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满磷脂盘状物(phospholipid disks)的碳纳米管,能让太阳能电池具备自我修复(self-repairing)的功能,就像是植物行光合作用。这种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太阳能电池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所开发,其能源转换效率号称可达到目前效能最佳之固态太阳能光电板的两倍。
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太阳能转换,以及自然界的太阳能转换,两者间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工程师会为太阳能电池做防护,以避免固态无机材料的逐渐劣化;而自然界的太阳能转换,是通过光合作用,来预防并修复不可避免的液态有机材料损坏。
在自然界,使用永续性太阳能的案例不胜枚举;举例来说,能让树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经常会受到阳光的损坏,但树叶有自我修复机制。通过对能够不断更新其太阳能转换燃料机制的生物性光合作用过程之研究,科学家们现在已经有自信能制作出模仿该种自我修复能力的太阳能电池。
MIT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声称已经破解光合作用的秘密,但表示已能够模仿植物的自我修复机制,不断充实其能量采集技术。
光合作用过程包含一些内建的机制,植物内部以化学为基础的动力引擎,会周期性地分解为基本的功能区块(building blocks),然后那些更新过的元素会再重组成全新的引擎。根据MIT教授Michael Strano的说法,植物会每个小时执行以上的程序,更新并循环其基于蛋白质的光合作用功能,使其以最佳效率持续运作。
Strano所开发的方案,具备一种会模仿光合作用程序可逆性、叫做磷脂的合成性盘状分子,该种分子每一个都具备能将光线转换成电流的内部反应中心;当把该种分子与碳纳米管混合到溶液中,盘状分子会围绕着碳纳米管自我组装。由于碳的导电性比金属好,当曝露在阳光下时,奈米管会提高释入盘状分子的电子之传输率。
而在盘状分子的内部,Strano的团队利用了会自我组装成光线采集器的、由七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建立了类似光合作用的循环性机制。通过添加一类似除油剂的接口活性剂,所有化合物组合会裂解为原来的元素;若再用过滤器将溶液中的接口活性剂去除,那些原始元素又会再次自我组装成太阳能电池。
与目前性能最佳的、能源转换效率不到20%的固态太阳能电池相比,MIT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液态光电化学电池,转换效率号称可达到40%;研究人员并表示,开发浓度更高的碳纳米管与盘状分子组合,可望能将这种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工程师做热设计不得不注意的若干事项
下一篇:正确选择与应用好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电池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53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芯原推出新一代高性能Vitality架构GPU IP系列 支持DirectX 12和先进的计算能力
- NXP 2.5亿美元收购Aviva,但车载SerDes领域依然处于战国时期
- 应对 AI 时代的云工作负载,开发者正加速向 Arm 架构迁移
- 沉浸式体验漫威宇宙,英特尔锐炫显卡为《漫威争锋》提供Day 0支持
- 艾迈斯欧司朗与法雷奥携手革新车辆内饰,打造动态舱内环境
- 《嵌入式-STM32开发指南》第二部分 基础篇 - 第7章DMA(HAL库)
- 【“源”察秋毫系列】DC-DC电源效率测试,确保高效能与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 NVIDIA 推出高性价比的生成式 AI 超级计算机
- Mapbox与Arm合作推出虚拟主机 加速软件定义汽车导航
- 移植tslib和Qt5.6到三星s5pv210开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