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便携设备电源管理的分析案例

最新更新时间:2011-09-23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嵌入式  电源管理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现今对电子系统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权衡电子系统的性能和功耗时,电子系统的性能往往得到更多的重视。容量有限的电池是便携设备的惟一能量来源,而电池容量的提高速度明显赶不上中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速度,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电能为便携设备提供最高性能, 是便携设备中电源管理的主要目标。除此之外,电源管理还要兼顾稳定性和散热性。电源管理模块是在可编程电管理的设备上,为电源管理提供实现各种功耗模式的应用编程接口的软件模块。

 

功率消耗有两种方式:  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静态功耗主要为晶体管泄漏leakage)功率;动态功耗则来源于电路有效性激活,例如地址线或者数据线输入时引起的寄存器线路的有效性激活。 开关电容所消耗的功率是动态功率消耗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即在电路输出时开关电容进行充放电过程所消耗的功率:

由式(1)可知 Pdynamic 依赖以下 4 个参数: C(电容量)、V(电压)、f(信号频率)和 a(可变因数)。其中,a 与芯片中出现 0-1 转换的次数有关。降低动态功耗的方法相应地分为 4 类:

①  降低电容量或者电路的储电量。

②  降低开关的活跃性。由于计算机芯片被越来越复杂的功能性所包装,使得芯片的开关活跃性增强, 因而降低开关活跃性对降低系统动态功耗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时钟门控(time gating)技术是当前流行的降低开关活跃性的技术,这种技术使得时钟信号不通过闲置应用单元。 因为时钟网络是芯片功率消耗的主要部分,这种技术恰恰可以在处理器中有效地降低功率和电量消耗。

③  降低信号频率。

④  降低电压。

后两种方法是以降低系统性能为代价的, 但同时也是降低系统功耗的主要手段。系统电源管理就是通过认识系统任务(task)和状态(status),利用合理的电源管理策略,权衡提高系统性能和降低系统功耗之间的关系,在功耗最低的情况下,为系统应用提供最优性能。本文从任务信息和系统状态两个角度对降低系统功耗的管理进行探讨研究, 并提出一种基于最高决策的系统级电源管理模块构架。

1  功耗管理技术分析

1.1  系统状态、任务和电源管理策略信息

电源管理的前提是对系统设备状态及任务信息的准确检测和管理, 以及对电源管理策略进行准确的效率统计。

系统状态包括 Running(工作)状态、Idle(空闲)状态和 Sleep(休眠)状态。有的系统可以提供多模式的工作状态,区别主要在于处理器工作频率、工作电压和设备组合的不同。任务的实时指标包括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延时(latency)和任务截止期(deadline)。硬实时任务对这些指标有硬性的要求,当系统不能达到该指标时,提供的数据或服务就会完全失效,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软实时任务则对其只有软性要求,达不到指标的后果只是无法提供要求的服务质量。 任务的信息除了实时指标以外, 还有执行任务所使用的设备部件。如果是多工作模式系统,则还要包括执行该任务的最低工作模式。许多操作系统和处理器都能够提供很好的检测模块和功能单元。例如,Linux 的 timer 函数可以提供系统状态监测计时, Intel XScale 处理器的 PMU(Performance Monitoring Unit)单元,可以用来监视 XScale 平台的工作情况。对系统状态和任务信息的检测和管理是管理模块中的重要部分

一。 电源管理策略信息包括核心算法和工作效率。 衡量电源管理策略的效率可以通过计算 “竞争比” (competitive ratio) 和 “错误率” 等来判断。

在利用竞争分析方法分析电源管理策略中使用了“竞争比”这个衡量指标。竞争分析方法的前提:  假设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竞争对手,而且这个对手对该问题的输入能够产生影响。竞争比的定义是在线(online)策略所消耗的资源与完成任务可能消耗的最少资源之间的比值。这里,在线策略是针对负载未知的系统的电源管理策略。因为在实际系统中,系统下一个任务请求的到达时间是不可能完全正确预知的, 而可能消耗的最少资源就是在电源管理策略能完全正确预知下一个任务请求到达时间的前提下所消耗的资源。这里的资源可以简单地用功耗代替,也可以结合系统执行任务的延时,即系统性能。预测错误率是针对预测策略的效率指标,它等于预测错误次数与总预测次数之间的比值,并可利用布尔数来判断预测错误率的评估函数。 

1.2 Running 状态下的电源管理方法

当系统处于 Running 状态时,电源管理模块根据任务信息,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通过转换系统设备的状态或者工作模式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例如:  任务按照运算密集型和存取密集型分类,在执行运算密集型的任务时,可以在保证任务完成的实时需求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总线频率来降低系统功耗; 在执行存取密集型的任务时,可以通过降低处理器的工作频率来降低功耗。

当系统执行多工作量的任务或者同时执行多任务时, 有效的电源管理策略是任务调度和任务截止期(deadline)相结合的电源管理策略。这种电源管理策略的基本思想是:  将任务按使用设备和任务集合分组,罗列所有调度可能,排除约束条件(在截止期内完成)以外的调度,在任务截止期内尽量使同组任务集中执行,从而使系统空闲时间尽可能集中,以实现动态电源管理。应用于该策略的任务调度流程如图 1 所示。 

 

 

 基于任务调度和任务截止期的电源管理策略的调度任务原则是:

①  调度能耗越低,则优先级越高;同组的任务按截止期排序;每组第一个任务的截止期越早, 则该组调度的优先级越高; 每组最后一个任务的截止期越早,则该组调度的优先级越高。

②  对于调度能耗与截止期完全相同的调度,先到达者具有更高的优先级。   ③  当有外部任务请求使用休眠的设备时,电源管理模块重新安排任务的优先级。

设连续函数 P(s),如果系统设备运行在速度 s 下,则其消耗的功率为 P。根据基于 CMOS 工艺的设备的立方根(cube   root)原理,这是一个严格的凸函数,它传达的信息是,任务进行得越慢,越节省功耗。这是基于任务截止期约束任务完成的电源管理策略的基本出发点。 当前有不少基于任务截止期约束任务完成的电源管理策略,例如简单化的在线策略 AVR[3](Average Rate)、OA(Optimal Available)和 BKP 策略[4]等就是这类策略的典型。其中: AVR 策略假设系统中只有一个任务在执行;OA 策略假设不会再有新任务进入安排;而 BKP 策略则在 c 比较大时才能够很好地降低功耗。

1.3 Idle 状态下的电源管理方法

系统设备完成任务后,将处于 Idle 状态的系统设备进行状态转换是该状态下电源管理的主要方法。主流策略有 Timeout 策略、基于预测的管理策略和基于随机的管理策略。其中,Timeout 策略最简单易行。该策略流程如图 2 所示。

  


 

 系统完成所有任务后,处于 Idle 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该阈值时,电源管理模块将系统转换至 Sleep 状态,直到有新任务请求到达时再唤醒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降低系统设备功耗的目的。该时间间隔可由系统提供的计时模块设定,而时间阈值 Tth 的设定由下式确定:  

 

         

式中: Etran 是已知的系统从 Idle 状态到 Sleep 状态再到唤醒,共两次状态转换所消耗的总能量;PI 是系统处于 Idle 状态所消耗的功率。 

图 3 为 Timeout 策略中两种性能的损耗情况。图中,E 为 Running(工作)状态时间,I 为 Idle 状态时间,F 为时间阈值,D 为状态转换时间,S 为休眠状态时间,W 为系统设备唤醒时间。该策略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如图 3 所示,

当 I>F+D 时,等待时间阈值的设定容易损失更多的降功机会,同时因为系统状态唤醒转换的耗时耗能,必然引起任务等待延时;甚至当 F+D>I>F 时,延时会大于唤醒耗时,这将造成很大的性能损失;同时任务执行时间的延时,还会直接导致下一个 Idle 状态持续时间的缩短。这样基于对任务完成后 Idle 状态时间和下一个任务来临时间的预测的电源管理策略就显得很有效率。

基于预测的电源管理策略是根据系统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和用户习惯等),对系统将要处于 Idle 状态的持续时间 Tpred 进行预测。比较 Tpred 和 Tth,当Tpred≥Tth 时在任务完成后立即将系统转换到休眠状态;否则,继续维持系统Idle 状态。预测时刻和 Idle 状态中的预测间隔由具体策略决定。基于预测的电源管理策略的核心是, 使用何种算法来利用系统反馈信息去更新算法的预测根据。要做出符合系统设备用户使用习惯和任务请求的准确预测,就需要对用户习惯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 并对系统任务信息和策略历史信息有较全面的统计。自适应学习树 ALT(Adaptive Learning Tree)策略、PBAL(Probability   Based ALT)策略,以及基于 AR(Auto   Regressive)模型的预测控制反馈 PCF(Predictive Control Feedback)预测策略等都是优化过的预测策略。PBALT 策略利用概率反映准确率,加强了分树之间的关联性和 ALT方法的学习能力;但这种策略的边界条件限制制约了它的应用范围。PCF 预测策略的自适应性是通过其反馈模块来控制的; 但预测策略本身在针对非平稳状态的任务请求时效率不稳定,同时,预测策略基本只考虑系统有一个工作模式,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应用。

基于随机的电源管理策略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的优化策略, 这种不确定性源于系统模型的抽象性。基于随机的电源管理策略不仅指定何时进行状态转换,而且还指定转换到哪一工作模式,因此适用于多工作模式的系统设备。它将动态电源管理看作是随机最优化问题, 而不像基于预测的电源管理策略那样通过预测的方法消除任务请求的不确定性。基于 CTMDP(连续时间马尔可夫决定过程)的随机决定动态电源管理策略给出了系统电源管理的一个最优化的决定, 但这种最优化是在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模型基础上的, 即这种算法所得到的最优化的决策只能得到系统的性能和功耗的一个预期值,并不能保证在特定的系统设备中适用,而且马尔可夫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也是需要仔细分析的。

2  基于最高决策的电源管理策略

由以上对系统电源管理策略的分析可知, 系统设备的电源管理贯穿系统设备的各个状态,因此应提出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将多种电源管理策略结合起来对系统功耗进行协同管理。该电源管理构架中有一个策略集合,每个策略都有自己的优先级,按需求使用各个策略来进行多策略电源管理。但这种构架也存在问题:  首先复杂系统的任务很可能多种多样, 而且电源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任务其降功效率也不同, 仅用电源管理策略的优先级来决定使用电源管理策略, 缺乏针对性;此外各策略信息应该在执行系统任务的过程中得到统计, 并自适应地改变其优先级。

这里提出一个基于最高决策管理模块的电源管理构架。 这种系统设备电源管理构架包括了最高决策模块、任务信息统计模块、策略集合模块、信息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5 个主要部分,如图 4 所示。  


 

信息检测模块:  用于检测系统状态信息和新到的任务信息。  任务信息统计模块:  用于统计系统设备所执行的任务信息,并解释成准确的任务信息参数。

策略集合模块:  通过对系统状态和任务信息等进行动态的统计,计算电源

管理策略的效率,更新电源管理策略信息并解释成准确的电源管理策略参数。

最高决策模块:  根据接收的任务和系统状态信息,在策略集合中选择最优的电源管理策略或者电源管理策略组,通过控制模块对系统设备进行电源管理。

任务信息是实时接收的;系统状态信息是在每次系统状态改变时,由信息检测模块提供给最高决策模块的;电源管理策略的信息指计算后的电源管理效率,以及电源管理策略适用的系统状态和任务。例如,当新任务到达后,必然有一种预测策略对此任务完成后的 Idle 状态持续时间的预测效率最高。电源管理策略控制期间,每一次决策的成功或失败都会改变该电源管理策略的优先加权参数。这样最高决策模块根据系统状态和任务信息, 决定采用最优的电源管理策略或者电源管理策略组,使系统设备的各个部分得到最优的电源管理。  

3  小结

当今便携设备中电源管理的核心是电源管理策略, 本文中提出的基于最高决策的电源管理构架的关键是预先选定电源管理策略集合。关于电源管理策略,有两方面问题需要继续探讨和研究:  第一,权衡系统设备工作性能和功耗。电源管理策略进行系统功耗管理过程中,虽然电源管理策略尽量避免延时,但是这种延时又不可避免。 系统使用者对于性能和功耗的权衡直接影响电源管理策略的选择,以及电源管理策略中具体参数的预设。第二,权衡电源管理效果和复杂度。策略集合和任务信息集合的尺寸越大,统计信息越完备,电源管理策略的决策就越准确,但同时电源管理模块的复杂度也增加了,这直接关系到其工程实现的复杂程度。另外,建立电源管理策略标准,


 

关键字:嵌入式  电源管理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嵌入式便携设备电源管理的分析案例

上一篇:一种低功耗高PSRR的基准电压源
下一篇:UPS在有线电视前端如何使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5:48

嵌入式智能射频光传输模块设计
  引言   在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无论何种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都将产生弱信号区和盲区,而对一些偏远地区和用户数不多的盲区,要架设模拟或数字基站成本太高,基础设施也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一种成本低、架设简单,却具有小型基站功能的设备——直放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移动通信服务商们开始在基地之外的建筑物内部及地下等电波盲区设置直放站,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对于通话服务的要求。   光纤直放站主要由光近端机、光纤、光远端机几个部分组成。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和光单元。信号的传输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中,光近端机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近端机输入至光纤并传
[单片机]
<font color='red'>嵌入式</font>智能射频光传输模块设计
一种嵌入式时钟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目前,在嵌入式产品的研发中,低档微处理器软件多采用裸机开发模式实现。在这种开发模式中,常有如下需求: (1)在经历特定的时间段后,执行特定操作; (2)根据给定周期执行特定操作。 传统的作法是利用前后台方式:设定硬件定时器,使其在后台以特定周期对各相关操作的标志变量作计数操作;前台则不断对各标志变量巡回查询,若发现标志变量达到预定值,则执行特定操作。可见,上述需求需直接操作硬件定时器实现,其过程繁琐,且需要用户对相关硬件有深入了解。因此,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使用方便的低端系统时钟管理器。 本时钟管理器适用于可提供至少一个硬件定时器的处理器。其为用户提供了有益、友好的裁剪途径,以满足不同目标系统的实际需要。通
[单片机]
一种<font color='red'>嵌入式</font>时钟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纳思达子公司承担核高基“国产嵌入式CPU规模化应用”课题
电子网消息,9月22日,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思达”)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收到《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关于2017年启动课题立项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根据《批复》,纳思达子公司将作为“国产嵌入式CPU规模化应用”课题的承担单位。 公告披露,纳思达全资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于近日收到工信部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出具的《批复》,艾派克微电子作为承担单位的“国产嵌入式CPU规模化应用”课题(课题编号:2017ZX01030102)予以立项,课题预算总额为33,376.0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为9,376.03万元。课题实施期为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   预计该课题的实施及资金补助将对纳思达
[半导体设计/制造]
美高森美宣布提供相位兼容嵌入式解决方案
致力于在功耗、安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提供差异化半导体技术方案的领先供应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代号:MSCC) 宣布提供相位兼容嵌入式解决方案,可在广泛的应用范围实施IEEE 1588。更新的API 4.7版本软件套件增加了ITU-T G.8275.2精密时间协议(PTP)定时和相位规范支持,具有部分定时支持。这与美高森美TimeProvider 系列 TP2700 和 TP5000 PTP主时钟系统产品线的新提升功能相辅相成。新提升功能为客户提供了显著优势,允许他们在没有完全相位觉知的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中实施相位同步,而无需替代网络中的未觉知节点或任何主要基础设施,从而降低成本
[嵌入式]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智能家居主控制系统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PC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以嵌入式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后PC时代已经来临。ARM处理器以其性能高、成本低和功耗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控制、消费,教育类多媒体、DSP和移动式应用等领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家庭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智能化正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家居的智能化正成为人们生活中追求的热点,而这里提出的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智能家居系统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2 硬件设计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需求是PC机遵循802.3和HPPTD等网络协议,通过网络访问主控制器的Web服务器,登录主控制器,通过电力线构成的家庭小型局域网络或串口,发送指
[嵌入式]
Linux2.6内核中的最新电源管理技术综述
  前言   本系列文章将结合近年来不断在各种硬件(包括 CPU、芯片组、PCI Express 等各种最新总线标准以及外设)上新增的节能技术。   从 Linux® 2.6内核及整个 software stack (包括 kernel、middleware 以及各种用户态 utility)如何添加对这些创新的节能技术的支持这一角度,为读者介绍 Linux 操作系统近几年来在电源管理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本系列文章的开篇之作,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 cpufreq,它是 Linux 2.6内核为了更好的支持近年来在各款主流CPU 处理器中出现的变频技术而新增的一个内核子系统。    Cpufreq 的由
[电源管理]
Linux2.6内核中的最新<font color='red'>电源管理</font>技术综述
实时监控系统在UPS中的重要作用
衡量UPS系统安全性能的指标中,有两个指标尤其重要:一个是系统的可靠性,另一个则是可用性。作为提高电源系统质量的主要设备,UPS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可用性,是衡量UPS系统性能最重要、最根本的指标。这里对影响UPS可用性的因素进行详尽的剖析,从而得出通过采用先迸UPS智能管理技术来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有效方法。新的UPS管理技术及产品,对提高UPS系统的可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系统可用性的定义可以看出,提高UPS系统可用性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即延长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另一途径则是降低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MTTR。从UPS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与UPS系统可用性的关系可以看出,缩短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电源管理]
飞机刹车模糊神经网络DSP嵌入式控制系统
    摘要: 对现有飞机刹车防滑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神经网络的BP算法和模糊实时控制,并且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了神经网络算法。结果表明,飞机防滑刹车效率有了明显改进,鲁棒性增强。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飞机刹车系统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飞机刹车系统是飞机上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子系统,承受飞机的动、静态载荷及着陆时的动能,实现飞机制动控制。 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飞机刹车系统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飞机刹车系统由离合开关调节压力来实现刹车控制;第二代用固定参考减速度为误差门限进行控制;1967年Hydro-Aire公司的第三代飞机刹车系统,以一定的滑移率为误差门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