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浪来袭,万亿安防蛋糕如何切分?

发布者:幸福如愿最新更新时间:2017-11-20 来源: 安防知识网关键字:AI技术  安防产业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AI+安防”从萌芽到全面爆发


  人工智能是一个拥有近70年历史的学科,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全面突破,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而安防行业也源远流长,仅是在国内就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在视频结构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领域二者存在天然的交集,近年来安防与人工智能之间关系变得极为密切。


  早在本世纪初,融入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就开始成为行业变革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驱动力。而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源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广义上也是一种人工智能系统。由此,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用的落地,也被视为AI与安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随后,车牌识别、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技术在公安、交通、金融、司法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在应用场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适应性与准确性也得到明显提升。


  在2012年前后,政府开始大力推行智慧城市政策,视频检索、视频摘要及视频结构化处理等技术亦被引入安防监控领域,“智能安防”的概念开始大肆崛起。这个阶段还有个现象,百度、360等一些互联网厂商以智能摄像机切入安防的家用、商用市场。


  2014年下半年,AI与安防监控融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真正意义的“AI+安防”融合应用模式已经初现雏形。与市场上的SmartIPC主要定位于警戒线、区域看防等报警类应用不同,该感知型摄像机能够基于视频的智能分析,识别出监控画面中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语义描述和最佳图片抓拍,然后通过后端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代替人类做出思考和判断。其后,诸多安防主力厂商也有推出类似形态产品。


  进入2016年,大数据、云计算从概念迈向应用,加上硬件芯片的支持以及深度学习工具趋于成熟,人工智能瞬时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并顺势在垂直领域发酵。拥有海量数据分析需求的安防行业成为AI绝佳的训练场所。


  安防有“一个隐形的房地产市场”的美誉。据统计,2016年我国安防行业产值达54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万亿。面对这个规模巨大的市场,自然,安防也成了AI最先大规模产生商业价值的领域。


  智能分析、人脸识别等实际应用迅速地从初级阶段进入到相对成熟的应用阶段。其中图像识别技术日趋从近距离识别向远距离识别、从静态识别到动态识别、从小群体到大群体识别方向发展。


  政策层面,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规划》里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规划和要求。


  AI革命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一批新创企业、芯片厂商开始高调介入安防行业。AI不仅让科技新贵获得了入场券,传统企业也把AI当成一个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纷纷推出“人工智能+安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力图在安防AI时代担当重要角色。


  二、群雄逐鹿:从算法、方案到应用


  在IT互联网领域,人工智能是一个神仙打架、高人博弈的局;然而纵深到安防这块腹地,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幅图景。随着VC类算法企业的入局,芯片厂商布局的加速,安防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生变,至此一场围绕“AI+安防”话语权的争夺战尤为激烈,在众多玩家参与下,也将呈现出群雄逐鹿局面。


  尽管热炒“AI+安防”概念的厂商很多,但目前来看,真正在发力的还是这三类企业:以上游视频芯片往下游渗透,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全面部署安防的主流芯片厂商;以安防作为敲门砖打通全产业的新创AI算法公司;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深化应用的安防第一梯队企业。


  这三类企业目前都对“AI+安防”这块高地发起魅力攻势,并且都保持着很高的曝光度。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芯片厂商处于产业链顶层,与安防企业、算法公司更多时候保持的是一种合作关系;而处于中间层的算法公司与应用端的安防企业虽偶有合作,多数时还是处于一种无声的暗战状态,战线从算法、解决方案拉到应用。


  算法公司头顶着VC/PE的美丽光环,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而安防主力企业,占据智能安防监控入口优势,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软件、场景和数据公司,因而在业内赢得更多用户的信赖。


  安防龙头公司在AI研发投入上砸下重金,包括成立独立的AI研究团队、收拢AI方面人才、提升底层技术/算法。其中,苏州科达的投入总额虽不及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但是其研发投入的资金就占了营收的27.73%。


  而另一端,旷视、商汤、格灵深瞳等新创企业也在积极补足硬件层面的短板,今年安博会上不约而同的推出智能终端及服务器产品,此外还积极向华为、东方网力、中兴力维抛出橄榄枝;而为了在用户端迅速扩大存在感,甚至推行零利润赚口碑策略。


  在AI应用层面,过去一年多以来,安防厂商和算法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地进展。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苏州科达等多家企业的AI王牌产品更是在G20杭州峰会、金砖厦门会议、“十九大”等大型活动中赚足眼球,获得公安、交管等部门的高度认可。据悉,其中来自苏州科达的海燕系统已经由苏州、厦门两地试点向成都、北京等全国多个地市扩散,红遍公安系统,获奖无数,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


  三、AI深度重塑安防行业


  毫无疑问,AI技术正成为新一轮安防产业竞争的重要制高点。AI的深度渗透促使安防行业洗牌的加速以及市场格局的逐步重塑。


  人工智能芯片不断进化,AI算法效率大幅提升,AI技术与安防场景磨合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在安防行业应用形态也会呈现出更多元化的发展;另外,AI的触角也将得到不断延伸,从公安领域、交通领域拓展到楼宇、银行等新场景。


  在产业面,随着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全新突破,安防大拿、算法新贵甚至一些扮演潜伏者的IT巨头对于人工智能与安防融合应用的兴趣和信心逐渐增加,都在试图抓住这一热潮,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有迹象显示,它们都在大举加码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算法+芯片+应用”的新生态。“人工智能+安防”基础平台有望成为引爆产业的导火线,从而深远地影响世界。


  当然,AI也不只是寡头新贵们的狂欢盛宴。未来随着更多开源平台的出现,算法的门槛将明显降低,人工智能技术从尖端化走入平民化,使得传统安防企业也可玩转AI,为其提供“弯道超车”的可能。


关键字:AI技术  安防产业 引用地址:AI巨浪来袭,万亿安防蛋糕如何切分?

上一篇:行业盘点 | 2018中国安防趋势十大看点
下一篇:脸部识别并非最先进?汗液识别将更精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27

2012:安防产业闪耀后经济危机时代的亮点
    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调查显示,2015年行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而2011年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了2700亿元,较2007年增长86%,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增速放缓的现状下,安防产业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物联网大潮下,以智能高清成为引擎,平安城市建设为安防行业发展铺平道路,回顾2012年中国安防行业,监控市场是否达到30亿规模?防盗报警未来发展走向人性化?门禁市场渐入理性发展?智能家居高调走低碳道路?引用某纸媒的一句话“2012世界不太好,中国也不太坏”,那么中国安防行业怎样?中国安防展览网2012年终总结倾情展现!     一、
[安防电子]
初级无人驾驶最核心的6项技术,压根与人工智能无关?
互联网人喜欢说风口,更喜欢把风口放到一起,好像这样能造成1加1大于2的效果。   而且有些被寄予厚望的技术可能确实有内在联系,于是就更可能被看做有相互刺激的合力产业来对待,期待协同爆发能产生天翻地覆的效果。   比如 人工智能 和 无人驾驶 。   确实,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处理比如机械操作、驾驶、勘测等工作是毫无疑问的必然。     但是必然不等于马上实现,我们现在所处的只是众多技术在研发和商业化的开端而已。从0进化到10,1和9都是不能迈过的。目前的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可能就处在这样一个关系里。   【无人驾驶的第一级形态,必然是低速和固定场景应用】 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的核心判断点,在于从自动
[嵌入式]
H.265的诞生影响视频压缩产业 会引起安防超高清的爆发式增长
4K最大的优势是高分辨率,然而视频监控是一个系统,4K对传输、存储、智能分析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的配套跟上.H.265最大的优势是低码率带来高画质,进而可以有效减少4K对传输、存储的压力,H.265的诞生直接影响的是整个安防的视频压缩产业,必然引起安防超高清的爆发式增长。 2010年,被认为是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的高清“元年”。这一年,国内主流安防企业纷纷推出了720P和1080P的高清系列产品,高清产品逐渐成为安防工程施工和应用的“新宠”。随着高清的产品持续发酵,2011年各个安防企业推出了从前端130万、200万、500万等全系列高清网络摄像机到高清存储、高清管理平台、高清编解码的系列产品,高清监控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
[安防电子]
H.265的诞生影响视频压缩<font color='red'>产业</font> 会引起<font color='red'>安防</font>超高清的爆发式增长
中国掀起技术人才争夺战 人工智能行业薪水直追硅谷
据日媒《日本时报》报道,中国的技术人才争夺战正在加剧。 成千上万的人被雇用来加强网络安全,审查在线内容,并试图使中国在应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在政府支持AI快速增长的时候,资金会涌向初创公司和更成熟的企业。 中国搜索巨头百度公司(Baidu)的前高级管理人士Thomas Liang表示:“公司资金充足,人才竞争激烈。”他表示,像AI这样热门行业的创业公司往往不得不提供50%到100%的加薪,以吸引员工离开成熟的技术公司,加入自己的初创公司。 中国崛起成为全球技术中心,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巨头目前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这导致了招聘热潮和工资增长,开始将顶尖人才的薪水与硅谷缩小差距。 尽管政府希望创造高薪工作并提高价值链,也
[机器人]
IARSystems率先支持集成AI技术的Arm Cortex-M55内核
IARSystems率先支持集成AI技术的Arm Cortex-M55内核 IAREmbedded Workbench现已支持最新的Arm Cortex-M55 系列处理器,为其提供强大的工具支持,助力嵌入式应用领域持续创新 瑞典乌普萨拉,2021 年 11 月 —— 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开发软件工具和服务供应商IAR Systems®宣布,其最新版本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for Arm®增加了对Arm Cortex®-M55处理器的支持。此外,9.20版工具链还新增了对多家半导体厂商的最新微控制器( MCU)的支持。 Arm的Arm Cortex-M55处理器是一款支持 AI 技术的C
[嵌入式]
IARSystems率先支持集成<font color='red'>AI</font><font color='red'>技术</font>的Arm Cortex-M55内核
Gartner 2023 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生成式AI处于期望膨胀期
新兴AI将对商业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2023 年 9 月 6日– Gartner 2023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AI)目前处于期望膨胀期,预计将在两到五年内产生巨大效益。作为本技术成熟度曲线中的一项关键趋势,生成式AI从属于新兴AI大类,该技术正在催生全新的创新机会。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Arun Chandrasekaran表示:“许多新AI技术的普及将对商业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AI基础模型的大规模预训练和规模化、会话代理的飞快采用以及生成式AI应用的普及,都预示着一场员工生产力和机器创造力的新浪潮即将到来。” 在Gartner的众多技术成熟度曲线中,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较为独特,每年会从G
[工业控制]
Gartner 2023 年新兴<font color='red'>技术</font>成熟度曲线显示生成式<font color='red'>AI</font>处于期望膨胀期
英特尔on技术创新大会:加速AI和安全的融合
基于开放、选择、信任和安全,英特尔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芯片增强”的方法。 新闻亮点 • 英特尔全面启动一项全新验证服务,并将其作为英特尔® Trust Authority的部分功能。该项验证服务可针对可信执行环境(TEE)完整性、策略执行和审计记录进行统一的独立评估。 • 与包括Red Hat、Canonical和SUSE在内的领先的软件供应商合作,提供经英特尔优化的发行版软件,以确保开发人员能够获取扩展性能所需的硬件和软件。 • 英特尔加入了Linux基金会新成立的统一加速基金会(UXL),并将提供其oneAPI规范,以帮助推动跨平台、跨多种架构的开发。 • 英特尔宣布计划开发一种专用集成电路(ASIC)
[网络通信]
英特尔on<font color='red'>技术</font>创新大会:加速<font color='red'>AI</font>和安全的融合
OPPO研究院正式成立 专注人工智能、5G技术
  公司正式成立 OPPO 研究院,旨在全面提升公司技术创新和研究能力,开展核心技术预研与储备,为公司未来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技术条件。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OPPO研究院正式成立 专注人工智能、5G技术    OPPO  CEO陈明永表示:“ OPPO 研究院的成立是公司在现有研发系统之外,布局未来的全新投入。通过OPPO研究院下设的不同研究所,以及灵活、专注的对外研究合作,OPPO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力求引领 人工智能 、5G等技术在智能终端上的发展应用。”   OPPO研究院院长刘畅表示:“研究院将聚焦在软件、硬件和标准三个领域,围绕5G、 人工智能 、影像处理和新材料新工艺等研究方向开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安防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视频监控 智能卡 防盗报警 智能管理 处理器 传感器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安防论坛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