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到底有多火?在上周举行的广州国际照明展上,13.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中,LED展区超过7万平方米;参会的1800多家企业中,大半部分是做LED的,而以往的参会主力白炽灯厂商,几乎不见踪影。
上游:衬底、外延材料与芯片制造(技术和资金密集型)
中游:器件与模块封装(技术和劳动密集型)
下游:LED应用,主要指灯具制造和控制系统
(上游外延片制备的投资规模比一些下游应用环节高出上千倍。)
“大家都看好这个市场,希望能快速切入市场,导入品牌。”吉华光电运营经理张亚军在照明展上向本报坦言,LED市场巨大,但国内企业还是主要集中在封装和应用等下游领域,“LED有几项核心技术目前仍然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一个是大功率芯片,美国科锐是最重要的LED芯片厂商之一;另外就是荧光粉,大家基本上都要用日本日亚化学的产品。”
LED:看上去很美?
在国际照明展上,国外巨头GE、欧司朗、飞利浦都重点辟出了LED专区。
GE重点推出了计划下半年才面市的GLSLED灯,GE称其为一款“真正能代替室内40w白炽灯的LED产品。”
GE照明亚太区总裁兼CEO高思强调称,GE非常看好室内零售和室外道路应用的市场前景,“中国市场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而国内企业也嗅到了LED的商机---去年年底,美的成立了照明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美的照明品牌策划总监孟玲称,美的照明要做“家居、办公、工程、电工、光源全系列照明方案的解决者”.
在TCL展厅内,展出产品也以LED为主,包括光源、室内、室外灯具。TCL照明电气事业部总经理李益民透露,TCL照明会更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向LED发展,“LED是我们的未来”.
有专家预计,2010年我国LED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是2008年的两倍。
看上去很美,但LED仍然面临核心技术缺失、行业标准缺失、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
佛山照明市场总监张开明坦言,由于LED前端技术多掌握在国外一些大企业手中,“LED整个产品项目在中国来讲,目前价位还是偏高”.
张开明称,在LED投入上,佛山照明希望与国外企业寻求合作。
江门吉华光电从去年开始投入生产LED照明产品,以LED普通球形灯泡为例,售价大约在60-80元。“普通消费者可能会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但事实上,我们的利润并不高。”张亚军称,由于核心专利基本由国外企业垄断,下游厂家购买外延片和芯片成本很高,“光芯片在成本中就占到了一半以上。”
事实上,在上游环节,LED照明的核心专利基本被日本的日亚、丰田合成、东芝,美国科锐、德国欧司朗等公司掌控,而这些公司利用自有的核心专利,采取“合纵连横”的扩展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布置了严密的专利网。
张亚军同时指出,LED至今没有出台具体行业标准,“比如光通量、发光效率、光强等等,都没有发布具体的参数。”
还有不愿具名的企业告诉记者,由于生产工艺缺陷,会导致LED芯片温度过高,加速了芯片衰减,现在LED光源普遍存在光衰问题,有的LED路灯安装不到一年就出现亮度严重衰减现象。“LED路灯理论寿命在5年以上,但以目前的技术,不到两年就肯定要换”.
向上游攀爬
来自中国照明协会的数据显示,在LED产业链中,外延片和芯片占70%的利润,而LED封装和应用则只占30%左右的利润。目前,外延片生产基本控制在国外企业手中;芯片方面,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小功率中低端领域,在大功率高端领域还存在技术、量产、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而从产业布局来看,我国LED产业发展也极不平衡。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半导体照明总产值近700亿元,其中芯片产值19亿元,封装185亿元,应用产品产值450亿元,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值之比为1∶9∶22.
所幸,不能再沦为下游组装车间已成为国内LED企业共识。今年1月,三安光电豪掷120亿元建立了LED基地。三安光电目前具备年产外延片45万片、芯片150亿枚的生产能力;已经完成了5条LED生产线建设的士兰微,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项目的扩产及补充流动资金。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良海表示,当前LED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大功率芯片,同时高亮度LED蓝光和绿光的芯片生产在国内尚属空白,而同方光电已经在这些方面突破了技术关卡。
“LED芯片的价格相差很大,由于品质不同,有的相差高达100倍。同方光电目前已经掌握了大功率芯片、外延片产业化生产的核心技术。我们未来将集中发展高端芯片,然后供应给国内的下游封装厂。”
王良海称,未来随着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方也将推出相关民用产品,进入市场前景更为广阔的家庭市场。
据透露,同方未来在LED光电产业的投资规模将高达30亿元,主要集中在芯片领域,力争成为全国最大、全球前三的芯片供应商。
上一篇:反应快速节能省电 AMOLED面板成智能手机新宠
下一篇:台LED市场:背光需求旺盛,上游芯片持续缺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4:57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Bourns 推出两款厚膜电阻系列,具备高功率耗散能力, 采用紧凑型 TO-220 和 DPAK 封装设计
- Bourns 全新高脉冲制动电阻系列问世,展现卓越能量消散能力
- Nexperia推出新款120 V/4 A半桥栅极驱动器,进一步提高工业和汽车应用的鲁棒性和效率
- 英飞凌推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新一代氮化镓功率分立器件
- Vishay 新款150 V MOSFET具备业界领先的功率损耗性能
- 强茂SGT MOSFET第一代系列:创新槽沟技术 车规级60 V N通道 突破车用电子的高效表现
- 面向车载应用的 DC/DC 电源
- Vishay推出适用于恶劣环境的紧凑型密封式SMD微调电阻器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以复旦微和ams OSRAM产品为主的汽车氛围灯方案
- 为啥车载操作系统(Vehicle OS)越来越重要了呢?
- 车载传感器 — 一文详解激光雷达
- 汽车(超声波、毫米波、激光)雷达之间的简单区别
- 汽车电路相关知识大全
- Bourns 推出两款厚膜电阻系列,具备高功率耗散能力, 采用紧凑型 TO-220 和 DPAK 封装设计
- SABIC进一步深化与博鳌亚洲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使用 3.3V CAN 收发器在工业系统中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 凌华智能推出AmITX Mini-ITX 主板,助力边缘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创新
- 英飞凌携手马瑞利采用AURIX™ TC4x MCU系列推动区域控制单元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