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变流器补偿式UPS控制研究

最新更新时间:2012-03-05来源: 电源在线网关键字:双变流器  补偿式  UPS控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引 言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绿色”电源是目前电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工业的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UPS作为一种不间断供电设备,是改善电能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关键设备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为适应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其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先后出现了后备式、在线式、三端口在线互动式及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等几种结构类型的UPS。其中由Kamran和Silva提出的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既可以补偿非线性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及谐波电流,同时还可以补偿电源电压的谐波及基波偏差,较传统双变换在线式UPS而言,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出能力强,具有综合的电能质量调节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UPS。目前国外UPS厂家只有美国APC公司拥有此项专利技术,在市场上已经推出Silcon DP300E系列大功率UPS;国内则刚刚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进行。

  本文介绍了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此类UPS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PI加重复控制的系统控制方案,实现了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的全部控制功能。

2 系统工作原理

  图1示出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的工作原理图。图中变流器Ⅰ和Ⅱ都是双向AC←→DCSPWM变流器,其直流侧接蓄电池Eb(其内阻等效为理想的恒定电阻Rb)和电容C。变流器I经电感L1和变压器T输出电压Δv串接在电源电压vs和负载电压vL之间,称之为串联补偿变流器。其输出的补偿电压由两部分组成:

Δv=Δvl+Δvh


  Δvh为谐波补偿电压,它与交流电源中的谐波电压vsh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Δvl为基波电压补偿量,补偿电源电压基波Δvsl与负载电压额定值vR的偏差。所以变流器I提供的补偿电压Δv既抵消vs中的谐波vsh,又补偿基波电压vsl,使负载电压vL成为与电源基波电压vsl同相的正弦波额定电压vR。

  变流器Ⅱ经L2、C2滤波后并接在负载两端,称之为并联补偿变流器。若负载为非线性负载,则负载电流iL由基波有功电流iLP、基波无功电流iLQ和谐波电流iLh3部分组成。对变流器Ⅱ进行实时控制,可使它输出至负载的电压为正弦波额定电压vR,并向负载输出电流i3=iLQ+iLh+(iLP-is)。其中iLQ、iLh补偿负载无功和谐波电流,使电源仅向负载输出基波有功电流is,而负载的有功电流iLP则由交流电源(is)和变流器Ⅱ(i2d)共同提供。

图1  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原理图


 [page]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非线性负载、电源电压高于或低于额定值vR且含有谐波电压时,这种UPS通过串、并联补偿变流器的共同作用,可使负载电压vL补偿到与电源电压同相的额定正弦电压vR,避免了网侧谐波电压对负载的影响;同时电源仅输入基波有功电流is,功率因数近乎为1,克服了传统双变换在线式UPS因输入整流部分所带来的输入功率因数较低的缺点。通常电源基波电压偏离额定值小于±15%,因此变流器Ⅰ仅补偿Δv ≤±15%的额定电压,其容量仅为系统容量的20%左右。正常时,市电与双变流器共同对负载供电,两变流器的最大功率强度只有负载功率的20%,相对始终在100%负载功率下工作的传统双变换在线式UPS而言,不仅整机效率高,功率器件损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而且有足够的功率裕量去应付特殊的负载(冲击负载、瞬间过载等),因此输出能力得到很大的增强,相同容量的造价也降低了。一旦市电停电,变流器Ⅱ从蓄电池获取电能继续不间断的对负载供电;当电网正常后,重新恢复市电与双变流器共同对负载供电,在正确的控制策略作用下,可以实现输出电压无间隙、无突变。

3 系统的控制

  对于图1所示的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应使得市电输入电流is是与电源基波电压vsl同相的正弦有功电流,电源供电的功率因数为1;同时负载电压vL为基波正弦电压,且vL=vR(额定值)并与vsl同相。为实现此控制目标,采用图2所示的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控制系统。

3.1、电网输入电流的控制

  控制串联变流器VSC作为基波正弦电流源运行,使其桥端输出电流il为纯正弦波,则串联变流器就可以实现通过串联变压器向电网串联注入基波正弦电流is且is与isl同相,使交流电源电流中无谐波电流,无无功电流,供电功率因数为1,其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控制系统


 [page] 由于串联变流器受控为基波正弦电流源,因此,可以采用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高频PWM整流器直接电流控制方案。图3为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控制系统电路结构,由图3可得串联变流器输入电流满足下式 (忽略电感电阻):
L1(dild/dt)=ωL1i1q+Vcd-V1d        (1)

L1(dilq/dt)=-ωL1i1d+Vcq-V1q        (2)


图3 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控制系统电路结构


式中,i1d,i1q为变流器桥端输出电流i1(a,b,c)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d、q轴分量,同理Vcd,Vcq为变流器电网输入电压Vc(a,b,c)的d、q分量,V1d,V1q则为控制量(即变流器桥端输出电压)。可见串联变流器桥端输出d、q轴电流除受控制量V1d,V1q的影响外,还受解耦电压ωL1i1q,ωL1i1d和串联变流器输入电网电压Vcd,Vcq的扰动影响。因此,在控制系统中引入解耦电压反馈和输入电网电压前馈,以消除它们对系统的扰动影响。
  
  根据式(1)、式(2)可以构成如图2所示的电网输入电流控制系统。检测三相ABC系统的负载电压VL(a,b,c)、负载电流iL(a,b,c)和电源电压Vs(a,b,c),作为电源电流指令生成模块的输入。经三相静止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变换(ABC/dq)和低通滤波器LPF后得到与基波交流分量对应的直流分量VLd,VLq,Ilq,Isd,Vsd,Vsq。

  忽略电池充电功率和系统中电感、电容、开关器件的功率损耗,由系统功率平衡可知:

Psdc=Vs1I* s1=PLdc=VldILd+VLqILq
    

则有:

I* s1 = PLdc/ Vs1      (3)


式中:Psdc为交流电源输入功率;PLdc为负载有功功率;V s1为输入电源电压的基波幅值,

V s1=(V2sd + V2sq )½ 。


  若考虑系统中的功率损耗,则需在I* s1中附加一增量ΔIs,其由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器Gd(s)产生。指令电流I* s1反映了负载所需有功功率的大小,此值除以串联变压器变比Ns后作为串联变流器VSC的d轴电流控制指令。由于不希望电网电流中包含无功分量,因此q轴电流控制指令I* 1q=0。电流调节器Gc(s)的输出结合解耦电压反馈和电网电压前馈合成控制量V1d,V1q经两相同步旋转到三相静止坐标变换(dq/ABC)后生成三相调制电压V1a,V1b,V1c。分别与三角载波Vtr进行比较,以获得串联变流器的PWM开关控制信号,使电源电流is跟踪i*s,则可实现作为正弦电流源的串联变流器对电源电流的控制功能。

  区别于高频PWM整流器,由于串联变流器的输入电网电压考虑了较大的谐波成分,因此框图中的电流调节器Gc(s)采用PID控制器。加入微分作用从而允许系统具有较高的开环增益,以提高系统的相应带宽和相角裕度,从而增进系统的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

[page]3.2、输出电压的控制

  控制并联变流器VSI作为基波正弦电压源运行,输出与Vs1同相的额定值正弦波电压VR,则可以实现负载电压的要求。其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采用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方案。令并联变流器VSI经并联变压器TP后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为V2(a,b,c),i:。。,i2(a,b,c),负载电压为VL(a,b,c),输出补偿电流为i3(a,b,c),则由图3可得到三相静止ABC系统电压、电流平衡方程式为:

L2(di2/dt)=V2-VL       (4)


C2(dVL/dt)=ic=i2-i3      (5)


  利用三相静止到两相同步旋转坐标变换关系,可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电压、电流方程式:

V2d=VLd-ωL2i2q+L2(di2d/dt)      (6)


V2q=VLq+ωL2i2d+L2(di2q/dt)      (7)


i2d=i3d-ωC2VLq+C2(dVLd/dt)      (8)


i2q=i3q+ωC2VLd+C2(dVLq/dt)      (9)


  由式(6)、式(7)、式(8)、式(9)可以构成如图2所示的并联变流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系统。其中电压外环指令V* Ld=VR,V* Lq=0,而内环电流指令i* 2d,i* 2q取自电压调节器Gv(s)输出、补偿电流前馈及电容电流交叉解耦电流之和,经电流调节Gi(s)作用后,结合负载电压前馈及电感电压交叉解耦电压输出并联变流器控制量V2d和V2q。控制量V2d、V2q经(dq/ABC)变换后生成三相调制电压V2a,V2b,V2c,分别与三角载波Vtr进行比较,以获得并联变流器的PWM开关控制信号,使负载电压VL跟踪V* Ld,则可实现作为正弦电压源的并联变流器对输出电压的控制功能。

  根据以上控制策略,由于串联变流器受控为基波正弦电流源,电源电流is为与电源基波电压同相的正弦有功电流,从而使得非线性负载中的无功和谐波电流经并联变流器得到补偿。同时,并联变流器受控为基波正弦电压源,使负载输入电压VL为与电源基波电压Vs1,同相的正弦波额定电压VR,从而使得电源电压中的谐波与基波偏差经串联变流器得到补偿(或隔离)。

3.3、重复控制的加入

  众所周知,重复控制理论是根据生产过程控制的实际需要而提出来的控制系统设计理论。由于重复控制将上一个基波周期前的误差用于当前控制量的合成,对周期性扰动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逐周期减小了误差,使得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逐周期地得到修正,稳态时具有很好的波形质量。所以我们在并联变流器的控制中采用了电压电流PI双环加上重复控制来控制并联变流器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控制策略框图如图4示。

图4  嵌入式重复控制系统框图


  这样,系统在加入重复控制器下动态响应会比原来直接用双环PI控制慢一点,但是对整个UPS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有了大大的改善。因此我们在采取加入重复控制后,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证明重复控制对UPS输出电压波形确实有大大的改善,特别是对非线性负载,效果更明显。
[page]4 系统特性仿真结果

  基于上述控制方案,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系统的数字化仿真模型,并对其工作特性进行了仿真。图1中交流电源电压Vs的基波Vs1在其额定值VR(线电压380 V/相电压220 V)的±15%范围变化。Vs中的5次谐波电压V5,7次谐波电压V7各为基波电压值的5%。负载为三相相控桥整流装置,R=9.86Ω,L=50mH,相控角α=30º,直流负载功率20kW。直流端蓄电池Eb=440V,直流电容C=3300μF。串联变压器变比Ns=2,并联变压器变比Np=3½。滤波电感L1=7mH,L2=0.3mH,滤波电容C2=70μF。系统采样频率为10 kHz,三角载波频率(开关频率)为10 kHz。

  仿真结果证实: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以较好地实现双变流器串并联补偿式UPS的功能。非线性负载对负载电流iL的波形畸变及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是明显的。非线性负载越重,则影响也越突出,带滤波电容的不控整流负载情况最为严重。

5 结束语

  通过比较并联变流器在不同控制策略下输出电压的控制效果,显然非线性负载下,单电压环控制对于输出电压波形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若电压环结合重复控制,利用重复控制对周期性干扰的周期性调节能力,可以有效的改善输出电压波形,其控制效果基本上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相当;而当系统采用电压电流双环再加上重复控制时,则输出电压的控制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兆安,杨 君,刘进军;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字:双变流器  补偿式  UPS控制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双变流器补偿式UPS控制研究

上一篇:TE电路保护部的MHP技术现已提供智能激活功能
下一篇:功率MOSFET抗SEB能力的二维数值模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27

补偿有效值大功率交流稳压电源
1999年6月17日,上海南空军械厂召开了“补偿式有效值大功率交流稳压电源鉴定会”,中国电源学会交流稳定电源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这种电源仍然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的机械调压方式,但是经过南空军械厂技术人员对普通型机调式交流稳压电源的缺点(诸如工作寿命短、动态响应慢等)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对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鉴定会上,从提交的检验报告和当场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种经过改进的产品具有明显的优点:   (1)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市售机调型由于采用普通炭刷,因其在绕组上经常滑动磨损,造成工作寿命较短(一般情况,MTBF不超过10000h),而南空改进型MTBF可达50000h,并且可以在环境温度-40
[电源管理]
上海向群SBW补偿电力稳压器电路图
上海向群SBW补偿式电力稳压器电路图
[电源管理]
上海向群SBW<font color='red'>补偿</font><font color='red'>式</font>电力稳压器电路图
基于DSP在线UPS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不间断电源UPS在关键负载连接至公共电网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旨在为处于任何正常或异常实用电源条件下的负载提供清洁、持续的电源。德州仪器(TI)TMS320F28335 DSP为在线UPS设计提供增强的、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可以高速执行多种控制算法,从而使实现高采样速率成为可能。   本文实现了基于TMS320F28335的不间断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能够在单芯片中实现在线UPS的多控制环路,从而提高集成度并降低系统成本。数字控制还为每个控制器带来可编程性、抗噪声干扰和避免冗余电压及电流传感器的使用等优点。DSP 可编程性意味着可以使用增强的算法更新系统以
[嵌入式]
晶闸管软启动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自耦补偿
摘要:软启动器作为节能控制器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大量推广,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晶闸管软启动器优于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随着国产化的推进传统的自耦式补偿器将被逐步淘汰。 关键词:晶闸管软启动器;节能控制器;自耦式补偿器;智能化软启动器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19-2713(2002)09-0437-03 表1有功功率P对比数据(30kW)序号负载率/%输出功率P2/W输入功率P1/W节电量/W 不带节电器带节电器 100880432448 20.3152.911100446654 32.8766.0716601200460 451532.1424702100370 5103064.28404038
[电源管理]
晶闸管软启动器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自耦<font color='red'>式</font><font color='red'>补偿</font>器
三相补偿交流稳压电源原理电路
三相补偿式交流稳压电源原理电路 图三相补偿式交流稳压电源原理电路 三相补偿式交流稳压电源的原理电路如图所示,它由主电路、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三部分组成。主电路又由并联部分、串联部分和直流部分的滤波储能电容Cd三部分组成。并联部分是由低通滤波器和三相PWM开关整流器组成,开关整流器实际上就是一个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串联部分的单相补偿逆变器提供整流直流电源,保持直流电容Cd上的电压恒定。直流电容Cd起滤波和储能作用。采用三相开关整流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持市电输入功率因数cosφ=1,并使输入电流的波形接近正弦,以减小对市电的污染;二是可以使电能双向流动,使逆变器负载中的无功能量可以反馈回市电电源,提高补偿器
[电源管理]
三相<font color='red'>补偿</font><font color='red'>式</font>交流稳压电源原理电路
接触图像传感器的信号读取与补偿技术
  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图像数据转换为一系列电子信号的一种装置。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是8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型图像传感器,是以CMOS技术为主的一种光电扫描器件。CIS相比于CCD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安装调试简单等优点。但无论是CIS还是CCD都要考虑干扰信号、传感器偏差等因素对图像信号的影响,只有排除了这些影响,才能真实地再现图像信息。   明输出与暗输出   明输出VP是指当CIS读取白样张时,光电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值。   明偏差UP是指像素阵列中,所有像素点的明输出的偏差值。   UP=(Vpmax-Vpmin)/Vp   暗输出Vd是指当CIS读取黑样张时,光电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值。   暗偏
[电源管理]
接触<font color='red'>式</font>图像传感器的信号读取与<font color='red'>补偿</font>技术
可冗余并联运行的单相UPS研制
1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其供电电源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多模块并联实现高可靠性大容量电源被供认为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通信二次电源的构成方式为例,从最初的单模块供电发展到1+1冗余,现在N+1方式已被广泛认可。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研究发展过程一样,逆变器并联运行技术的研究也是在借鉴DC/DC并联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深入,逆变器由于是正弦输出,其并联和热插拔远比直流电源复杂得多 ,有相序(三相时)、频率、相位、和波形等5个,其中任意一个与电网不一致,就不能使逆变器投入电网;由于交流输出,不能象DC/DC变换器那样简单地用二极管来隔离故障单元。再进一步,要实现UPS并联,则在实现逆变器并联的基础上
[电源管理]
可冗余并联运行的单相<font color='red'>UPS</font>研制
技术文章—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隔离pH监测仪
简介 液体的pH值在很多行业都至关重要。几乎所有处理液体的行业都需要pH测量系统。显然,这对于废水系统和废水厂来说很重要,但是您知道啤酒厂的水在到达污水系统之前需要具有特殊的pH值吗?此设计技巧旨在帮助向水处理系统添加高精度隔离。 本文讨论向系统添加高精度隔离。这对于监测远离系统的水pH值、监测不同的接地电平或在发生错误时保护系统不受高压影响至关重要。 pH值衡量水溶液的酸碱度。它是一个无单位数字,并根据下式定义为氢离子活性的负常用对数: pH = –log10 a(H+)(1) 纯水的pH值定义为7,而酸的pH值小于7,碱的pH值大于7。根据pH值改变颜色的所谓的指示器通常用于测量pH值。但是,此测量值只是粗略
[测试测量]
技术文章—带有温度<font color='red'>补偿</font>功能的隔离<font color='red'>式</font>pH监测仪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