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监控IC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13来源: chinaaet关键字:电动汽车  电池组监控  IC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池芯、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芯都需要小心监护,以扩展诸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型汽车中的能源存储系统的使用范围,延长其寿命,并确保其安全性(图1)。电池正在一系列汽车应用中得到发展。微型混合型汽车采用传统的12V铅酸电池,并有交流发电机-电机单元,汽车停车时可以让引擎停机。当踩下油门时,引擎会顺滑地起动,然后正常运行。而混合型汽车有更大的电池,如丰田公司的Prius、本田公司的Insight和雪佛兰的Volt。这些电池产生的电压超过200V。传统电池芯的化学类型是NiMH(镍金属-氢化物),但很多锂化学技术能在某种重量下提供更高的能量(图2)。全电动汽车(如Tesla的Roadster和尼桑的Leaf)都有最大的电池,它们电池组的电压范围从300V 400V。

  

  电池电压越高,在给定功率下的电流就会越低,从而减小了昂贵铜线电缆的直径。更重要的是,较高的电压可以采用较大输出的电机绕组。2004年,丰田为Prius增加了一个升压转换器,将电池组电压从200V升高至500V。这一步骤使丰田重新设计了推进电机,将扭矩从350 Nm提高到400 Nm,而功率从33 kW提高到50 kW(参考文献1)。

  数据中心亦将300V电池串用于UPS(不间断电源)备份电源。在这种应用中,锂离子电池正在替代铅酸电池。汽车利用了锂离子更好的重量能量密度,即每磅或每千克的能量。UPS应用则利用了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数据中心的空间都很昂贵,尽管锂离子电池系统价格可能较高,但它占据的空间只有铅酸电池系统的四分之一。这一事实通常能让数据中心将电池和转换器系统放在一间屋子里。有些数据中心正在考虑去掉转换器,而将直流电源输送给可以接受直流输入的数据中心服务器。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尺寸小,它们在电网级应用中可获得与数据中心相同的效益。有些电网级方案倾向采用燃料电池,而高压燃料电池组要求与电化学电池相同的精心监护。燃料电池芯还有特殊要求,在使用期间燃料电池芯有两种极性,会表现出多种故障模式。IC制造商正在使自己的电池组监护芯片适应于承受这些电池芯的负电压。

 

  

  图2,电动汽车与UPS应用都可能使用多种电池类型,它们都需要用电池组测量IC作监控(Linear Technology公司提供)。

  当监护超级电容组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用户希望获得电容的全部能量,而这样就意味着要将其放电至0V。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介电效应将使电容出现一个负电压,一般可达-0.5V。有些IC制造商正在改进自己的电池组芯片,使之能承受负电势。超级电容存储的能量少于电池或燃料电池,因此较少用于高能应用(见附文1“电池的化学特性”)。

  电池芯监控

  汽车与UPS制造商都希望精确地监控一个电池组中的每只电池芯。Analog Devices公司混合与电动汽车行业营销经理Paul Maher说:“你肯定不愿因为一只坏电池芯而让汽车停下来,但过热情况下就得停车了。”对汽车电池的监控非常关键。他补充说:“一台笔记本电脑的电池预计可使用两年,但一个汽车电池组应可持续10年。”

  测量必须很精确,因为数毫伏电压可能代表着大量的电荷。测量有一种共模问题,它要在有数百伏共模电势情况下,尝试对电池芯的精确测量。这种测量不是可以使用集成ADC的直流测量。电池电压可能以千赫的速率做改变,原因是电机变频器电路的斩波动作。此外,测量系统还需要有隔直措施,因为电池电压很危险。芯片必须耗电很低,这样才不会消耗掉电池能量。除了测量本身的困难以外,还必须将测量结果送至汽车或数据中心的多个目标点。

 

  

  图3,本电路解决了共模电压的测量问题,方法是通过一个小型隔离变压器,传送电池芯电压与二极管压降。

  电池组监控电路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精度。现代锂离子电池芯有一个平坦的放电曲线。德州仪器公司功率营销经理Matthew Borne称:“在对电池芯的充电状态估测时,5 mV的测量误差代表10%的错误。”必须停止电池的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因此较高的精度直接对应着更大的范围;一个4V电池芯上的8 mV准确度对应0.2%的精度。要提供0.2%的系统精度,电压基准在时间和温度上的精度都必须为约0.1%(参考文献2)。

  一旦获得了足够的精度,就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测量一只可能与十几只其它电池芯串联的4V电池芯。如果打算用衰减器来测量电池芯电压,就可能需要精密电阻分压器(见附文2“共模问题”)。薄膜电阻并不够精确,不能随温度而保持足够紧密的跟踪性。

  电池芯、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芯都需要小心监护,以扩展诸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型汽车中的能源存储系统的使用范围,延长其寿命,并确保其安全性(图1)。电池正在一系列汽车应用中得到发展。微型混合型汽车采用传统的12V铅酸电池,并有交流发电机-电机单元,汽车停车时可以让引擎停机。当踩下油门时,引擎会顺滑地起动,然后正常运行。而混合型汽车有更大的电池,如丰田公司的Prius、本田公司的Insight和雪佛兰的Volt。这些电池产生的电压超过200V。传统电池芯的化学类型是NiMH(镍金属-氢化物),但很多锂化学技术能在某种重量下提供更高的能量(图2)。全电动汽车(如Tesla的Roadster和尼桑的Leaf)都有最大的电池,它们电池组的电压范围从300V 400V。

  

  电池电压越高,在给定功率下的电流就会越低,从而减小了昂贵铜线电缆的直径。更重要的是,较高的电压可以采用较大输出的电机绕组。2004年,丰田为Prius增加了一个升压转换器,将电池组电压从200V升高至500V。这一步骤使丰田重新设计了推进电机,将扭矩从350 Nm提高到400 Nm,而功率从33 kW提高到50 kW(参考文献1)。

  数据中心亦将300V电池串用于UPS(不间断电源)备份电源。在这种应用中,锂离子电池正在替代铅酸电池。汽车利用了锂离子更好的重量能量密度,即每磅或每千克的能量。UPS应用则利用了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数据中心的空间都很昂贵,尽管锂离子电池系统价格可能较高,但它占据的空间只有铅酸电池系统的四分之一。这一事实通常能让数据中心将电池和转换器系统放在一间屋子里。有些数据中心正在考虑去掉转换器,而将直流电源输送给可以接受直流输入的数据中心服务器。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尺寸小,它们在电网级应用中可获得与数据中心相同的效益。有些电网级方案倾向采用燃料电池,而高压燃料电池组要求与电化学电池相同的精心监护。燃料电池芯还有特殊要求,在使用期间燃料电池芯有两种极性,会表现出多种故障模式。IC制造商正在使自己的电池组监护芯片适应于承受这些电池芯的负电压。

 

  

  图2,电动汽车与UPS应用都可能使用多种电池类型,它们都需要用电池组测量IC作监控(Linear Technology公司提供)。

  当监护超级电容组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用户希望获得电容的全部能量,而这样就意味着要将其放电至0V。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介电效应将使电容出现一个负电压,一般可达-0.5V。有些IC制造商正在改进自己的电池组芯片,使之能承受负电势。超级电容存储的能量少于电池或燃料电池,因此较少用于高能应用(见附文1“电池的化学特性”)。

  电池芯监控

  汽车与UPS制造商都希望精确地监控一个电池组中的每只电池芯。Analog Devices公司混合与电动汽车行业营销经理Paul Maher说:“你肯定不愿因为一只坏电池芯而让汽车停下来,但过热情况下就得停车了。”对汽车电池的监控非常关键。他补充说:“一台笔记本电脑的电池预计可使用两年,但一个汽车电池组应可持续10年。”

  测量必须很精确,因为数毫伏电压可能代表着大量的电荷。测量有一种共模问题,它要在有数百伏共模电势情况下,尝试对电池芯的精确测量。这种测量不是可以使用集成ADC的直流测量。电池电压可能以千赫的速率做改变,原因是电机变频器电路的斩波动作。此外,测量系统还需要有隔直措施,因为电池电压很危险。芯片必须耗电很低,这样才不会消耗掉电池能量。除了测量本身的困难以外,还必须将测量结果送至汽车或数据中心的多个目标点。

 

  

  图3,本电路解决了共模电压的测量问题,方法是通过一个小型隔离变压器,传送电池芯电压与二极管压降。

  电池组监控电路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精度。现代锂离子电池芯有一个平坦的放电曲线。德州仪器公司功率营销经理Matthew Borne称:“在对电池芯的充电状态估测时,5 mV的测量误差代表10%的错误。”必须停止电池的放电,否则会损坏电池,因此较高的精度直接对应着更大的范围;一个4V电池芯上的8 mV准确度对应0.2%的精度。要提供0.2%的系统精度,电压基准在时间和温度上的精度都必须为约0.1%(参考文献2)。

  一旦获得了足够的精度,就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测量一只可能与十几只其它电池芯串联的4V电池芯。如果打算用衰减器来测量电池芯电压,就可能需要精密电阻分压器(见附文2“共模问题”)。薄膜电阻并不够精确,不能随温度而保持足够紧密的跟踪性。

  电容可以充到电池芯电压,然后将它们切换到一个以机架为基准的电势。这种所谓的飞电容(flying-capacitor)方法可以工作,但有缺点。例如,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公司的汽车与工业电池产品业务经理Stephen G LaJeunesse认为,电容会开始在不同电势的电池芯之间传送失配的电荷。他说:“它们还需要大电压开关,而这些开关有自身的损耗,”从而降低了电路的效率。

  Linear Technology公司资深科学家Jim Williams开发了一种新颖电路,采用小型廉价变压器查询每只电池芯的电压(图3与参考文献3)。电路工作情况良好,但变压器增加了成本,也会由于震动而出现故障。

  电池组监控IC的制造商避免共模问题的方法是将芯片浮接在电池组的电压上。它们将模拟测量值转换为数字值,然后将这些数字位下送给其它芯片的daisy链。这个步骤可去掉系统中的电阻衰减器,并且测量中不会有任何的共模衰减误差(图4)。

 

  

  将测量芯片置于daisy链中,还有其它重要的要求。它需要一个隔离绝缘器,而不是多个。几十年前,工程师们要通过绝缘屏障来传送模拟电压。电池组监控芯片结构是当前的趋势。测量模拟电压,然后将该电压转换为数字位。将数字化数据传送过一个隔直屏障有很多种方法(参考文献4)。可以采用光耦、隔直电容、变压器隔离器、RF隔离器,甚至是磁致伸缩隔离器。如果是通过隔离屏障发送模拟电平,则可以采用delta-sigma调制器,如Avago的产品。

  一旦确保了精确测量,并解决了共模问题,还必须确认满足了设计的功率要求。电池组本身能为大多数电池监控IC提供电源,而这意味着会耗尽未充电电池的电能。另外同样重要的是,每个芯片都必须有相同的功耗,这样某只芯片的功耗就不会超过周边芯片,从而造成一组电池芯的不平衡。另外,也可以用汽车电池或外接电源提供隔离电源,如Analog Devices公司为其监控芯片所做的那样(图5)。这样,监控电路就不会消耗动力电池的能量。

  

  当设计测量系统时,必须要在某个通信链路上发送数据。有些制造商会将一种简单的局域串行协议(如串行外设接口SPI)转换为一种高级协议,如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通信在汽车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时间,证明了其可靠性。

  这些对测量系统的考虑还只是基本需求。为了满足汽车制造商对可靠性和责任的关切,我们必须测量电池组中的每个芯。为了尽量减少所需要的测量转换器数量,大多数IC制造商都在自己的电池组监控芯片中采用了高压、有故障保护的多工器,使芯片能够精确地测量4只 12只电池芯,然后将测量结果通过一个串行总线,传送给daisy链上的下一只芯片。

  当装配工人或机器采用热插拔更换方法,将测量电路连接到电池上时,就产生了另一个重要的可靠性问题。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工人先连接上哪只电池芯。对任意电池芯检测线的随意连接会向硅核心中注入大量电流。Maxim公司的JaJeunesse认为芯片必须有加固的节点,他指出芯片并不需要介电绝缘工艺。他说:“DMOS和CMOS已经做了这个工作,但你必须知道电路元件的偏置方法,以及内部如何短接晶体管阱和栅。”他告诫IC设计者,要用导环来解决热载流子的注入问题。

  大多数制造商都同时提供外部和片上的温度检测,因而系统设计者能够测量出环境温度和电池芯温度。然后,设计者可以在充电与安全算法中增加这些温度因数。可靠性问题也使得汽车制造商提出了对全冗余测量系统的要求(图6与参考文献5)。在这些结构中,一组daisy链接的芯片做测量,另一组芯片则用设定了最大最小极限值的比较器,监控测量情况。Intersil等制造商都努力保证芯片之间的串行通信是无源的,原因是:如果一只芯片出现电气失效情况,它仍然能让daisy链上的所有其它芯片的通信通过。大多数的电池组测量芯片还有双向串行通信,可以用自己系统的BMU(电池管理单元)微控制器查询芯片,以确保芯片的上电和工作。

 

  

 

  除了这种系统级冗余以外,很多制造商还在自己的芯片中建立了冗余和自检功能(参考文献6)。

  Intersil公司汽车产品营销经理Kenneth Lenk表示这类芯片包含了多种电压基准。他补充说,该公司亦在自己的芯片中加入了隐藏的DAC,用于校正和自检。

  很多制造商都强调说,他们的器件拥有无源的通信链接。这些链接即使在芯片失效时也能继续工作。Analog Devices公司精确放大器系列产品经理Sam Weinstein称,制造商不仅要建立内部的冗余,还要确保冗余安全芯片的运行。他指出,BIST(内置自检)很昂贵,但这是满足汽车业要求的基础。

  一个工程化委员会正在将汽车电池组系统的失效保护以及冗余功能做到ISO(国际标准化组织)26262标准中,ISO组织预计将在今年发布该标准。开发人员采用了这个标准后,就能为他们提供电动汽车中模拟、数字和软件部件的完整指南。德州仪器、Analog Devices、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等公司都在提供用于这些任务关键的先进传动模块的模拟与数字硬件。

  电池环境

  除了汽车电池组的测量以外,还必须使系统能在现代汽车所经历的恶劣环境下生存。所有这些元件都会遭受到震动与加速度。例如在铁道上通过锁链悬挂运输汽车时会出现最大加速度,表面安装芯片和无源元件都要防震。

  系统还必须能承受较消费电子更宽的温度范围。例如,电池芯无法承受+125°C的温度。并且,大多数芯片可以工作到+85°C的温度,Maxim和Analog Devices公司的芯片可工作到+105°C。Intersil和其它制造商提供能在汽车制造商指定温度下工作的芯片。低温也会产生问题。晶体管基射结电压和互导会随温度的降低而上升,从而造成放大器的振荡。

  电池组测量系统的设计必须能承受EOS(电气过载)。例如,当某个技工断开一个运转中引擎的电池电缆,以确定交流发电机是否在工作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此时,交流发电机会向电气系统发出一个100V脉冲。尽管电动汽车电池组芯片可能不会遭受到这种压力,但母线连接的电池芯则可能在大电流流过时遭到损坏,因为在电池电压上产生了一个大的过冲。

  EMI会干扰测量,是电动汽车中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图7)。所有走线和高阻节点都会受EMI影响,EMI可能破坏对电池芯电压的测量。据Linear Technology公司应用经理Tim Regan称,交流纹波可能到处都是。这种纹波来源于转换器的斩波频率,并加到电机的电噪声上。

  Regan补充说:“基本的去耦方法就很有效。”不过,去耦只是一个开始。还必须注意噪声源、PCB(印刷电路板)布局,以及屏蔽等。

  

  图7,这个实验结构可向测量系统注入电流,以确保芯片可以承受大电流。覆箔的盒子隔离了外部的辐射,因此不会影响测量(Linear Technology公司提供)。

  一旦从测量中去除了EMI,还需要考虑EMI可能造成daisy链中各芯片之间串行通信的损失。芯片之间的通信链路可能有不同的长度。Intersil公司的Lenke说:“整个链路上可能有400V??600V的电势。”

  电动汽车设计者还必须处理磁场的问题,磁场源于在汽车充电器、电池和电机之间来回穿梭的大电流。屏蔽磁场非常困难,需要沉重的金属板或钢板才能将磁场与电子元件隔离开来。与所有其它噪声问题一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是在源头抑制。要将所有大电流都局限在小的回路区域内。

  在汽车电池组监控系统中,成本是最重要的问题。面向大众市场的汽车不可能在电池组中装十几只60美元的芯片。在这个意义上,汽车设计要比军用设计困难得多,因为汽车公司不可能投入无限的资金,去解决震动、温度以及市场的高性能需求问题。Linear公司信号调整产品的总经理Erik Soule认为,芯片必须有高性能和低成本,可以大批量供应,有很好的成品率。

  模拟公司的电池组监控芯片已获得了可观的进展。器件必须有高精度、小尺寸,以及良好的特性,因为应用中有EMI和电气应力。汽车制造商要求有冗余和故障保护。虽然供应商能提供评估板,然而,如果直接将该板用于系统的某个地方,它是否能正常工作尚存疑问。你必须了解应用中的测量、噪声和干扰问题,然后才能采用好的设计和布局技术。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审慎的屏蔽,制作出的监控系统能使一辆汽车推进系统持续工作10年以上。

关键字:电动汽车  电池组监控  IC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详解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监控IC

上一篇:集成信号和电源隔离的锂离子电池组监控器
下一篇:为大电流放电锂离子电池应用提供可复位电路保护的新方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5:34

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项目启动 或将颠覆传统能源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11月5日的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项目暨中国职业导师计划(MPC)拜师仪式上表示,能源互联网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性基础,实现能源绿色化和用能高效化,将从根本上改变对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的依赖,推动传统产业向以可再生能源和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调整。     据记者了解,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项目发起和组织者为LUPA、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互联网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慈松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和项目带头人,参与实施单位有清华大学交通工具设计专业、广汽集团,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为特邀顾问。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
[汽车电子]
全球IC设计Q3营收排名出炉,前三名为博通、高通、英伟达
集微网消息,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最新统计,全球前十大IC设计业者2017年第三季营收排名与第二季排名一致,前三名依次为博通、高通、英伟达。其中,联发科第三季的营收与毛利率表现虽趋近财测高标,但相较于2016年同期,营收仍下滑18.8%,是前十大IC设计公司中唯一连续两个季度衰退幅度达两位数公司。 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姚嘉洋指出,尽管联发科推出P23与P30产品应对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然而,在高通的中高端产品线皆导入14nm制程,再加上Kryo CPU先后导入Snapdragon 636与Snapdragon 660的情况下,不论是在价格与规格都有相当的竞争力,导致高通与联发科第三季营收呈现消长状况,联发科在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
[手机便携]
应用68HC908GP32设计的IC卡计费器
引言     随着智能化控制的不断推广应用,作为智能化应用之一的IC卡也进入各大领域,如IC卡门禁系统,公共汽车的无人售票系统等。作为一个IC卡的计费系统,本设计采用了Motorola半导体公司的新型08系列单片机中的一员——68HC908GP32。 系统简介     本系统通过Motorola 68HC908GP32单片机,控制IC卡读写器读入IC卡中的数据,再对外置的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后,命令IC卡读写器对IC卡进行相应的读写,从而完成一个计费器的功能。其中的Motorola 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系统框图如图1。 68HC908GP32单片机
[应用]
IDTechEx发布《2022-2032年电动汽车的电力电子》报告
IDTechEx最近在其新的市场研究报告《2022-2032年电动汽车的电力电子》中,探讨了逆变器在实现更大的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和市场差异化方面的重要性。 据该公司称,从根本上说,电力电子行业是由向新的半导体技术过渡所支撑的,每辆电动汽车对半导体内容的需求大约是内燃机汽车的2.3倍。问题是,在半导体短缺的情况下,电气化能否持续? 短缺的根源 汽车市场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到了打击。2020年,新车的需求急剧下降:销量同比下降了15%,原因是消费者对旅行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工作不稳定,以及工厂的停工。 根据IDTechEx的说法,问题在于半导体代工厂需要尽可能地连续运作,因为中断和长的启动时间的影响,这将持续数周至数月并侵蚀利
[汽车电子]
又一国产IC测试设备厂商拟登陆A股IPO,已进行辅导备案
3月18日,广东证监局公布了关于佛山市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动科技”)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的公示。 据披露,联动科技已于2020年3月5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为进一步提高股票发行上市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现将该公司辅导备案登记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联动科技注册地址为: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光明大道16号佛山市联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赤梅;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官网显示,联动科技成立于1998年12月,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导体后道封装、测试设备,已成为国内半导体元器件、集成电路测试及激光打印设备领域的知名供应商。旗下产品系列包括“QuickTes
[手机便携]
智能电动汽车会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8月28日,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在“2018圣奥化学高峰论坛”上发表《中国 新能源汽车 行业发展及产业投资机会》主旨演讲。他认为,技术创新推动交通出行剧变,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需求不断升级,智能电动车会比预想来得更快。 作为投资机构,蔚来资本的投资主题将围绕 电动汽车 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互联网、自动驾驶及智能化系统、车联网及出行服务、新材料及相关应用而展开。 朱岩表示,自动驾驶将会是决定出行革命下半场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趋势当中,受惠于市场规模、技术难点以及降低成本这三个优势,物流场景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下一个争夺点。 从历史看今天 我们做投资,不仅仅要看一两年的趋势,更远的要看五年到十年的趋势,那么从现在的时间点来
[汽车电子]
天津圣纳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亮相京城
  圣纳充电桩企业是天津唯一一家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生产企业,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工业园区,集“产、学、研”一体化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    公司所处领域为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镍铬/镍氢电池等设备。充电桩产品以圣纳品牌著称,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系列,分别为落地式交流充电桩(按键)、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充电桩、落地式交流充电桩(触摸屏)、壁挂式交流充电桩。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高速服务站,航空,市政公交,学校等诸多领域。图为该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电动汽车充电桩日前亮相京城。
[新能源]
单通道MOSFET或IGBT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IR2117
    摘要: IR2117是美国IR公司专为驱动单个MOSFET或IGBT而设计的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文中介绍了它的引脚排列、功能特点和参数限制,同时剖析了它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其典型应用电路图和应用举例。     关键词: 栅极 悬浮 自举 欠压 IR2117 IR2117是美国IR公司专为驱动单个MOSFET或IGBT而设计的栅极驱动器,它采用高压集成电路技术和无闩锁CMOS技术,并采用双直插式封装,可用于工作母线电压高达600V的系统中。其输入与标准的CMOS电平兼容,输出驱动特性可满足交叉导通时间最短的大电流驱动输出级的设计要求。其悬浮通道与自举技术的应用使其可直接用来驱动一个工作于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