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30来源: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 关键字:LED支架  防湿气  结构设计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ED支架是LED灯珠在封装之前的基板,起到保护固晶焊线和硅胶成型的作用,导通电路,并影响到光、电特性。支架结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LED灯珠性能,目前很多灯珠死灯,经显微镜观察,灯珠内的芯片并没出现异常,而是连接芯片的合金线与金属基板脱离造成断路。如图1所示。

LED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图1:连接芯片的合金线与金属基板脱离造成断路

  同时,发现造成此种现象的灯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裸露在空气中点亮,空气中存在有水汽。由此可以推断出,LED支架的防湿气结构做得不好,导致湿气渗入灯珠内,从而造成封装胶在LED灯珠长期点亮的环境下易与金属基板脱离,使得拔断焊接在金属基板上的合金线,从而形成电路断开。

  随着全球光源市场对LED的需求越来越大,LED灯珠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者对LED灯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如果LED支架的防湿气结构设计的不好,不可避免的限制LED灯珠的使用条件、使用区域、使用领域等等。作为LED设计者和制造者,必定要在LED支架的防湿气结构上有所突破。

  一、液体流动基础知识

  流动液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它一方面像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另一方面又像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流动液体由于惯性力,粘性力等影响,内部任意某处各个方向的压力不相等。

  流动的液体在沿途中会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由沿程阻力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沿程损失,克服局部阻力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损失。全部的流动液体的能量损失等于各段的沿程损失和各局部损失的总和。

  二、防湿气结构设计的五个要点

  防湿气结构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要将湿气挡之于外,或者是使湿气在其内部停止流动。支架的塑料与金属基板是两种不同属性的材料,靠外力使两者粘接在一起,是属于物理粘接,即使肉眼上看不出其粘接瑕疵,但在几十倍的放大镜上,其界面上必定存有缝隙,如图2所示。这就决定了支架不能将湿气挡在体外,也就是说一定会有湿气渗入其内。因此,支架的防湿气结构设计,严格意义来讲,是依靠其内的相关结构设计减少渗入其内的流体。要使流体减少,也就是说,要使流体的所有能量尽可能地损失在各沿程损失和各局部损失上。

 LED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图2:支架的塑料与金属基板“物理粘接”后的界面存在缝隙

  以TOP VIEW型号的支架做个实验,将空支架浸入红墨水中,红墨水略淹盖在支架引脚上即可(注:如果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红墨水中倒进酒精,比例1:1搅拌混合),5分钟后终止实验。全过程用显微镜观察支架杯体内的情况。实验结论为:有些支架渗得快,有些支架渗得慢,有些支架渗得轻微,有些支架渗得严重。取某些做完实验后的支架,马上沿着塑料与金属基板的缝隙处用剪钳剖开,可发现金属基板的表面和边缘有红墨水痕迹。因此,由实验可总结出:红墨水渗入支架杯体内的途径有二,一为塑料包裹的铜材边缘处,二为塑料包裹的铜材表面处,且铜材正反面都有,后者比前者更为严重。

  解析以上论断,可从三个方面解决问题:其一,寻求塑料与金属基板的最佳配合,这关系到材料学方面的知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其二,管控塑料的注塑工艺,追求最佳的模温和压模时间,这关系到注塑工艺方面的内容,在本文也不做分析;其三,就是在金属基板作处理,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防湿气结构设计。  防湿气结构设计的要点在于:

  1.尽可能延长金属基板边缘途径,且迂回折返,越曲折越好。

  2.尽可能减小金属基板与塑料的接触面积,当然这与热设计有冲突,两者需折中,或有所牺牲,寻求最佳设计。在这里,涉及到热设计方面不作详细分析。

  3.在金属基板表面尽可能作一些沟槽等挡水墙,增加金属基板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液体的流动难度,当然,挡水墙形状越夸张越好,但考虑到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适宜即可。

  4.减小金属基板进入塑料的端口面积,相当于减小了液体进入支架内的途径。

  5.尽可能把液体引到非支架杯体内。

  三、七种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的具体分析

  伴随着模具行业的不断进步,冲压、钻铣、折弯、注塑工艺越来越能实现精密、复杂的设计构思,支架防湿气结构的设计内容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设计人员追求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在把防湿气结构设计得很好的同时,也需要顾及到其它方面的性能,比如热、电、光性能,更需要关注到加工难度、加工成本。

  围绕着防湿气结构设计的要点来考量,防湿气设计列出以下多种方案,并作综合分析其优劣性。

  方案1:金属基板平板型。金属基板不作任何处理,简单地区分出正负两个不同极性,如图3。不加防湿气结构设计理念,加工成本低,但气密性差。此种支架做出来的灯珠,只保证能点亮,但在有湿气的地方使用,很快就会出现死灯。或者在灯珠外部涂上防水胶水方可使用,这也间接增加了客户端的使用成本。

  方案2:延长金属基板边缘途径。现有的支架设计上,已经都加上了“延长金属基板边缘途径”的设计理念。如图4紫色圈。通过对金属基板边缘冲成不同程度的曲线,冲出越复杂的曲线,金属基板边缘线就越长,这大大加大了湿气由金属基板边缘渗入的难度。当然,金属基板边缘线处理得越多,加工成本就越高,同时也要求金属基板的性能要很好。

  方案3:塑料包裹侧引脚,现有的支架一般制作流程是:金属基板冲压成型→电镀→注塑→折弯切断。这样的弊端是,湿气在引脚侧边就可渗入。为了让湿气的渗入途径更长,塑料可将侧引脚包裹住,只露出底引脚,作为导电的焊脚。如图5紫色圈所示。支架的制作流程更改为:金属基板冲压成型→电镀→第一次折弯→注塑→第二次折弯并切断。这样,塑料很好地将金属基板包裹在里面。但从制作流程可看出,这样的方案更复杂。如果在金属基板第一处折弯处冲几个孔,效果会更加明显。当然,这也增加了加工成本。本设计方案在客户端的上锡过程中会造成难题,两边引脚的锡量如不均匀,很容易导致灯珠倾斜。

  方案4:减小金属基板与塑料的接触面积。现有的支架设计上,也都加上了“减小金属基板与塑料的接触面积”的设计理念。如图6紫色圈所示。通过在金属基板表面再冲出几个不同程度大小的孔,有方形、圆形等,孔越多,效果越明显。孔数量的多少这须由金属基板的性能决定。别处,孔位置的选择也较为关键,孔一般限定在杯体内重要位置的附近处,不宜设计在离杯体较远的位置。此方案的好处有二:一是上下的塑胶能够更紧密的接牢,把金属基板卡得更紧;二是减少了塑料与金属基板相结合的界面,更好地避免了塑料与金属基板存在的缝隙。这两个好处,都很好地起到防湿气渗入的作用。当然,这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方案5:增加金属基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现有的支架设计上,“增加金属基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的设计理念也较为普遍。如图7紫色圈所示。在理论上,本方案延长了湿气渗入金属基板表面的途径,并增加了湿气的流动难度。但是,如果金属基板表面的沟槽等挡水墙、麻点设计得太夸张,或设计不妥当,很容易造成反向效果,即增加了金属基板与塑料的接触面积,更易出现两者界面缝隙。因此,增加金属基板表面的粗糙程度应适可而止,在一定面积内应有一定比例,具体多少本文不作深入研究。

  方案6:非杯体内的金属基板不作电镀,或电镀得粗糙。按照“增加金属基板表面的粗糙程度”的设计理念,也可以在非杯体内的金属基板不作电镀,或电镀得较为粗糙。一般电镀面比不电镀层更为光滑,这样塑料与金属基板会结合得更加牢固。但是,如在非杯体内不作电镀,金属基板在受潮高温的环境下,很易氧化,这样包裹在塑料里的金属基板生锈,造成两者界面更大的缝隙,时间一长,氧化区域会延伸到杯体内已电镀好的金属基板,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如果在非杯体内电镀得粗糙,在杯体内电镀得光滑,这样电镀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也相应上升。因此,本方案不提倡。

  方案7:减小金属基板进入塑料的端口面积。理论上,在湿气进口端着手,减小其面积或端口,降低水汽渗入量,能很好地起到防湿气渗入的作用。在金属基板的临进端冲出一个大孔,这样,成型后的支架,金属基板伸进塑料的那部分只剩两头。塑料包裹金属基板更为牢固,两者界面的缝隙在外观上观看,并不明显。但是,实验验证,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经分析,湿气渗入并不是定期定量地存在,而是存在于空气中,长期都有,即使湿气的渗入端口小了,但在长期作用下,也会最后渗入。

  四、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的另类猜想

  基于防湿气结构设计的要点,可以有更加大胆的想象空间。

  方案8:假设不需考虑光线靠支架杯体内底部的高亮电镀层来反射(注:根据材料学及目前的电镀工艺,塑料的白度反射率为0.92,电镀层反射率为0.97),支架在注塑时,可以在支架杯体内底部也注塑一层薄塑胶,只留出固定的固晶区和焊线区,其余都用塑料封住。如图9紫色圈所示。这样,更加大延长了水汽的渗入途径。理论上,防湿气效果会更加明显。

  方案9:上述多种方案都是在“要使流体的所有能量尽可能地损失在各沿程损失和各局部损失上”的观点上设计的,如果转变思路,湿气渗入后,考虑怎样把大部分的湿气转移到其它非主要部位。这样,湿气虽有渗入,但没有渗入到支架杯体内,从而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品的性能。

  只设计一边焊线区,另外一边不伸进支架杯体内,而且,伸进支架杯体内的部分尽可能多设计沟槽之类的挡水墙,另一端不作规划,尽可能简单。从液体的流动理论分析,液体往往更易流向没有阻力的地方,且是大部分。这样,渗入的水汽大部分会流向图示B端,很好地保护到图示A端部位不受湿气渗入。

  方案10:与方案9同样道理,把支架外形做得更大,需要在塑料内做更多的金属基板线路设计。如图11所示,AB端为杯体内的主要金属基板,为LED灯珠焊线区,CD端为辅助金属基板。在AB端的金属基板线路尽可能多设计沟槽之类的挡水墙,而在CD端不作规划,尽可能简单。这样,湿气更易渗入CD端,且湿气容量较大。

  但是,要达到以上的理论效果,渗入AB端与渗入CD端的难易度要相差很大倍数,不然湿气还是会或多或少渗入AB端。如此可见,本方案不仅在塑料上增加成本,还应在金属基板处理上也要增加相当多的成本,因此不宜提倡。

LED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图3

  五、各设计方案对比

  (注:上以比较是10种方案的相对比较,并无绝对关系。加工难度由A→C代表易→难;加工成本由A→C代表低→高;对电光热等性能的影响由A→C代表效果好→效果差;防湿气渗入效果由A→C代表效果好→效果差。综合评估:建议使用是指多种方案可共同使用,特殊情况使用是指在某些特定要求下使用。)

  LED支架的防湿气结构设计,是在LED使用条件越来越严苛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且发展的很快。产品应注重性价比,不可一味地选择结构最优的设计而不去考虑成本、客户使用条件等其它因素。单一的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在这里建议多种方案共同使用,这样不会因为结构的复杂而增加工序工种,加工成本也不会成倍上升,但却可实现效果倍增。

  LED行业具有带动性,可带动如模具行业、电镀行业、材料行业等的发展,而其它制造业某些技术的突破,也一定程度可为LED行业创新性的设计提供技术保证。相信在各种行业发展的互相影响下,LED支架的设计方案会层出不穷,会有更可靠的技术保证,新思维构思也能得到实现。

关键字:LED支架  防湿气  结构设计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LED支架防湿气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上一篇: 案例分析:LED照明雷击保护电路的设计
下一篇:国内外大功率LED散热封装技术的研究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7

电子后视镜结构设计与延时分析
电子 后视镜(Camera Monitor Systems, CMS)是由摄像机与监视器组成的系统,在规定视野内需要看清车辆后方、侧方视野,是一种新型间接视野装置,新版GB15084标准称之为“摄像机-监视器系统(camera-monitor system)”,简称CMS。电子后视镜的优点是消除了传统 光学 后视镜受限于镜面曲率、形状、大小角度等因素造成的视野限制,视野盲区相对小很多,整个视野更加宽阔,这样一来,驾驶员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提升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 视频 图像处理系统在图像处理速度、集成度和稳定性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为 汽车电子 后镜的 智能 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
[汽车电子]
电子后视镜<font color='red'>结构设计</font>与延时分析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系统结构设计
1、电子站牌总体设计 所谓电子站牌,就是以电子屏幕形式显示的指示牌。电子站牌是智能公交系统的子系统,呈现了所有功能的集成结果,也是乘客能直接感受到系统便利性的最佳媒介。它集成了计算机、通讯与现代控制技术,是城市公交信息化、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主要完成两个功能,第一,为候车乘客提供经过该站台的公交车辆的到站信息,如某路公交车当前的区间位置,大约还要多长时间到达本站,改变了以往候车乘客被动等车的局面。第二,完成与相邻站牌之间的通信连接,通过站牌的通信连接从而组成整个公交系统网络。图4.1所示为电子站牌工作原理。 2、电子站牌硬件设计 电子站牌主要完成接收信息(包括对上游站牌及到站公汽信息的接收)、发送信息以及显示信息。
[嵌入式]
CMOS电路ESD保护结构设计
   1 引 言   静电放电会给电子器件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它是造成集成电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集成电路工艺不断发展, CMOS电路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管子的栅氧厚度越来越薄,芯片的面积规模越来越大,MOS管能承受的电流和电压也越来越小,而外围的使用环境并未改变,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电路的抗ESD性能,如何使全芯片有效面积尽可能小、ESD性能可靠性满足要求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成为IC设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2 ESD保护原理   ESD 保护电路 的设计目的就是要避免工作电路成为ESD的放电通路而遭到损害,保证在任意两芯片引脚之间发生的ESD,都有适合的低阻旁路将ESD电流引入电源线。这个低阻旁路不但要
[电源管理]
CMOS电路ESD保护<font color='red'>结构设计</font>
球泡灯与射灯类灯具散热结构设计
  散热主要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对球泡、射灯类灯具而言,传导方式起最主要的作用。为了取得好的导热效果,三个导热环节应合理采用热导材料,并尽量提高对流散热和热辐射。   热源对于热传导来说十分关键,热源来自两部分:光源和电源。光源部分的热量,通常要注意光源PCB与散热体的贴合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有效接触面积越大,散热性越好。此外,要注意不同介质间热传导界面尽可能光滑;热传导物之间贴合要足够紧密,嵌合件之件的接触面空隙要尽可能小而少。   在灯具热传导设计中,良好的热传导通道应该是降低PCB、导热介质、散热体间的热阻以及增大三者间的有效接触面,并选择导热率较高的导热介质。   自然对流同样要求有效换热面积,因此一般情况下,
[电源管理]
超全:LED灯具结构设计科普知识
一. 相关定义 1.灯具:凡是能分配,透出或转变一个或多个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一种器具,并包括支撑、固定和保护光源必需的部件(但不包括光源本身),以及必需的电路辅助装置和将它们与电源连接的设施。 2.普通灯具:提供防止与带电部件意外接触的保护,但没有特殊的防尘、防固体异物和防水等级的灯具。 3.可移动式灯具:正常使用时,灯具连接到电源后能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 4.固定式灯具:不能轻易的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灯具,因为固定以致于这种灯具只能借助于工具才能拆卸。 5.嵌入式灯具:制造商指定完全或部分嵌入安装表面的灯具。 6.带电部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触电的导电部件。中心导体应当看作是带电部件。 7.EN安全特低电压(SEL
[电源管理]
一种基于LTCC技术毫米波垂直互连过渡结构设计
用LTCC技术实现微波器件具有结构紧凑,损耗小,体积容量大等特点。该技术将多层陶瓷介质薄片和印刷技术结合,还具有低的烧结温度。LTCC多层技术可将传输线和微波 电路在不同层排布,从而实现了各种微波、毫米波传输线和直流信号线等的混合多层设计,大大提高了微波毫米波组件的空间密度。LTCC技术成为微波多芯片组件(microwave multichip module,MMCM)设计中的关键技术。LTCC技术在毫米波波段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在毫米波频段上电路结构对加工工艺的要求更高,受限于工艺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微波信号在LTCC这种多层的不连续传输结构中带来了更多的寄生效应,甚至激励起了电磁场的寄生模式,对其传输特性的研究变得异
[嵌入式]
揭秘LED优点及LED产业短板--结构设计严重滞后
LED 产业短板——结构设计严重滞后 LED产品价格高是普及化障碍,价格因数决定性价比,灯具的优势和价格能否让大众所接受,是影响 LED灯具 替代传统灯具重要因数之一。    LED芯片 随工艺、数量增长采用更大尺寸LED晶圆片制作工艺,会不断的降低成本,近年来每年在20%速度降低,LED芯片价格因数中,要将 光效 的提升也计入价格降低中,同样的价格购买了更好的产品。LED芯片占15%比重还是很合理的,今后还会继续维持在这个水平。    LED封装 成本占相当的价格比重,大概在50%,我们必须要选择更合适的封装结构。 Cree 、Lumileds、OSRAM现有封装均不符合灯具设计需要,设计
[电源管理]
白光LED照明驱动选择及其主要电路结构设计
 1 LED 驱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特点   发光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是一种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P / N 结器件,除了能发光之外,其他特性和普通二极管相似。发光二极管主要有两个特点:   ①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即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加正电压,负极加负电压时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相反则不导通也就不能发光。这就决定了发光管必须使用直流电源或者单向脉动电源供电;   ②发光二极管有负温度系数的势垒电势。发光二极管上施加的正向电压低于某个电压值时发光二极管不导电,但外加电压一旦超过这一电压值时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就会随着外加电压的变化急剧增加,对外电路呈现很低的动态电阻,这一电压值就是发
[电源管理]
白光<font color='red'>LED</font>照明驱动选择及其主要电路<font color='red'>结构设计</font>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