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多端口毫米波测量用变频模块应用

发布者:丝路老君最新更新时间:2016-09-07 来源: eepw关键字:RS多端口  毫米波  变频模块应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通过使用变频模块RS ZVA-Z110,罗德与施瓦茨(RohdeSchwar)公司的高端矢量网络分析仪可将覆盖频率扩展到75~110GHz毫米波波段(W波段)RS ZVA-Z110是以易于操作和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为设计出发点的,因此,采用正确的4端口网络分析仪来操作一对变频模块,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电 路最近几年中,多端口测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描述的解决方案是首个在W波段进行完整的多端口和平衡测量的方案

  变频模块内有什么?

  图1显示了RS ZVA-Z110内部的CAD结构图和原理框图该变频模块包含用作隔离参考和测量信号的通道源倍频器、可调节波导衰减器、定向耦合器这些参考和测量通道通过谐波混频器进行下变频

  

  图1:RS ZVA-Z110的透明CAD结构图和原理框图(不包含测试端口的适配器)

  滤波器的S参数测量

  下面以一混频器设置个90GHz带通滤波器的测量为例,来讨论测试步骤

  步骤1:配置和设置

  在图2所示的A、B、C三个区域进行如下测量配置:在A区择变频模块型号,在B区选择电缆连接方式,在C区点击应用按键并连接变频模块到网络分 析仪(见图 3),然后将频率轴调节成75GHz到110GHz(见图2底部)此外,变频模块的所有测量参数会被自动设置(例如射频和本振的倍频系数、最佳功率电 平、复位设置、连接类型WR10,以及定义和选择波导校准套件RS ZV-WR10)

  

  图2:设置对话框

  步骤2:校准

  本 例采用TOSM校准技术和RS ZV-WR10波导校准套件进行校准(见图3)RS ZV-WR10波导校准套件还支持其他的校准方式,如TRL、UOSM、TOM、TRM和OSM它还包含滑动匹配器,可以把方向性和负载匹配的指标提高 到42dB和40dB由于波导开路时的辐射影响,波导校准件中的开路件都是由偏移短路代替,该偏移短路由一个垫片(执行频带中心频率的λ/4偏移)和短 路器组成

  步骤3:测量

  图3显示了利用混频器的作用RS ZVA24矢量网络分析仪和两个RS ZVA-Z110变频模块测量90GHz带通滤波器的全部设置测量具有高抑制特性的滤波器要求很高的动态范围RS ZVA-Z110变频模块树立了新的动态范围标准,其典型值>110dB,可以轻松满足测量滤波器时的高动态要求这样,用户可以增加测量带宽,如 增加到1kHz,以获得更高的测量速度

 

  图3:带RS ZV-WR10波导校准套件的90GHz带通滤波器完整毫米波测量的设置

  除了滤波器测试,Z110还适用于其他多种的应用,包括:1. 由于内置了W波段的衰减器,所以它可以提供很低的激励电平,这样进行低噪声放大器测试等类似应用将不存在任何问题2. 可用在那些紧凑型设计和需要快速扫描的生产线上在粒子敏感环境中,比如在晶元探针台上,无需风扇的无源散热是另一个优势3. 针对毫米波频段的多端口和平衡端口测量应用

  多端口测量

  到目前为止,多端口和平衡端口测量被混频器设置限制为大约50GHz带宽,但在W波段中也有许多应用采用平衡电路或多端口器件(如测距雷达、国防和航空应用)利用RS ZVA-Z110变频模块和RS ZVT20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提供高达6个测量端口

  定向耦合器的三端口测量

  1.为什么采用三端口测量?

  采用3个变频模块和合适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一次就可以完成一个三端口的耦合器的测量(图4)这可以节约测量时间,并能同时测量所有的3×3S参数,而不需要多次连接和多次的二端口校准采用全3端口的校准取代多次的二端口校准,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图4:三端口测量只需三个变频模块

  2.测量设置

  RS ZVT20可以使用高达4个变频模块,而不需要外部信号源这种解决方案非常紧凑,不需要额外硬件,并提供很高的测量速度在上文提到的三端口应用中,只 需三个变频模块RS ZVT20的测量端口5和6为变频模块提供本振信号如果混频器设置需要,还可以利用外部Wilkinson功分器将本振信号分配给所有的变频模块

  UOSM校准

  UOSM 校准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一个未知的直通件作为标准件这一未知的直通件仅要求具有很好的正、反向互易性,因此,该未知直通件不要求具有良好的匹配和低损 耗特性甚至价格低廉的、带带标准法兰盘的波导管节、波导弯头和波导扭转接头,只要具有互易特性都可以作为直通件在校准后所有对输出端口方向的改变都会 造成(可避免的)精度损失,因此在这个例子当中,一个H面的波导弯头在波导测试端口1和4,以及测试端口2和4之间建立直通波导测试端口1和2是通过两 个测试端口的直接连接而建立直通的

  定向耦合器的测量结果

  图5所示的测量结果是采用1kHz测量带宽而得到的曲线Trc1为插入损耗,曲线Trc2为耦合度损耗,曲线Trc3为隔离度,曲线Trc4为通过Trc3和Trc2运算得到的混频器模块方向性系数

  

  图5:三端口耦合器的测量结果

  关键指标如下:

  1. 频率范围:75~110GHz;

  2. 波导型号:WR10;

  3. 连接类型:兼容UG387/U-M精确的波导法兰盘;

  4. 测试端口输出功率:+2dBm,在射频输入口处为+7dBm;

  5. 输出功率精度:4dB(0dB衰减);

  6. 手动功率衰减:0~25dB;

  7. 动态范围:95dB(典型值110dB);

  8. 在射频和本振端的输入功率:+5~+10dBm(理想值为+7dBm);

  9. 供电特性:100~240V,47~63Hz;

  10. 尺寸(W×H×D):360.5×110×114mm;

  11. 引脚的数目:4个、3个或者无引脚

  配置要求

  哪些矢量网络分析仪可以使用该变频模块?

  最高工作频率不低于20GHz的RS ZVA或RS ZVT都可以使用该变频模块,并假设支持以下两个选件:发生器和接收机的直接连接选件和变频控制软件选件

  需要外部信号源吗?

  在 第二个例子中(耦合器),如果变频器的本振信号由RS SMF100A提供并(通过4端口功分器)被分配给所有的变频模块,则4端口RS ZVA也可以满足这样的测量外部信号源必须通过RS ZVA来控制,这会增加扫描时间,但使用信号源的列表扫描方式可以改善扫描时间一般而混频器言,如果通过外部信号源提供本振信号,可以增加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 的变频模块数目例如:通过RS ZVT20和RS SMF100A以及一个合适的本振信号分配网络,可以使用6个变频模块此外,只用一台两端口RS ZVA24网络分析仪是不能驱动该变频模块的(最少需要4端口),不过如果加上一台RS SMF100A就可以使用一个或者两个变频模块 .

关键字:RS多端口  毫米波  变频模块应用 引用地址:RS多端口毫米波测量用变频模块应用

上一篇:图文解析能源之星LED照明测量标准及检测细节
下一篇:数字万用表应用策略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3:23

5G、毫米波雷达和UWB加速自动驾驶布局
所谓的 自动驾驶 技术,基本上是透过安装在车身上的传感器,收集所有的必须性的信息,因此仅仅依靠这些传感器,或许可满足Level 3的要求,但当期望实现Level 5的全 自动驾驶 ,就需要更多的各种信息,例如,行驶时,驾驶者无法看到的危险和周围路况,仅依靠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现阶段, 自动驾驶 技术已经达到了Level 3,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虽然各种先进自动技术正被积极地开发中,但期待自动驾驶被成功导入,需要3个先进无线技术支持: 5G 、 毫米波雷达 和 UWB 。 透过 5G 将自动驾驶提升到Level 5 与传统的4G相比, 5G 有三个主要特点:高速度和高容量,超低延迟和多点同时连接。例如,在通讯
[汽车电子]
5G、<font color='red'>毫米波</font>雷达和UWB加速自动驾驶布局
SiGe BiCMOS助力 5G毫米波RF整合更轻易
业界多认为,混合波束成形将是工作在微波和毫米波频率下5G系统的首选架构。 此架构综合运用数字(MIMO)和模拟波束成形,克服高路径损耗并提高频谱效率。 如图1所示,m个数据流的组合分割到n条RF路径上以形成自由空间中的波束,故天线组件总数为乘积m×n。 数字串流可透过多种方式组合,既可利用高层MIMO将所有能量导向单个用户,也可利用多用户MIMO支持多个用户。 视应用决定RFIC整合度和制程选择 本文将检视一个简单的大规模天线数组范例,藉以探讨毫米波无线电的最优技术选择。 现在深入查看毫米波系统无线电部分的方块图,可以看到一个经典超外差结构完成微波讯号到数字讯号的变换,然后连接到多路射频讯号处理路径,这里主要是运用微波移相器和衰
[半导体设计/制造]
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工作流程
一、车载雷达的发展 随着 ADAS 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核心零部件的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也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L1-L3级自动驾驶中,毫米波雷达被用于目标侦测和目标分离,从而实现各种ADAS主动安全应用,在L4-L5级自动驾驶系统中搭载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和多种主动安全应用的搭载,长距(LRR)、中距(MRR)、短距(SRR)车用毫米波雷达的装配数量会大幅提升,并最终实现360度全覆盖化。相比于国外企业,车载毫米波雷达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民用的毫米波雷达追求系统的小型化和低成本。90 年代,77GHz 毫米波雷达采用的还是砷化镓 (GaAs) 的工艺,一个毫米波雷达中,配7-8颗以上的前端射频芯片,再配上3-
[嵌入式]
<font color='red'>毫米波</font>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工作流程
全球移动行业领军企业承诺共同支持5G毫米波发展
5G毫米波在中国、欧洲、印度、日本、韩国、北美和东南亚等众多国家及地区不断扩展 全球5G毫米波部署带来极致性能和容量,支持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并开拓全新服务机遇 2021年6月28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众多移动通信企业今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支持5G毫米波技术的部署——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欧洲、印度、日本、韩国、北美、东南亚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的重要企业。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在当前发展势头的基础之上,持续投入5G毫米波,以支持其应对用户数据需求的显著增长,并扩大移动生态系统在支持众多行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推动当今5G毫米波发展势头的全球移动行业领军企业包括Airtel、AT&T、Cas
[网络通信]
全球移动行业领军企业承诺共同支持5G<font color='red'>毫米波</font>发展
德国“V3DIM”项目为极高频毫米波范围的3D设计奠定基础
  “ V3DIM ”研究项目为明确设计需求,开发适用于40GHz至100GHz极高频(所谓的毫米波范围)系统的高度集成的创新3D系统级 封装 (SiP)解决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V3DIM是“适用于毫米波产品垂直3D系统集成的设计”的缩写。来自业界和科研界的5家合作伙伴参与了这个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资助的项目,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创新的3D集成技术制造和封装芯片。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将会特别注意小型化、性能(包括 功率损耗 、信号完整性、噪声和成本)、能效和可靠性。   这5家合作伙伴分别是位于德累斯顿、慕尼黑和柏林,由德累斯顿集成电路研究所管理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主要生产面向工业应用的 传感器 组件和位置探测
[家用电子]
毫米波雷达将提升人机互动新体验
人机互动(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概念带动毫米波雷达(mmWave Radar)应用更新颖。人机互动将从过往由键盘、鼠标、触控等方式,发展至更多元与直觉的控制方法,智慧化的人机互动过程需要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而毫米波雷达可利用无线电波侦测物体的位置、方向、距离与速度,因此,英飞凌(Infineon)将毫米波雷达与智慧音箱结合,让智慧音箱具备更多感知能力知悉外在环境,使其不仅只是执行指令,也能与使用者有更多互动,进一步提升使用者体验。 英飞凌电源管理及多元电子事业处射频及感测元件经理吴柏毅表示,毫米波雷达德特点包括可侦测到很细微的运动,例如心跳;不受外在恶劣环境的影响(象是雾、灰尘);也无隐私问题
[物联网]
5G通信的触角: 毫米波MIMO天线开关
5G通信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之中,而毫米波MIMO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在目前大部分5G原型演示系统中,都采用了这种技术,而这种技术对于毫米波天线开关也有着极为严苛的高标准。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MACOM最新推出SMT封装的MASW-011098毫米波天线开关利用该公司专利的砷化铝镓(AlGaAs)技术工艺,为5G演示系统实现更高的单元件功率比;同时提供灵活的偏置选项,以确保更大的整体使用方便性。MASW-011098内部的专利开关技术在先进的5G演示系统中支持数以万计的发送/接收通道,使客户能够利用具有差异化,成本效益的5G系统架构加快上市时间,从而在无线吞吐量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和容量。 5G是什
[网络通信]
FMCW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
    摘要: 介绍了主动汽车防碰撞FMCW毫米波雷达系统原理,报导了我们研制的SAE-100型毫米波防碰撞雷达样机。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汽车防碰撞     汽车防碰撞系统对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十分重要,该系统的研究一直倍受重视。从1971年开始,相继出现过超声波、激光、红外、微波等多种方式的主动汽车防碰撞系统,但是以上系统均存在一些不足,未能在汽车上大量推广应用。随着各国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恶性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为减少事故,先后采用行驶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保护措施,但这些技术均为被动防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毫米波是指波长介于1~10mm之间的电磁波,其RF带宽大,分辨率高,天线部件尺寸小,能适应恶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测试测量文章
更多精选电路图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