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心音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发布者:TranquilSilence最新更新时间:2015-10-2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LabVIEW  心音信号  检测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含有关于心脏各个部分如心房、心室、大血管、心血管及各个瓣膜功能状态的大量病理信息,是心脏及大血管机械运动状况的反映,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心音来自于人体内部,不容易被复制或模仿,同时还具有独特性,个体的不同,心音信号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对其进行检测分析,可以达到对身份进行识别和验证的目的。此外,通过听取心音,也可以获得用以判断心脏疾病的相关信息。

本文设计、实现一套心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并研究利用心音进行被测试者的身份识别。因为传统的密码、口令等验证方法存在容易被忘记或破解的缺陷,而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指纹、虹膜、手形和面部特征等识别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相关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但是利用人体生理信号,如心音、脉搏等,进行身份识别的研究才刚刚兴起,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单片机、DSP等核心控制器采集心音信号,利用PC机进行定量分析,已成为心音检测系统的研究趋势。因此,本系统利用STC12C5A单片机采集HKY-06B型 PVDF薄膜式心音传感器输出的心音信号,并通过RS232总线发送到上位机,实现了检测终端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同时在上位机采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设计开发了一套集数据管理、采集和分析于一体的虚拟心音检测系统。

1 系统设计

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心音传感器模块。能将心脏搏动信号转化为低阻抗音频信号;(2)信号预处理模块。负责对微弱的心音信号进行前置放大、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功率放大;(3)单片机模块。负责将预处理后的心音信号进行A/D采样以及通过键盘执行数据存储、液晶显示等功能;(4)串口通信模块。负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信;(5)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5 V和+12 V电源。

 

基于LabVIEW的心音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2 硬件设计

2.1 心音传感器

HKY-06B型心音传感器采用新型高分子聚合材料微音传感元件采集心脏搏动和其他体表动脉搏动信号,再经过高度集成化信号处理电路处理,输出低阻抗音频信号。其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高、过载能力强、体积小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典型的供电电压为5 V,频率响应在1 Hz~1 500 Hz,灵敏度为4 mV/Pa。

2.2 信号预处理

在利用单片机对传感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A/D转换之前,需要对信号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前置放大、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和功率放大4个电路。

前置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采用NPN型硅晶体三极管3DG6,其偏置电路采用R15、R5和R8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接有电阻R17,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时,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放大的信号。

 

基于LabVIEW的心音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采用运算放大器OP07 设计一个由源低通滤波电路和有源高通滤波电路组合而成的带通滤波电路。图3 所示是截止频率f=5 kHz 时的四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该滤波电路转移函数为:

 

 

图5所示为OTL低频功率放大器,其由晶体三极管Q4组成推动级,Q1、Q2是一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Q4管工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由电位器R6进行调节,该电流的一部分流经电位器R4及二极管D2,给Q1、Q2提供偏压。调节R4,可以使Q1、Q2得到合适的静态电流而工作于甲、乙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Q1、Q2的发射极)的电位U=2.5 V,可以通过调节R6来实现。又由于R6的一端接在输出端中点,因此,在电路中引入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一方面能够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同时也改善了非线性失真。功率放大电路中用到了3DG6、3DG12和3CG12双极结型三极管(BJT)。

 

2.3 单片机模块

根据心音信号的特点以及系统性价比的要求,结合STC系列单片机的性能特点,采用STC12C5A作为核心控制器,负责将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数据存储、液晶显示和串口通信等。STC12C5A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其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倍,并且自带8路高速10 bit A/D转换,完全可以满足心音检测系统的要求。[page]

3 软件设计

检测系统的软件包括单片机软件和上位机软件两部分。

3.1 单片机软件设计

单片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主程序、键盘子程序、液晶显示子程序、RS232通信子程序、数据存储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等。主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首先对整个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使系统正常工作,再执行按键扫描程序,根据扫描得到的键值,进入不同的服务子程序。其中比较重要的还有A/D中断子程序,其应用公式Vin=(Vcc×D)/256将采集到16进制ADC转换数据的电压值转变为4位10进制电压数据。

 

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上位机软件主要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实时采集并发送心音数据,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平台。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前面板采用交互式图形化用户界面,程序框图采用G语言编程,可以用来设计虚拟心音检测平台[7-8]。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回放、数据分析和报表打印模块等。由于模块较多,在一个面板上很难显示出所有内容,一般可以通过Tab Control控件进行分页显示,但如果前面板控件过多,程序框图必然繁乱,因此本系统采用多面板方式。

管理模块采用免费并开源的数据库访问包LabSQL,实现被测试者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功能。数据采集模块利用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SA,打开、设置计算机的串口实现与下位机间的RS232通信,但要注意要设置一样的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位等。数据分析模块主要完成小波包去噪、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处理功能。

4 实验结果

利用本系统对三位被测试者分别采集20组信号,总共60组信号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去除噪声,进行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得到小波包分解的第三层8个系数的能量特征值;然后将前5个能量特征值组合成特征向量,并对应不同测试者样本附上1、2和3的标签;最后随机选取50个样本训练SVM识别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SVM的参数c和g,剩下的10个样本作为测试数据,进行10次实验,求取平均识别率。仿真结果表明,WPT+GA-SVM平均识别率为85%。

对于GA-SVM分类模型,GA的参数选择为种群规模为20、进化次数为50次、交叉概率为0.4、变异概率为0.2。GA优化SVM时适应度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表1给出了其中一次实验的10个测试样本的特征向量、预测标签和实际标签。

 

由表1可见,10个测试样本仅编号9的样本被误判,其余都正确分类,识别率达90%。测试结果的识别率未能达到100%的原因及措施:(1)样本数量较少。需要建立一个心音数据库;(2)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对最后的识别率有一定的影响。但预处理电路去噪还有改进的空间,软件去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3)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都至关重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优化算法。

 

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个基于STC单片机和LabVIEW的心音信号检测系统,通过心音身份识别实验表明,信号调理电路设计的好坏决定了系统能否可靠、稳定地运行。本文所设计的硬件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性价比高的特点,单片机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调试方便,上位机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强大。

关键字:LabVIEW  心音信号  检测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LabVIEW的心音信号检测系统设计

上一篇:基于LabVIEW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
下一篇:基于LabVIEW的电机转速监测系统的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07

基于8051单片机的远程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在现代社会中温度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是最基本的监测参数之一,但是在某些环境下温度检测比较危险。因而需要一个智能检测的监测系统来代替危险的工作,本文设计的系统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不仅可以实时的对温度进行远程检测监控,还可以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测量结果精度高,并且对所测数据可以直接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出去,在接收方利用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实时的数据;同时加报警装置,在温度不正常时给予提醒 ,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1 系统组成   系统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串口通信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等几部分组成。测温系统将测得的温度通过单片机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同时,通过串口通信部分和无线模块将数据发送给
[工业控制]
基于8051单片机的远程温度<font color='red'>检测系统</font>设计
基于ADμC812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1引言   本系统以ADμC812单片机为处理核心,分为温度传感、信号处理(差分放大、采样保持)、系统复位、LED显示、串行数据通信、上位机控制等6个功能模块。   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传感器将温度(物理量)转化为电量(电压),然后通过差分放大模块将信号先放大再保持处理,接着将两路模拟信号(电压)送至ADμC812的P1.0、P1.1管脚进行内部A/D转换器采样得到相应的数据,最后通过芯片内部处理由LED串行显示模块将具体值显示出来并发送给上位机。   其中串行通信(RS-232)既可以保证上位机与ADμC812主芯片之间数据通信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作为ADμC812芯片的下载工具的数据线,这为程序的在线调试提供了便
[测试测量]
一款基于LabVIEW的地面伽玛能谱仪校准软件设计
1.引言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是利用便携式伽玛能谱仪直接在现场测定土壤、岩石中钾、铀、钍含量的一种核地球物理方法。在解决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地面伽玛能谱仪的校准通常采用饱和模型法,目前,仪器校准系数的计算方法大多采用离线工计算,工作繁琐,易出错。为此,笔者针对地面伽玛能谱仪校准的校准系数、灵敏度系数、准确度的计算特点,运用LabVIEW设计出一款自动计算软件。 2.伽玛能谱仪的校准与检验 2.1 灵敏度系数及校准系数的计算 按照规范,伽玛能谱仪的校准方程式如下: 式中,Ik、Iu、Ith分别为谱仪在模型上实测的钾道、铀道和钍道扣除本底后的净计数率;QK、QU、QTh分别为模型中钾、铀、钍扣除本底的
[测试测量]
一款基于<font color='red'>LabVIEW</font>的地面伽玛能谱仪校准软件设计
锁相放大器智能检测系统
1 概述   为了减少测量中手动操作锁相放大器的烦琐过程,开发了锁相放大器智能检测系统。   该系统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界面友好,集信号产生、采集和处理于一身,可实现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检测结束时可以在软件中直接输出物理量值。   2 硬件结构   该系统主要由主控制板、锁相放大器、信号产生、信号采集、信号处理、键盘、计算机通信单元和图形显示几大部分组成,操作简单。具体如图1所示。   用图标形式显示锁相放大器调试时的各项参数,如相位的调节、灵敏度、时常数等,各参数对于不同的模块具有不同的功能,具体如下所示:   (1)主控制单元   实现智能检测系统和计算机的通讯;   控制LCD对调试参数和步骤的显示;  
[测试测量]
锁相放大器智能<font color='red'>检测系统</font>
基于LabVIEW平台和GPIB接口的测试系统开发及应用
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仪器、智能化仪器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工程上也越来越希望将常用仪器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系统。而工程中常用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独立性强,一个系统往往需要多台不同类型的仪器协同工作,应用一般串、并行接口难以满足要求。为此,人们从60年代就开始着手研究能够将一系列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连成整体的接口系统。GPIB正是这样的接口,它作为桥梁,把各种可编程仪器与计算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此电子测量由独立的、传统的单台仪器向组成大规模自动测试系统的方向发展。GPIB的用途十分广泛,现已广泛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以及对扫描仪、图像记录仪、数字存储示波器、频谱仪
[测试测量]
基于<font color='red'>LabVIEW</font>平台和GPIB接口的测试系统开发及应用
基于PXI总线技术的风电测控系统设计
  面向仪器系统的PCI扩展PXI(PCIeXtensionsforInstrumentation)是一种坚固的基于PC的测量和自动化平台。PXI充分利用了当前最普及的台式计算机高速标准接口——PCI,结合了PCI的电气总线特性与CompactPCI的坚固性、模块化及Eurocard机械封装的特性,并增加了专门的同步总线和主要软件特性。这使它成为测量和自动化系统的高性能、低成本运载平台。   本文设计了基于PXI总线技术的风电测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直流调速设备控制电机对风力发电机齿轮箱产品进行实际的运行环境模拟,并对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及噪声振动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生成检测报告。本文运用PXI硬件优越的定时、触发性能及LabVIEW虚拟
[工业控制]
基于labview的烤烟房远程温湿度测控系统
0 引言 烟叶的烘烤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而烤烟的质量与烘烤过程中的温湿度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烟农使用酒精或煤油玻璃管温度计,采用人工启闭回风门(用于排湿)和鼓风机(控制火炉火势)的传统方法测出的温度不准确,控制方法被动,加之操作者连续5天以上的疲劳操作,使其成为制约烟叶烘烤质量提高的瓶径。因此,采用电子设备来控制烤房温湿度的远程测控技术已成为烤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烤烟房远程智能测控系统来提高烤房内温湿度控制精度及烤炯质量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反应灵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大大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 1 系统设计 烤烟房内设有的鼓风机和排风扇可以分别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系统采用
[工业控制]
基于LabVIEW的三极管老化测试系统设计
针对一些功率器件(功率三极管、VDMOS,IGBT等),通过有规律给元器件通电和断电,循环施加电应力和热应力,可以检验其承受循环应力的能力。基于上述原理,借助可视化编程语言LabVIEW和NI系列sb RIO-9612板卡,本文设计了一种三极管老化测试系统,该系统满足国军标GJB1036的试验要求,每个工位的采样时间不大于4 s,总共64工位的采样周期不大于300 s,满足了快速控制的要求,同时还不失精准,电压和电流的采样分辨率达到了12 bit,精度达到1%,从而控制了器件结温误差。目前系统已经交付运行,实验结果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随着航空,航天,能源工业等领域对电子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电源管理]
基于<font color='red'>LabVIEW</font>的三极管老化测试系统设计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