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多重识别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者:skyhcg最新更新时间:2011-02-11 关键字:智能门禁系统  识别技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子设备和保密机构对更安全、更方便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钥匙、“口令+密码”以及智能卡等保护措施存在着丢失、遗忘、复制及被盗用的隐患。而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将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各种需要身份验证的系统或者嵌入到现有的安保管理系统,将会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是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和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等多重识别技术相结合而构造的嵌入式多重识别门禁系统,特别是针对常规安全系统本身存在的临时授权性的缺陷,在电子文档中引用数字水印技术而构成的电子安保系统的安全性更为有效,可以应用于安全、机密等部门。其设计思想也可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

2 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将现有的“IC卡模式”改为“电子标签模式”,并增加了一道“指纹识别关卡”,在身份的识别上做到唯一性,非持卡者的使用将会遇到指纹识别这一无法逾越的障碍。通过“一人一卡一库”的模式有效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识别后才会启动电梯开门系统或其它门禁系统,并同时启动重力传感系统验证是否超重(以防持卡人被人劫持),若超重,启动摄像头系统录像,同时启动报警系统。

  权限授权系统是由于持卡者信息被提前输入后台对于临时权限的修改存在明显缺陷而设计的。在该系统中我们引入了数字水印在电子文档上的应用技术,使得下级可以直接通过局域网向上级申请临时权限修改,再双方达成协议后分别加盖数字水印发送至后台第三方,确认为各自签章后作出对申请者卡内权限的修改工作。

  2.1 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采用89s52芯片及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的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有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2.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本系统中使用的是由台湾天宇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芯片型号为TN951P311数据传送波特率为3K的16位读卡机。分别用于电梯权限和门禁屏蔽模块中,本系统通过微控制器处理后再通过串口连接PC通信。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又称为射频式卡),它可以方便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将具有微处理器及大容量存储器的集成电器芯片(ASIC)和天线封装于塑料基片之中的功能。其中天线是只有几组绕线的线圈,很适合于封装到符合国际标准ISO7816的卡片中;卡片外形与普通的信用卡基本相同,信息是靠卡中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进行存储和处理。ASIC由一个高速射频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EPROM组成,卡中存储器分多个分区,支持不同应用,达到一卡多用,而且具有很强的安全保密性。读写器采用兆频段及磁感应技术,通过无线方式对卡中的信息进行读写并采用高速率的半双工通信协议。

  2.3 指纹自动识别

  系统采用的台湾宜霖科技制造的的指纹模块由EVS芯片构成。将手指放在取像镜头处,按下指定的按键即可注册。对输入的指纹图提取关键特征后,可以大大减少网络传输的负担,便于实现异地确认,支持计算机的网络功能。这时指纹的特征信息会存储在模块内的存储器中。再次将手指放在取像镜头处,如果是原来的手指,则模块上的绿灯亮,如果不是原来的手指,则红灯亮。这个开关信息以及指纹编码也可以通过模块上的串行口输出。此设计由于借助指纹模块时以ARAMIS技术平台结合影像感测与智慧功能的单一晶片,使数据转移交换、指纹采集处理等有较高的效率。

  2.4 数字水印的应用

  数字水印是永久镶嵌在其它数据(宿主数据)中具有可鉴别性的数字信号或模式,而且并不影响宿主数据的可用性。

  实现过程中,有几项关键性的技术。首先,Word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桌面程序,想要对它的功能进行扩展,比较恰当的选择就是通过插件技术,而Word本身正好是预留了可扩展接口的,这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方便,即利用COM技术,编写扩展Word功能的插件。其次,在利用Word本身的对象模型取得邮件内容后,需要对于内容实现签章和验证的功能,涉及到散列函数等密码学和位串在图片中的隐藏等技术,将图片作为不可编辑的附件与邮件邦定。

  本系统中设计使用的是基于Word的数字水印认证模块,不但解决了临时授权问题,而且对局域网内部文件的传输也有参考价值。

3 系统硬软件的设计

  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廉价高效的8051芯片,通过添加ICL232芯片来进行串行通信的处理。同时,通过8051来验证有效性并控制电梯和门禁模型的安全运行。本设计具体使用的8051型号是Atmel制造的AT89s52。另外,由于读卡机以及指纹机过高的波特率,故选择合适的晶振也是个关键。控制程序完全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系统运行效率极高。

  门禁模块的控制程序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先初始化51芯片的串口通信设置,再从串口读取读卡机传来的卡号数据并将其存入事先开辟的存储区内,然后通过判断51特定管脚连接的指纹机上的信号灯的信号(绿灯为正确,红灯为错误)来判断身份的合法性,若验证通过,再把缓冲区的卡号数据通过串口传给上位机的实时监控系统软件。

  对于电梯模块的控制程序和门禁模块基本一致,但不会传数据至上位机,仅是单独的一个验证判断运行模块。

  采用RS232标准进行串行数据通信。以门禁模块为例,先通过ICL232芯片接收读卡机的卡号数据,将其传至控制器,同时读取指纹验证的正确与否的信号标志位(连线至指纹模块的正确绿灯及错误红灯),等待控制器判断身份合法性后,再将数据通过RS232传给PC机主控端处理。

  系统主控端软件包有考勤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数字水印系统。均采用VC++统一编写主控端界面,这样设计使得与用户的界面友好,交互性强。其中数字水印系统使应用Microsoft ATL技术,开发环境为Visual Studio 2003.net,生成可供Word 2000启动时装载的DLL文件。程序实现了签章验证临时授权等基本功能,在Word 2000中运行正常。

4 结束语

  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涉及汇编语言、Visual C++、Protel 99SE和Maya等多个应用领域。整个安保系统从电梯模块到门禁模块都可以在身份认证上做到唯一识别。实时监控和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开发的授权系统使系统整体安全级别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设计是嵌入于微处理器上,所以有较强的拓展性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使之拓展到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单位,超市大卖场,海关口岸,停车场管理,仓库管理等多种领域,使之成为智慧化的操作平台。

关键字:智能门禁系统  识别技术 引用地址:嵌入式多重识别智能门禁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上一篇:高智能门禁如何实现安防一体化?
下一篇:一种新的基于智能卡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0:56

立普思:已研发Android手机3D扫描、人脸识别技术
立普思近期已成功研发出用于Android手机的3D人脸识别及3D扫描技术,该整合方案主要为Android手机平台提供如iPhoneX的3D人脸解锁,除此还加上手持式3D扫描功能。 立普思表示,主动式立体(Active Stereo)深度感测技术利用投射主动式红外线光源到物体上再利用两个红外线镜头获取数据后进行深度运算。搭配独家研发出的3D扫描与脸部解锁软体即可以直接应用于Android手机上。 虽然目前的技术需要外接一台主动式立体深度摄影机到Android手机的micro USB,立普思将在第二季推出一个可以直接整合到手机内部更小、更薄的模组。 立普思强调,这次创造用于消费者的3D感测技术肯定会为Android手机带来
[手机便携]
面部识别技术将取代信用卡和密码 苹果、谷歌都已采用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俗语说,微笑不需要成本,但却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在未来,笑脸将给你提供更大的便利,包括打飞的全国旅游和购买炸鸡腿。 如果你生活在中国,后者已变成了现实。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服务已能够让你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转账支付。在中国,这款移动应用程序拥有1.2亿个用户。在9月初,阿里巴巴的蚂蚁金融服务与肯德基合作推出了基于面部识别的支付服务。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钱包和手机放在家里。但是,基于面部识别的支付服务在美国能够受到追捧吗?这种可能性可能超出你的想象。下面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 1、面部识别技术已很成熟。 由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面部识别技术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今年1月,
[手机便携]
京东方全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揭秘
京东方发明的全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将用于进行指纹识别感应的指纹识别底电极与用于进行触控感应的触控网格均设置在触控屏的显示区域内,并使指纹识别底电极对应触控网格的内部区域设置。 现如今,屏下指纹识别逐渐成了流行趋势,最近不久推出的OPPO、小米等手机都搭载了屏下指纹识别。而在19年,上游厂商京东方也推出了可用于AMOLED屏幕的屏下指纹解决方案,与目前一些屏下指纹识别不同的是,该指纹识别集成在显示屏内部,除了更加轻薄外,“小孔”光路设计遍布整个显示屏,这样做使得该方案还可以支持全屏幕指纹识别,不局限于一个区域。 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应用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需要高度安全防护的涉密系统,二是针对
[手机便携]
京东方全屏幕指纹<font color='red'>识别</font><font color='red'>技术</font>揭秘
人脸识别技术受追捧 中国市场需求强劲
  近期备受瞩目的IphoneX似乎令 人脸识别 技术进一步进入大众视野。 人脸识别 技术可以通过辨认两眼间距离,以及颊骨曲度等面部的主要参数来辨别个人身分。下面就随安防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相关业者包括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格灵深瞳、英飞拓。而 人脸识别 技术的全球公共及民间市场规模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   人工智能代表企业英飞拓表示,中国这一市场规模居全球之冠,据IHS估计其至2021年的年复合成长率可达12.4%。相较之下,美国市场规模估计仅29亿美元,年成长率仅0.7%。   但在中国,这种超高速增长也加剧了围绕中国政府对不同政见者进行控制的担忧,尤其是在北京当局可能追踪广泛使用电子支付的手机,并加大对
[安防电子]
疑似iPhone 8听筒面板曝光:3D识别技术取代指纹
    深夜时分,爱否科技总编@Mr厉害 晒出一张疑似iPhone 8听筒位置前面板的图。   他强调,iPhone 8此次既没有做后指纹,也没有做屏下指纹,实际是完全放弃,而采用一种依赖双摄的3D扫描技术来做生物识别。   Mr厉害说,这种3D扫描,既不是虹膜,也不是面部。   当然,放弃指纹实在是太劲爆,毕竟iPhone自己带火了这一技术,现在又提前放弃,而且赶在三星之前,况且iOS生态围绕指纹的开发已经非常完整,苹果破之重立勇气可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传出iPhone 8将被延期到11月,其中一个很主流的说法就是全新的3D组件与屏幕贴合的问题,看来并非巧合?
[手机便携]
生物识别技术快速发展或将终结密码时代
    身分验证技术的未来     密码是计算器时代开始之后最棘手的一项发明。容易记的密码很不安全,而强度高的密码很难令人容易记住。即使提供了更简便、更通用的登入程序,人们还是渴望能有容易使用,又足够安全的验证方案。     今天,你的密码或许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就会被黑客破解。这个很少人愿意正视的事实,在万物联网(InternetofEverything)浪潮来袭的今天,正逐渐形成极大的安全隐忧。     长久以来,我们用来保障隐私数据,验证身分的密码,一直是由符号、数字和字母组成。过去十几年来,一般用户的密码从4位、6位逐渐加长,需要的内容组合也从单纯的数字升级到需要搭配字母和特殊符号。这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实现安
[安防电子]
技术文章—如何识别和防止7nm工艺失效
通过失效分类、良率预测和工艺窗口优化实现良率预测和提升 器件的良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适当的工艺规格设定和对制造环节的误差控制,在单元尺寸更小的先进节点上就更是如此。过去为了识别和防止工艺失效,必须要通过大量晶圆的制造和测试来收集数据,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整个过程费时且昂贵。如今半导体虚拟制造工具(例如SEMulator3D®)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让我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下完成以上实验。甚至在硅材料中进行工艺实验之前,虚拟制造就可以用于了解工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工艺步骤灵敏度以实现最大化良率。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示例来演示如何通过虚拟制造来提升7nm节点特定结构的良率,其中使用到的技术包括失效分类、良率预测和工艺窗
[半导体设计/制造]
<font color='red'>技术</font>文章—如何<font color='red'>识别</font>和防止7nm工艺失效
物联网中的电子身份识别技术
  物联网的终端是物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周围成千上万的各种物品。人是主体,物品是客体。对物联网最直观的理解是人们需要知道哪些物品,并控制他们发挥其作用。物联网需要识别物品,也需要识别人,本文讨论物联网识别人们身份的相关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含自动识别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互联互通;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其中“识别与通信特征”和“智能化特征”都离不开物体和相关人员的身份识别,物体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物联网平台、物体、人员相互能够自动识别身份。   以
[安防电子]
物联网中的电子身份<font color='red'>识别</font><font color='red'>技术</font>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