve Hanna称,该产品“是为Matter添加安全的最简单方法”。


OPTIGA Trust M Matter是一款不可篡改的安全控制器,它凭借高度的集成性和易用性,轻松融入现有系统,为敏感数据及加密操作提供坚固的保护。其安全功能全面且强大,能够有效防范设备身份伪造、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DAC的作用


在 Matter 协议中,采用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安全模型,这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安全模型,比如常见的 https 请求中,就采用了该模型。PKI 可以帮助实现核实身份&保证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的安全需求。


Matter 协议中,PAA、PAI、DAC 是 commissionee 所必备的,其中PAA是产品认证根证书,PAI是产品认证中间证书,DAC(Device Attestation Certificate)则是设备认证证书 ,设备与 commissioner 认证时使用证书,因为其是 X509 证书,设备与 IoT Core 建立连接时,也可以使用该证书与云端进行身份校验。


DAC的主要作用就是验证设备的身份。在Matter设备配网过程中,Commissioner(如配置设备的手机App)通过DAC来确保正在配网的产品是来自合法供应商的正品设备。由于每个合法设备都烧录了独一无二的DAC,这有助于区分正品设备和山寨或伪造产品。并且只有经过认证的设备才能加入网络,这增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

image.png


潜在的风险


同其他标准一样,Matter安全性也会受到威胁,为了应对安全,Matter新增了十项安全功能,但仍旧可能被攻击,部分手段包括:


设备身份伪造或篡改:攻击者可能会尝试伪造或篡改设备的身份,以便能够非法接入网络或执行恶意操作。这可以通过伪造DAC或其他身份凭证来实现。如果攻击成功,他们可能会获得对设备的控制权,进而窃取数据、破坏设备功能或发起进一步的攻击。


中间人攻击:在Matter通信过程中,攻击者可能会尝试进行中间人攻击,截获并篡改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这种攻击可以用来窃取敏感信息、伪造命令或干扰设备的正常通信。尽管有加密和认证机制,但如果实施不当或存在漏洞,仍然可能受到威胁。


固件或软件漏洞:Matter设备的固件或软件中可能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被攻击者利用来执行恶意代码、绕过安全限制或获取非法访问权限。需要定期更新和修补固件或软件中的漏洞,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弱密码或默认配置:如果Matter设备使用了弱密码或默认配置,并且用户没有及时更改,那么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这些弱点进行攻击。他们可能会尝试暴力破解密码、利用默认配置的漏洞或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来获取设备的访问权限。


为什么说OPTIGA最简单?


Hanna表示,为每个设备添加唯一的身份认证信息会使制造过程变得复杂。主要的原因在于,过去的设备制造商并不需要关心每个产品是否具有唯一的身份。然而,当引入身份认证信息后,制造商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考虑如何为每个设备生成和安装独特的身份标识。


这个过程涉及到创建路由CA(证书颁发机构)或中间CA,并在工厂中实际安装中间CA。然后,制造商必须使用这个中间CA来生成DAC(设备认证证书)并将其安装到每个设备中。这个流程相较于以前的生产流程更为复杂,需要额外的步骤和设备,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和时间。


此外,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这个过程还需要保证DAC的生成和安装过程的安全性,以防止设备被篡改或假冒。这也需要制造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image.png

传统的身份认证信息添加流程


英飞凌OPTIGA Trust M MTR防篡改安全控制器可轻松集成到系统中,执行与安全相关的功能并为敏感数据和加密操作提供高级别的保护。由于是一款分立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OPTIGA Trust M MTR可集成到任何基于MCU的设计中,它不仅能够增强安全性,还能同时处理多个产品协议。这为原设备制造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


Matter协议规定每个智能家居设备都必须有包含产品ID(PID)和厂商ID(VID)的设备认证证书,这是为了验证在Matter生态系统中每个设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了OPTIGA Trust M MTR,在订购或制造卷带时就不再需要事先定义PID;取而代之的是,每台设备都会在开始生产前添加特有的DAC。这使设备制造商能够更加灵活地生产多种产品型号的智能家居设备,而无需进行提前规划。


OPTIGA Trust M MTR安全元件在经过通用标准认证的英飞凌工厂完成预配置。装在卷带上的安全元件批次在发货时带有相关条形码。客户可通过扫描条形码,在英飞凌合作伙伴 Kudelski IoT的物联网门户网站上申请这些芯片的所有权。Kudelski IoT是经过连接标准联盟(CSA)批准的权威产品认证机构(PAA),提供与厂商和产品相对应的生产DAC下载。最后,设备特有的DAC在工厂被转移到OPTIGA Trust M MTR中。

image.png

英飞凌的OPTIGA Trust M MTR添加设备认证证书的简化流程


总结


Hanna总结了OPTIGA Trust M MTR的四大优势,首先,产品是为Matter添加安全的最简单方法;其次是其经过了 Matter 认证,可跨不同 MCU/MPU 工作;第三是产品提供了新颖的设备认证方法,仅需在量产前分配DAC;最后则是经过了CC EAL6+认证的预配置安全元件。


“从Matter设备商的角度而言,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简化安全性的实施,是提升对Matter信任的直接且高效的方式。”Hanna说道。 


关键字:英飞凌  Matter 引用地址:英飞凌OPTIGA Trust M MTR:简化Matter安全认证,为隐私保驾护航

上一篇:MIT开发出新的标签防篡改技术
下一篇:坚如磐石,安’芯’守护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2 00:00

探访英飞凌无锡工厂:工业4.0时代的先行者!
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已成为全球趋势,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寻求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制造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为降低碳排放、构建绿色工厂,英飞凌在2020年制定了“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成为第一家承诺实现“碳中和”的半导体企业。 英飞凌科技副总裁、英飞凌无锡制造、研发、测试技术和创新部负责人范永新 “2015年,无锡工厂实现碳达峰,2020年的碳排放较2015年减少27%。与此同时,工厂已经实现了100%循环利用包装材料、100%使用废热循环加热水处理系统、在可用区域100%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截至目前,无锡工厂有28%的办公用电都是由光伏驱动。”在前不久英飞凌无锡工厂媒体沟通会上,英飞凌科技副总裁、英飞凌无锡制造、
[嵌入式]
探访<font color='red'>英飞凌</font>无锡工厂:工业4.0时代的先行者!
英飞凌集成式功率级助力服务器及其它严苛的多相电源系统
2016年3月29日,德国慕尼黑和美国长滩讯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近日推出集成式功率级产品系列。全新功率级器件的电源效率达到96%,可与英飞凌最新一代数字PWM电源管理控制器结合在一起。这能为服务器、存储器、电脑和通信系统提供完整的多相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简单、小巧、智能 集成式功率级可降低功率损耗,并简化面向多核处理器、ASIC和FPGA的高效率电源的方案设计,而这对于多核处理器、ASIC和FPGA而言至关重要。产品采用小巧的5 mm x 6 mm PQFN SMD封装,最大额定电流达到70 A,因而有助于减少多相电源的设计相数。集成式功率级产品系列凭借过流和过压保护功能可实现
[电源管理]
英飞凌:ToF技术大有前景,希望与更多领域伙伴共努力
LG在今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9)上发布的新机LG G8 ThinQ,利用前置摄像头的深度感知能力,可支持高度安全的手机解锁和支付识别认证,这背后离不开英飞凌ToF技术的REAL3图像传感器。 不仅仅是智能手机,英飞凌REAL3图像传感器在多个市场都居于领先地位。包括面向移动和工业应用的ToF图像传感器已经投入量产,优化的CMOS技术可实现最优性能、最低功耗和较低成本,并且自有工厂和代工厂确保高产能。而同时车用ToF也在客户中进行导入。 日前,EEWORLD采访了英飞凌科技全球副总裁兼电源管理及多元化事业部——射频及传感器业务负责人Philipp von Schierstädt,就英飞凌的ToF技术开展了深入讨
[物联网]
<font color='red'>英飞凌</font>:ToF技术大有前景,希望与更多领域伙伴共努力
英飞凌在汽车电子市场如何保二奔一
智能手机市场成长趋于饱和,芯片厂商正在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汽车电子因此逐渐走到台前,这一市场的增长率也没让芯片厂商们失望,有分析机构指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放缓,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汽车电子领域仍然保持年复合增长率在6~8%之间,而有钱赚的地方竞争势必日益激烈,对如今排名全球第二位的英飞凌来说更加如此。   下图是iHS发布的2014年全球汽车电子芯片厂商排名情况。     在恩智浦完成对飞思卡尔的收购后,这一排名将发生变化,前有瑞萨、恩智浦长期盘踞汽车电子领域的深厚家底,后有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这些大佬以及安森美这类保持强劲增长率的后起之秀的步步紧逼,英飞凌如何保持优势、扩大战绩?近日,在一年一度的英
[嵌入式]
英飞凌电动汽车解决之道
    6月5日,英飞凌在北京举办的汽车电子巡回研讨会上,电驱动系统产品市场总监Dusan Graovac博士表示,通过发动机、传动系统等动力总成技术的改进及混合动力技术,可将汽油发动机的燃料效率提升39%。 纯电动车行驶成本为4.25欧元/百公里   传统汽车对能源和环保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对此,中、美、欧等主要汽车市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各自的CO2排放目标,中国将在2015年达到155g/km,美国将在2016年达到140g/km,欧洲做的更好一些,2012年预计会实现120g/km的目标。   Graovac在演讲中指出,对于自重1.4吨、百公里油耗7.7升、CO2排放182g/km的汽车,通过直喷
[汽车电子]
基于Infineon XC2267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调速性能优越,去除了直流伺服电机的额机械换向器和电刷,使结构更加简单;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对精度和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 本文基于磁场定向控制(FOC)原理,设计了以资源丰富和高速响应为特点的英飞凌16位微控制器XC2000作为主控芯片构建一个高性能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最后,在Simulink环境下构建控制系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1 系统总体控制设计方案 1.1 FOC原理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是在磁场定向坐标上,将定子电流矢量分解成励磁电流分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Infineon</font> XC2267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英飞凌携手西安交通大学助力“中国制造2025”
英飞凌 与 西安交通大学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安交通大学-英飞凌 智能制造 管理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各自的经验、技术和资源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该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不仅是英飞凌中国大学计划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又一次延伸,也是英飞凌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又一重大举措。   “西安交通大学-英飞凌智能制造管理联合实验室”隶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期研究的项目有“质量缺陷智能图像识别解决方案”和“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过程控制优化与决策”。 在合作期间,英飞凌将提供无锡智能工厂用于实践基地。作为半导体制造领域内智能制造的领跑者,英飞凌将贡献德国先进的
[嵌入式]
英飞凌投资者撤离股价周三大跌40%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飞凌周三公布令人失望的2009年业绩预期后,其股价遭到沉重卖盘打压。鉴于该公司现金储备缩减以及经济环境恶化,英飞凌可能不得不采取重大措施筹集现金。   英飞凌股价周三法兰克福市场大跌39.6%或66欧分,报收于1欧元(约合1.27美元),创历史最低纪录。随后美国股市一开盘,英飞凌美国存托股票价格重挫36%或73美分,至1.3美元。   遭遇抛售的一个原因是其令人失望的业绩预期。英飞凌发布警告称,汽车业需求不断减弱意味着公司未来一年销售额将下降“至少”15%。同时称,由于重组费用高于预期以及旗下DRAM部门奇梦达(Qimonda)减计130万欧元(约合160万美元),第四季度净亏损7.11亿欧元(8.98
[单片机]
小广播
最新物联网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