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M3内核的异常处理机制及其新技术研究

发布者:小熊掌心最新更新时间:2013-05-10 来源: 21ic关键字:Cortex-M3内核  异常处理机制  数据总线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CortexM3是ARM公司第一款基于ARMv7M的微控制器内核,在指令执行、异常控制、时钟管理、跟踪调试和存储保护等方面相对于 ARM7有很大的区别。尤其在异常处理机制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其异常响应只需要12个时钟周期。NVIC(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是CortexM3处理器的一个紧耦合部件,可以配置1~240个带有256个优先级、8级抢占优先权的物理中断,为处理器提供出色的异常处理能力[1].同时,抢占(preemption)、尾链(tailchaining)、迟到 (latearriving)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异常事件的响应时间。

异常或者中断是处理器响应系统中突发事件的一种机制。当异常发生时,CortexM3通过硬件自动将编程计数器(PC)、编程状态寄存器(xPSR)、链接寄存器(LR)和R0~R3、R12等寄存器压进堆栈。在Dbus(数据总线)保存处理器状态的同时,处理器通过Ibus(指令总线)从一个可以重新定位的向量表中识别出异常向量,并获取ISR函数的地址,也就是保护现场与取异常向量是并行处理的。一旦压栈和取指令完成,中断服务程序或故障处理程序就开始执行。执行完ISR,硬件进行出栈操作,中断前的程序恢复正常执行。图1为CortexM3处理器的异常处理流程[2].

Cortex-M3内核的异常处理机制及其新技术研究

 

图1 CortexM3异常处理流程

1 CortexM3异常类型

同ARM7相比,CortexM3在异常的分类和优先级上有很大的差异,如表1所列。

 

Cortex-M3内核的异常处理机制及其新技术研究

 

表1CortexM3异常类型及优先级

CortexM3将异常分为复位、不可屏蔽中断、硬故障、存储管理、总线故障和应用故障、SVcall、调试监视异常、PendSV、 SysTick以及外部中断等。CortexM3采用向量表来确定异常的入口地址。与大多数其他ARM内核不同,CortexM3向量表中包含异常处理程序和ISR的地址,而不是指令。复位处理程序的初始堆栈指针和地址必须分别位于0x0和0x4.这些值在随后的复位中被加载到适当的CPU寄存器中。向量表偏移控制寄存器将向量表定位在CODE(Flash)或SRAM中。复位时,默认情况下为CODE模式,但可以重新定位。异常被接受后,处理器通过 Ibus查表获取地址,执行异常处理程序。

在CortexM3的优先级分配中,较低的优先级值具有较高的优先级。NVIC将异常的优先级分成两部分:抢占优先级(preemption priority)部分和子优先级(subpriority)部分,可以通过中断申请/复位控制寄存器来确定两个部分所占的比例。抢占优先级和子优先级共同作用确定了异常的优先级。抢占优先级用于决定是否发生抢占,一个异常只有在抢占优先级高于另一个异常的抢占优先级时才能发生抢占。当多个挂起异常具有相同的抢占优先级时,子优先级起作用[3].通过NVIC设置的优先级权限高于硬件默认优先级。当有多个异常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时,则比较异常号的大小,异常号小的被优先激活。

2 CortexM3异常处理

2.1 异常的进入

当一个异常出现以后,CortexM3处理器由硬件通过Dbus保存处理器状态,同时通过Ibus读取向量表中的SP,更新PC和LR,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

为了应对堆栈操作阶段到来后的更高优先级异常,CortexM3支持迟到和抢占机制,以便对各种可能事件做出确定性的响应。

抢占是一种对更高优先级异常的响应机制。CortexM3异常抢占的处理过程[2] 如图2所示。当新的更高优先级异常到来时,处理器打断当前的流程,执行更高优先级的异常操作,这样就发生了异常嵌套。迟到是处理器用来加速抢占的一种机制。如果一个具有更高优先级的异常在上一个异常执行压栈期间到达,则处理器保存状态的操作继续执行,因为被保存的状态对于两个异常都是一样的。但是,NVIC马上获取的是更高优先级的异常向量地址。这样在处理器状态保存完成后,开始执行高优先级异常的ISR.

 

Cortex-M3内核的异常处理机制及其新技术研究

图2 异常抢占流程[page]

2.2 异常的返回

CortexM3异常返回的操作[2]如图3所示。当从异常中返回时,处理器可能会处于以下情况之一[4]:

◆ 尾链到一个已挂起的异常,该异常比栈中所有异常的优先级都高;

◆ 如果没有挂起的异常,或是栈中最高优先级的异常比挂起的最高优先级异常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则返回到最近一个已压栈的ISR;

◆ 如果没有异常已经挂起或位于栈中,则返回到Tread模式。

为了应对异常返回阶段可能遇到的新的更高优先级异常,CortexM3支持完全基于硬件的尾链机制,简化了激活的和未决的异常之间的移动,能够在两个异常之间没有多余的状态保存和恢复指令的情况下实现backtoback处理。尾链发生的2个条件[2]:异常返回时产生了新的异常;挂起的异常的优先级比所有被压栈的异常的优先级都高。

尾链发生后,CortexM3处理过程如图3中尾链分支所示。这时,CortexM3处理器终止正在进行的出栈操作并跳过新异常进入时的压栈操作,同时通过Ibus立即取出挂起异常的向量。在退出前一个ISR返回操作6个周期后,开始执行尾链的ISR.

 

 

图3 异常的返回

3 CortexM3和ARM7中断控制器比较

在过去的十年中,基于ARMv4的ARM7系列微控制器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ARM7系列中,并没有对中断进行独立的服务,而是通过牺牲处理器一定的性能来换取有效的中断响应和中断处理机制。CortexM3高度耦合的NVIC可以实现硬件中断处理,同时支持迟到和尾链机制,加快了异常响应的速度,充分发挥了处理器的性能。

图4 为CorexM3和ARM7在中断控制器结构方面的差异。

比较可知,NVIC是直接作为CortexM3处理器的一部分,集成在处理器核内部;而VIC只是游离在ARM7内核的外围,这样就必然占用内核资源,影响了处理速度。CortexM3和ARM7中断控制器在功能和实现方式上的差异如表2所列。

 

 

图4 CortexM3和ARM7中断控制器结构的差异

 

 

表2 CortexM3和ARM7中断控制器功能和实现方式的差异

3.1 处理器响应单个异常

CortexM3和ARM7异常处理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CortexM3和ARM7异常处理过程

ARM7处理器的异常开销:

 

 

CortexM3处理器的异常开销:

 

 

其中,TARM7为ARM7处理异常的时间开销;TARM7_PUSH和TARM7_POP为ARM7进行压栈和出栈的操作时间;TCoretxM3为CortexM3处理异常的时间开销;TM3_PUSH和TM3_POP为CortexM3进行压栈和出栈的操作时间。

可见,由于采用处理器状态硬件保存,CortexM3处理器少用了18周期,节省了42.8%的异常开销。

[page]

3.2 处理器响应迟到异常

CortexM3和ARM7在处理迟到高优先级异常时的差异如图6所示。

当IRQ2正在为执行ISR2保存处理器状态时,迟到了一个优先级更高的异常IRQ1.这时ARM7继续进行压栈操作。在压栈操作完成后,ARM7继续为执行ISR1进行压栈操作,然后执行ISR1.其实,两次压栈操作所保存的内容是一样的。因此,CortexM3对这个阶段的操作进行了优化,引进了迟到异常技术,只进行一次的压栈操作。并且在ISR1执行完成之后,CortexM3没有进行出栈操作,而是通过一个6周期的尾链,直接进入ISR2的执行。

 

 

图6 NVIC对迟到的具有更高优先级异常的响应

在上面的例子中,ARM7处理器的异常开销:

 

 

CortexM3处理器的异常开销:

 

 

其中,TARM7_later和TM3_later分别为ARM7和CortexM3处理迟到异常所用的时间开销;Ttailchaining为CortexM3处理尾链所用的时间。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CortexM3少用了44周期,节省65%的异常开销。

3.3 处理器处理backtoback异常

若一个新的异常在上一个异常寄存器出栈时到来,ARM7和CortexM3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大不同。CortexM3和ARM7在处理 backtoback异常时的差异如图7所示。ARM7继续当前的出栈操作,在出栈操作完成后,处理器为执行ISR2进行压栈操作,然后执行 ISR2.其实,这时候处理器出栈和压栈的内容是一致的。CortexM3同样优化了这个阶段的操作,引进了尾链机制。当IRQ2到来时,CortexM3立即中止已经进行了8个周期的出栈操作,转而进行尾链操作,然后执行ISR2.

 

 

图7 NVIC抢占出栈

在处理backtoback异常时,ARM7处理器用在ISR1到ISR2转换的异常开销:

 

 

CortexM3处理器用在ISR1到ISR2转换的异常开销:

 

 

其中,TARM_btb和TM3_btb分别为ARM7和CortexM3处理backtoback异常转换所用的时间开销;Tcancel为发生尾链时CortexM3已用于状态恢复的时间。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CortexM3少用了28周期。其实,CortexM3处理器用在ISR1到ISR2转换的异常开销最低可以优化到只用6个周期, 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backtoback异常的响应能力。

结语

本文阐述了CortexM3处理器的异常处理机制。通过和ARM7进行比较,量化分析了CortexM3在异常处理方面的优势,对工程师使用CortexM3的异常处理会有一定参考和帮助。

关键字:Cortex-M3内核  异常处理机制  数据总线 引用地址:Cortex-M3内核的异常处理机制及其新技术研究

上一篇:TI联手Continental推出65纳米安全ARM Cortex微控制器
下一篇:基于STM32单片机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与实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23

基于DSP的PCI高速测控系统结构的研究
引言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飞速发展,同时Pentium高速CPU的出现,要求有极高的数据通量予以支持,而低速的ISA总线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逐渐无能为力,取而代之的是高速的PCI总线。PCI总线可将高速外围设备直接挂在CPU总线上,33MHz/32位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32MB/s,66MHz/64位时更是性能加倍,打破了数据传输速率的瓶颈,使得CPU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采用美国TI公司生产的高速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取代原来的单片机作为板载CPU,可以充分利用PCI总线的优点直接将采集的数据传到微机内存,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问题。 测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系统基本硬件结
[应用]
ARM CORTEX-M3 内核架构理解归纳
在我看来,Cotex-M3内核的主要包括: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取值单元,指令译码器,算数逻辑单元(ALU),寄存器组,存储器映射(4GB统一编址各区域功能的划分与界定),对于开发者而言,其实主要关注的主要分为三大块: 1、寄存器组2、地址功能划分映射3、中断机制(NVIC)。 1)寄存器组 Cortex-M3内核共有19组32位寄存器: R0 R12(通用寄存器); 低寄存器组R0 R7 32位Thumb-2指令与16位Thumb指令均可访问 高寄存器组R8 R12 32位Thumb-2指令与极少数16位Thumb指令可访问 R13(堆栈指针寄存器); 主堆栈寄存器MSP(main-SP)/进程
[单片机]
利用RTSI总线实现运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的同步
   1 引言   许多测试系统要求在连续运动的同时能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试过程不连续,或者测试位置在前而采集在后,二者之间不能同步,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运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必须实现同步。目前,美国NI公司提供的PCI总线E系列数据采集卡和运动控制卡都嵌入了RTSI(Real-Time System Integration)总线,它可以满足需要精确同步和实时数据采集处理的测试系统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RTSI总线编程实现运动控制和数据采集之间的同步。    2 RTSI总线   RISI总线是实时系统集成总线,它是一种专用高速数字总线,专门提供NI产品(包括图像采集和数据采集产品)之间的高速互连。
[模拟电子]
基于I2C总线数据写入器的设计
1 引言 (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的总线。 总线最主要的优点是其简单和有效。由于 接口直接在组件上,故其占用空间小,减少了电路板的空间和芯片引脚的数量,广泛用于智能化仪表。现在有的MCU已提供 接口,但对于没有直接支持 总线的MCU则需要用软件进行模拟。本文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与PC进行通信,实现具有 总线的EEPROM AT24C04读写功能,构成一种数据写入器,用于仪器仪表等设备中表格、曲线和参数等的读写。所有程序用C语言完成。 2 单片机和PC两方的通信格式 本设计中的数据通信格式如下:第一字节为发给MCU的命令,第二字节保留。后16字节是
[单片机]
基于I2C<font color='red'>总线</font><font color='red'>数据</font>写入器的设计
I2C总线数据传输的C语言实现及其应用
    1 I2C总线概述   I2C(Intel-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荷兰的Philips公司于八十年代初推出的一种芯片间串行总线扩展技术。它用两根线(数据线SDA、时钟线SCL)可完成总线上主机与器件的全双工同步数据传送,可极方便地构成多主机系统和外围器件扩展系统。I2C总线支持所有NMOS、CMOS、TTL等工艺制造的器件,其上所有的节点都连到同名的SDA、SCL上。I2C总方法,数据传送都有相同的操作模式,接口电器特性相同且独立,可在系统供电情况下从系统中移去或增加IC芯片,有I2C接口的外围器件都有应答能力,读写片内单元时有地址自动加1功能,易实现多个字节的自动操作。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公司制造了多
[嵌入式]
基于PCI总线芯片CH365的数据密码卡设计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以前复杂的工作,现在只要单击鼠标即可完成,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没有计算机的生活简直难以想象。随着计算机在生产和生活中占剧比重的加大,信息安全问题也显得突出重要,失泄密案件时有发生。小到企业商业机密被窃取,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到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被窃取,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铁路军交管理系统中,对军列的调度是采用密码管理的,这些密码标识了重要的军事目标,同时也只有通过此密码才能访问调度软件,从而调度军列。如果这些密码失窃,重要的军事目标将暴露,同时对军列的调度将出现混乱甚至引发安
[单片机]
基于PCI<font color='red'>总线</font>芯片CH365的<font color='red'>数据</font>密码卡设计
可以处理6.4Gbps以上数据率的创新型串行总线测试方法
在高端运算(先进的微处理器)和消费电子(图形和游戏芯片组)设备中采用的半导体器件一般通过高速串行总线接口提供高达6.4Gbps的数据率,例如PCI Express 和 HyperTransport。根据2005年的国际半导体发展路线图(ITRS),到2010年,10Gbps以及更高速率的接口将被广泛采用。而业界一些专家预测在10年内,数据率将高达20Gbps,因此一些基本方法必须改变。远端环回是一种极具成本效益的创新技术。通过有效地帮助半导体厂商降低测试成本并缩短新一代半导体的开发周期,远端环回必将加速上述发展趋势。 目前高性能集成电路方面正在发生的架构改变将影响半导体产品的方方面面,包括从设计到终测和封装。这一变化背后的驱动因
[测试测量]
可以<font color='red'>处理</font>6.4Gbps以上<font color='red'>数据</font>率的创新型串行<font color='red'>总线</font>测试方法
RS485数据总线雷击过压防护
1. RS485总线的应用领域 工业控制,DCS,数据采集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过程控制及制造 电力系统采集与控制系统 远程终端互连 2. 雷击过压防护的必要性 由于RS485总线实行长距离传输(1200米以上),而且其传输线通常暴露于户外,因此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而RS485收发器工作电压较低(5V左右),其本身耐压也非常低(-7V~+12V),一旦过压引入,就会击穿损坏。在有强烈的浪涌能量出现时,甚至可以看到收发器爆裂,线路板焦糊的现象。 3. 防护方法及原理 以上为RS485总线的两级防护电路图。当雷击发生时,感应过电压由T与R端引入,G1.G2进行共模防护,G3进行差模保护,此时过电压被大大削弱到约50
[嵌入式]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