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面向高级数据系统的高效、高功率 DC/DC 电源架构

最新更新时间:2011-11-11来源: 21ic关键字:高效  高功率  DC/DC  电源架构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系统工作效率和性能的过程中,数据存储和通信系统中的数字及混合信号组件的工作输入电压呈现出日益走低的趋势。在许多场合中,此类系统内部的大多数组件所需的最大输入电压如今仅为 3.3V。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传统的 5V 或 12V 中间电压轨进行旁路,并将 24VDC 或 48VDC 背板分配电压直接转换为一个 3.3V 的两用总线和电源轨。很多高功率 DC/DC 砖式模块供应商 (例如:Emerson 和 TDK-Lambda 公司) 已经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他们通过大幅提升其在高降压比操作中的性能轻松地实现了 92% 的效率指标。利用该 3.3V 中间总线,后续的负载点稳压器可产生更低的电压 (即:2.5V、1.2V、1.0V 等),以用于给电源存储器、ASIC / FPGA 内核及高速 I/O 等等供电。

    从中间总线进行直接转换可提供另一项优势,就是可以减少印刷电路板 (PCB) 中用于完成电源轨至负载布线所需的铜箔层数。以一块具有一个仅用作中间总线的 5V 电压轨的 PCB 为例,它包含两个用于支持 3.3V 和 1.8V 电压轨的 DC/DC 转换器。采用一根 3.3V 中间总线和单个 3.3V 至 1.2V 转换器重新设计的相同电路板将很有可能具有较少的铜箔层 (3 个电压轨现减为 2 个)。在电路板上最终形成的总体解决方案其尺寸是极具吸引力的,同时免除了将 5V 电位传送至 PCB 的某个完整部分的需要。在 PCB 的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铜箔层数的选项具有降低成本与节省材料的潜力,并有望改善良率及可靠性。

    另外,对于从诸如超级电容器等后备电源来实现系统运作而言,较低电压的中间总线轨也是很合适的。与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可支持较高的峰值电流、功率密度、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和较低的 ESR,因而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短时供电电源,以对电池后备系统提供补充。 由于超级电容器的最大充电电压仅为 2.3V 至 2.7V,因此,使用高效率的低输入电压降压型转换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系统准备时间,以在主电源重新接通之后实现快速系统恢复。

传统解决方案的局限性
    采用传统的 DC/DC 降压型解决方案时,开关稳压器或开关控制器需要一个大约 5V 的最小输入电压或偏置电压,用于驱动 N 沟道功率 MOSFET。在电流传导期间,需要利用该最小电压将功率 MOSFET 驱动至低导通电阻区域。对于改善工作效率 (特别是在网络及存储系统中经常遇到的大电流条件下) 的努力而言,导通电阻的任何增加都是不利的。对那些通过将中间轨电压降至最低的组件输入电源电压 (比如 3.3V) 以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系统来说,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最好地支持电流消耗通常仅为 50mA~100mA 的偏置电源 —— 增设一个 5V 输出高电压降压型稳压器;增设一个升压型转换器 (从 3.3V);或者继续使用现有的 5V 中间总线。在组件数目、设计工作量、PCB 复杂性、可靠性、成本及工作效率方面,上述的选择方案均需要采取一些令人不快的折衷措施。

    一种更好的替代解决方案
    另一种旨在解决本文前面所提及的低工作输入电压难题的可选方案是 LTM4611 降压型 µModule® 稳压器。该器件隶属于一个新的 DC/DC 转换器系列,是从传统型开关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发展而来,几乎将开关转换器的所有组件 (包括电感器) 都集成到了一个紧凑的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中。LTM4611 电源模块采用 1.5V 至 5.5V 的单工作输入电压轨,并将其降压为一个低至 0.8V 的输出电压,且可提供高达 15A 的输出电流。完全内置于一个 LGA 封装之内的自生成偏置电源可支持从单个低电压电源来运作。图 1 示出了一款针对全面运行的 15A 降压型解决方案的 LTM4611 电路原理图。由图可以明显地看出:该电路所需的外部组件极少,可实现紧凑型解决方案和简单的 PCB 布局。

 
图 1:一款完整的电压转换器原理图 (用于从 2.1V 至 5.5V 单输入运作以提供一个 1.8V/15A 输出)

工作效率比较
    从效率的观点来证明传统三级降压架构的合理性是非常棘手的,因为分配电压轨与负载之间的每个降压级的效率都必须远远高于两级解决方案。图 2 示出了先前提出的 5V 中间总线选项以及利用 LTM4611 µModule 稳压器实现的 3.3V 中间总线。在这两种情况下,48V 降压均被模拟为一个 75W Emerson (前 Artesyn) 1/8 砖单输出转换器,其 1.8V 和 3.3V 电压轨承受着 10A 负载。在传统的三级降压架构中,5V 至 3.3V 和 5V 至 1.8V 降压型转换器被模拟为 µModule 稳压器系列中的另一款器件。

 
图 2:三级与两级降压架构示意图 (给出了各自在 10A 输出电流条件下完成从
48VDC 至 3.3VDC 及 1.8VDC 转换时的总功率损耗)

图 3 比较了三级解决方案与采用 LTM4611 的两级解决方案在一个很宽的输出电流范围内 (假设每个电压轨上的输出电流相同) 的效率及总功率损耗。由于砖型模块的最大额定功率为 75W,因此对于 3.3V 和 1.8V 电压轨,三级解决方案可提供的最大输出电流被限制为 13A,而两级解决方案则可各支持高达 14A 的输出电流。如图中的曲线所示,这两种解决方案在回升至 48V 分配电压过程中的总功率损耗差异会相当大,并有可能因此进一步推高成本——源于 PCB 中铜箔面积的增大、实际系统尺寸的增加、散热器的使用、甚至包括为了保持可靠的系统运作而必需提供的强制冷却气流。


图 3:三级与两级转换的效率和功率损耗比较 (从 48VDC 至 3.3VDC 和 1.8VDC)

对于越来越多的产品而言,相比于降低重负载时的功率损耗,减少轻负载时的功率损耗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 假如不说更重要的话。子系统被设计成尽可能长地工作于较低功耗的待机或睡眠状态 (旨在节能),并只在需要时候吸取峰值功率 (满负载)。LTM4611 支持脉冲跳跃模式和突发模式 (Burst Mode®) 操作,与连续导通模式相比,其在低于3A负载电流条件下的效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多个电源的均流以提供 60A 或更大的输出电流
    对于需要提供高达60A输出的电源轨,可支持多达 4 个 LTM4611 µModule 稳压器的均流。电流模式控制使得模块的均流特别可靠且易于实现,同时在启动、瞬变及稳态操作情况下甚至可以确保模块之间的均流。

    相比之下,许多电压模式模块则是通过采用主-从配置或“压降均分 (droop-sharing)”(也被称为“负载线路均分”) 来实现均流。在启动和瞬态负载条件下,主-从模式容易遭受过流跳变,而压降均分则会导致负载调节指标下降,且在瞬态负载阶跃期间几乎无法保证优良的模块至模块电流匹配。LTM4611 通常可在无负载至满负载范围内提供优于 0.2% 的负载调节 —— 在 -40ºC 至 125ºC 的整个内部模块温度范围内则可达 0.5% (最大值)。

负载上的准确稳压
    高电流低电压 FPGA、ASIC、微处理器 (μP) 等常常需要在封装端子 (例如:VDD 和 DGND 引脚) 上提供经过精确调节的极其准确的电压 —— 标称 VOUT 的 ±3% (或更好)。在如此高的电流水平和低电压电平下,PCB 走线中的阻性分配损耗有可能对负载上的电压产生影响。为了满足针对低输出电压的这一严格的稳压要求,LTM4611 提供了一个单位增益差分放大器,用于在电压低于或等于 3.7V 的情况下在负载端子上进行远端采样。由图 1 可见,POL 两端的差分反馈信号 (VOSNS+ – VOSNS−) 在 DIFF_VOUT 上被重构 (相对于模块的局部地 SGND),从而使得控制环路能够对模块的输出引脚与 POL 器件之间的功率输送通路中的任何压降进行补偿。

    当 LTM4611 的输出电压处于标称 VOUT 的 ±5% 之内时,一个内部输出电压电源良好 (PGOOD) 指示器引脚将提供一个逻辑高电平漏极开路信号;否则,PGOOD 引脚将被拉至逻辑低电平。当输出电压超过了标称值的 107.5% 时,将触发输出过压保护功能电路并接通内部低端 MOSFET,直到这种输出电压过高的状况被清除为止。折返电流限制可在输出短路的情况下保护上游电源和器件本身。

耐热性能增强型封装
    该器件的 LGA 封装允许从顶部和底部散失热量,因而便于使用金属底盘或 BGA 散热器。不管有没有冷却气流,这种封装的外形均有利于实现卓越的热耗散。图 4 示出了 LTM4611 顶面的 IR 热成像图,由图可见:当执行 1.8V 输入至 1.5V/15A 输出转换且无冷却气流时,在实验台上测得的功率损耗仅为 3.2W。

    如前文所述,在 1.8V 的低输入电压条件下,为了以足够的幅度驱动栅极以使功率 MOSFET 完全饱和,不具备偏置电源的传统型电源 IC 解决方案将会十分吃力。因此,其热性能将低于 LTM4611 所能提供的水平 (如图 4 所示),这是由于后者具有内部微功率偏置发生器。

 
图 4:LTM4611 稳压器从一个 1.8V 输入产生 1.5V/15A 输出时的顶部热成像图。
功率损耗为 3.2W。无冷却气流情况下的实验台测试产生了一个 65ºC 的表面温度热点。

缩减占板面积
    LTM4611 内置于一种耐热性能增强型 LGA (焊盘网格阵列) 封装,具有小巧的焊盘图形 (仅 15mm x 15mm) 和实际体积 (高度仅为 4.32mm —— 占用的空间只有区区 1cm3),可提供引人注目的效率。除了高效率之外,在给定的输入电压条件下,LTM4611 的功耗曲线相对平坦,从而使 LTM4611 的热设计以及在后续产品中的重复使用变得简单易行 —— 即使在中间总线电压由于 IC 芯片不断缩小而日益下降的情况之下也不例外。

一款可靠的解决方案
    凌力尔特公司的 µModule 稳压器 (比如:LTM4611) 按照与产品序列中的其他封装集成电路一样严格的标准进行测试。在向公众发布之前,产品必须顺利地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例如:依据 JEDEC 规范进行的工作寿命测试、+85℃/85% 温度-湿度偏置、温度循环、机械冲击、振动等等。这种原则使工程师们拥有了十足的信心:这些高集成度解决方案完全能够提供堪与传统开关转换器相媲美的可靠性,而后者却需要具有众多相关联的外部组件,必须由采购、制造和质量部门进行购置、装配和检验。

结语
    业界迫切需提高速度性能和降低功耗,因而促使数字组件的工作电压不断降低。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DC/DC砖型模块供应商正在推出能够以很高的效率直接将分配电压轨 (24V 或 48V) 降压至一个低于 5V 的输出电压之新型器件。完全为了有效运行传统开关转换器而产生一个 5V 偏置电压轨的做法会增加不希望的成本、功耗、复杂性或组件。LTM4611 内置于单个 LGA 封装 (许多其他的集成电路都采用这种封装) 之中,其在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保持了高效率和上佳的热性能。LTM4611 是一款简洁和高度可靠的降压型稳压器,可轻松适应那些需要从低至 1.5V 的输入电压提供高输出电流的负载点应用,并降低了采用 “额外”电压轨的必要性。

关键字:高效  高功率  DC/DC  电源架构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设计面向高级数据系统的高效、高功率 DC/DC 电源架构

上一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前置升压变换器的设计应用
下一篇:系统电源中保持开关稳定的临界模式控制器的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03

IAR推出 CI/CD 环境中进行高效构建和测试的跨平台构建工具
IAR Systems 推出用于在 CI/CD 环境中进行高效构建和测试的跨平台构建工具 IAR全新的面向 Arm 的构建 (Build) 工具赋能用户在 Ubuntu、RedHat 或 Windows 上建立自动化构建和测试流程 瑞典乌普萨拉—2021 年 11 月 3 日—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开发软件工具和服务提供商 IAR Systems® 宣布:现已提供面向 Arm 的构建工具,该工具支持 Linux 和 Windows,进一步扩展 IAR Systems 用于实现灵活自动化工作流程与自动化构建的产品系列。这些工具支持在跨平台框架中实现自动化应用构建和测试流程,使关键软件构建和测试的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
[嵌入式]
IAR推出 CI/CD 环境中进行<font color='red'>高效</font>构建和测试的跨平台构建工具
晶丰明源:完成DC/DC产品芯片样品内部评估,入客户送样
8月31日,晶丰明源在与投资者互动时表示,目前公司优先开发的DC/DC电源芯片为大电流降压型DC/DC芯片,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开关电源控制器、负载点电源等。截至目前,DC/DC产品芯片样品完成内部评估,准备进入客户送样阶段。后期,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推出系列产品。 关于AC/DC产品进展,晶丰明源表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进行AC/DC类产品的市场推广,也取得较好的客户反馈。具体来看,以空调、冰箱、洗衣机为主的大家电AC/DC电源芯片已完成客户验证,多家客户进入批量销售阶段;适用于小家电的AC/DC电源芯片开始进入送样阶段;单火线智能面板AC/DC产品已开始批量出货。 关于研发人员的占比,晶丰明源透露,公司研发人员包括部分
[手机便携]
IDC:全球平板出货量下滑 二合一组装成长迅速
    根据IDC(国际数据资讯)2015年第一季全球供应链调查的平板组装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受到需求疲弱的影响,全球平板组装产业出货量仅达约四千一百七十七万台,较前季衰退45.1%,与去年同期相比,出货量衰退幅度亦高达20.1%。相较之下,二合一 (2-in-1) 产品则因同时具备笔记型电脑与平板功能,而较具成长潜力,尽管在第一季产业出货量较前季衰退50.1%,但与去年同期相较则成长11.3%,出货量达一百九十二万台。 IDC全球硬体组装研究团队资深研究经理徐美雯表示:「平板组装产业出货成长停滞不前,主要是受到手机与二合一等竞争产品影响。手机与平板拥有相同的作业系统与相似的产品功能,但在电信营运商的运作下,目前只有手机产品在
[手机便携]
A/D: 基于STC89C52与ADC0804的A/D设计详解
一. 硬件设计详解 1)A/D转换原理 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这三个步骤来完成, 即首先对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采样,采样结束后进入保持时间,在 这段时间内将采样的电压量转化为数字量,并按一定的编码形式给出转换结果,然后开始下一次采样。 采样需满足采样定理,即采样频率fs要大于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fimax的频率,一般取fs = (2~3)fimax, 2) A/D转换器的类型 包括两类,直接A/D转换器和间接A/D转换器, 其中直接A/D转换器包括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和反馈比较型A/D转换器。 间接A/D转换器包括电压-时间变换型(V-T变换型)和电压-频率变换型(V-F变
[单片机]
A/D: 基于STC89C52与A<font color='red'>DC</font>0804的A/D设计详解
IDC:西欧市场华为迎寒冬 小米OPPO强势增长
由于疫情的持续,上一季度西欧各大经济体的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一波衰退。不过,随着情况稍有缓和,该市场有了恢复迹象。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 显示,主流的智能手机品牌的销量已经进一步复苏。第三季度,西欧市场手机出货量总计达2880万台,不同厂商的境况各有差别。 作为全球市占率最大的手机品牌,三星在该市场的出货量达到1030万台,占据了35.6%的市场份额。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仍有6.9%的差距。在接下来的西方购物狂欢节上,三星手机销量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至于中国手机品牌华为,则在欧洲迎来了严峻的寒冬期。随着美国禁令效果显现,缺少 Google 套件的华为手机在上个季度表现非常糟糕。去年第三季度,华为售出了 620 万台智能手机,
[手机便携]
I<font color='red'>DC</font>:西欧市场华为迎寒冬 小米OPPO强势增长
MAX1227/MAX1229/MAX1231串行12位模数转换器(ADC)
MAX1227/MAX1229/MAX1231是串行12位模数转换器(ADC),内置基准和温度传感器。这些器件具有片内FIFO、扫描模式、内部时钟模式,内部平均和AutoShutdown™等特性。采用外部时钟,其最高采样速率可达300ksps。MAX1231具有16个输入通道,MAX1229具有12个输入通道,而MAX1227具有8个输入通道。所有输入通道都可以配置为单极性或双极性模式、单端或差分输入。它们都工作于+3V电源,包括一个10MHz、 SPI™/QSPI™/MICROWIRE™兼容的串行接口。   MAX1231采用裸露底盘的28引脚5mm x 5mm TQFN,以及24引脚QSOP封装。MAX1227/MAX1
[模拟电子]
MAX1227/MAX1229/MAX1231串行12位模数转换器(A<font color='red'>DC</font>)
分析ADC系统失真所造成源电阻-Analysis of AD
Abstract: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data sheets and application typically recommend driving their inputs with a low source impedance. This application note explains the possible effects such as increased gain error and distortion when using high impedance to drive an ADC without a buffer. Analog-to-digital con
[模拟电子]
ANT8908/ANT8918内置高效率升压兼容HT8691R,10.5W单通道G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ANT8908是一款高集成度、内置高效率升压的高信噪比,低底噪,具有ALC(防破音)功能的G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升压供电端支持10级限流可调,在功放工作期间,可实时软件调整限流值,防止电池过度放电。在锂电池3.7V供电时,驱动单通道2Q负载可以输出10.5W恒定功率。 ANT8908/ANT8918内置高效率升压兼容HT8691R,10.5W单通道G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ALC功能能够自动检测输出失真,动态调整放大器增益,可以避免因为音乐等输入信号幅度过大,或者电池电压波动而引起的输出削顶失真,显著提高音乐品质并且可以提高听感。 AB类工作模式,可以确保在带有收音机功能的应用中无任何干扰。AB/D类切换功能同IC使能管
[嵌入式]
ANT8908/ANT8918内置<font color='red'>高效</font>率升压兼容HT8691R,10.5W单通道G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