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生死讨论的本质是创新大讨论(上篇)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2-03-31 来源: EEWORLD关键字:摩尔定律  英特尔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关于摩尔定律是不是已经死亡的话题,其实已经持续了将近30年了。

image.png

如图,目前根据IEEE可查的,最久远关于摩尔定律是否死亡的讨论似乎是在1996年。当时Windows95已经推出,并使得PC市场急速扩张,包括CPU、存储器在内的处理器需求大增,但已经有对关于未来摩尔定律失效的担忧了。


而后在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2005年版本“摩尔定律及其他”的图示和叙述中,就提出了半导体技术的三个技术发展方向,即延续摩尔定律:微型化(More Moore:Minimization)以及摩尔定律以外的发展:多样化(More than Moore:Diversification)和超越CMOS器件(Beyond CMOS)。


2005同年,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摩尔本人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也承认,“(摩尔定律)这类定律性的东西不可能永远有效的,(半导体)的尺寸现在已经小到了原子级,这是一个根本性障碍。”


而现在,关于摩尔定律是否已经死亡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多,正如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技术开发总经理Ann Kelleher博士所说,“2010年代中后期,业界曾多次预测“摩尔定律已死”,我觉得这样的报道被过分夸大了。”


英特尔认为,目前的“摩尔定律”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定律,而是一面创新的旗帜,Kelleher指出,“摩尔定律的本质是创新,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创新将永不止步。”因此,只要创新未止,摩尔定律就不会死。


是谁给了Kelleher勇气说这些呢?我认为应该盘点盘点英特尔针对半导体器件过去二十年以及针对未来的创新。


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英特尔近20年来及未来5-10年的主要工艺及封装技术路线图,下篇则着重介绍英特尔在IEDM2021上的几篇重要paper。

image.png

让我们以英特尔官方发布的技术路线演进图为线索,逐项展开。


应变硅


在90nm时,英特尔率先选择了应变硅技术应用到沟道中。电子在应变硅材料中的流动速度要比其在非应变硅中快70%,而制成芯片后其运行速度也要较非应变硅制成的芯片快35%。理论上简单来说,就是应变硅的晶体矩阵与纯硅的相比,原子间距有了明显的扩张,原子间隙的扩张空间,使电子流动的空间变大,速度也变快,从而提升导通效率,降低导通能耗。

image.png

如图所示,利用硅锗的应力,可将硅原子的间距拉长。


而在65纳米工艺中,英特尔采用更先进的第二代高性能应变硅,该技术可以让晶体管的激励电流进一步提升到30%。


HKMG


如果说应变硅解决了晶体管内部电流速度问题从而降低功耗提升效率,那么英特尔的HKMG(高K绝缘层+金属栅极)则是解决了晶体管电流泄露问题,相当于解决了静态功耗问题。功耗约束是芯片微缩技术中最关键之一。

image.png

如图所示,随着二氧化硅层不断变薄,栅极泄漏(栅极氧化物隧穿和热载流子注入而直接从栅极流过氧化物(几个原子厚)到衬底)的电流将会不断增加(左侧)。英特尔率先采用了高K(高电介质)的氧化物材料替代二氧化硅,高电介质可以增强隔离性能,从而减少泄露(右侧)。


同时,针对栅极,多晶硅栅极材料会导致更高的电阻率以及对多晶硅晶粒尺寸、分布和杂质浓度的不均匀性的更大敏感性。引入了替代金属栅极工艺步骤,取代了多晶硅作为栅极材料。


FinFET


FinFET是英特尔的又一项突破性创新,缩小了栅极沟道宽度。(沟道宽度是工艺节点的重要指标)

image.png

如图所示,以往从源到漏级的平面工艺下,已经很难实现线宽的继续缩窄。英特尔通过FinFET结构,将源与漏级立体化,从而缩小了线宽。另外,FinFET可以实现方便实现三栅极结构,相当于三根线并联,增强了输出电流的驱动能力。

image.png

FinFET与平面工艺实物图比对


而FinFET技术已经实现了从22nm持续到规划的Intel 3,同时结合FinFET,英特尔还做了其他多项创新,以增强处理器的性能。


比如COAG(有源栅极上的触点),其原理是:在晶体管内,栅极接触点是用于连接触点,从而控制栅极电压,以便控制源和漏的导通或关断。通常栅极触点要在单元之外,如下图黄色部分所示:

image.png

这无形中增加了芯片的平面尺寸,而英特尔通过COAG技术,即将接触点直接放置在栅极上方,从而节省了多出来的那一部分,大概10%的面积。这么做是极具风险的,因为触点必须位于单元上方,且不能直接干扰到晶体管,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要增加额外几步。

image.png

示意图,红色即为接触点


Super MIM电容:通过对电容中间的隔离层选择更高k值的绝缘材料,使得电容密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同样面积获得更大的电容值。


EUV光刻:通过使用极端远紫外光源(EUV)的极短波(13.5 nm)光线的光刻技术,从而支持更小沟道的光刻。


面对未来的20A工艺,Intel即将采用包括RibbonFET以及PowerVIA。RibbonFET是英特尔的Gate-All-Around。

image.png

如图所示,GAA技术相当于将过去的垂直的FinFET栅极,翻转后立体的插入门级中,形成门级环绕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压缩芯片的面积。


PowerVIA则是英特尔的底部供电技术。以往,芯片的底部都是陈底层,而数据和电源配电网络则是通过上层组合不断向晶体管处延伸。而通过底部供电技术,可将供电层与数据层分开,底部进行供电网络搭载。如下图右侧结构,这样就有更宽的线宽进行电力输送,从而实现更低电阻,以及更好的散热空间。

image.png


封装


除了制程工艺之外,越来越多的封装工艺开始涌现,以解决密度、成本、尺寸等带来的挑战。


直到2010年代,封装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主板和芯片之间传输电源和信号,并保护芯片以及帮助芯片散热。从引线键合技术和引线框架封装,到陶瓷基板上的倒装芯片技术,再到对有机基板的采用和多芯片封装的引入,彼时的每一次演进都增加了IO数量。


英特尔在封装上面的进步可集中体现在目前的EMIB与未来的Foveros上。

image.png

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技术相当于两颗同一个基板上的Die,通过EMIB进行片上互联。


而Foveros技术,则是将芯片堆叠在一起,利用凸点技术,进行纵向互连,实现了真3D堆叠,从而进一步减少面积,缩短信号传输距离。

image.png

Foveros包括了Omni和Direct两种细分技术,其中Omni将互连间距微缩到25微米,并增加了多个基础晶片的选择。Foveros Direct引入了无焊料直接铜对铜键合,可实现低电阻互连和10微米以下的凸点间距。


面对未来


无论是引领潮流的应变硅、HKMG还是FinFET,英特尔从研发到真正应用到产品中都要间隔多年。比如应变硅技术,是1997年提出的,但是直到2004年才推出了相关产品。包括RibbonFET以及PowerVIA等,也都将在数年后才可以正式亮相。


也正因此,为了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持续推进摩尔定律,英特尔在IEDM 2021上做了多项研究报告,以阐明公司对于未来研究的承诺。作为世界顶级论坛,IEDM围绕半导体和电子器件技术、设计、制造、物理和建模领域的技术突破,实际上英特尔此前包括HKMG,FinFET等多项技术,均屡次亮相IEDM。

这些内容将在摩尔定律生死讨论的本质是创新大讨论(下篇)中呈现。


关键字:摩尔定律  英特尔 引用地址:摩尔定律生死讨论的本质是创新大讨论(上篇)

上一篇:为加速IPO,ARM拟转让安谋中国全部股权
下一篇:摩尔定律生死讨论的本质是创新大讨论(下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30 10:48

英特尔第一季财报:净利润同比下滑5%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消息,英特尔(26.77, 0.21, 0.79%)今天公布了201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为1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5.8亿美元增长1%;净利润为1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5亿美元下滑5%。英特尔第一季度业绩不及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对第二季度营收的展望则超出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上涨近3%。 在截至3月29日的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利润为1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比上一季度的26亿美元下滑26%;每股收益为38美分,低于去年同期,比上一季度的51美分下滑25%。2013财年第一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0.5亿美元,每股收益为40美分。 英特尔第
[半导体设计/制造]
英特尔CES总结:押宝可穿戴设备等创新领域
在今年的CES上,作为行业巨头的英特尔又像往常一样带来了最新技术和产品,包括全新交互技术、3D扫描技术等。下面就跟着腾讯科技一起看下英特尔在本届CES展会上的成就。 全新交互技术 True Key让设备登陆更简单 直到现在,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人与屏幕、键盘、鼠标的互动。展会上,英特尔介绍了几种新技术和现实应用,它们将把计算引入3D世界,并让用户体验摆脱连线和密码的束缚。 英特尔CEO科再奇演示了将于年内出现在新产品中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True Key,这是Intel Security最新推出的跨平台应用,可以消除了密码带来的烦恼。True Key使用用户的面容、设备或指纹等个性化特征,让登录变得更简单、更安全。True
[物联网]
英特尔快速杀入智能手机 需平衡速度与效率
  据国外媒体报道,Smartphone Daily的编辑安迪-贝茨(Andy Betts)近日发表观点表示:“英特尔若想尽快涉足目前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必须在速度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   贝茨认为,在未来数年中英特尔在平板电脑市场上的作为要明显超越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他还建议英特尔应该尽快抢占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大多数装备的是ARM公司的芯片产品。此外,贝茨还认为英特尔与合作伙伴诺基亚共同研发的MeeGo操作系统将成为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立足点。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对于诸如苹果以及黑莓这样的新兴品牌的忠诚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一些传统品牌。
[手机便携]
Intel加速进军移动领域 亟需构建生态系统
  2012年伊始,Intel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开拓力度加大,通过与诸多手机厂商的合纵连横,吹响挑战ARM垄断地位的号角。在日前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Intel携手联想发布第一款Intel芯智能手机K800,将发展迅猛的中国市场作为其进军智能手机的桥头堡。此外,Intel还与摩托罗拉移动达成为期数年的移动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后者的智能手机将采用Intel的Atom处理器及Android平台。    Intel正式进军移动领域   在PC领域所向披靡的Intel终于重返移动战场。Intel在CES展会上宣布推出代号为“Medfield”的Intel Atom处理器Z2460平台,该处理器是专为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设计的基于X8
[手机便携]
英特尔智能手机芯片2011年下半年上市
  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周三表示,第二代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凌动处理器Medfield“已经进入消费者样品阶段,实际手机产品将于2011或2012年上市。   他表示,2011年将有超过35款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平板电脑上市。他同时强调,英特尔为平板电脑准备了两大凌动处理器产品线。   欧德宁在巴克莱资本2010全球科技大会上说,“我们将确保我们支持市场上所有的操作系统。”   英特尔列举了15个即将推出平板的品牌厂商,包括东芝、戴尔、联想、华硕、宏碁和Motion Computing公司。“部分平板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部分采用Android的Froyo或Honeycomb版本。”   
[手机便携]
研华推出Intel® 7年长供货期和宽温支持WiFi模块
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平台和集成服务提供商研华公司最近在工业和企业嵌入式市场中又推出了4款具有7年长供货期的Intel®工业级嵌入式无线模块。研华是唯一与Intel合作提供一站式平台集成服务的工控机供应商。 EWM-W137H是一种双频 IEEE802.11a/b/g/n 2T2R WiFi模块,支持 -40 ~ 85º C宽温操作,于户内外恶劣环境下,也能具有高性能及高可靠性,例如在军事和车载应用。 EWM-W146H是一种双频IEEE802.11a/b/g/n 3T3R WiFi模块,能稳定提供WiFi 无线传输速度,最高可达450 Mbps。EWM-W138H是一种双频IEEE802.11a/b/g/n 2T2R WiFi模块,
[嵌入式]
英特尔携手星环科技亮相进博会,以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
2023 年 11 月 6 日, 上海 ——今日,英特尔与星环科技在202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联合发布了AIGC向量数据库解决方案,旨在支持多样化机器学习模型生成的海量向量数据,满足企业针对海量向量数据的高实时性查询、检索、召回等需求,为人工智能时代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持,为企业业务加速发展提供助力。 英特尔中国软件技术合作事业部总经理唐炯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为全球数字经济注入全新动力,也为企业在多样化业务场景中带来更多全新挑战。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多年,英特尔致力于以前瞻性视角,携手生态伙伴一道,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打造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加速大模型应用落地。”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
[工业控制]
​<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携手星环科技亮相进博会,以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
英特尔携生态伙伴亮相工博会,解锁AI时代创新制造
2024年9月25日,上海—— 在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上,英特尔携手多家生态合作伙伴亮相展会,通过精心布局的 “机器视觉”、“负载整合”、“工业控制”、及“工业AI与大模型”四大核心展区,以及最新的工业优选电脑,全面展出了英特尔AI驱动的最新技术成果和解决方案 ,并通过一系列与工业合作伙伴联合开发的智能化转型前沿案例,为现场观众生动呈现了AI与制造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技术魅力。 展会期间, 英特尔举办了“智造·芯生无限”Intel AI Summit 2024 。会上,英特尔正式发布《英特尔® 工业人工智能白皮书(2025年版)》与《英特尔® 工业控制白皮书(2025年版)》,详细介绍AI技术如何助力工业制
[工业控制]
<font color='red'>英特尔</font>携生态伙伴亮相工博会,解锁AI时代创新制造
小广播
最新半导体设计/制造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市场动态 半导体生产 材料技术 封装测试 工艺设备 光伏产业 平板显示 EDA与IP 电子制造 视频教程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