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在汇率波动、国际经济市场需求疲软,全球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恶化挑战的同时,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常态。国内LED照明行业受全球和国家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洗牌整合、充满竞争的新纪元时期。我们将通过系列报道,分析LED照明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为迷失方向的LED照明企业指明航路。
市场规模扩大跨界融合成常态
随着全球照明产业战略转移,我国照明产业获得良好发展机遇,近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世界照明产业的重要力量。在城镇化进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宏观因素的带动下,我国照明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我国照明行业的市场规模2012年已达898亿元,成为全球照明市场最大的消费国,预计至2016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236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8.31%。2015年,我国LED照明整体产业规模为3967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5%,与过去10年超过30%的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增速明显下降。
近年来,中国LED照明的市场渗透率大幅度增加,在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商业照明等领域得以推广使用,并加速向家用照明渗透。随着植物照明、安全防务、医疗电子、光源通信、智能照明等一系列新型应用领域的不断涌现,我国LED产品的应用领域在逐步拓展,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切入点。
最近两年,智能照明为我国LED产业提供了超过600亿元的市场空间;植物照明、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打开了紫外LED的市场,深紫外LED市场规模将在未来3~4年间突破60亿元;2015年红外LED应用于安全防务、监控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1.2亿美元,预计未来将继续攀升。
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LED技术和通信、传感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的融合成为大趋势。物联网应用包括智慧家庭、智能可穿戴、智慧楼宇等,其中智能照明技术成为重要平台,企业跨界融合成为常态。通过跨界的交互,实现照明和光源的结合,以及硬件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提供更为节能、高效、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实现智能化控制。
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LED照明产业在过去的近十年时间里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增长率连续保持在30%以上。由于LED照明产业的广阔前景,以及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加上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府的政策补贴,数以万计的LED中小企业迅速切入照明行业。除了传统照明厂商外,国际照明厂商、LED显示厂商等纷纷踏入LED照明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摊薄生产成本,LED照明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加上部分LED厂商紧抓补助政策进一步释放产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恶化。
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导致价格战竞争惨烈,国际巨头推出LED球泡灯低价战,各企业龙头纷纷跟进,通用照明产品市场竞争用“你死我活”、“血雨腥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LED照明市场已然是一片红海。
据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LED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幅度将要放缓,通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下滑,且需求市场增长放缓,企业竞争压力将不断加大。整个LED照明产业将继续进入深度调整成熟阶段,洗牌整合持续,企业的并购现象进一步加剧。
在这股整合浪潮下,产业将持续聚集,形成产业化规模,LED行业发展逐渐回归理性,逐步形成行业门槛。只有资金雄厚、技术强大、渠道稳固的企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有效资源;缺乏资金来源、缺乏技术创新、缺乏品质控制与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无疑将在整合潮中被淘汰出局。
提升综合实力抢占国际市场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国内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我国LED照明全产业链企业迅速崛起,将会迅速抢占国际市场。2015 年1-6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70个国家出口3715.3亿美元,增长1.5%;进口2560.6亿美元,下降18.8%。 其中,贸易顺差115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0.4亿美元。
伴随国家涉外政治政策的利好,LED照明产品稳定美国、德国、俄罗斯等传统消费市场的同时,东南亚、南美、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将成为LED照明发展的新蓝海。
然而,在高热的产业投资与行业竞争下,LED行业正式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带动新一轮并购整合热潮,市场竞争无处不在。2016年LED行业即将展开“价值战”,企业将从关注价格竞争转向创造新价值,有利于拥有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凭借稳定客户和议价能力,进一步强化行业控制力。
创新仍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永恒主题,LED在快速渗透通用照明领域的同时,也在新的应用领域、新的应用方式上取得突破和进展。
上一篇:LED背光市场萎缩,OLED浪潮来袭,企业该如何破局?
下一篇:如何将LED显示屏与WiFi网络、微信、手机APP结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02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Bourns 推出两款厚膜电阻系列,具备高功率耗散能力, 采用紧凑型 TO-220 和 DPAK 封装设计
- Bourns 全新高脉冲制动电阻系列问世,展现卓越能量消散能力
- Nexperia推出新款120 V/4 A半桥栅极驱动器,进一步提高工业和汽车应用的鲁棒性和效率
- 英飞凌推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新一代氮化镓功率分立器件
- Vishay 新款150 V MOSFET具备业界领先的功率损耗性能
- 强茂SGT MOSFET第一代系列:创新槽沟技术 车规级60 V N通道 突破车用电子的高效表现
- 面向车载应用的 DC/DC 电源
- Vishay推出适用于恶劣环境的紧凑型密封式SMD微调电阻器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