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防时代下 视频监控进入“深度”时代

发布者:小悟空111最新更新时间:2017-05-24 来源: 安防知识网关键字:视频监控  安防  智能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语音和图像应用是人工智能应用中最为成熟的领域,在深度学习算法下,随着数据量的丰富,识别率不断提升,有望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快速普及,并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安防龙头海康威视股价持续逆势大幅上涨,除了本身的“白马”特性外,其背后的“人工智能+安防”主题也是股价的催化剂。目前机构大多对“人工智能+安防”的应用前景较为乐观,认为安防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范畴中既有迫切性又有实用性的领域。
 
  人工智能的崛起离不开三要素:深度学习为算法提供了重要基石,大数据为存储提供了高效燃料,GPU、超级计算机、云计算为运算能力提供了引擎助力。其中,深度学习作为最核心的技术支撑,其灵感来源于大脑神经网络,让机器具备了人类对事物抽象和重构的能力,在算法层次上由浅至深,在特征设计上从人造特征到自主学习,让机器拥有接近甚至超越人类的模式识别精度、超强抗干扰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强大的种类识别能力。作为机器视觉最具代表性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状况又是如何呢?
 
  “中国芯”正在迅速崛起
 
  网络高清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图像质量,使摄像机可以更好的记录现实场景,这同时也对芯片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工业化、标准化的加速及第三方的介入给芯片设计业者提供了快速进入市场的可能,从而推动了芯片国产化和产业化的逐步升级。而安防行业的蓬勃发展,让国产芯片厂商看到了希望,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国产芯片研发生产的企业,将目光聚焦在安防芯片上,试图在安防行业一展拳脚,发挥最大的价值。
 
  中国安防芯片的技术演进路线越来越清晰,功能多样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有了“中国芯”,一方面所有的芯片产品定义真正来自国内客户、系统集成商以及最终行业用户需求,在源头上保证芯片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在芯片布局上紧密契合国内客户的产品演进,推动视频监控产业的持续升级。
 
  前端设备插上了深度智能的翅膀
 
  作为视频监控的前端设备,监控摄像机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历程。视频图像来源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第一环,运用传统的摄像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检测准确率不高,漏抓误报比较多,抓拍不清晰,图像质量不理想等。前端摄像机内置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对人脸、车辆等关键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抓拍,有效解决漏抓误报问题,也能为后端分析服务器提供更清晰、更高质量的图片,更出色的成像效果大大提升了后端的资源利用率,同等条件下可大幅节省中心部署空间,同样的投入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用。
 
  安防行业中不少企业已经在纷纷布局智能前端的市场,以安防龙头企业为例,它们推出的前端摄像机中内嵌深度学习算法,具有结构化信息提取、小型人脸库比对、人体属性分析、人员流量统计、道路实况检测、车辆特征识别、全景监控等多种功能,将前端设备的智能化应用发挥到极致。此外,还将人眼仿生、MSS多光谱成像、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等技术融入其中,可对因环境造成的图像模糊昏暗进行亮度与清晰度的还原,还能实现环境测温、防火防盗等功能,引导着前端设备在深度智能化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深度学习开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新篇章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深度学习也正影响着安防企业,影响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是计算机图像视觉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基于目标行为的智能监控技术,其支持的功能主要有:人车物特征识别采集、人员及物件行为报警、视频信号及质量诊断、视频增强处理、图像比对、视频摘要、内容分拣等。深度学习解决了传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人工选择特征准确率低、浅层学习模型无法解析大数据等问题,使视频分析过程中识别准确率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好、识别种类更丰富。

在以人、车、物为核心视频特征识别领域,目前最成熟的其实是车辆识别算法,在平安城市建设和公安实战创新的推动下,车辆识别技术在智慧交通、智慧警务等行业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国内以深圳华尊科技为代表,在算法准确率、系统稳定性、识别种类、公安车辆大数据实战应用上表现得较为突出,且数次在华为国内外的大型活动中亮相。人脸识别算法因其应用的广泛性,火爆程度远远大于车辆算法,但就目前的技术来看,在准确率、更深层的应用上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以旷视、商汤为代表的算法公司也在高校人才及技术储备、各行业的浅层应用上做出了努力。
 
  大数据时代为算法研究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工具,而数据量的增加也意味着需要更复杂的视频分析算法模型来诠释和挖掘这些数据,使占有巨大存储资源的视频数据发挥出更多的价值。目前人员行为分析、人群分析等复杂的算法还在起步阶段,让我们想象一下,基于对人体、生物体行为细节的精确捕捉和复杂分析模型,一个城市级的视频大数据中心将能为公共安全、各类学科研究、商业发展乃至人类的进步做出多大的贡献。
 
  海量视频数据存储呈现前端分布式存储、后端集中存储和云存储三种模式
 
  随着视频图像清晰度的不断提高,其存储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目前主要存储方式有三种:前端分布式存储、后端集中存储和云存储。
 
  原有的模拟及模数混合组网的视频监控正逐步被纯IP化、全高清的网络视频监控所取代,因此前端分布式存储产品也由DVR、HDVR(混合式DVR)逐步替换成NVR产品。随着前端分布式存储的系统组网成本不断降低,同时4K、H.265技术的推出大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清晰度,并通过改变编码方式降低了存储空间需求,使得前端NVR存储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另外,NVR产品由于其简单易用的特性,为不同层面的客户所广泛使用。
 
  相对NVR的分布式存储而言,后端集中存储方式更加注重数据的集中保存、数据的可靠性及统一的管理维护,同时具有较好的容量扩展能力,因此后端集中存储方式更适合大规模部署。集中存储主要以SAN/NAS为主要代表,其中SAN因为其高性能、高稳定性而被广泛采用。FCSAN产品延时小、可靠性高,但建设成本也高很多,针对于视频监控的大容量存储需求来说并不是非常合适,而IPSAN产品由于其互联互通性高、管理维护简单、建设成本相对低廉等优势而为安防视频监控行业所广泛应用。
 
  采用多台IPSAN存储设备叠加的方式勉强实现视频接入和图像存储需求时,由于多台存储设备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的数据整合与协同处理能力,因此也额外带来了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设备冗余性能和存储空间无法共享及利用等问题。应需而生的云存储利用集群化、虚拟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对整个系统内的设备资源、带宽资源、存储空间资源等进行统一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的透明存储服务。在云存储技术中,不同厂家的应用方案也有所不同,安防厂商基于对业务的理解顺势推出安防专用云存储,数据存储厂商则力推通用云存储以期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视频监控在各行业的应用情况
 
  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视频监控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7版)》显示:当前,视频监控的主要需求依然来自于平安城市建设、行业延伸及民用市场开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政府对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及升级改造的重视,各行业对视频监控及视频应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居民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促进视频监控行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此外,伴随着“中国制造”、“互联网+”的开展,视频监控也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从发展势头来看,传统的金融、能源市场趋于饱和,政府、交通市场还在持续快速增长,民用、医疗、教育等新兴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就智慧城市建设而言,目前大城市的安防基础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小城市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视频监控更多的向联网化、智能化和高清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对数据和有效信息利用要求的提高,云存储、大数据和云计算也开始发展。
 
  在智能交通领域,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互联网开始普及以来,互联网的体验型应用越来越渗透到智能交通中,此外,视频智能分析、车联网等技术不断突破,不仅提高了公安交警的工作效率,也给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便利、更人性化的平台。
 
  民用市场迎来发展期。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消费者正在成为推动消费安防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商铺、家庭逐渐成为常规安防需求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民用安防监控只占了6%的市场份额,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民用安防监控产值占据了整体的30%以上),具有非常强的发展潜力。随着家庭市场的发展成熟,市场会向更高一级的使用便利化以及有序管理服务方向发展,家庭监控将融合移动监控、云存储、隐私保护以及综合运营服务,不单单是安全功能,同时也向个人价值的满足和分享方向发展。


视频监控行业化应用能力的不足之处

 
  国家SVAC编解码能力亟待提升
 
  监控数据作为敏感的可视化信息,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敏感视频外流给国家和地区造成的舆论压力非常大,所以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监控专用编解码协议SVAC得到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也在广东等地区进行试点推广。原定于去年推出的SVAC2.0版本协议延至今年发布,6月1号起正式实施,但是与主流的H.264、H.265相比,SVAC技术迭代进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码流压缩传输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市场产品线也还不够完整。
 
  产品缺乏亮点
 
  目前视频大数据还处于相对比较初期的阶段。整个视频大数据的领域,包括了云存储、云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云存储在行业内已经相对比较普遍,但是各个厂家对云存储的定义不尽相同,有很多拿传统的存储系统包装一下出来就是云存储。云智能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大数据分析和挖掘部分则还处于相对早期的探索阶段,因为它依赖于数据的沉淀、汇聚和清洗。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安防产品的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产品缺乏足够的亮点。早期的监控平台并不是以云架构方式建设的,也没有数据开发共享的概念。在大数据时代的整体背景下,原来的很多监控平台难以支撑大数据的应用,市场急需一个新的云架构的监控平台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视频分析准确度低、缺乏深层次挖掘
 
  视频监控行业发展这些年,视频分析准确度低是制约其得以大规模应用的首要问题,系统针对复杂异常行为建模困难,目标与背景接近会导致目标特征信息提取困难,运动目标被遮挡会造成目标信息缺失,目标移动速度过快或算法过于复杂导致跟踪的有效性较低,这些因素都很容易造成误报、漏报、跟踪困难等结果。同时,对于视频图像信息也缺乏深层次的挖掘,难以支撑不同用户的差异化应用需求,视频图像信息及数据的价值仍未得到充分地利用。
 
  视频图像检索速度慢、效率低
 
  前端采集设备不断回传的视频、图片等信息,都需要在平台服务器上叠加算法进行分析,由于服务器本身处理性能的限制,无法并行处理日益累积的超量数据。视频监控每天的数据量就有高达上千PB,累计的历史数据越来越庞大,系统也就逐渐暴露出数据存储压力大,检索速度越来越慢,数据统计、分析效率越来越低等问题。因此,虽然智能分析服务器的应用为公安、交警等需要大量检索视频的情况节省了人力与时间,但整体的效率仍有较大提高的空间。
 
  在安防市场需求的催生及深度学习技术的助攻下,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目前已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最前沿的技术之一。让我们期待,在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逐步过渡的进程中、在技术储备与市场孕育趋于成熟之时,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将于全面化、深层次的应用中带领我们迎来一个全新的智慧时代。

关键字:视频监控  安防  智能化 引用地址:智能安防时代下 视频监控进入“深度”时代

上一篇:分布式云监控:地铁视频监控新概念
下一篇:新一代视频云 人脸识别可即时比对黑名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24

中国安防市场:住宅市场仍然大有希望
据iSuppli公司,2012年中国安防产业的营业收入预计将从2007年的151亿美元增长到24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3%。2008年该市场的营业收入将增长到176亿美元,比2007年上升16.3%。同时,全球安防市场营业收入预计今年将达到42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6.7%。 这种强劲的增长反映出中国安防产业的大众市场消费潜力。最近iSuppli公司进行的一项产业调查表明,当前的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尚未对中国安防市场的增长预期造成明显冲击。 中国的主要安防产业应用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四类:视频监视,访问控制,侵入侦测和智能管理系统。监视系统在中国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为26.3%,其后是访问控制与侵入侦测
[安防电子]
基于ARM+DSP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终端设计
  1 引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视频监控 系统正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方向发展。从硬件形式上看, 视频监控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模拟视频信号监控、PC机加视频卡的数字 视频监控 和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数字视频监控 。基于PC机技术的监控系统采用在普通PC机中插接视频采集卡的集成方式,由视频卡完成图像采集、数字化和数据压缩,PC机通过网卡和通信设备实现互连。这一类系统目前已经占据市场主流。随着嵌入式芯片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与成熟,基于嵌入式体系结构的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具备体积小、性能稳定、安装方便等优越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国外起步早,已有产品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国内用户
[嵌入式]
基于ARM+DSP的智能网络<font color='red'>视频监控</font>终端设计
昆明301事件为全国火车站安防敲响警钟
    3月1日晚9时许,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持械砍人事件。截至3月2日6时,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已致29人死亡、130多人受伤。目前当地有关部门正全力做好伤员救治工作,并调动警力全力缉拿在逃嫌犯。3月2日清晨,火车站秩序基本恢复。昆明恐怖袭击案发生后,李克强要求加强治安防控措施,各地警方纷纷展开行动。车站作为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客运点,安全防范一直是各地公安部门把握的重点,尤其是两会期间安保扩展至新疆,车站安全备受关注。    3月2日清晨,乘客在昆明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      以监控为首,安防设备为车站安全保驾护航      ◇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提供取证      车站安防系统建设以视频监控为中心,向周围发散。其中,闭路电
[安防电子]
世界最小单卡16路DSP实时压缩卡研制
  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单卡16路DSP实时压缩产品日前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制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安防产业在技术研发上的又一次突破。   DSP实时压缩卡是监控系统后端的图像采集卡,如果说监控系统是人的视觉系统,那么DSP实时压缩卡就是人的大脑,它是监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所有从监控系统前端接收到的视频信息都被记录在DSP实时压缩卡上。该技术的研发单位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今年推出的新产品HB18系列DVR专用视频压缩卡中,就使用了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单卡16路DSP实时压缩产品,仅165×110mm大小。   据有关科研人员介绍,DSP实时压缩卡体积缩小,极大地提高了压缩卡的集成度,优势十分明显,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可靠性也明显提高。同
[嵌入式]
智慧工厂如何实现智能化
传统工厂到智慧工厂的变革必然会成为未来世界制造业中最大的一波“浪潮”,传统工厂如何快速实现角色的转换?我们认为,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是关键。 从长期来看,工业4.0对于智慧工厂的投入将远超过一般工业,但项目盈利能力也将显著提高,并且资本投入越大、斜率越陡峭,即投资的边际回报率越高。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工业4.0都将是制造业发展不可绕开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以来专注于工业控制领域,同时深刻感受到这次工业智能化给制造、生产带来的改变,物联网已经在不断的走进工业生产制造,在我们合作的企业中,工业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如MES系统)算是典型,而在工业生产信息网络中,zigbee当之无愧成为了主角。 图1 采用zigbee搭建的生产信息化管理
[物联网]
智慧工厂如何实现<font color='red'>智能化</font>
数码视讯道路交通视频监控技术探讨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在这场数字化产业革命浪潮中,我国的交通行业也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道路交通信息化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出行环境,人们设想中的智能公路已经不是梦想。 自1984年我国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开始(长15.9公里),到现在已二十多年时间,截止2008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03万公里,路网已基本形成,总长度居全世界第二。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仿国外到完全自行设计并制定适合我国的相关标准,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速公路信息化的需要也呈现出高度智能化、高度信息化、高
[安防电子]
宝马汽车,如何应对中国「汽车智能化」浪潮?
我们上篇文章 《Stellantis左手卖东风,右手买零跑》 讲述了大众经济型外资品牌在中国已经是瑟瑟发抖,各自在想尽各种办法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其实中国市场还有一类以奥迪宝马奔驰为代表的豪华汽车品牌,他们在中国市场怎么样呢? 下图为过去几年奥迪宝马奔驰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到,豪华汽车品牌的销量也没有持续之前一直的上扬,开始出现分化,另外中国品牌例如 比亚迪 仰望,方程豹,蔚来汽车等都开始在豪车这个区间展开影响力。过去外资豪车品牌在上半场的电气化豪华品牌也鲜有跑出印象深刻的产品和技术,那么到了智能电动汽车的下半场,会怎么样呢?这些豪车品牌怎么应对呢? 最近宝马汽车集团在中国召开了其2023宝马集团中国峰会,透露出了宝马如何应
[汽车电子]
宝马汽车,如何应对中国「汽车<font color='red'>智能化</font>」浪潮?
基于ARM-Linux和CDMA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0 引言 CDMA(码分多址)无线网络具有覆盖面广,高效、低成本的特点,CDMA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0kb/s,这里开发的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充分利用CDMA无线网络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而搭建的数据传输系统,特别适合边远偏僻或不具备常规网络传输条件的地方使用,例如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路口(车牌实时监视)及城市路灯的监控等。 1 嵌入式Linux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要求严格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目前嵌入式系统已经无处不在,从汽车、家用微波炉、PDA(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到工控生产现场、通信、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
[嵌入式]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