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芯”终结者邓中翰:中国芯决胜人工智能

最新更新时间:2018-02-09来源: 中国小康网 关键字:中国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原标题:无“芯”终结者邓中翰:中国芯决胜人工智能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刘源隆 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


  他曾在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工作,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提交了多件美国发明专利申请。


  他是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他被称为“中国芯之父”。他的企业,如今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对于这些头衔,作为当事人的邓中翰更喜欢被人称为“中国科学家”。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一直将钱学森视为偶像的邓中翰于1999年10月1日应邀回国参加建国50周年国庆观礼,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殷切召唤。为了祖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起步,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成功事业。在国家工信部的直接领导下,承担并启动了国家“星光中国芯工程”,并在北京中关村创建了中星微电子公司,开启了回国创新创业的新历程。


  “当初出去就是为了有一天回来,爱国是我们共同的情感。”


  中国芯填补大空白


  2001年3月11日,年仅33岁的邓中翰和团队奋斗了一年多,这一天委托加工的第一款芯片将从首都机场接回。所有参加实验的人早早来到公司等着,晚上11时多,当这款芯片成功地从实验设备中清晰地展现出数据图像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我们成功了!”

  “星光中国芯”打破了国外芯片生产的垄断格局,彻底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


  “‘星光中国芯’工程的定位不是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为目标。”从创立伊始,中星微电子的决策层就清醒地意识到,产品研发并不是单纯地填补技术空白,而是要填补市场空白。


  邓中翰坦言:“瞄准市场空白而不是填补技术空白,把数字多媒体芯片核心技术推向整个行业,让‘中国创造’真正走向世界,是‘中国芯’的一大特色。”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中星微电子果断地避开了CPU和存储芯片等主流市场的激烈竞争,选择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数字多媒体芯片作为突破口展开技术攻关。


  “高价值核心专利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创业开始时,邓中翰不仅要心系研发工作,还要从事企业的管理和事务性工作。往往夜深人静之时,才有时间走进实验室专注于思考和研发。凭着迎难而上的精神,邓中翰带领研发团队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研发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一号”。凭借核心技术专利,在2001年,邓中翰第一次将“中国芯”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被苹果、三星、索尼、惠普、联想、华为等中外企业采用,如今已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邓中翰领衔的“星光中国芯工程”中,“星光”系列芯片接连问世,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芯”的实力。截至目前,中星微已经拥有3000余件高质量的国内外专利。高价值核心专利,也使中星微的芯片分别于2004年和2013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虽然中国有了中星微,但是在邓中翰看来,国内半导体产业底子薄、企业还很少,在人才、资金方面也很缺乏,虽然过去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实践却很少,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突破点。“国内半导体产业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半导体芯片一年的采购额就达到上千亿美元,不仅造成贸易赤字,对信息产业发展、国家信息安全都很有影响。”


  得芯片者得天下


  近年来,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邓中翰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与相关单位一起制定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天网”安防监控基础信源SVAC国家标准,搭建起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算法、终端设备、系统平台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安防监控产业链,为更好地保障产业发展和信息安全构筑了基础,也为全面建成全域覆盖、全程可控、全网共享的城市管理“天网”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将来以该标准实现联网的摄像头,有可能实现以下功能:在某个飞机场,一个黑衣人凌晨时分留下某个疑似爆炸物,超过一分钟或两分钟,就会自动报警。


  邓中翰表示,高清视频安防监控关系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国防建设等诸多重要领域,而且产业规模巨大,2012年全球产业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公安部、工信部以及国家标准委要求制定这项国家标准非常及时,“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责无旁贷。


  SVAC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于2010年12月23日,已于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SVAC 2.0标准也已于2017年6月正式实施。邓中翰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安防监控系统一直采用国外标准,核心技术和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以及各厂家数据格式也不兼容,存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监控信息不能互联互通等问题。近7年的实施已表明,SVAC国家标准满足了我国公共安全管理需求。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还解决了国外标准针对视频媒体节目传播需求而制定,不能完全满足安防监控应用的特殊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如视频图像的实时传输性、全天候监控环境的适应性、场景视音频信息的忠实还原性、视频的安全可信等。


  数年之前,邓中翰就注意到处于萌芽状态的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不懈努力、持续研发,2016年6月,邓中翰带领团队攻克了“基于数据驱动并行计算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处理器技术”、“嵌入式深度学习机器视觉SoC技术”等五大核心技术,推出中国首款具备深度学习功能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星光智能一号”。这款芯片率先应用在基于SVAC国家标准的安防监控行业,使中国安防监控产业由模拟时代、数字时代跨入智能时代。


  “芯片是人工智能的‘大脑’,而芯片技术对专利的依赖性更强。”邓中翰认为,未来10年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开发的企业有限,且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核心专利构筑竞争实力,这对于在群雄逐鹿的人工智能时代抢占先机至关重要。


  “不仅标准与技术研发同步,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项标准与产业发展也是同步的。”邓中翰介绍说,标准发布后,国内数十家产学研单位迅速成立“SVAC产业联盟”,“星光中国芯工程”团队率先研发推出相应系列安防监控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提供包括处理芯片、视频终端、监控平台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已经在公共安全、平安城市、数字城市、智能交通、国家边海防系统、安全生产、物联网等领域成功示范应用。


  在邓中翰看来,芯片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源头,“得芯片者得天下”,能否开发出具有超高运算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芯片,成为人工智能领域豪强争霸的关键。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积累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若能在战略层面制订系统的推进计划,会给我国带来实现弯道超车、提升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绝佳机会。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8年2月下旬刊

关键字:中国芯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无“芯”终结者邓中翰:中国芯决胜人工智能

上一篇:国产技术突破 云从科技首发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
下一篇:航天信息:SiP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00:04

解读中国芯片真实水平,与世界顶尖差多少?
  总体来说,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率比较高,但还有20%左右需要进口,其中大部分通过特殊渠道是比较容易买得到的。但的确有些高端的产品难以买到,主要集中在高端DSP、高端AD/DA变换器等领域。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最近中兴公司被美国政府禁售电子元器件,网上对我国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的讨论突然多了起来,各种自媒体也批量制造大批文章,但是很多消息并不准确。我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了。   本人是无线电专业本科,留学的通讯硕士专业,近二十年都做通讯行业的研发和管理工作,以软件为主,硬件也长期接触供应链,平时注意搜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新闻,所以有一些心得。由于本人实际上不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文章中有差错在所难免,
[嵌入式]
上海布局研发新一代“中国芯
    上海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之一“硅光子市级重大专项”项目启动会近日在张江实验室举行。硅光子技术让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实现信号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有望颠覆传统光电子产业的前瞻性技术。为此,市政府将其列入重大专项,予以全力支持,力争在上海形成完整的硅基光互连芯片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硅光子基地。   中科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硅光子专项项目总师王曦介绍,在通信和计算领域,光电子技术是信息产生、处理、传输的基础和关键。目前,集成电路产业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已趋于极限,而硅光子技术是超越摩尔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   如何用新一代技术研发出“中国芯”?据悉,硅光子重大专项启动后,将进一步聚集产学研各个环节有基础的团队,联合国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中国芯再下一城!全球首台谷歌Chrome平板发布,搭载瑞芯微RK3399
继此前三星Chromebook 笔记本电脑采用瑞芯微处理器芯片后,今天该公司再下一城,成为全球首台谷歌Chrome平板处理器的供应商。 3月27日,谷歌联合知名电脑厂商宏碁,推出了一款面向学校市场的ChromeOS平板,这是ChromeOS第一次和平板电脑结合。它的意义在于将大大扩展ChromeOS操作系统应用的范围,并在这一市场与苹果平板以及Windows平板电脑竞争。 据悉,该平板电脑命名为“宏碁Chromebook Tab 10”,运行全功能的Chrome操作系统,屏幕底部有一个Dock,Dock上有一些工具,可快速创建笔记,截图和放大等。谷歌以及外部厂商推出了面向ChromeOS系统的大量学校和学生专用软件,这些软件也能够
[手机便携]
多家中国芯片设计公司选择ARM® Cortex™-A9处理器技术
ARM公司(伦敦证交所:ARM;纳斯达克:ARMH)近日宣布,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海思(Hisilicon)、晶晨半导体(Amlogic)、中天联科(Availink)、海尔(Haier)等多家中国知名芯片公司获得ARM处理器授权,用于其为机顶盒(STB)和数字电视(DTV)等数字家庭娱乐应用而设计的下一代片上系统(SoC)芯片。在这些公司中,有多家选择了ARM® Cortex™-A9处理器和Mali™图形处理器。这一系列的授权协议标志着ARM处理器架构奠定了其在中国数字家庭娱乐领域的处理器架构主流领导地位。 于2010年1月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推进中国三网融合的决定,提出了在2015年之前全面实现三网
[嵌入式]
军芯民芯中国芯—军民携手助力中国“芯”成长
7月30日,由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IC PARK)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的“军‘芯’民‘芯’中国‘芯’”——军民融合研讨会圆满成功。军队战略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兴仁少将、海淀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军民融合工作组副组长申宏艳,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顾建一、信息化政策法规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子利、数位业内专家学者、IC产业领军企业齐聚一堂,对军民融合芯片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董事长苗军对参会嘉宾表示了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并在致辞中表示IC PARK要积极响应中央及海淀区政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号召,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工作的有序开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社会各界能
[半导体设计/制造]
军芯民芯<font color='red'>中国芯</font>—军民携手助力中国“芯”成长
风机电气部分“中国芯”在国电集团诞生
11月4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核心控制设备——国电龙源电气公司1.5兆瓦双馈性风电机组变流器下线典礼在河北保定举行。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永芃在典礼上致辞并为1.5兆瓦双馈性风电机组变流器下线揭幕。 风机变流器是风力发电机组并网部分的核心控制设备,相当于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心脏,主要用于解决由于风速大小、方向不同造成的风机电压不稳的问题。此前,国内风电机组的变流器一直依靠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此次龙源电气1.5兆瓦双馈风机变流器由中国科学院与科环集团联合研制而成,该产品的成功下线,不仅实现了该设备的国产化,也成功解决了风电并入国家电网的关键性难题。 朱永
[工业控制]
走出“芯”道路 基因界“中国芯片”布局全球
十二年前,中大五院教授、副主任医师宋家武在遍寻体外诊断企业无果后,决定自己注册公司,将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转化为产品,珠海赛乐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此诞生。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2016年,赛乐奇建成全球最大的体外诊断用基因芯片生产线。 去年9月,赛乐奇(sinochips)全资子公司在美国堪萨斯州成立,标志着赛乐奇海外战略正式落地。Sino意为中国的,chip意为芯片,赛乐奇即“中国芯片”。从命名开始,宋家武的视野就望向全球。 凭借独创的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技术,赛乐奇基因芯片的检测精度在临床诊断工业化水平上达到1个碱基(比分子更小的单位),检测的重复性达99%以上,在业内处于金字塔尖。“好比同是发
[嵌入式]
工信部2008年度 “中国芯”评选结果揭晓
2008年12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组织实施的中国芯2008暨第三届“中国芯”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先生莅临此次盛会,并为获奖的十佳优秀集成电路企业颁奖。集成电路处处长关白玉女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贤等众多政府领导及业界专家出席了此次盛会,颁奖仪式由CSIP副主任邱善勤博士主持。会议揭晓了荣获2008年度中国芯“最佳市场表现奖”和“最具潜质奖”的十款优秀芯片: 在此次获奖的十佳“中国芯”产品中,荣获最佳市场表现奖的5款芯片07年全年及08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7.36亿元人民币,总出货量接近1.2亿颗。
[模拟电子]
工信部2008年度 “<font color='red'>中国芯</font>”评选结果揭晓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