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430F449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发布者:冰雪勇士最新更新时间:2012-04-21 来源: 电子设计工程 关键字:步进电机  红外传感  PWM波  人机交互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现代的车辆运动、医疗设备和工业控制等系统中,悬挂运动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这些系统中悬挂运动部件通常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因而悬挂部件的运动精确性是整个系统工作效能的决定因素,因而实际实现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系统采用低功耗MSP430F449单片机系统平台设计了悬挂运动控制系统,采用高效的PWM电路,提高电源利用率;红外传感检测,提高纠错能力。由单片机产生脉冲信号驱动有精确步距的步进电动机,电机带动悬挂部件在平面上做特定的准确运动。

1 悬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1 电机选取
    方案①: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优点是输出功率大,带负载能力强;缺点是不能精确地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角度。
    方案②: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就转过一个步距角,具有较强的快速启停能力。步进角方面,选用的三相六拍式步进电机,步进转角最小可以达到1.5°,可以满足系统控制精度要求。并且可以通过对其转动步数的控制实现对位移的精确控制。
    方案③:使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一种内带编码盘,可以通过驱动器精确控制转动角度(0.001°级别),而且过载能力强,常用于精密控制,但其驱动电压一般较高,体积较大,在本题目的实现上并不适用。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②。采用步进电机。
1. 2 电机驱动器选择
    方案①:使用分立元件搭建。利用大功率三极管放大功率给步进电机提供驱动电压和电流。但本实验对功率要求较大,精度有限。
    方案②:集成步进电机驱动器。集成驱动块能力强,工作稳定,其内部加入了光耦隔离器将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完全隔离,防止了电动机在启动和制动时对控制电路造成影响。并且其只需要两三根线便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控制相当简单。
    综上所述,由于本系统需尽量采用高性能的驱动电路以保证步进电机良好的运转性能,故选择方案②。
1.3 循迹传感器选择
    方案①: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发射-接收电路。发光二极管为可见光,故光敏二极管的工作受外界光照影响很大,很容易造成误判和漏判。
    方案②:反射式红外发射-接收器。采用红外对管替代普通可见光管,能极大地降低环境光源的影响。并且,红外线波长大,近距离衰减小,故探测近距离黑线更加可靠。
    综上,选择方案②,采用发射时红外传感器ST188。
1. 4 画线算法
    方案①:DDA算法。根据直线起始坐标得出斜率。取合适的步进量,根据斜率得出直线上每点的坐标,直接计算出两侧电机步数,控制画笔画线。该算法简单易行。
    方案②:Bresenham微元算法。该算法只做整数加/减运算和乘2运算,运算速度很快,适于用硬件实现。
    本系统采用软件实现算法,故选择方案①。
1.5 画圆算法
    方案①:图形扫描Bresenham算法。该算法采用直角坐标系,但画圆时采用该坐标系算法不够清晰。
    方案②:用自行设计的极坐标法。极坐标法公式简单,算法清晰。运算速度较快,完全能达到要求。
    故选择方案②。
1.6 循迹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将8个传感器均匀分布予画笔周围,并形成一个八边形以细化物体的运动方向。由于黑色物体和白色物体的反射系数不同,传感器的输出电平亦有不同,用硬件比较器LM311标定传感器的阈值,将曲线的有无变换为高低电平送单片机I/O口,由软件寻找反射最弱的传感器方位,从而实现定位。
1.7 控制方案
    基于对步进电机步进方式的考虑,采取一种将物体运动坐标移动转化为步进长度的策略。控制悬线在一定时间内伸缩的长度就可以控制物体的运动方向。电机正转,则悬线伸长;反转,则悬线缩短。悬线变化的长度和电机转动的步数成正比。题目指标要求物体可以行走直线、圆周和一段现场给出的不确定间断曲线,对此3种运动线型采取统一处理的策略,即都是用微小直线段组合成复杂曲线。这样做不仅能使电机的步进直接实现,还可以将所有线型集中转化为对直线运动的研究之后再拼接组合复原。对于不确定的运动曲线,物体上的光电传感器阵列实时采集路线信息,将其传送给处理器进行方向判断,给出下一步运动目标点的相关信息。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和方案选择,本系统主要由3个模块电路组成: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红外传感和人机交互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采用集成电机驱动器,驱动能力强;循迹采用红外对管,抗干扰能力好。MSP430单片机微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旋转方向,以实现画直线、画圆及循迹过程。用户可通过4x4键盘选择运动坐标及画笔行动方式的设定。同时所有状态均在LCD上实时显示,及时跟踪电机行动状态。
2.2 总体实现框图
    系统总体实现框图如图1所示。

a.jpg



3 原理分析
3.1 步进电机控制原理
    在本系统中,左侧使用的是常州微特电机总厂的45BC340F三相步进电机,能精确到1.5°;右侧用二相步进电机C6696-9012K,步进角1.8°,额定电压3.1V,额定电流1.55A。这里以三相步进电机为例介绍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
    三相步进电机定子上有6个凸齿,每一个齿上有一个线圈。线圈绕组的连接方式,是对称齿上的两个线圈进行反相连接。6个齿构成三对磁极l.jpg,所以称为三相步进电机,磁极上有均匀分布的矩形小齿,转子上没有绕组,但有小齿均匀分布在其圆周上。其工作过程是:当一相绕组通电时,相应的两个磁极就分别形成了N极和S极,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磁通从正相齿,经过软铁芯的转子,并以最短的路径流向负相齿,而其他四个凸齿并无磁通。为使磁通路径最短,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转子被强迫移动,使最近的一对齿与被激励的一相对准,即使转子齿与定子齿对齐,从而步进电机实现向前“走”了一步。
    如果给绕组施加有序的脉冲电流就可以控制电机转动起来,从而实现电脉冲信号到角度的转换。转动的角度大小与施加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的频率成正比,转向则与脉冲顺序有关。三相电机电流脉冲的施加方式有3种:
    1)三相单三拍方式(按照单向绕组施加脉冲):
    正转:→A→B→C→;反转:→A→C→B→。
    2)三相双三拍方式(按照双向绕组施加脉冲):
    正转:→AB→BC→CA→;反转:→AC→CB→BA→。
    3)三相六拍方式(单向绕组和双向绕组交替施加脉冲):
    正转:→A→AB→B→BC→C→CA→;反转:→A→AC→C→CB→B→BA→。
    其中,三相六拍式的步距角是1.5°,其他两种方式为3°。为了不产生累积误差,必须保证电机不失步,这和其运行矩频特性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步进电机的驱动信号存在一个必须避开的频率——共振频率£0。
    由于两边电机型号不一样,系统控制时需要注意两者的同步问题,从而以最佳的配合实现对画笔的精确圆滑控制。[page]

3.2 系统算法实现原理
3.2.1 悬挂系统画任意曲线算法实现
    前提:画纸和步进电机都是量化设备。画纸为坐标纸(1cm间隔),如图2所示,步进电机步进角度恒定(1.5°或1.8°)。

b.jpg


    公式推导:由勾股定理:
    c.jpg
    初步方案:
    1)以直线或圆的量化算法计算出轨迹上的下一个点坐标,磁电机为步进电机的驱动目标。
    2)根据推导公式计算出步进电机的驱动距离3)将驱动距离量化为驱动圈数,为降低累积误差,量化余数算入下一次的驱动距离当中。
    具体方案流程图如图3所示。

d.jpg


3.2.2 直线的生成算法
    本系统中画直线直接用数字微分分析式DDA(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算法。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设直线的起点为(x1,y1),终点为,则斜率m为:
    e.jpg
    直线中的每一点坐标都可以由前一点坐标变化一个增量而得到(Dx,Dy),即表示递归式:
    f.jpg
    递归式的初值为直线的起点(x1,y1),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生成一条直线。
3.2.3 圆的生成算法
    本系统画圆采用极坐标法实现。
    当θ从0到2π做递增时,由此式便可求出圆周上均匀分布的360个点的(x,y)坐标。利用圆周坐标的对称性,此算法还可以简化。将圆周分为8个象限,只要将第1a象限中的圆周光栅点求出,其余7部分可以通过对称法则计算出来。图中给出了圆心在(0,0)点时的对称变化法则。
3.2.4 循迹算法
    循迹中,将传感器阵列的八个方向分成正向反向两大类。其中,有效检测方向分以下3级:
    第1级:原方向。
    第2级:原方向紧邻的两个方向。
    第3级:与原方向垂直的两个方向。
    其他3个方向均为反方向。
    循迹运动方向选取原则:首先滤除前4步的所有反方向(由位或得到),防止按反方向倒退。滤除之后,剩下的有效方向中,如果仍有原方向,则按原方向继续执行;若没有,则依次寻找第2级,第3级。若最后均没有(遇到黑线的间断处),
则回归到第1级,即继续往前行。综上,就是只有上一级循迹不成功才会依次寻找下一级。

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电路
    三相步进电机使用的是UP-3BF04型电机驱动器,操作方便,控制信号可由MSP430直接引出,编程实现对它的控制,如图4所示。

h.jpg


    其特点是:1)PWM恒流驱动,三相六拍励磁方式,电源损耗极低且具有极高的开关效率;2)自动半流锁定功能,驱动电流可达4 A;3)所有控制信号与功率驱动部分光电隔离;4)散热外壳与驱动器内部完全绝缘。

[page]

    由图可看出,只用控制两根线即可实现对驱动器的控制:
    CP:步进脉冲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U/D:方向控制器,U/D=1时电机正转,U/D=0或悬空时电机反转。
    两相步进电机C6696-9012K驱动器控制方法与三相十分类似,不再赘述。
4.2 红外对管电路设计
    我们选用红外对管ST188。ST188由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检测距离可调整范围大,4~13mm可用。其响应时间受检测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的影响,所以实验时要保持白板平面的洁净与黑色轨道的平整。

i.jpg


    红外传感器电路如图5所示。当传感器处于黑线上方时,由于黑线红外光线的反射能力很弱,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端为高电平;反之,传感器离开黑线时,输出端为低电平。将此电平送至比较器LM311,与标准电平比较,若高于标准电平,则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反之,输出低电平。实验中,调节R4测量出最合适的标准电平为2.4 V。处理器通过判断比较器输出电平的高低来辨别受控物体的位置,从而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来控制物体运动。
4.3 按键模块设计
    系统软件设置了两种模式:INPUT和CONTROL模式。
    1)CONTROL模式下,按健操作直接对电机进行命令,主要完成手动或自动控制左右电机正反旋转,画固定的直线、圆,循迹等功能。
    2)INPUT模式下,本系统软件中采取了输入命令+参数的模式,设置了3个命令,其功能列表如下:

j.jpg



5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主要用基于430单片机的C语言,主要完成用户输入输出处理和系统控制,故软件设置了INPUT和CONTROL两种模式。最主要的部分是:画直线控制、画圆控制、循迹等几个控制算法。其中按健的处理很重要,有限的按键要用于多方面控制,包括电机的一步或多步控制、电机控制或按键输入,一键多用导致整个程序的复杂。不过,该软件模仿DOS系统输入命令进行操作的方式选择所有功能,搭建了一个大框架,思路清晰,移植性强,人机交互良好。系统初始化后,等待按键输入,选择控制或输入功能后进行相应操作。系统软件总流程图如图6所示。

k.jpg



6 结束语
    本悬挂运动控制系统很好的完成了设计要求中的各项基本指标和发挥要求,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按键即可完成整个测试过程,如画任意直线、任意圆点和半径的圆,红外传感数据采集、处理和结果显示、记录均由测试系统自动完成。但如果电机转轴半径及悬线半径都变小,白板表面变平滑,系统性能会更大幅度提高。

关键字:步进电机  红外传感  PWM波  人机交互 引用地址:基于MSP430F449的悬挂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上一篇:基于MSP430的心电采集系统
下一篇:利用MSP430实现Blackfin DSP的程序引导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2:58

使用STM32简单控制TMC5160驱动步进电机
首先先来了解一下TMC5160的3种工作模式 TMC5160通过两个引脚来控制它的工作模式: SD _MODE和S PI _MODE。 1、当SD_MODE接地,SPI_MODE拉高,TMC5160即工作在模式1(SPI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通过SPI接口来设置TMC5160的 寄存器 。 TMC5160使用自己的梯形曲线发生器来控制 步进电机 转动,用户需要设置:开始运动速度VSTART、第一段折线末速度V1、最大速度VMAX、停止速度VSTOP、第一段折线的加速度A1、第二段折线加速度AMAX、第四段折线的减速度 DMA X、第五段折线的减速度D1。把上面的参数设置好,再设置工作模式:速度模式和位置模式。最后再设置
[单片机]
使用STM32简单控制TMC5160驱动<font color='red'>步进电机</font>
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优缺点
  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直流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虽然三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的差异。现大兰电机小编就三者的优点用途作一比较。   交流伺服电机   优点:   ⑴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   ⑵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   ⑶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⑷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   直流伺服电机   优点:   直流伺服电机特指直流有刷伺服电机——电机成本高结构复杂,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会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嵌入式]
基于STM32103和ULN2003的步进电机控制
1 前言 本实验是基于 STM32 103 芯片 和ULN2003进行对 步进电机 的控制。 2 ULN2003的基本介绍 2.1 ULN2003的概述 ULN2003是高耐压、大电流复合 晶体管 阵列,由七个硅NPN 复合晶体管组成。 一般采用DIP—16 或SOP—16 塑料封装。 ULN2003的主要特点: ULN2003 的每一对达林顿都串联一个2.7K 的基极电阻,在5V 的工作电压下它能与TTL 和CMOS 电路直接相连,可以直接处理原先需要标准逻辑缓冲器来处理的数据。 ULN2003 工作电压高,工作 电流 大,灌电流可达500mA,并且能够在关态时承受50V 的电压,输出还可以在高负载电流并行运行。 2.
[单片机]
基于STM32103和ULN2003的<font color='red'>步进电机</font>控制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0 引言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输入脉冲总数控制步进电机的总旋转角度,电机的速度由每秒输入脉冲数目所决定,因此易实现机械位置的精准控制。而且由于步进电机价格低廉、可控性强等特点,使其在数控机床传送控制等自动控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生产的要求,步进电机传统的以单片机等微处理器为核心单元的控制系统暴露出了如下缺点:控制策略单一不利于实现人机交互,而且控制电路复杂、控制精度低、生产成本高,系统稳定性不够,步进分辨率低、缺乏灵活性,低频时的振荡和噪声大,而且受步进电机机械结构和空间的限制,步进电机的步距角不可能无限的小,难以满足高精度开环控制的需求。由于FPGA编程方式简
[嵌入式]
AR 正变革现有的人机交互,未来微信也将采用 3D 头像
苹果AR应用演示 上一个十年,智能手机和 4G 网络的普及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最直观的社会变革就是随处可见的盯着 2D 屏幕通过移动网络打字、看视频、打电话的人群。 而如今,增强现实(AR)的兴起将会掀起互联网的下一次革命——我们将会真正在一个 3D 空间介质中生活、工作和交流。当这个情境最终实现时,人机交互(HCI)将会从以下三种方式发生永久变化: 我们将生活在 3D 世界中 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一个仿真设计工作区 数字身份与真实身份联系更为密切 显然,下一个消费级别和企业研发的技术大产品将会是把数字 3D 对象投射到现实世界的 AR 智能眼镜。那么,当 AR 变成主流时,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
[家用电子]
基于ATMEGA48单片机的仪表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原理及应用
仪表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某相线圈加一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得非常简单。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像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那样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在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下使用。 仪表步进电机属于步进电机中体积、功耗较小的类别,可以由单片机或专用芯片的引脚直接驱动,不需外接驱动器,因而在仪表中被用于指针的旋转控制。
[电源管理]
基于ATMEGA48单片机的仪表<font color='red'>步进电机</font>的细分控制原理及应用
stm32使用PWM中断的方式精确的控制的个数
1,假如想要得到如下的波形: 每一个波的周期为25us,一组波的频率为10HZ 实现思路: 实现的时候使用TIM1的CH1和TIM2的CH1,使用TIM15的中断,每100个ms来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函数中以中断的方式打开PWM波的输出,在输出一个PWM波之后会进入PWM的中断服务函数,在中断服务函数中计数PWM波的个数,当达到8个的时候关闭PWM波的中断输出。 中断优先级的安排: TIM15 1 0 TIM1 2 0 TIM2 3 0 2,在CUBE中的配置 TIM15的配置: TIM1的配置: TIM2的配置: 3,代码实现
[单片机]
stm32使用<font color='red'>PWM</font><font color='red'>波</font>中断的方式精确的控制<font color='red'>波</font>的个数
基于GAL器件的步进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运动控制系统中,如机器人、打印机、软盘驱动器、绘图仪、机械阀门控制器等。目前,对步进电机的控制主要有由分散器件组成的环形脉冲分配器、软件环形脉冲分配器、专用集成芯片环形脉冲分配器等。分散器件组成的环形脉冲分配器体积比较大,同时由于分散器件的延时,其可靠性大大降低;软件环形分配器要占用主机的运行时间,降低了速度;专用集成芯片环形脉冲分配器集成度高、可靠性好,但其适应性受到限制,同时开发周期长、需求费用较高。通用阵列逻辑GAL(Generic Array Logic)是美国Lattice公司研制的一种电可擦除的可编程的新型PLD器件。近几年来,GAL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可擦除及输出逻辑结构可组
[工业控制]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