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华为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
美国、澳洲、新西兰先后宣布因为安全隐忧,已经公开表示不使用华为的5G设备。加拿大则表示了担心。韩国第一大运营商的5G没有选中华为,可能得到了政府的“窗口指导”。日本和印度等国,也都有相关的言论。英国则宣布BT不再使用华为的移动核心网。
上一次得到如此大的媒体关注,还是和思科打知识产权官司的时候。
为什么要禁售?大家蒙着眼睛都知道,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华为的5G设备竞争力实在是太强了。如果华为的设备很水,根本不用禁售,客户直接就不会下单购买。
华为的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存量市场份额很大。2016年,华为以29%的全球市场占比成为4G市场的龙头。新诺基亚位居第二,再次是爱立信,中兴和三星位列四、五位。如果抛开美国地区不计的话,华为的市场份额更是接近惊人的40%。
2、按照无线技术自身的规律,5G由原有4G供应商承建,性能和商务都将最好。
3、成本最低。华为5G的发货量肯定大,加上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成本一定会最低。
4、性能好。目前在欧洲的测试情况来看,华为的5G设备性能优良。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是如何成为全球移动通信王者的?
移动通信的第一代是模拟系统,用的是砖头大小的大哥大。
第二代(2G)的主流制式是GSM(全球通,移动与联通用),高通主导的CDMA(电信用)也有一些但是被吊打。
第三代(3G)中,中国的三个运营商各用了一个标准(移动TD-SCDMA,联通用的是国际主流的WCDMA,电信CDMA2000)。
第四代(4G)则全球都统一到LTE这个标准上了。
不过,2G到3G再到4G,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完全替代关系。广大的农村、城市里的老人机和小孩机、物联网应用,至今依然在大量采用古老的GSM技术。
让我们回头看本世纪初发生的事情。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华为就是在这个市场大跨步进入国际市场的。
1999-2000年,IT泡沫虚火正盛时,很多电信运营商基于对未来玫瑰般的幻景,高价拍下了3G牌照。
2000年底,IT泡沫破灭,运营商的资金都吃紧得很,但是建设任务还要完成,肿么办?
华为因而先后在香港、阿联酋开通了3G网络,又采用了分布式基站技术,先后在荷兰Telfort与西班牙沃达丰成功应用3G。有两个人物值得写入华为历史,是王家定和彭博。
这四个应用,都是原有的GSM网络不动,在上面叠加了一层轻便的华为3G网络。这种方式下,2G和3G之间的切换都存在问题,网络规划也比较难做。但这时候,3G用户很少,对网络质量也并没有多高的要求。
华为一时误以为:GSM没有未来了,未来将全部是3G!
不过,3G迟迟找不到杀手锏业务,最火的业务是卖3G数据卡用于电脑上网,这里诞生了华为的数据卡巴龙芯片。大家笑说是“Girl, gun, gamble”的缩写,认为使用时,会“开车撞墙,走路撞树“。
直到2007年之后,乔老爷子重新定义的智能手机出现,也有了APP STORE这样成功的商业模式。 3G手机用户才真正地发展起来了。
为了根本上保证网络质量,同一个运营商在一个地区,2G和3G最好是使用同一家供应商提供的基站。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更加顺利,网络质量也更好。这个是运营商的共识,也是客观的技术规律。
去年,有篇华为战略研讨的文章就写到了这点:华为当年在固网获得成功后,下一跳的关键是无线领域。......我们只有固网的市场眼界,不知道无线不能插花,只能是整网建设。
早在2004年,老兵孤身一人去开拓菲律宾市场。第三大运营商SUN CELLULAR在首都的GSM网络有近1000个基站,都是由阿尔卡特提供设备,但是设备价格高企。可以想象,未来3G到来时候,价格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客户最终决定:长痛不如短痛,现在就将整个首都的设备更换成华为!
徐直军访问的时候,客户董事长说:现在全世界都在看我们两个的笑话,在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将整个GSM网络全部搬迁,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这揭开了华为在GSM市场上大规模搬迁的序幕。
2007年,震惊全球的经济危机爆发,给了一些西方公司致命的一击。
马可尼破产出售资产、北电破产出售资产、摩托罗拉分拆、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诺基亚和西门子的电信设备合并等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老兵戴辉当时在郭平领导的企业发展部,也参与了对北电和摩托相关资产的收购。
在胡厚崑领导下,国际营销体系采用了非常积极地“改变格局”行动,主要就是“搬迁弱势机型”、“攻山头炸碉堡”,抢占“大国大T(电信运营商)的价值市场”。老兵戴辉设计了“VOUCHER优惠券”、“BUY BACK回购”等运作手段。
这个时候,华为终于从“GSM不用卖了”的错误路线中调整了过来,开发了一套名叫single RAN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同一个基站可同时支持GSM和3G。大嘴余承东更是逢人便吹嘘这套方案。
网络上原有的GSM基站设备普遍很老旧,功耗大容量小,所以很多运营商,都纷纷将老旧的GSM基站换成了新一代的GSM基站,并可升级兼容3G。
华为利用这千载难逢的绝好时机,在全球获得了大量市场。
在中国2009年1月发放3G牌照之前,华为已经在三大运营商交付了30万个基站,主要是GSM。负责交付的蔡文杰说:仿佛是一夜之间,华为的基站从几乎为0市场份额,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市场份额。
欧洲很多运营商都是全球连锁运营的,亚非拉的成功后,华为随后又真正意义上地大规模突破了欧洲。
标杆项目是2008年获得的德国mmO2项目,搬迁了北电的好几千个老基站。当时徐文伟是欧洲总裁。
老兵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华为在GSM市场上,强行搬迁弱势机型,并升级支持3G,是华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直接拿下根基!!
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次经济危机,给了华为巨大的历史机遇。
再回头看中兴,因为采用事业部机制,CDMA事业部很有钱,GSM事业部穷的叮当响,很多研发人员都跳到了华为。因为高通全流程收取专利费用,CDMA最终没有发展起来。中兴从此与华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华为1998年开始进入移动市场,短短十来年,从NOBODY,变成为了主流的玩家。老兵戴辉,有幸经历了全过程。
3G到4G,是一个相对平滑的升级,华为因为技术先进,还蚕食了其他供应商的地盘。
5G的容量更大,时延很小,可望是未来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万众期待的无人驾驶也需要用到5G。
在5G方面,华为在全球一线大城市已实现10张以上5G规模预商用网,包括韩国首尔连片组网、英国伦敦和意大利米兰上下行解耦外场、德国柏林连片外场等等。英国的运营商,也公开承认华为5G的质量是最好的。
按照一般技术规律,华为在未来建设5G过程之中,基于其传统4G的强势网络地位,以及5G技术和成本优势,势必将获得最大的份额。
个别国家对华为5G设备禁售,谁将是得益者?
5G的到来,出现了供应商格局变换的可能性,对西方设备供应商是难得的一次难得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机会。这也是早不“禁售“,玩不“禁售”,偏偏这个时候发起的重要原因。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5G设备供应商是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三星。
诺基亚实际上是五合一:诺基亚的设备部门+西门子的电信设备部门+阿尔卡特+朗讯+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业务。在美国有不少研发人员。
爱立信曾收购了北电的移动通信业务,之前还收购了马可尼,在美国也有布局。
可以看到,诺基亚和爱立信显然将会是最大的得益者,三星也将从中获益。
韩国最大的运营商在建设5G时候没有选择华为,显然也是为了给三星更大的市场机会。
英国情况比较特殊。华为在英国有数千人的研发队伍,有比较大的存在。英国与中国,英国与华为,还是有相当不错的双边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禁止的是华为的核心网络设备,却没有提到基站设备。这算是为华为留了一个机会。
移动通信包括核心网与基站系统两个大的部分。如果论销售收入,基站是大头,大概占2/3,核心网1/3。
核心网目前硬件都是通用的服务器,软件现在都是基于云计算技术了。软件普遍都是LICENSE收费,一个用户一份钱,因此毛利很高,有“印钞机”之说。
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用户的信息是存储在核心网上,而基站则是按照核心网的吩咐来负责接续的。也就是说,核心网是大脑,基站是干活的四肢。大家都知道,大脑里有存储,四肢里面则没有“内存”,乳酸除外。
华为坚称不会侵犯用户的信息和网络安全。
印度也有官员提出不让华为参与5G实验,但这可能是暂时的,因为有过类似的故事。
2010年,印度以信息安全为名,禁售了华为中兴等公司的通信设备。很多西方分析师来问我对中兴有什么影响。我说:BSNL是印度最大的公网(类似中国电信),每三年招一次标,而2010年是3G格局年,给西方公司一个先行优势。但是印度注定不可能不让华为和中兴重新进入,原因非常简单,印度需要华为和中兴这样低成本的厂家。后来的发展,证明了我的预测是对的。
不会根本性地改变华为前进的步伐
对于通信系统的限售,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言,美国封杀领导厂商,恐成为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现在他不确定美国是否能实现全球5G龙头的目标。5G设备大厂在美国缺席,造成市场没有充分的竞争,意味着电信业者将必须以更高的成本购买设备,迫使消费者花费更高的价格获得5G服务。
其实,类似禁供中兴那样,对华为实现元器件的全面禁供,那才是最坏的结果。If so, 华为也只能就地卧倒了。当然,这意味着中美双方的全面开战,有大家都不能承受的后果。
华为内部有个说法,无线系统是“无线一部”,手机是“无线二部”,两者技术上颇有共同之处。
华为的手机业务,在欧洲市场热销,这是华为的业绩闪亮增长点。我们注意到,名噪一时的爱立信和诺基亚手机已经很少见到了。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经济也在发展,消费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每个国家都有5G网络,一个人一个5G智能手机也并不是梦想!
正如中美贸易摩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前进的步伐一样,在某些国家禁售华为5G设备,也不会根本性地改变华为前进的步伐。
上一篇:华为致全球供应商的一封信:无惧美国制裁
下一篇:华为CFO被扣造成芯片市场负面情绪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40
- 意法半导体披露 2027-2028 年财务模型及2030年目标实现路径
- 创实技术electronica 2024首秀:加速国内分销商海外拓展之路
- 欧洲三大芯片巨头,重新审视供应链
- 一场IC设计业盛宴!10场论坛 200位演讲嘉宾,300+展商亮相2万平米专业展会!
- 富昌电子于杭州举办技术日活动,聚焦新能源“芯”机遇
- 消息称铠侠最快明天获上市批准,市值有望达 7500 亿日元
- 美国政府敲定对格芯 15 亿美元《CHIPS》法案补贴,支持后者提升在美产能
- SK 海力士宣布量产全球最高的 321 层 1Tb TLC 4D NAND 闪存,计划 2025 上半年对外出货
- 三星电子 NRD-K 半导体研发综合体进机,将导入 ASML High NA EUV 光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