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制造格局大变,本土厂商引领技术风潮

最新更新时间:2009-11-24来源: 创意时代会展有限公司关键字:CMMF  手机制造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经过30年的跟随式创新,中国企业正在手机产业链中逐步崛起,本次经济危机和中国3G市场启动更是为中国手机制造业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手机制造技术论坛(CMMF2009)上,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制造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庆忠指出,手机产业链现在已经迈过国际大厂垄断阶段、芯片设计公司突破封锁阶段,进入了一站式设计阶段,将来会有更多厂商进入手机市场,从而引发手机市场格局的大变革。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中兴华为领衔主讲手机制造

      在CMMF2009上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手机制造格局的变化:在往届CMMF中领衔演讲的手机制造厂商基本都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大厂,而在CMMF2009的演讲嘉宾中,中兴与华为的字样却频频出现,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本土手机厂商正在逐步崛起,并将继续引领未来手机制造技术风潮的趋势。

      CMMF2009上,变身华为技术北美交付副总裁的罗德威博士(David D. Lu)除了继续讲述手机的可制造性设计与可制造性分析外,还特别带来了多种促进OEM/ODM厂商的成功因素,以及通过全球战略协作加速技术创新的经验与方法。罗德威还指出,现在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要,“从手机制造的方面来说,如果我们比别人先六个月到一年引进一种创新技术或设备,可能就会在产品销售方面领先一步。”

     

      罗德威列出五大OEM和EMS厂商最需要的成功因素

      同样来自华为技术的终端技术管理部项目经理王宁在CMMF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模块化及微组装技术在未来手机中的应用。王宁表示,高密度、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和快速上市是手机产品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也是对板级组装工艺技术的长期要求。模块归一化的设计方案可以缩短研发周期,有效降低开发和制造成本。模块上的高密组装和微组装工艺技术,会成为未来工艺研究的重点,如模块局部直接采用裸芯片一级封装工艺,与二级组装工艺(常规SMT工艺技术)结合,可减少产品尺寸,利于产品的高密小型化,同时整合了常规封装工艺,降低了总体成本,缩短了互连路径,电性能更优。因此,模块化及模块化的微组装技术在未来手机上的应用将会逐步推广成熟。

     

      采用微组装技术的优势

      另外一家中国手机厂商——中兴通讯的贾忠中高工则系统的介绍了手机板组装的工艺特性和14个典型焊接问题,并重点分析了CSP焊点空洞和PCB分层的成因,与解决这些问题思路和方法。贾忠中介绍,焊接问题主要集中在PCB、屏蔽框、连接器、EMI器件上,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page]

短小轻薄成手机趋势,设备厂商积极应对

      纵观当前市场,短小轻薄已经成为手机主流发展趋势,这也给手机制造设备厂商带来了很多机遇与挑战,在CMMF2009中,松下的《领先一步的三维手机主板实装技术及松下新实装平台DSP/NPM》、欧姆龙《无需专业技能的AOI》以及劲拓自动化带来的《选择性焊接技术的应用》,都围绕着高密度,甚至三维手机主板的设计和制造,推出了自己的技术、设备以及解决方案。
 
      松下电器机电(深圳)有限公司FA技术中心张大成部长指出,IC高频化已经成为手机制造与实装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松下一直致力于研究多种手机实装技术:如软硬结合板、POP组装、小元件高密度实装等,今年松下还推出了领先一步的三维手机主板实装技术。

      中国本土的优秀制造设备商代表劲拓自动化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CMMF了,在本次论坛中,劲拓自动化副总经理罗昌为大家带来了选择性焊接技术,他表示,选择性焊接技术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技术,不过因其仅适用于插装元件的焊接,而且涉及到成本、效率以及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所以市场上还没有大批量的使用。不过与普通波峰焊相比,选择性焊接的优势十分明显:如助焊剂只需要涂在PCB下部的待焊接部位,而不是整个PCB,而且基本上可以做到零缺陷的焊接。相信随着选择性焊接技术与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在手机制造等行业发挥巨大作用。

      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经理张涛俊高工则为大家分析总结了使用AOI时的多发问题,提出【EzTS】——无需专业技能就能简单完成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中的数据统计验证了其解决课题能力。张涛俊介绍,松下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EzTS】:第一,最小限度目视确认;第二,检查图象自动存储;第三,实现AOI运用状况透明化;第四,谁都可以简单编程。[page]

低成本当道,手机产业面临工艺革新

      在多功能、高性能、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之外,低成本也是当今手机制造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三星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引进并不是特别积极,三星认为客户最关心的是产品的功能、质量以及价格是不是满足他的需要,而不是产品是采用什么技术制造出来的。” 三星电子高级工程师Ph.D Tae-Sang  Park在CMMF2009上表示,PCB设计在手机生产流程中十分重要,一个有组织的设计过程是提高厂商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伟创力工艺工程开发部颜梅经理这在“EMS公司手机项目的生产管理模式及工艺管控” 中详细介绍了EMS公司手机项目的管理模式,即从接到客户的打样要求、组成团队、准备原料与配置设备、试样及进入量产的整个项目管理流程,以及在此流程下如何与OEM沟通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工艺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在手机产品日益多元化、多功能化的趋势下,EMS公司为提升自身能力所作的一些工艺开发案例。

     

      EMS工厂应用DFM的策略方针

      为了将手机制造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产业急需进行与传统工艺截然不同的技术革新。香港科技大学先进微系统封装中心主任李世玮博士以“未来手机与便携设备所需的革新封装技术”为题,详细介绍了新兴的封装技术,例如嵌入式器件和光波导传输。他表示,这些革新技术将来会在高密度有机机板上实现,它们将会为未来手机与便携设备的产品微型化和系统整合打开全新的局面。

     

      IC封装技术发展五十年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刘汉诚博士在第二天的工作坊中为大家带来了3D  IC、SIP、TSV等最新技术,并从诺基亚、三星、intel等厂商的案例分析这些技术的应用与前景。美国铟科技公司副总裁李宁成博士以及罗德威博士分别领衔也分别就小型化进程面临的挑战、手机制造的关键驱动技术、可制造性设计--创新性手机组装技术、便携设备中无铅焊点可靠性面临问题等具体问题与手机制造工程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3D封装中的TSV技术

      中国手机制造技术论坛由高交会电子展组委会和创意时代共同举办,是高交会电子展期间的重磅会议之一,自首次举办至今接待了近三千名手机制造行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制造行业的技术风向标。

关键字:CMMF  手机制造 编辑:冀凯 引用地址:手机制造格局大变,本土厂商引领技术风潮

上一篇:印制电路板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
下一篇:节能减排是一项持续性工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16

苹果是唯一一家上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的顶级智能手机制造
据报道,苹果是唯一一家上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的顶级智能手机制造商,而三星、OPPO、小米和其他公司的移动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 苹果昨天公布了3月季度创纪录的收益,营收超过970亿美元,超出预期。业绩公布后,Strategy Analytics、Canalys和IDC分享了上个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报告。它们在具体数字和估计上都有所不同,但在这三份报告中,苹果是唯一一家在上个季度实现增长的制造商。 根据Canalys提供的信息,与去年同期相比,苹果增长了8%,现在占据了总市场份额的18%。苹果的整体市场份额仍然落后于三星,但三星在上个季度的市场份额下降了4%。Strategy Analytics报告称,OPPO和vivo等其
[手机便携]
研究机构:小米2018年有望跃升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周四晚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未上市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Xiaomi Corp.)有望超越苹果公司(Apple Inc., AAPL)、联想集团有限公司(Lenovo Group Ltd., 0992.HK)、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 在周四下午苹果公布手机销量后,Strategy Analytics汇总了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情况,发现小米虽然仍处于全球第五的位置,但发货量增速在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中最高。 只有苹果公布了实际发货量数字,所以Strategy Analytics
[手机便携]
三星可能采用镁合金制造手机 重量更轻
     目前,三星和大多数智能手机厂商都倾向于选择使用铝合金材质来制造手机,但最近有传言称,三星将尝试使用镁合金材质,这样它会让手机变得更轻,同时又能保证和铝合金同样出色的强度和耐磨性。 图为三星 Galaxy S6     从外观上看,镁合金和铝合金差别不大,但镁合金能更好地吸收振动和冲击,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也不如铝合金大,这样的改变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不过,目前几乎没有手机厂商使用镁合金材质制造手机,其中的原因就是它的成本相比铝合金更高。   我们都知道镁合金在高端单反和微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口碑也不错。所以如果手机中也使用镁合金,即使价格会稍稍贵一点,相信也能够被消费者们所接受。
[手机便携]
余承东:没有美国市场 华为也要成为顶级手机制造
据亚洲新闻台3月28日报道,华为公司3月27日在巴黎发布新手机P20、P20 Pro后,华为终端掌门人余承东表示,即使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能成为世界第一的手机制造商。   华为曾试图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及美国移动支付公司开展合作销售手机业务,但美国称十分担心“华为手机的安全性问题”,因而最终未能成功开展。今年2月,美国电子产品零售商Best Buy也宣布终止销售华为产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手表等。   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余承东认为,竞争对手正使用一些“政治手段”,从而让华为退出美国市场。他说:“他们无法从产品、科技、创新方面和我们竞争,那他们就只能利用政治手段来牵制我们。”   新手机发布当日,有记者问及华为公司是否
[手机便携]
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将为“中国制造”正名
    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近几年取得的进步众所周知,而科技博客thenextweb日前撰文表示,小米、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正努力消除“中国制造”这几个字给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印象。 中国制造——这几个字会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很多人可能都会给出负面的评价。大量中国制造商推出的劣质产品为“中国制造”这几个字染上了恶名,不少消费者都对中国生产的产品失去了信心。 这一恶名也随之延续到了智能手机行业,甚至被用于形容新兴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尽管小米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该品牌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受欢迎度,但之前有关该公司的几篇文章中依然免不了看到一些对于“中国制造”的嘲弄。 这也是为何小米会坚持以
[手机便携]
三星天津手机制造厂关闭
受制于在华手机市场份额的持续下跌,建立18年的天津三星手机制造工厂昨天停产关闭。2600名工人被给予赔偿或转移到其他工厂。   不过,三星打算在天津投资新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多层陶瓷电容器)等项目,新增投资额达24亿美元。   涉及2600名工人“饭碗”   此次停产的工厂是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微电子工业区内。据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合资公司,由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和天津市电子仪表总公司合资成立,主要生产制造智能手机。   三星在此前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提高生产设施效率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三星电子已经做出了停止天津三星电子通信业务的艰难决定。”   11月初,
[手机便携]
2017年Q4富士康超三星成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
    据《电子时报》报道, 来自IDC台湾的数据显示,富士康电子在2017年第四季度超越三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报道称,得益于iPhone 8、iPhone X的设备订单,富士康在去年第四季度得以超过三星,后者退居第二位。同样受益于苹果订单的还有代工厂和硕,排名提升到第三位。来自内地的品牌OPPO、vivo分列第四、第五位。   IDC表示,2017年排名前十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分别为:三星、富士康、OPPO、vivo、和硕、LG电子、英业达、伟创力国际、华清电信和中兴。   总体来说,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生产增速陷入停滞,产量同比下降13.8%,环比仅增长2.1%。   展望2018
[手机便携]
分析:手机制造业面临颠覆性冲击
从“牌照制”诞生,到“核准制”取而代之,再到今天的“核准制”寿终正寝,中国手机制造市场因牌照引发的长达9年的喧嚣终于归于沉寂。虽然“取消手机核准制”所涉及的各方三缄其口,但是毫无疑问,行政壁垒的彻底打破将给中国手机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冲击。 10月12日,国务院宣布了第四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决定取消国家特殊规定的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等生产项目核准。这意味着,自2004年实施的“手机核准制”被正式取消;更意味着,从1998年开始的手机制造“牌照制”时代彻底结束。 “围墙”的倒塌,对中国手机制造业来说,应该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从“牌照制”诞生,到“核准制”取而代之,再到“核准制”寿终正寝,中国手机制造市场的开放历
[焦点新闻]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