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保护电路的EMC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28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USB  保护电路  EMC设计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USB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USB信号传输电缆通常是双绞屏蔽线,其内部包含3对USB信号线和1对电源线,在传输通道上的输入电压值为4.07-5.25V,传输的最大电流约为900mA.USB接口的传输速率很高,像USB2.0最大的传输速率为480Mbit/s,USB3.0的传输速率更是10倍USB2.0的传输速率。并且USB3.0已经渐渐投入市场,必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随着传输速率的增大如何提高USB信号的传输质量,减小电磁干扰EMI和静电放电ESD成为USB设计的关键。瞬雷电子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发,从产品研发到系统设计无不尽心尽力。现以USB3.0为例,从保护电路设计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减小电磁干扰EMI:当USB接口中带有电源信号,对电源信号需要进行滤波处理。电源线上串联一个300Ω/2A磁珠,并在电源线上的磁珠两端并联电容,电容的取值一般在0,01uF到0,1uF之间。USB差分线对上串联一个共模扼流圈。对于共模扼流圈(共模电感)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共模扼流圈的差摸寄生电感对高速USB信号的影响。如果寄生差摸电感太大,就会对USB信号产生衰减,影响USB接口的工作性能。

以上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电磁干扰EMI但对静电的防护效果就差了很多,由于USB接口具有可热插拔性,USB接口很容易因人为因素而导致静电损坏器件,比如死机、复位等,更严重的会烧坏板子。因此,使用USB接口的用户迫切要求加入防ESD的保护器件。瞬雷电子现将这方面的经验与工程师朋友们分享:对于接地设备,USB的ESD保护电路原理如图1,ESD保护器件分别并联在电路中的USB数据线、电源线、工作地线和大地或金属外壳(屏蔽层)之间。对于不接地设备, USB的ESD保护电路原理如图2,ESD保护器件则分别并联在电路中的USB数据线、电源线和磁珠之前的工作地GND之间,并将USB电缆屏蔽层与GND通过Y电容相连或者直接相连。

关键字:USB  保护电路  EMC设计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USB保护电路的EMC设计

上一篇:飞轮储能技术在UPS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换个角度思考 看隔离数字电源的另一种选择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9

通过Linux实时处理USB大存储设备的视屛
由於非PC硬件对于USB主机功能的需求不断地增长。对於可携式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也一样如此,另外USB主机功能在家庭娱乐产品(如机顶盒、游戏机)中也越来越普及。以下简单实现的电路演示了如何将存储到一个闪存驱动器中的视频内容处理成可用于显示器上观看。它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克服添加支持Linux系统USB驱动的难题,从而可轻松地将不同的USB外设连接到嵌入式USB主机内 图1所示为视频处理电路的基本结构。硬件要求包括: 德州仪器基于AM3359的DevKit8600开发平台 1个VGA 8000适配器 1个桥接板 1个FTDI的FT313H EVM模块 12V供电 1个4端口的高速USB集线器 1个U
[嵌入式]
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
最新USB 3.1连接器传输品质将大幅提升。通用序列汇流排开发者论坛(USB-IF)日前正式确定传输率达10Gbit/s的USB 3.1连接器规格,不仅改善电磁与射频干扰(EMI/RFI)问题,亦与先前连接器相容,将有助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减少金属隔离片使用数量,降低笔电与个人电脑(PC)主机板的物料清单(BOM)成本。   据了解,USB-IF为降低EMI/RFI问题对USB传输数据品质的影响,在USB 3.1连接器新增四片接地弹片(Grounding Figure),分布于与印刷电路版(PCB)接点、连接器转角、公/母头介面、连接线终端等,如此一来连接器内部包覆性、隔离(Shielding)程度将提升,可将EMI及R
[模拟电子]
<font color='red'>USB</font>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
开关电源印制板EMC辅助设计的软件方法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场分析的开关电源印制板EMC辅助设计的软件设计思想,即以干扰源的干 扰分布图做为指导,以耦合系数为参考及时调整布线设计。文章最后给出了试验验证。 关键词:EMC布线干扰耦合 1引言   减小电子设备的EMI,印制板(PCB)的设计是个关键。一种好的布线方案可以在不修改电路拓扑和增加任何元件的情况下降低干扰水平。但目前PCB的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依赖于经验的尝试性设计过程,国外称之为“trial&error”设计方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PCB上主要的干扰耦合方式是传导干扰和近场干扰(包括电场干扰和磁场干扰)。它们常常可以用杂散电阻、电容、电感来表示。PCB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设法降低这些杂散
[电源管理]
开关电源印制板<font color='red'>EMC</font>辅助<font color='red'>设计</font>的软件方法
探讨通过USB获得高效双轨电源的方法
设计5V以外电源的小功率USB电路时,您必须确定是使用独立电池,还是使用来自主机的小型电源。如果电路需要大于5V的双轨电源(如采用了基于运放的仪表放大器),或必须用于便携计算机如笔记本电脑上,则问题就更复杂了。   USB2.0标准规定了对连接设备的功率要求,即耗电最大100mA,视为小功率;耗电最大500mA,则视为大功率。本文所述电路原用于一个热致发光(TL)仪器设计,设计中的微控制器、USB接口控制器,以及10个运放均作为小功率器件,从一个USB端口获得全部电源。   设备的运行需要有高性能、低噪声拾取,使系统射频辐射尽可能低。在搭建电路以前,做过仿真与验证,然后用于TL系统。本设计的吸引力在于,由于它采用的是常见元
[模拟电子]
探讨通过<font color='red'>USB</font>获得高效双轨电源的方法
USB 3.0难获市场仍同,intel、微软推迟支持
  虽然目前USB3.0已经开始得到部分厂商的认可和支持,但似乎板卡新品组的两大巨头都没有表态。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已经决定推迟到2011年再让旗下芯片组支持USB 3.0接口。   目前的USB 2.0技术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480Mbps,IEEE 1394B的最高传输速率为800Mbps,USB 3.0的速度传输率将在5Gbps左右,高于eSATA的3Gbps,而且eSATA不具备供电能力。 英特尔 此举将导致USB 3.0的需求推后一年。   即便 英特尔 预计要到2011年再推出支持USB 3.0的芯片组,但这并不妨碍其他芯片厂商自己研发。不过,主板厂商们如果打算支持USB 3.0接口的话将不得不转向寻求与其他昂贵
[模拟电子]
TE Connectivity针对移动设备推出防水型Micro USB 2.0连接器
全新MIM外壳兼具更高的强度和更强的防水性,为更轻薄的设备提供保护。 中国上海 – 2014年10月15日- 全球连接领域的领导者TE Connectivity (TE) 今天推出IP68防水型Micro USB 2.0连接器,该款产品是IP57防溅型连接器的升级版,可为当今更轻薄的移动设备提供更有效的保护,彻底隔绝液体(例如水)和固体外物(例如灰尘)进入移动设备。 IP(进入防护)等级规定了对于固体外物或液体的防护程度。第一个数字代表防止固体外物侵入的等级,而第二个数字则代表防止液体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TE的IP68连接器可在水深1.5米处为移动设备提供防水保护,防水效
[手机便携]
TE Connectivity针对移动设备推出防水型Micro <font color='red'>USB</font> 2.0连接器
7成外国人表示不考虑micro USB手机:Type-C崛起!
    USB Type-C接口在手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苹果这里甚至成为笔记本唯一接口,在小米/HTC手中,还承担了数字音频输出的重任。   尽管USB-C的正反两用有着极大的便利,但即使在2017年,依然还有2~3千元的产品坚持使用MicroUSB。   今天,著名安卓垂直媒体9to5Google做了统计,询问的是“ 在当下,你还愿意购入一部MicroUSB接口的手机吗?”   结果显示, 超过71%的受访网友认为绝不考虑,USB-C是唯一的选择 。不过,也有19%的网友表示,依然会买,因为MicroUSB用习惯了、没有感到不适,还有6%投赞成票是因为,他们需要便宜的入门产品。   虽然MicroUSB到Type-C看似
[手机便携]
Android设备使用USB的硬件接口
  最近业界的发展显示,智能手机/便携系统与自动化系统或机械系统之间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2011年春季谷歌引入的Android开放访问架构,开启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设备的巨大可能--允许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控制外部硬件。这种开放的附件框架为便携设备能够推动商务,消费和工业环境的自动化进程提供了平台,利用已经广泛采用并为用户所熟悉的操作系统,连接从厨房电器到重型机械的一切设备。   目前获取微处理器和移动设备之间点对点通信电线的最流行的一种方式是使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由于广泛普及而受到工程师们的青睐(特别是在消费电子和计算机领域)。下面的章节就如何在基于Android的平板和具备USB控制功能的微处理器之间建立这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