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
软硬一体化产品 |
策略 |
苹果 |
iPhone、iPad、iPod |
苹果拥有最iOS系统,并且成功建立了生态系统,其App Store的应用已经突破65万个,下载次数超过300亿次。iPhone、iPad是苹果的软硬件融合的典范。 |
谷歌 |
Nexus手机、Nexus 7平板、Nexus Q播放器、谷歌眼镜 |
谷歌的Andriod是目前领先的移动生态系统,应用已经突破60万个,下载次数达到200亿次。由于该系统保持开放,发展势头凶猛,但过度的开放,已经让生态系统中出现了混乱。Nexus 7平板、Nexus Q播放器、谷歌眼镜的发布,让外界感到耳目一新。 |
微软 |
Xbox游戏机、Surface平板电脑 |
微软在软硬件一体化上也有过成功案例,那就是Xbox游戏机及体感装备Kinect。现在微软却冒着让重要合作伙伴不悦的风险,推出了自有品牌的Surface平板电脑。 |
亚马逊 |
kindle阅读器、kindle fire平板电脑 |
凭借推出kindle阅读器,亚马逊成为数字媒体内容的霸主,并且凭借这种优势在平板电脑领域对iPad造成了一定冲击。 |
三星 |
Galaxy系列手机、平板电脑 |
三星在屏幕、芯片、内存等领域都有优势,但其产品主要基于andriod系统,并未建立自己生态系统。三星电子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有消息称,该公司准备大力发展其自有的Bada手机操作系统。 |
曾任苹果公司院士的阿伦凯(Alan Kay)说过:“每个热爱软件的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硬件系统。”现在,站在苹果对立面的微软、谷歌等厂商似乎才明白其中的奥秘。
通过收购或者自主研发,以前专注于软件或者硬件的谷歌或微软们都开始强调软硬件一体化,而且这种趋势已经大有席卷整个IT行业之势。不过,在相似的战略背后,各家厂商却有着不同。
软硬件一体流行
凭借硬件、软件以及内容等服务进行一体化开发的策略,苹果已经成为现在风头最劲的IT公司。苹果在过去几年中不但创造了最有活力的iOS生态系统,还以3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苹果之后,在软硬件一体化方面率先获得成功的厂商是亚马逊。凭借推出kindle阅读器,亚马逊成为数字媒体内容的霸主,并且凭借这种优势在平板电脑领域对iPad造成了一定冲击。
谷歌在软硬件一体化方面的首个尝试是在去年年初推出自有品牌的Nexus one手机。作为在硬件领域的最大动作,谷歌去年8月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最近该公司更是在硬件领域发力,推出了一系列自有品牌产品,其中包括Nexus 7平板电脑、Nexus Q播放器以及Google Glass。
微软在软硬件一体化上也有过成功案例,那就是Xbox游戏机及体感装备Kinect。现在,微软进入了一个更大市场:PC领域。过去30多年中,微软都在为这个产业链提供Windows系列软件,而现在它却冒着让重要合作伙伴不悦的风险,推出了自有品牌的Surface平板电脑。
实际上,不止是软件厂商正在进入硬件领域,硬件领域的厂商也在重视软件。三星电子新任CEO权五铉(Kwon Oh-Hyun)在6月中旬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就表示,未来三星将更加关注软件业务。三星电子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有消息称,该公司准备大力发展其自有的Bada手机操作系统。
背后动力
曾几何时,大家都在嘲笑苹果软硬一体化的战略,说这不过是在重复上世纪90年代桌面电脑失败的老路,但如今这一模式正在被整个产业复制。
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呢?
美国投资网站Investopedia去年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给了我们部分答案。Investopedia认为苹果通过软硬件的相互弥补,得到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称赞。
“苹果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他们确实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保证设备中软硬件的相互弥补。竞争对手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在被评测时有时会出现笨拙、不直观等描述性词汇,而苹果产品则经常会得到浑然一体等褒奖。”
以惠普为例,其webOS系统性能得到了大量赞美之声,但是普遍观点都认为,惠普的硬件并没有将这种优势最大化。按一位惠普前高管的说法:“这就好像在开一辆车,在你打方向盘的时候,车子却不转弯。”
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认为,苹果战略大获成功让微软 、谷歌等传统软件公司看到了硬件在新时代的魅力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产品卖服务成了时髦,而通过硬件加大客户的粘性也是厂商朝软硬化一体发展的一个原因。”顾文军表示。
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指出,软硬件融合其实并不是现在才发生的事情,5年前受谷歌成功的影响,已经有硬件厂商开始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
他预测,未来5-10年,苹果、微软、谷歌将会成为未来软硬件融合战略的成功典范。“谷歌和微软实力都很强,由于他们拥有生态系统的支撑,取得成功将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各有不同
虽然苹果、谷歌、微软甚至亚马逊都在朝软硬一体化上发展,但各家的战略实际上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
顾文军指出,苹果主要是凭借产品的独特定位和魅力, 以硬件为载体,应用为“诱饵”,达到卖硬件产品赚钱的模式,“软”为“硬”用。
而谷歌和微软则是通过硬件提高用户的粘性,其实是“硬”为“软”用,以软件为主。同时,微软推出Surface平板电脑还有为产业链造势,吸引更多合作伙伴跟进的目的。
上一篇:处理器的江湖 ARM能否一统
下一篇:工信部:电子信息制造业现回暖迹象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