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DIY制作一款直流稳压电源

最新更新时间:2018-01-30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直流稳压电源  稳压电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以后可能会更多去做一个电子类的DIY,但不同电器件要求电压不一样,总不能每次都买相应转压芯片,所以索性做一个直流稳压电源。


  准备工作:


  全铜线双 12V 单24V 30W 2.1功放板专用电源变压器 (净重 850克) 一个


  已废电源机(内含风扇,散热片,电线若干) 一个


  D25BX60整流桥 一个


  50V 10000uF电解电容 一个


  LM317T稳压集成电路 一个


  5~10K欧姆可调电阻(3296型)一个


  100欧电阻 两个


  1N4007整流二极管 一个


  类海绵宝宝体 一只


  拆废弃电源机箱:

  

  原本只是想要一个金属盒子打扮变压器,但校园的GG都不让卖,无奈只好把整个废弃的机箱(当时还没问什么机箱呃)买回来。


  令人高兴的是,原来里面有两散热片,几捆电线,还有小风扇,HOHOO~(之前没看过,见笑了)

  

  接下来就是按原理图焊接了。本来焊功就不好,还要在没电路板的情况下焊,所以它的卖相也就好不到哪去了。(物似主人形?!)


  左上角的固体物理可忽略,因为第一次对220V操作,心里总担心电容接反短路神马的轰一声毁容了,所以调试时都会用书在前面挡一挡。


  说说过程中碰见的问题吧,起初用的滑动变阻器是50K带定位棘轮变阻器,但因为可调最小单位是1K,调至很小时,也会产生很大的输出,长居30V以上不下,无奈只好换3296.


  第二个问题就是输入电源了,因为变压器是双端输出,有24V12V. 起初自己是用24V. 可能是因为与稳压芯片所需最小的电压间的压差过大,使得稳压芯片没过几秒就发热,摸着就有放鸡蛋煮的冲动,所以后来才改为12V。即使是12V,输出的电压也能达20多伏,这让我很是开心,因为之前用过的转压芯片输出电压都比输入电压低。

  

  很喜欢这风扇,提前解决了夏天的锅炉生活。


  不是PS:


  其实自己也觉得这件东西没什么可炫耀处,Fu-80 微笑的鸭子之前早已做过,并且比我做得都好。但做出来,总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毕竟DIY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投入又愉悦的事情。

关键字:直流稳压电源  稳压电源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自己动手DIY制作一款直流稳压电源

上一篇:36v欠压保护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下一篇:一款DIY自制稳压电源方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01

固定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电路交流过流与直流过流保护电路 如图 1-1-0 所示,固定直流稳压电源电路采用有源伺服控制,其输出电压为±15V,可 作为小功率音频放大器或功放前级电路的工作电源。 工作原理 该固定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由整流滤波电路和稳压控制电路组成。 ⑴电源输入电路 带插头电源线 CT、电源开关 S 以及熔断器 F1 构成电源输入电路,完成将市电 (220V/50HZ)引入变压器的初级绕阻。 ⑵变压器整流电路 将市电 Ui 变换为一对大小相等的低压交流电压 U2(17.5V),二极管 VD1、VD2、VD3、 VD4 与变压器 T 的次级绕阻一起构成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将变压器 T 的次级绕阻产生的一对 大小相等的交流
[电源管理]
固定<font color='red'>直流稳压电源</font>原理图
UC3842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开关稳压电源研究
 1 引言   电源装置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高频开关式直流稳压电源由于具有效率高、体积小和重量轻等突出优点,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可以分为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前者是一个单闭环电压控制系统,系统响应慢,很难达到较高的线形调整率精度;后者是一个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电流控制型较电压控制型有不可比拟的优点。   本文介绍的UC3842是美国Unitrode公司生产的一种高性能单端输出式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芯片,由该集成电路构成的开关稳压电源和电压控制型脉宽调制开关稳压电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管脚数量少,外围电路简单,价格低廉;   (2)电压调整率很好;   (3)负载调整率明
[电源管理]
UC3842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开关<font color='red'>稳压电源</font>研究
连续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图
连续可调稳压 电源 电路 图,一般的双电源(正负对称电源)都没有连续可调的功能,给使用带来不便。本文介绍用一块7815和一块7915三端稳压器对称连接,即可获得一组正负对称的稳压电源,而且输出电压值可各自单独调节,也可同步调节。 电路如附图所示,由变压器输出的交流双18V电压经D1~D4整流,C1、C2滤波得到一直流电压,其中变压器双电源的中心抽头作为公共接地端,然后分别把该直流电压正负极接入7815的①脚和7915的③脚。7815的③脚接到电位器W2的滑动触片“d”上,7915的①脚接到电位器W1的滑动触片“C”上。当将触片“C”滑到“0”端接地时,调节W2,即可从“a”端得到“+6~+15V”的正向可变电压;若将触片“d”
[电源管理]
连续可调<font color='red'>稳压电源</font>电路图
开关稳压电源的概念
    开关电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是国内习惯称做开关稳压电源的简称,它是一个以开关转换器为功率级电路的电压自动调节闭环系统。图1给出的是一个单环控制的AC/DC开关电源系统结构框图。功率级电路是推挽式转换器,根据功率的大小也可以选用其他式隔离或非隔离型转换器电路。交流输入端可以苴接接在市电电网上(未经过隔离变压器)。图13-1所示的开关电源,也称做AC/DC离线式(Off-line)开关电源。          图1 单环控制的AC/DC开关电源系统的结构框图
[电源管理]
开关<font color='red'>稳压电源</font>的概念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及其串联应用
1.前 言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流电源应用非常广泛,其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或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目前,市场上各种直流电源的基本环节大致相同,都包括交流电源、交流变压器(有时可以不用)、整流电路、滤波稳压电路等。本文以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直流电源设计为例,介绍直流电源设计中一些问题的处理办法。并就在实际应用中,多个直流稳压电源串联使用问题做了阐述。  整流器     可控硅   2.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2.1 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三相整流变压器的设计包括:一、二次绕组的联结方式,二次侧电压的计算,一、二次侧电流的计算,容量的计算与确定,结构形式的选择等环节。其中一、二次绕组的联结方式及二次侧电压的确定是我们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直流稳压电源</font>设计及其串联应用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稳压电源一般由变压器、整流器和稳压器三大部分组成,如图5一21所示。变压器把市电交流电压变为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 一、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及对稳压电源的要求   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性指标,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滤及电压调节范围;另一类是质量指标,反映一个稳压电源的优劣,包括稳定度、等效内阻(输出电阻)、纹波电压及温度系数等。对稳压电源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四个万面的要求: 1 .稳定性好   当输入电压 Usr (整流、滤波的输出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动时,输出电压 Usc 的变化
[应用]
基于NiosII的高精度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 引言 直流稳压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泛用于教学、科研、各种终端设备和通信设备中,其作用是把交流电转换成满足一定性能的直流电供给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使用。某电子设备不仅要求其供电电源具有良好的性能,还要求运行时电源的输出电压值由程序可控。这种情况下,用模拟电路方法无法实现。 针对此种应用需求,可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来实现这一功能:以32位嵌入式NiosⅡ软核为处理器,将其嵌入FPGA中运行相应的控制程序,从而实现一个基于Nios II的高精度数控直流稳压电源。与传统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相比.该设计不仅结构紧凑、精度高,而且硬件容易升级。 2
[电源管理]
基于NiosII的高精度数控<font color='red'>直流稳压电源</font>设计
交流稳压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摘要: EMC性能是交流稳压电源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基于对交流稳压电源使用价值的要求,其EMC性能应当是除了本身能达到较高严酷度等级的抗扰度指标及合格的电磁干扰限制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其负载(对EMI敏感的电子设备)提供充足的EMC安全裕度。本文结合对产品的EMC性能要求,对有关要求与测试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并提出个人看法。 关键词: 电磁兼容 交流稳压电源 抗扰度 测试 1 基本概念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电工、电子产品重要的一项质量指标。可以认为产品质量主要由质量规范与技术
[应用]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