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应用

发布者:bullfish最新更新时间:2013-01-09 来源: 21IC 关键字:单片机  磁致伸缩  位移传感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根据磁致伸缩原理制造的高精度、长行程绝对位置测量的位移传感器。它采用非接触的测量方式,由于测量用的活动磁环和传感器自身并无直接接触,不至于被磨擦、磨损,因而其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能力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便于系统自动化工作,即使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如容易受油溃、尘埃或其他的污染场合),也能正常工作。此外,它还能承受高温、高压和强振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位移的测量、控制中,但这种测量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有限,不能远距离传输;②由于电路转换引入噪声,使其测量精度不高;③信号互换性差,还需要昂贵的A/D互换设备等。利用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进行较好的处理,实现了多点高精度测量,并通过RS-485串行通信实现远距离传输及接入工业监测网。另外,由于采用PIC低功耗单片机及其他低功耗芯片,优化电路结构,使系统功耗大大降低。
  1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简介
  1.1 传感器的结构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套有活动磁铁的测量杆;另一部分是位于测量杆上端的测量电路。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波导丝、保护管套、移动磁铁、电路板部分。测量管是整个传感器的核心传感部分,这一部分又包括:偏置磁铁、波导丝、保护管套、末端衰减阻尼装置、非接触磁环、转换器输出。


  1.2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致伸缩线被安装在不锈钢管内,钢管外侧可自由滑动,电子装置中的脉冲发生器产生电流脉冲(起始脉冲)并沿波导线传播,产生的磁场与活动磁环固有的磁场矢量叠加,形成螺旋磁场,产生瞬时扭力,使波导线扭动并产生张力脉冲(波导脉冲),这个脉冲以固定的速度沿波导传回,在线圈(转换器)两端产生感应脉冲(终止脉冲),通过测量起始脉冲与终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精确地确定被测位移量。如图2所示。因为张力脉冲在波导管上的速度恒定,用测得的时间差乘以此速度,得出磁环的位置。这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每当磁环运动时,新的位置就会被感测出来。


  1.3 信号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要想直接测量传感器起始、终止脉冲的时间间隔,得到准确的位置量,不易实现。现阶段采用的方法是,把两个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转换为正比于磁环位置的PWM信号,然后以电流环的形式输出。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传感器内电流脉冲和感应脉冲会对输出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并且传感器本身的磁性材料感应的磁场与波导管内的电流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使得测量所得的输出信号有一定程度的畸变,如图3所示,即是将传感器的电流环输出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得到的波形。另外,如果需要在同一个系统中同时使用几个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时,传感器相互之间也会有干扰。这些干扰信号的存在使得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不好,对精度高、响应频率快的控制系统而言,其影响程度是很明显的,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必须予以消除。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系统,将处理后得到的稳定的输出信号,以数字信号的形式直接通过远程通信传送给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该类型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稳定、精度高、传输距离远,与控制系统接口简单、互换性好、实用性强,使传感器更具智能化,整体性能得到极大的优化提高。


  2 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2.1 系统结构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4所示。由于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采用符合工业控制标准的4~20mA电流环输出的形式,故需要先把传感器的输出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再采集出来进行A/D转换,然后输出给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以及通信处理,最后将理想的传感器信号以二进制方式传送给液晶示屏和PC机。传感器的电路是由敏感元件头、接收电路、信号整形电路、参数校正输入电路、计算机处理电路、显示电路、测量参数输出电路等组成。[page]


  2.2 微处理电路
  单片机选用ATMEL公司基于CMOS工艺的8位微处理器AT89C4051,与MCS-51产品系列的指令完全兼容,片内含有4kb的FlashEPROM,它最突出的特点是芯片体
  积小,只有20个引脚,特别适合于小型化系统的设计。另外,AT89C4051价格便宜,性价比较高。
  2.3 信号整形电路
采用基于抽取被测信号特征量的滑动数字滤波算法。如图3所示,就是磁环在静止状态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波形。可以看出,在测量稳定值上叠加有一个频率较高的干扰信号存在,其最大峰-峰值约为25mV,周期为440μs。如果直接将单次测量值采样传送给控制器,在高精度的测量场合下,随机得到非正常测量值的几率是比较高的,最大误差为12个LSB。因此,最好是对某一位移量进行连续的多次测量,得到一组N个测量值,并使这组测量值包含一个干扰周期,便从中获得一个能够代表正确值的测量值。信号整形电路的结构包括测量运算放大器、光电耦合器;功能是对测量放大信号整形后送计算机。89C4051是系统硬件实现数字化处理的核心部分,它的主频工作在11.0592MHz,包括有一个外围复位电路。主要用于完成控制A/D转换、信号处理、向主机和LCD以串行方式发送数据等几个方面的功能。用单片机的P3口作为A/D转换及通信的控制线。在读取A/D转换值时,直接用PI口分两次读入12位A/D转换值。
  图5为使用了数字化处理系统传感器的磁环分别处于静态和动态时的测量特性犤4犦。图5(a)表明系统有良好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误差只有1个LSB;图5(b)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测量特性。


  2.4 参数输入矫正电路
  矫正电路是由MAX25C045、键盘和选择开关组成,功能是对传感器的零位、满量程进行调整,并对波导电流脉冲传递速度设定和参数存储。
  2.5 显示电路
  主要根据LCD显示器的结构与原理,把要显示的数字对应的码转换写出,即写出对应的段选码表,从显示主程序中调用该表,就可以在LCD上显示出传感器的输出变化值。
  2.6 测量参数输出电路
  数据输出包括12bit高速D/A转换芯片MAX5302及运算放大器输出0~5V,0~10V,0~10mA,4~20mA的测量数据;二进制数据输出包括485接口芯片MAX1428输出二进制测量数据,数据传递距离可达1000m以上。
  3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MTS公司正在研制的TemposonicsER型位移传感器代表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发展方向。TemposonicsER型位移传感器是磁致伸缩测量原则,利用对超声波(传感器产生的扭转波脉冲)精确的速度、时间测量计算出目标位置。传感器通过处理信号转换过程将测量结果直接转换为标准输出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已向着测量距离长、测量精度高的方向发展。未来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组装、数字化输出、抗强电磁干扰和温度检测补偿等技术,将使该类传感器成本大幅下降,性能显著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满足传感器工程化、实用化要求,传感器在最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也具有耐用的特点,无论所测的目标位置困难与否,传感器都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并配置相应的结构以适合应用系统。传感器的结构和封装技术也有待于突破,并实现机械设计和电子装置的有效综合。
  4 结束语
  采用单片机芯片和EIA RS-422/485国际串行数据传输标准电路,内置电子模块采取超小型电子元件贴面焊接,能使新型磁致伸缩传感器更加稳定、可靠,传感器的数据传输距离大大加长,而且可与PLC、计算机等直接通讯,节省了昂贵的变送器、A/D转换,从而使用该磁致伸缩传感器组成的测控系统更加方便、稳定,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提高波导丝的弹性模量和机械强度的同时保证其稳定的伸缩系数,是研制敏感元件的关键,也是开发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相当重要的一环,高精度的时间检测技术和抗恶劣环境的封装技术也不容忽视。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字:单片机  磁致伸缩  位移传感器 引用地址:基于单片机的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应用

上一篇:51单片机并行口驱动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及程序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的飞机航向控制显示教学模型设计与实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15

PIC单片机入门_PICC的指向RAM的指针
问题: 将30h,31h,32h单元中最大的数放入40h。 利用指向RAM的指针进行编程如下: span style= font-size:18px; #include pic.h static volatile unsigned char add1 @0x30; static volatile unsigned char add2 @0x31; static volatile unsigned char add3 @0x32; static volatile unsigned char add @0x40; main() //绝对地址定位 { add1=0x51; add2=0x5; add3=0x6
[单片机]
电源转换应用中数字反馈回路的益处
市场因素正在推动智能电源的发展,包括电源的外部控制和生产中的软件配置。实现上述目标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电源转换回路中采用数字反馈控制。电源设计人员已经在智能电源中采用了单片机 MCU 来实现通信、监视、控制和诸如上电时序、软启动和拓扑控制等确定性功能。但是,就在不久前,由于没有合适的兼具成本效率的技术,对电源转换回路进行完全的数字控制仍不可能。包含专用外设的数字信号控制器(DSC)的出现才使得完全的数字控制成为可能。    DSC 使能数字反馈回路   设计人员常常会问,有这么多廉价的专用模拟脉宽调制(PWM)控制器,为什么要选择使用DSC来进行数字反馈控制呢?DSC提供新的控制方法和电源转换拓扑,而这些方法和拓扑是采用传统的模拟电源
[电源管理]
电源转换应用中数字反馈回路的益处
基于VMM验证方法学的MCU验证环境
 1 简介 随着设计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要求把更多的资源放到验证上,不但要求验证能够覆盖所有的功能,还希望能够给出大量的异常情况来检查DUT对应异常的处理状态,这在传统测试方法下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此外,设计不断地重用,而验证也希望能够重用一样的验证模块,这就催生了层次化的验证方法。Synopsys的 VMM验证方法学提供了基于SystemVerilog的验证方法,包括了有约束的随机数生成,层次化的验证结构,以及以功能覆盖率为指标的验证流程。在本文中,围绕Synopsys的VMM(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Manual)构建了一个MCU验证环境。 2 DUT 在这个环境中验证了一个8位MCU,该CPU时
[电源管理]
基于VMM验证方法学的<font color='red'>MCU</font>验证环境
基于80C51单片机的多功能肌电测量仪设计
肌电测量或肌电图是检查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神经科、骨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它可为临床诊断、治疗神经肌肉系统疾患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肌电测量仪一般只具有在示波器上显示波形和记录波形的功能。早期,肌电信号通过照相对胶片进行显影才能看到;后来,把肌电信号描绘在肌电图纸上。这两种肌电信号记录法的机构都很复杂。这里介绍一种利用普通的示波器,通过单片机和A/D、D/A转换控制系统构成的,具有记忆、波形分析(诊断)功能和各种操作的实时处理的低功耗智能肌电测量仪。该肌电测量仪可实现一次采集后,多次重复显示、打印,实现了肌电信号测量仪的智能化 1 多功能肌电测量仪的硬件设计 1.1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 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
[单片机]
基于80C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多功能肌电测量仪设计
单片机的I2C总线扩展和I2C虚拟技术
1 I2C总线的基本概念及一般特征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要处理的数据不仅很多,而且很重要时,通常的做法是用并行口扩展单片机外部数据存储器芯片。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数据要求非常严格的芯片,比较典型的有基于I2C总线接口的24系列,基于SPI总线的25系列,以及并行总线接口的28系列,29系列,这些芯片的特点是芯片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数据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些芯片采用I2C、SPI或Microwire串行总线协议,与单片机接口通常仅占用2~4个I/O口,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单片机的资源,并且数据可以反复擦写。 I2C总线采用二线传输,即SDA串行数据线和SCL串行时钟,在总线上
[单片机]
<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I2C总线扩展和I2C虚拟技术
PIC单片机对LED数码管矩阵键盘显示的设计
#include #include “。./head/config.h” __CONFIG(HS&WDTDIS&LVPDIS&PWRTEN);//对熔丝位进行设置 单片机LED共阳极段码表(带小数点) 0~9 const char table1[]={0X0A,0XFA,0X8C,0XA8,0X78,0X29,0X09,0XBA,0X08,0X28,0x18,0x49,0x0f,0xc8,0x0d,0x1d}; 数码管位码表 const char table[] = {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 unsigned int result = 0,lastresult = 0;
[单片机]
PIC<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对LED数码管矩阵键盘显示的设计
手把手教学51单片机第七课 | AT24C02的I²C总线数据传输
SCL(clock)时钟信号 SDA(data)数据总线 数据位的有效性规定 I²C总线进行数据传输时,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期间。数据总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 时序图 起始信号和终止信号 当时钟信号高电平, SDA变低电平,为起始信号,若SDA变高电平,为终止信号 起始信号产生后 ,总线处于占用状态 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处于空闲状态 void start()//起始信号 { sda=1; delay(); scl=1; delay(); sda=0; delay(); } void stop()//
[单片机]
手把手教学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第七课 | AT24C02的I²C总线数据传输
温控系统中VB实现的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迅
引言 现代的单片机测控系统中通常以PC机作为控制中心,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送给PC机进行各种处理,为保证数据传送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就必须建立可靠的通讯。我们在开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温度控制系统时,温度信号的测控及采集均由单片机系统自行完成,然后通过异步串行通信口将温度信号实时地传送给PC 机进行处理。上位PC机使用VB进行串口通信的编程,下位单片机使用C51进行编程。 1 VB下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 1.1 通信控件MSComm简介 VB下的串行端口通信是通过其提供的控件Microsoft Comm control(简称MSComm)实现的。该控件屏蔽了通信过程中的底层操作,程序员只需设置并监视MSComm控件的属性
[单片机]
温控系统中VB实现的PC机与<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串行通迅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