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以及仿真和实测

最新更新时间:2014-02-20来源: 电源网关键字:宽带放大器  仿真  实测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分布式放大器能提供很宽的频率范围和较高的增益。有一段时间,其设计通常采用传输线作为输入和输出匹配电路。随着砷化镓(GaAs)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成熟,为了提高效率、输出功率、减小噪声系数,人们提出了很多种放大器电路类型,但是分布式放大器仍然是宽带电路(如光通信电路)的主流设计。理解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GaAs MMIC分布式放大器的设计,对很多宽带电路的应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款由Craig Moore设计的分布式放大器作为该课程一个经典的设计例子,该设计甚至经历了低温环境实验,在液氮的低温下表现出更低的噪声系数。该放大器采用TriQuint公司的0.5μm GaAs MESFET工艺,其增益比基于0.5μm GaAs伪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的新电路略低,2006年的新课程中则采用了新版本的0.5μm GaAs PHEMT分布放大器和一些其他电路作为例子。本文将介绍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以及仿真和实测的结果。

图1:采用微带传输线的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结构图。

分布式放大器使用宽带传输线给一组有源器件注入输入信号(如图1),同时另一条并行的传输线用于收集各个有源器件的输出信号,并将其叠加。每一级提供相当的增益,但是增益分布在一个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和级联设计相比,总增益是各级增益之和,而不是各级增益的乘积。但使用集总参数元件来近似分布式传输线时(如图2),集总参数传输线的到地并联电容,被晶体管的寄生电容代替。集总参数元件的等效传输线作为一个低通滤波器使用,其截止频率和晶体管的寄生电容成反比。因此晶体管的尺寸直接决定了电路的工作频率上限。设计总要综合考虑的各种参数包括:放大器的级数、有源器件的尺寸、器件的工艺类型(如果有多种类型)以及每一级的直流偏置。更多的级数意味着更大的增益-带宽积,但是也会引入更大的功耗。一旦晶体管的尺寸确定,就可以使用仿真软件来优化增益、反射系数、输出功率和噪声系数等各项参数。

图2:采用集总参数元件的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结构图(其中CGS和CDS分别表示栅电容和漏极电容)。

由于分布式放大器的应用场合很多,对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很灵活,宽带增益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在Craig Moore这个设计例子中,采用了增强型PHEMT器件,因为增强型器件只需要一组正电压供电。为了能提供和198?年TriQuint半导体公司采用的0.5μm GaAs MESFET工艺的电路相同的性能,该设计采用了0.5μm GaAs PHEMT工艺,并且使用3级晶体管放大拓扑。为了适应电池供电的应用,选用3.3V电压。当然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工作电压和电流可以方便的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在1.5V和14mA的供电下,仿真结果显示:仅损失了2dB增益,并且栅电压在1.5V到5.0V,漏极电流在14~35mA之间变化时,性能的变化也很小。为达到最佳增益、匹配性能,采用安捷伦公司的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ADS进行线性仿真,确定合适的电感值、PHEMT尺寸。

图3:PHEMT分布式放大器的匹配、增益、噪声系数和稳定因子的仿真结果。

通过理想的仿真计算,该设计选用了6×30μm的增强型PHEMT器件,Craig Moore的198?年的设计中在MESFET管的漏极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匹配元件,以保证有效输出电容和栅极输入容抗相同。此时输入和输出的集总参数传输线将是对称的,其相位延迟也相同。文章还比较了这种输入输出传输线对称的匹配方案和另一种漏级电容独立优化的方案(漏极电感和栅极不对称)。对于这个简单的3级PHEMT设计,栅极和漏极输入线的相移差别很小,这里就采用较简单的非对称方案。如果输入输出传输线的相位差较大,这种方案的就不能有效的合并各级的增益。下一步使用TriQuint公司提供的电感、电阻、电容以及互连线模型取代理想元件,进行更真实的仿真。图3显示了期望的最终放大电路的增益、匹配度、稳定因子和噪声系数。仿真中采用了30mA和3.3V的直流偏置设计,以限制其功耗在100mW以内,并实现了输出功率和三阶互调截止点的折中。图4是该电路的版图,同时还包含了两个有探针接入端的测试模型管:一个是设计中采用的6×30μm增强型PHEMT,另一个是普通的6×50μm耗尽型PHEMT。

图4:3级分布式放大器的版图(包括180μm栅宽的增强型测试建模管和一个300μm栅宽的耗尽型测试建模管)。

一个典型的分布式放大其中有一半的功率被输出传输线的50欧负载所吸收,为了提高输出效率,人们通常采用一些技巧,如渐缩型传输线方法。本设计采用了50欧姆输入输出线,为了减少DC功率的消耗,该传输线的一端的50欧姆终结负载和一个较大的电容(25pF)串联后,再通过通孔接地,这样既能保证射频信号接地,又能实现隔直流的效果。漏极较大的直流供电电流只流经低阻抗的电感元件,而不是50欧的终结负载(如图5),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50欧终结电阻上的功耗。这里漏极电感的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该电感直接影响电路在1GHz附近的低频滚降速度,如果增大电容将会减小滚降速度,但是同时会增加串联电阻,从而提高直流功耗,而且较大的电感也会增大版图面积。

在提交产线流片之前,各设计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规则检查DRC(design-rule check),自198?年第一次MMIC设计课程开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采用ICED(ICEDitor)软件,并采用TriQuint提供的DRC规则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另外还使用了“版图转电路图”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工具进一步比较从ADS中提取出来的网表是否符合ICED软件中的实际电气连接。有时设计虽然能通过DRC检查,但是仍然会有一些致命的错误,只有LVS工具才能发现这些问题。新版本的ADS已经具备内置的连接性检查功能,可以排除一些连接性错误,但是外部的LVS检测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图5:分布式放大器电路的直流等效电路,可以看出流经电感L35的电流只引起很小的压降。

图6:实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结果。

表1:PHEMT分布式放大器在3.3V电压和25mA电流偏置下的各项指标实测结果。

图6和表1是整个电路的实际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在3.3V的24mA直流供电下,该电路达到了10%的功率附加增益PAE(Power Added Effeciency)以及+10dBm的输出功率。噪声系数的实测值和仿真值也很接近(图7),在5到6GHz频段,噪声系数仅为2dB,这在具备1~10GHz的10倍频程(decade)带宽的电路中算是很出色的表现了。54平方密尔(mil-square)的芯片上还放置了很多其它器件,包括一个设计中采用的6×30μm增强型PHEMT测试建模管。在3V和3.3 V电压下,8~9mA电流时,分别测试了这个模型管,并将其S参数用于电路进行二次仿真。图8为该PHEMT模型管的版图。图9和图10则是针对测试管的实测和仿真数据的比较。由于测试的参考面不同,测试模型管的寄生参数和实际电路中使用的晶体管有微小的区别,正是这些巨别导致了测试值和再仿真结果(使用ADS和Sonnet软件)在高频段有一些差别。对以单独的6×30μm模型管而言,其实测值和使用TOM模型的ADS仿真值非常接近。

关键字:宽带放大器  仿真  实测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基于宽带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以及仿真和实测

上一篇:SIMPLIS中POP仿真不收敛时怎么处理
下一篇:巴索模型做开关电源小信号仿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5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仿真模型
随着电气、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电磁波无处不在,它们对于电子设备而言都是潜在得干扰源。但是,若在一个系统中各种用电设备能和谐地是相互兼容的、正常稳定地工作而不致相互发生电磁干扰,则系统中的用电设备是相互兼容的。电磁兼容具有很多复杂的影响因素,要正确建立模型比其它领域要难的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仿真中关键技术-缝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缝隙转移阻抗等效建模思想。 1电磁兼容仿真建模技术 电磁兼容建模技术是用于建立输入参数(如辐射源、各种激励等)和输出参数(各种响应)之间关系的一种技术。对于任何电磁场泄漏模型,都可以用下面抽象的表达式来表示: 在实际屏蔽体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孔洞和缝隙结构,所以通过孔洞和缝隙的
[电源管理]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font color='red'>仿真</font>模型
无线电引信测试实现高仿真环境快速检测
无线电检测领域又有新突破,北京领邦仪器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多年经验,厚积薄发,研发了“无线电(探测器)暗箱快速检测设备”,该设备可检测无线电引信高频参数及其他各项性能,具有测试环境仿真度高,测试速度快的优势,突破了无线电测试对试验环境的要求限制。 随着武器打击精度要求的逐渐提高,对无线电测试精度提出了高标准。而无线电检测对试验环境要求很高,稍有电磁干扰就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这给无线电检测加大了难度。 领邦仪器研发的“无线电(探测器)暗箱快速检测设备”,采用吸波材料设计暗室,形成仿真环境对无线电进行测试,有效解决了无线电对测试环境的要求限制。该设备配有目标回波模拟器,能够模拟弹目交会过程,判断引信在目标回波作用下是否输出
[测试测量]
干涉型光纤扰动传感器输入信号调理电路的仿真
高速电路设计中,传输线的阻抗很重要。通过PowerPCB的阻抗计算功能可以很方便的检查传输线阻抗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1、在setup/layer definition 中把需要定义为地或电源层相应层定义为CAM PLANE。 2、在layer thickness 中输入各层的厚度、板材的介电常数等。 从上到下的含义如下: Coating:最表面涂覆的绝缘层绿油 Component:top层的铜厚度 Substrate:基底 Plane:地层铜的厚度 Prepreg:预浸材料。在powerpcb的设置中可以看到。对于四层板,一般是两个内层(地层和电源层)之间的材料 Plane:电源层铜的厚度 Substrate:基底 Comp
[电源管理]
干涉型光纤扰动传感器输入信号调理电路的<font color='red'>仿真</font>
盛世美行CarPlay/Carlife智能互联系统功能实测
    随着车载电子产品越来越智能,车主们也从最初的导航单一消费需求,上升到对智能娱乐互联的需求。同时,手机智能化应用飞速发展,手机与人车生活连接更加紧密。如今,具备移动互联、社交娱乐功能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俨然已成为消费市场的热门需求。对此,原车屏升级领域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原车屏升级的领先企业深圳市盛世美行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CarPlay/Carlife智能互联系统针对iphone用户与安卓用户做了更贴心的升级,让车主有了更舒适的操作体验。近日,慧聪网小编也实地的上车体验了一把!     主角登场,先来一组盛世美行CarPlay/Carlife智能互联系统产品的静态图。     盛世
[嵌入式]
实测边充电边打手机危害的结果 为何质疑多?
我本人以前也经常这么做,为的是节省电池, 但没想到适得其反。 前面是从大家自身使用习惯上有哪些可以节省手机的电量消耗的建议,包括调节屏幕的亮度,长时间通话尽量选择网络信号强的地方,平时不用的功能及时关闭,不要动不动就刷机或唤醒手机的休眠状态等。如果能够听从以上建议,估计手机的待机时长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其实,还有更多的细节能够帮助大家节省更多的耗电,手机振动模式、手机的响铃音量大小、甚至不同的手机铃声都会影响手机的耗电大小……。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再探讨另一个可能被我们忽略,且又一直都是这样做,但其实对手机危害很大的习惯——边充电边使用。 要说清这个问题,似乎还比较复杂,我想用下面这个框图来说明:
[测试测量]
<font color='red'>实测</font>边充电边打手机危害的结果 为何质疑多?
IAR for AVR 配置JTAGICE mkII仿真时不擦EEPROM
{业务提出的需要} 有时我们想在仿真时,依然可以使用EEPROM中配置好的参数,而不是每次仿真时都重新设置。 {配置方法} 工程- 右键- Debugger - JTAGICE mkII - JTAGICE mkII2 选中 Preserve EEPROM contents even if device is reprogrammed 如下
[单片机]
IAR for AVR 配置JTAGICE mkII<font color='red'>仿真</font>时不擦EEPROM
三星Galaxy S8+双版实测:Exynos 8895完胜骁龙835
    4月下旬,三星Galaxy S8/S8+即将在全球多数市场发售,今年三星依然延续双平台的策略,在中美日等对全网通有需求的市场S8/S8+采用高通骁龙835芯片,而在韩国亚太欧洲等市场则配备了自家Exynos 8895芯片。近日外媒Phone Arena对这两大版本的S8+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结果显示采用Exynos 8895芯片的版本跑分成绩要高于骁龙835版。   首先是安兔兔跑分,Exynos 8895版本的S8+总分174047分,而骁龙835版总分则为168133分。而搭载骁龙821的一加3T跑分就已经达到了165097分,看来最新的10nm制程工艺对性能提升并不大?   然后是Geekbench 4处理器性能
[手机便携]
电力驱动系统逆变器实时仿真
摘要:介绍了采用实际控制器输出的PWM开关逻辑信号定义正、负半桥开关函数,建立逆变器的Simulink实时模型。该模型既可实现电力驱动实时仿真系统中逆变器与电机模型的解耦,又可以确定逆变器开关死区时间。还给出了基于dSPACE实时仿真环境的逆变器-异步电机实时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针对开关频率为1kHz的逆变器,采样周期为11μs的实时仿真与仿真步长为100ns的离线仿真结果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逆变器 开关函数 实时仿真 在交通和某些工业领域中的电力驱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直接使用实际电机系统对新的控制器进行测试,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费用较高。因此,需要介于离线仿真和实机试验之间的逆变器-交流电机实时仿真器,与实际控制器硬件相
[传感技术]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