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1549串口传输与单片机的A/D设计

发布者:Huixin8888最新更新时间:2013-08-06 来源: dzsc关键字:TLC1549  串口传输  单片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概述

  TLC1549系列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具有串行控制、连续逐次逼近型的模数转换器,它采用两个差分基准电压高阻输入和一个三态输出构成三线接口,其中三态输出分别为片选(CS低电平有效),输入/输出时钟(I/O CLOCK),数据输出(DATAOUT)。TLC1549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TLC1549能以串行方式送给单片机,其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由于TLC1549采用CMOS工艺。内部具有自动采样保持、可按比例量程校准转换范围、抗噪声干扰功能,而且开关电容设计使在满刻度时总误差最大仅为±1 LSB(4.8 mV),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电路。



TLC1549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极限参数:

  电源电压范围:-0.5 V~6.5 V;

  125℃输入电压范围:-0.3 V~VCC+0.3 V;

  输出电压范围:-0.3~VCC+0.3 V;

  正基准电压:VCC+0.1 V;

  负基准电压:-0.1 V;

  峰值输入电流:+20 mA;

  峰值总输入电流:±30 mA;

  工作温度范围:TLC1549M为-55℃~125℃,TLC1549C为0℃~70℃,TLC1549I为-40℃~85℃。

2 工作原理

  TLC1549具有6种串行接口时序模式,这些模式是由I/O CLOCK周期和CS定义。根据TLC1549的功能结构和工作时序,其工作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模拟量采样、模拟量转换和数字量传输。图3所示为TLC1549的时序图。

2.1 输入的模拟量采样

  在第3个I/O CLOCK下降沿,输入模拟量开始采样,采样持续7个I/O CLOCK周期,采样值在第10个I/O CLOCK下降沿锁存。

2.2 输入的模拟量转换

  对于连续逐次逼近型的模数转换器TLC1549,CMOS门限检测器通过检测一系列电容的充电电压决定A/D转换后的数字量的每一位,如图4所示。在转换过程的第一阶段,模拟输入量同时关闭SC和ST进行充电采样,这一过程使所有电容的充电电压之和达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转换过程的第二阶段打开所有SC和ST,CMOS门限检测器通过识别每一只电容的电压确定每一位,使其接近参考电压。在这个过程中,10只电容逐一检测,直到确定转换的十位数字量。其详细步骤为:门限检测器检测第一只电容(weight=512)的电压,该电容的节点512连接到REF+。梯型网络中,其他电容的等效节点接到REF-。如果总节点的电压大于门限检测器的电压(大约VCC的一半),“0”被送至输出寄存器,此时512-weight的电容连接到REF-。经反相后为“1”,即为最高位MSB为1;如果总节点的电压小于门限检测器的电压(大约VCC的一半),“1”被送至输出寄存器,此时512-weight的电容连接到REF+,经反相后为“0”,存为最高位MSB为0。对于256-weight的电容和128-weight的电容也要通过连续逐次逼近型的重复操作,直到确定从高位(MSB)到低位(LSB)所有数字量,即为初始的模拟电压数字量。整个转换过程调整VREF+和VREF1以便从数字0至1跳变的电压(VZT)为0.002 4 V,满度跳变电压(VFT)为4.908 V,即1 LSB=4.8 mV。

2.3 数字量的传输

  当片选CS由低电平变为高时,I/O CLOCK禁止且A/D转换结果的三态串行输出DATA OUT处于高阻状态;当串行接口将CS拉至有效时,即CS由高变为低时,CS复位内部时钟,控制并使能DA-TA OUT和I/O CLOCK,允许I/O CLOCK工作并使DATA OUT脱离高阻状态。串行接口把输入/输出时钟序列供给I/O CLOCK并接收上一次转换结果。首先移出上一次转换结果数字量对应的最高位,下一个I/O CLOCK的下降沿驱动DATA OUT输出上一次转换结果数字量对应的次高位,第9个I/OCLOCK的下降沿将按次序驱动DATA OUT输出上一次转换结果数字量的最低位,第10个I/OCLOCK的下降沿,DATA OUT输出一个低电平,以便串行接口传输超过10个时钟;I/O CLOCK从主机串行接口接收长度在10~16个时钟的输入序列。[page]

  CS的下降沿,上一次转换的MSB出现在DATA OUT端。10位数字量通过DATA OUT发送到主机串行接口。为了开始传输,最少需要10个时钟脉冲,如果I/OCLOCK传送大于10个时钟,那么在第10个时钟的下降沿,内部逻辑把DATA OUT拉至低电平以确保其余位清零。在正常转换周期内,即规定的时间内CS端由高电平至低电平的跳变可以终止该周期,器件返回初始状态(输出数据寄存器的内容保持为上一次转换结果)。由于可能破坏输出数据,所以在接近转换完成时要小心防止CS拉至低电平。

3 实例应用及编程

  实践中,某功能模块需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量,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储存在EEPROM中。利用P1.7作为片选端ADCS,P1.6作为数据输出端AD-DATA,P1.5作为时钟端ADCLK。图5所示为A/D串行接口应用原理图。

  对于较大程序,应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将整个程序按功能分成若干个模块,不同的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使整个应用系统程序结构清晰,易于调试和维护。以下给出了程序代码:



4 结束语

  利用A/D串行输出设计不但提高了模数转换的精度,具有抗干扰性,而且节省了大量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的空间。该系统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系统的数据测量。

关键字:TLC1549  串口传输  单片机 引用地址:TLC1549串口传输与单片机的A/D设计

上一篇:单片机外部接口分析与存储器扩展
下一篇:单片机、DSP、PLD/EDA的介绍、比较和分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26

80C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介绍
首先我们来连接一下单片机的引脚图,如果,具体功能在下面都有介绍。 单片机的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
[单片机]
80C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引脚及其功能介绍
单片机串口通信子程序
说明:晶振11.0592MHZ,由定时器1(T1)产生9600的波特率,串口中断工作方式1 #include math.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ge; sbit bin=P3^7; uchar flag; void init_com() { TMOD=0x20; //T1工作方式2 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 SCON=0x50; // 串口工作方式1 TH1=0xfd; //给定时器1赋初值 TL1=0xfd; TR1=1; //启动
[单片机]
前身为华大半导体MCU事业部,小华半导体获得4000万元融资
近日,中电智慧基金完成对小华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小华半导体”)投资,投资金额4000万元。 小华半导体位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前身为华大半导体MCU事业部,是国内出货量第一超低功耗MCU厂商。公司专注于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国产MCU的研发设计,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慧家居、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 本轮融资实现了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活力;同时,融资的完成将极大助力小华半导体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研发力度,进一步夯实公司行业领先者地位,助力解决国内高端MCU领域“卡脖子”难题,有效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
[手机便携]
利用红外收发芯片实现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引言 前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之间一般都使用UART进行通信,通过电平转换口将信号变成RS232或RS485信号来进行直接通信。这种有线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误码率比较低,受干扰的机率相对较少,但对于要经常插拔通信 线的系统来说,有线通信反而容易出现故障。笔者在开发织机控制系统时,要用一个手持式编程器来修改控制系统的工作参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要经常插拔通信线,因此会经常出现接触不良、绕毁通信芯片的情况。笔者利用ZiLOG公司生产的IrDA芯片ZHX1010设计了一个红外无线通信电路。 1 ZHX1010介绍 ZHX1010是一个符号IrDA SIR(Serial Infrared,串行红外协议)的收发模块,该模块在1米范围内
[单片机]
利用红外收发芯片实现<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之间的通信
用PIC单片机设计A/D、D/A转换器
1、PIC16C62×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PIC16C62×系列为RISC精简指令、哈佛结构总线、18个引脚的单片机。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全静态、35条指令极易编程的特点。OTP 片种的性价比极高。除了具备一般单片机的特点外,PIC16C62×系列内部集成了两个模拟比较器和一个4bit的可编程基准电压源(REF)。如果利用该单片机的这些特点,只需几个外围元件就具备A/D与D/A转换功能,且分辨率达到8bit~10bit。价格上的优势使其在工控行业、仪器仪表、家电产品的应用前景极为乐观。 本文以8bit分辨率论证A/D、D/A转换的实现方法,更高分辨率的方案完全相似,只是在编程上作小部分调整。 2、D/A转换器 PIC16C62×系列
[电源管理]
高级硬件工程师教你如何学习单片机
1、万事开头难、要勇敢迈出第一步。 开始的时候,不要老是给自己找借口,说KEIL不会建项目啦、没有实验板啦之类的。遇到困难要一件件攻克,不会建项目,就先学它,这方面网上教程很多,随便找找看一下,做几次就懂了。然后可以参考别的人程序,抄过来也无所谓,写一个最简单的,让它运行起来,先培养一下自己的感觉,知道写程序是怎么一回事,无论写大程序还是小程序,要做的工序不会差多少,总得建个项目,再配置一下项目,然后建个程序,加入项目中,再写代码、编译、生成HEX,刷进单片机中、运行。必须熟悉这一套工序。个人认为,一块学习板还是必要的,写好程序在上面运行一下看结果,学习效果会好很多,仿真器就看个人需要了。单片机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光看书不动手,是
[单片机]
stc51单片机怎么学, 先掌握STC单片机程序烧录方法!
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 51单片机怎么学 这个话题。 08年我在大学里学习单片机课程的时候,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单片机的框架,单片机的寄存器,以及单片机的操作指令,用汇编语言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 当时学习的时候知识课本知识,而又没有配套的开发板,可以让我们动手。 当时的感触就是一个字:难,两个字:枯燥。 也许大多数的同学和我是一样的,一大堆指令,感到非常的无趣,没有什么意思,考试也是一大堆理论知识。 当然现在大学里的课程可能已经做了升级,关于单片机编程以及 单片机C语言 这一块了不知道大学里有没有增加,课程有没有优化的更加人性化一点。 后来参加电赛,自己买了一个开发板,不断的编代码,实践。 刚开始用汇编语言,
[单片机]
一种80C198单片机测控通用系统
各种测控系统和智能仪器、仪表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计算机系统、执行器。现在,传感器、执行器的通用性越来越好,设计自动测控系统或智能仪器仪表有标准的4~20mA或0~10mA的标准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和接受标准驱动信号的执行器供选择,因此,设计者只需设计计算机系统部分,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仅涉及到具体芯片选择,实现途径大同小异,加之单片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接口更容易,如80C198,内部有4个带采样保持的10位A/D通道,4个高速触发输入通道,6个高速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可以触发外部事件。一套设计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便具有极好的通用性。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完善的80C198单片机测控系统。 2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