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知识分子
内容提要:
科技界呼吁多年的一件大事终于有了回应:春节前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加强基础科研进行整体部署。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中国科技由此迎来转折:由过去的以技术创新为主转向技术创新和科学发现并重。
那么,基础科研有哪些基本特征?中国加强基础科研应当追求怎样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不久前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基础科研不能大跃进。
采访 | 李晗冰(本刊特约记者)
责编 | 李晓明
● ● ●
基础科研不能自娱自乐,要到奥运会上拿奖牌
中国现在重视基础科研,绝对是迟来的大好事。
基础科研的使命是探究未知、发现新知,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同文学、艺术一样,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础科研所获得的新发现、新知识,是由全人类共享、为全人类服务的,所以是地地道道的公益事业。因此,搞基础科研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己栽树别人乘凉的”的胸襟,不能说“今天栽树明天就要乘凉”,或者“自己栽树只能自己乘凉”。
现代科学发轫于欧洲的文艺复兴,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并没有主动去拥抱这件事。长期以来,我们基本上处于学习、跟踪的状态,享用甚多、贡献很少。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给世界的印象不能只是“买买买”。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而且中国人聪明努力,应该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且,哪怕是你做了一点点贡献,别人也会认可。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奖,就是很给中国人长脸的事儿。因此,加强基础科研、为全人类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也要看到,基础科研又属于全球化的开放体系,不管是谁做出的成果,都要拿出来摆在一个桌子上,国际同行都可以参与。科研成果发表后,同行首先要证伪,之后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走,把认知推向新的高度。
换句话说,中国搞基础科研不能只局限在中国,要参与全世界的大循环。这就要对全世界的科学发展有所了解,弄清楚在全球的科研体系中,自己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生态位上。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中国搞基础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培养队伍?是要在某些学科上掌握话语权、建立实力很强的国家队?还是要真正在某些领域有原创性的发现?在我看来,这些目标不见得一致。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加强基础科研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要把自己放到国际的基础科研体系里面,争取做出有影响的贡献。否则你忙活了半天,在国际科研社区里什么声响都没有。就像花样滑冰,你在团结湖滑得不错,还能跳一圈,周围观众拍手叫好,你自己也挺得意。但这仅仅是自娱自乐。
自娱自乐,在国内当个学霸,也活得很体面,而且还能带一群人玩。但是呢,你能不能参加奥运会比赛?能不能拿名次?
除了拿名次,还要考虑能不能引领。搞科研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在别人挖的坑里浇水填土,一个是自己在前面挖个坑,让别人在这个坑里浇水填土。
走到前面、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领地,进而引领某个或多个领域的科学发展,应当成为中国搞基础科研的大逻辑。
我最担心的事情,是中国搞基础科研很容易大跃进
中国应该怎么搞基础科研?我最担心的事情,是很容易走大跃进的路子。
因为我们之前基础太差、底子太薄,现在终于有机会快速发展;但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去全面发展,就只好选取目前看似有优势的领域快速发展,也就是常说的“集中精力办大事”。之前搞的干细胞计划,和现在正在力推的脑科学计划等,就是这样的路数。
“集中力量办大事”听上去似乎没有错,但是 “大事”如果选错了怎么办?不但不能弯道超车,而且会把车开到死路上去。
那么多高智商的人精心谋划的“大事”,怎么会选错呢?这就涉及基础科研的最大特征:不确定性。和技术路线和目标产出都相对明确的技术工程完全不同,基础科研的“未知数”很多,不但走什么样的路子不清楚,何时能取得突破、突破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也都充满变数。特别是前沿的科学探索,不要说大同行,就连搞这个领域的科学家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对于前沿探索来说,成功只能是小概率事件,“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基础科研中常有的事儿。
举一个例子。你把中国最优秀的脑科学专家找来问:过去20年神经研究最重要的进展是什么?答案肯定是“光遗传学”。借助这一技术,科学家能够比较清楚地观察各个脑区精细的神经元活动,从而解析它们的功能。但这项技术的关键突破并不是脑科学家的功劳,而是源自研究绿色单细胞水藻趋光性的德国科学家。后来搞脑科学的人把它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你搞“脑科学计划”,肯定不会把研究水藻的人拉进来吧?
再一个例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可以说是过去20年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但这一技术最开始是研究细菌如何抗噬菌体的科学家搞出来的,而这是个非常小的领域,当时研究的人绝对属于“小众中的小众”。因为他们的多年研究的积累,才有后来伯克利、麻省理工的科学家介入,最后搞出了现在用途广泛的基因编辑。如果你一开始就要做基因编辑,可能吗?
除了违背了不确定性这个基础科研的最基本特征,从操作层面来看,“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值得商榷。
中国要想在基础科研有所突破,必须有一批在国际前沿真正有学术话语权、受人尊重的科学家长期潜心耕耘。我国这方面的科学家本来就屈指可数,搞“大计划”就得把这些人拎出来、让他们当牵头人。把这些人拎出来的结果是什么?误己害人。
我一直强调,科研本身就是个技术活儿。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实验室思考、动手,在听的见炮声的第一线摸爬滚打,才有可能突破。我自己就深有体会:三天不练,自己知道;三周不练,同事知道;三个月不练,全球同行都会知道。但是,又要让你当“大计划”的牵头人、做各种和学术无关的事情,你怎么办?就得装嘛!你装,下面的人也会跟着装。装的结果,不用我说,有许多现成的例子。
当然,不是说经验不重要。但是,如果因为他有基础科研某方面的经验就让他当领导、指挥别人,肯定是错的——现在的科技发展这么快,所谓的经验很快就会变成无用的“老黄历”,甚至会起反作用。
其实大跃进在中国科技界不是新鲜事儿。在此之前,既有干细胞计划,也有重大传染病防治、新药研发等重大专项。搞了这么些年、投了那么多钱,这些“计划”“专项”有什么真正有影响的产出呢?当然,结题时肯定是能交账的,比如发了多少论文、培养了多少人,说起来也是“硕果累累”,但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这些“计划”“专项”产出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真正有影响的东西?
大跃进当然有它的好处,就是有声势、有规模,尤其是在国内会很快就容易形成一定的声势。但它的结果,最后肯定是数文章、数影响因子、数培养了多少博士。我们搞基础科研要达到什么目的?培养人才、发文章,当然都是要有的了,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加强基础科研,如果还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就不能不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咱们总不能老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吧?
最清晰的一条路,是在有基础的高校和研究所,建立宽松自由、资源共享的环境,让大批的优秀年轻人自由探索
中国强化基础科研,如果没有在各个领域被世界同行尊重的学者,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所以还是要建立一个平衡发展的生态体系,让大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心无旁骛、精耕细作。但是我们现在的环境和做法,是不是有利于让踏踏实实在科研第一线做研究的人有出头之日?
具体应该怎么做?我是觉得,最清晰的一条路,是在有基础的高校和研究所,建立宽松自由、资源共享的环境和条件,让大批的优秀年轻人自由探索。
北生所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我们的做法,不外乎几条——
一是在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搭建平台,给年轻人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让他们自主选择课题、自由开展探索;
二是制定统一的考核规则,五年进行一次国际匿名评估,通过的留下、提高薪酬和科研经费,通不过的走人;
三是对实验室主任实行年薪制,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过上相对有尊严的生活;
四是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科学,敢于做有风险的科学问题。
从建所至今,尽管中间历经坎坷、走了不少学术骨干,但回过头去看,无论是科研产出还是成材率,北生所都是很高的。
如今在中国的高校,生命科学走在前面的清华、北大、浙大 ,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子。其中的要义,就是搭建平台、共享资源,让优秀的年轻人放手一搏。只要把体系建设好了,任何聪明肯干的人来了,都能干好。
十多年来我一直强调,为年轻人赋能。科学研究很像竞技体育,一个是突破人类智力极限、一个是突破人类体力极限,都非常残酷,需要最顶尖的聪明人全心全意地干,才有胜出的机会。
中国目前并不缺优秀的年轻人和经费,缺的是好的科研环境,特别是鼓励年轻人心无旁骛、精耕细作的科研软环境。
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条:真正的聪明人是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的。
大家想想:合作社、人民公社搞了那么多年,把大家搞的没饭吃;土地分给农民以后,咋就打那么多粮食、以致于得糖尿病呢?种地是这样,搞科研也是这个理儿。
推而广之,政府对基础科研也应该如此。不是说政府不该管,而是你要管什么、怎么管。政府最该做的,是想方设法把科研经费弄足、把环境弄好,而不是具体干这个干那个。
总之,加强基础科研不要大波轰、一刀切,而应给大家创造一个物种丰富、共荣共生、光照充足的生态环境,里面有大树也有小草,大家都能人尽其才、得到认可。
- 英特尔中国正式发布2023-2024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贸泽电子与Analog Devices联手推出新电子书
- AMD 推出第二代 Versal Premium 系列:FPGA 行业首发支持 CXL 3.1 和 PCIe Gen 6
- SEMI:2024Q3 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同比增长 6.8%、环比增长 5.9%
- 台积电5nm和3nm供应达到"100%利用率" 显示其对市场的主导地位
- LG Display 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可扩展 50% 的可拉伸显示屏
- 英飞凌2024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有增长; 2025财年市场疲软,预期有所降低
- 光刻胶巨头 JSR 韩国 EUV 用 MOR 光刻胶生产基地开建,预计 2026 年投产
- Imagination DXS GPU 已获得ASIL-B官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