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以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考虑程序的编写。
2.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让CPU白白浪费等待,尤其是延时(超过1MS)这样的地方。
3.设计相应驱动电路时候,应该仔细阅读芯片的数据手册,了解每个引脚的驱动能力,以及整个芯片的驱动能力。
4.最重要的是,如何去释放CPU(如果是led每500ms闪烁一次,那么可以设置1ms为基准,定时器定时1ms后,进入相应操作使计数加1,判断达到500时,进入led(),这些函数执行的时间是相当短的,如果主程序中还有其他函数,则CPU会顺次往下执行,对于其它函数(有的话)也要采取相同的措施,保证其不堵塞CPU,若全部基于这种方法执行,我们的小系统依旧可以保证多个任务(多个函数)同时进行,系统的实时性得到了一定的保证。),这是写出合格程序的基础。
5.数码管显示,动态显示的亮度比静态显示要差一点,所以在限流电阻时应略小于静态显示电路中,动态扫描显示刷新频率最好大于50HZ,即每显示一轮的时间不超过20ms,每个数码管显示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间太长会影响刷新率,导致总体显示呈现闪烁的现象,时间太短发光二级管的电流导通时间也就短,会影响总体的显示亮度,一般控制在1ms左右最佳。
6.模块化编程,初学单片机的时候(开始是C语言),是接触一些芯片实现独立的功能,如DS1302,DS18B20等,程序也不会很大,所以所有的程序都放在一个文件里面。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程序也愈来愈大,这给调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后来了解了模块化编程这个概念,运用之后大大地改善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下面简单的介绍
C语言源文件*.c 稍微比较大的设计都会涉及到众多模块,我们可以被各自独立的模块封装到不同的*.c源文件中,该文件中定义模块函数,申明部分一般不放入
C语言头文件*.h 把各个模块的的申明文件(说模块的接口比较合适),放在相应的*.h头文件中,相应的模块对应相应的.h头文件.形如
#ifndef __DS1302_H__
#define __DS1302_H__
/*模块ds1302.c文件中函数等的申明文件*/
#endif
//上面几个条件编译和宏定义是为了防止重复包含
这样我们就把各个模块的接口函数都引出到各自的头文件中,然后在主程序中调用这些模块的*.h头文件即可。这点和C++中的类很像。
在数据类型定义的时候,有时候用typedef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说到模块化编程,以前曾看过不少大虾的例子,他们的源文件和输出下载文件是放在项目文件夹下地不同文件夹中,如源文件放在src文件夹中,输出*.hex放在output文件夹中,这样整个项目就更显得清晰明了。[page]
7.多任务程序,这个概念在前面也有提到,就是充分地利用CPU来实现多任务的前后台操作,相当于自己用程序构造一个基于前后台的多任务操作系统,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定时器中断合理地分配CPU资源来响应不同的任务。多个任务需要CPU关照的频度不一样,我们选择最快的那个频度来作为定时器的节拍(通常为最小公倍数,这样方便定时器分配),然后通过定时器分频,即满足各个任务的响应节拍。比如任务A频度为50HZ,任务B为40HZ,这样我们就可以去定时器中断节拍为200HZ,每个任务设定一个节拍控制计数器C,当C计数4次时,任务切换到A,计数到5次切换B……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
//赋初值,定义变量
for(i=0; i
{
if(task_delay[i]) task_delay[i]--;
}
void (*run_task[MAX_TASK])(); //定义一个函数指针数组
void main()
{
//***其余部分省略
while(1)
{
if(task_delay[0] == 0) {(*run_task[0])();task_delay[0] = C;/*任务0计数初值*/}
//类似任务调度部分省略
}
}
同时我们也很清楚的知道,有些任务需要很长的时间,如DS18B20温度传感器完成一次温度转换需要很长的时间(相对于单片机的us级来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器件驱动任务在划分为:初始段,启动段,获取结果段,等子任务段,可分别设定标志位(switch+case语句),在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地方,允许CPU去执行其余任务,另外可在主程序任务轮训中添加break来实现任务的优先级划分。
上一篇:单片机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下一篇:sonix单片机做的消毒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