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小目标,周子学:10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最新更新时间:2018-05-04来源: 北京日报关键字:中芯国际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2年在北京建立首条生产线后,中芯国际就踏上了一条争分夺秒、无从喘息的赛道。

以中芯国际为代表,我国芯片产业高端装备和材料正经历从无到有填补产业链空白的跃升,制造工艺与封装集成由弱渐强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在“刀头舔血”的艰难追击中,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从2000年时相差4、5代缩短至相差1到2代。

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机、快速热退火设备……在这些芯片生产线的关键位置,国产设备占据的席位终于从1%提升到了15%——这是过去七年间,中芯国际国产化设备交出的成绩单。

当中芯北京总经理张昕拿到这份经过严谨统计计算的数据后,他轻吁了一口气,“苦心经营这么些年,总算开花结果了。”

在中芯国际工作多年的老人儿都清晰记得,十多年前中芯国际在京投产时,大到生产线设备,小到螺母、螺丝钉,都是进口的。当时,集成电路生产线上刻蚀机、氧化机、薄膜、光刻、离子注入等关键设备,一直都由欧美日少数公司掌握。

投资一条芯片生产线,动辄要投资几十亿美元,除了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先进设备是产线投入中的大头。可是,国内厂商不掌握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也就意味着,“投资10块钱,9.8块钱都花在了国外。”

除了“别人吃肉自己喝汤”,芯片生产核心设备受制于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进程都要受垄断技术、设备的发达国家牵制。

“想买设备,一等等上一年半载、甚至两年,拿钱也得等着,人家得先给美国、日韩那些巨头供货。”北方华创副董事长耿锦启说。对于技术迅速更新的芯片产业来说,多等两年,就意味着芯片产品的技术要慢至少一代。

重压之下,国产设备的攻坚进展却十分缓慢。“刚接到攻克刻蚀机国产化任务那会,我连刻蚀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耿锦启回忆。

国产设备进芯片生产线,为何这么难?

有同行拿芯片制造装备中的刻蚀机打了个比方:人们在米粒上刻字,能刻200个已是极限,而等离子刻蚀机的加工工艺,相当于要在米粒上刻10亿个字。而另一款更难做的光刻机,全球90%以上这种设备都由一家荷兰公司垄断。光刻机对精密化等技术的严苛要求,从一个侧面细节就能了解:该公司所有的光刻机在交付给客户时,都由公司机组人员护送空运上门,并手把手完成安装调试,中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设备使用。

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成立,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发,由行业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等牵头,向世界先进的28纳米等芯片技术节点攻关,并推动装备国产化。北京市作为组织牵头单位,对项目承担单位予以资金扶持。中芯国际、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后重组为“北方华创”)、中科信公司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站在了一起,开始了联盟式的集体攻关。

“有一千个理由做国产化,也有一千个理由不做国产化。”对张昕来说,推动国产化进程,难度远非“啃硬骨头”所能形容,简直是“刀口舔血”,必须冒着良品率上不来的巨大经营风险展开工艺磨合和改进。

今年,中芯北京二期的另一块新厂房还将有大批设备进厂,并在明年逐渐实现满产。满产后,中芯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生产线将具备12万片产能,成为整个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生产水平最高、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另据了解,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计划2019年上半年将在上海投产。14纳米,正是目前全球领军企业如今已实现量产的先进技术节点。

“我们和国外最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一到两代技术节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副局长李冬明说。“力争用10年时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内部会议上,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也披露了中芯未来发展的“小目标”。

关键字:中芯国际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中芯国际小目标,周子学:10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上一篇:联发科技武汉二期项目落户光谷
下一篇:上海市长应勇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之重器要有大思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3 10:30

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告急:三星想分一杯羹,中芯国际受益
集微网消息,今日三星宣布扩大晶圆代工业务,包括物联网与指纹识别市场的客户,现在都被其纳入了目标范围,利用其旗下的八英寸晶圆厂为物联网与指纹识别芯片客户提供代工服务。此前,三星晶圆代工项目有嵌入式闪存(eFlash)、电源、显示器驱动IC、图像传感器等。 三星八英寸晶圆厂位于韩国京畿道,厂房代号为Line 6,可提供65纳米到180纳米制程的晶圆代工服务。据三星晶圆代工营销副总Ryan Lee表示,客户对八英寸厂的替代解决方案极感兴趣。 三星去年五月将晶圆代工分拆成独立部门后,八英寸晶圆厂即扮演核心要角之一。三星今年进一步推出先进晶圆代工生态系统,力求扩大市占版图。三星去年七月接受路透社访问时曾放言市占要翻三倍至25%,目标是成为全
[手机便携]
中芯国际附属中芯南方获增资32.9亿美元
  中芯国际(00981-HK)公布,中芯控股、中芯上海、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及上海集成电路基金订立合资合同和增资扩股协议,据此,公司、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及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分别向中芯南方注资15.44亿美元、9.46亿美元及8亿美元。完成后,中芯南方注册资本将由2.1亿美元增至35亿美元;公司持股由原来100%摊薄至50.1%;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分别持股27.04%及22.86%。   中芯南方将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针测及凸块制造,与集成电路有关的技术开发、设计服务、光掩膜制造、装配及最后测试,并销售自产产品。中芯南方预期将成立及建立庞大产能,并专注14纳米及以下工艺和制造技术,目标是产能达致每月35,000片晶圆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中芯国际2013年量产28nm
     泡泡网CPU频道3月26日 自AMD在去年12月份发布了首款28nm Radeon HD 7970后,这也代表着TSMC已经全面进入28nm量产阶段,而NVIDID不久前也火速推出了旗下新的28nm GTX 680显卡,可以说28nm工艺已经日趋成熟,不过近日来自ElectroIQ的消息,SMIC(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中芯国际)将于2013年也会融入28nm的大军中。   消息显示,中芯国际正在积极筹划它的28nm工厂,而是用的28nm HKMG有望将在今年6月份完成,而在2013年28nm HKMG验证将会开始,这也意味着在2013年的下半年28
[手机便携]
德意志银行:SMIC 28nm将面临回报率、价格及毛利三重考验
近期,中国最大晶圆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积极宣示在 2017 年中将冲刺 28 纳米制程,并且进一步扩张产能。但是,从日前所提出的财报显示,其 2016 年第 4 季的 28 纳米制程营收,仅占整体营收的 3.5%,相较晶圆制造龙头台积电 2016 年财报中所揭露,台积电 28 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占据晶圆代工营收的 56%,其中 16/20 纳米制程、28 纳米制程各占营收的比重为 31%、25% 的情况来说,外资认为,中国发展高阶制程还有一段长的路要走。 就全球市场来观察,根据统计 2016 年中芯国际 28 纳米晶圆产能,全球占比不足 1%,与 28 纳米制程市占率分别为 66.7%、16.1% 与 8.4% 的前三大晶圆制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中芯国际欲通过降低成本扭亏 年内不再融资
  6月12日综合消息:中芯国际表示,将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及推出更多高端产品,来实现今年扭亏为盈的目标。   另外,中芯国际还表示,由于其上海子公司获得了一笔6亿美元的5年期银团贷款,因此在2007年前将不再融资。   对于这笔贷款,中芯国际表示,将用于上海子公司12英寸晶圆工厂的产能。   据悉,中芯国际上海工厂将生产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比如,可用于MP3播放器上存储音乐的NAND闪存芯片。   中芯国际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与武汉、成都市政府签署协议,在两地由当地政府出资兴建厂房,而中芯国际无需出资,这将有助于改善中芯国际的营运模式,并降低成本。   中芯国际内部人士称,中芯国际将在3~5年内买下武汉
[焦点新闻]
中芯国际被拉闸限电?官方回应
最近全国多地都出现了拉闸限电的问题,苹果的多家供应商也因此遭遇停产。在这波限制中,高能耗企业是重点,半导体芯片生产同样也是高能耗企业,那中芯国际是否受到了限电影响,该公司日前也做出了回应,表示没受到影响。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向中芯国际提问,近期中国全面执行能耗双控,长三角地区开始限电,部分半导体企业受到限电停产影响,中芯国际有没有受到影响? 中芯国际董秘回应称,公司目前没有受到相关影响,公司生产运营正常进行。 9月29日上午消息,苹果在华的多家供应商被此次限电波及,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印刷电路板厂商欣兴电子在苏州的厂区(鼎鑫电子)、乙盛精密公司(富士康旗下)、康而富(扬声器部件)、日月光昆山公司(基板材料、封测服务)、
[半导体设计/制造]
邱慈云:中芯国际会义无反顾追赶对手
     “在14纳米的研发中,所有的厂商都比中芯国际大许多。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的体量至少都是中芯国际的10倍。但是,中芯国际向业界承诺,我们会义无反顾地、持续地在新技术上投入资源,努力研发,追赶上业界其他的竞争对手。”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邱慈云如是说。 “没钱万万不行” 随着工艺制程的不断进步,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少。邱慈云表示,在130纳米技术节点,至少还有20几个企业能够进入生产;但是到了65纳米和55纳米之后,拥有制造能力的厂商数量在快速减少。 到了28纳米,基本上只有寥寥七八家可以进入生产。14纳米反而是以代工企业为主进入研发生产,能够持续下去的也只有因特尔和三星。就连IBM和东芝,在
[手机便携]
传联电、中芯国际等晶圆代工厂将在Q3继续提高报价
据digitimes报道,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中芯国际、格芯都将再次提高其晶圆代工报价,以应对持续紧张的产能。 消息人士指出,第三季度晶圆代工厂报价的计划涨幅将高于今年上半年,包括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另一方面,台积电已取消了今年新订单以及2022年订单的所有价格折扣。 “IC设计厂商仍继续排队等待晶圆代工厂的产能支持,尤其是那些拥有8英寸晶圆厂的企业。虽然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等厂商都公布了扩产成熟工艺的计划,不过新产能在2023年才会开出。”消息人士补充说道。 另外,上述人士表示,随着代工价格进一步上涨,预计晶圆代工厂将在第三季度发布旺盛的营收和利润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