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如何通过内部VREF得到实际的VDDA值

发布者:平安守护最新更新时间:2016-12-08 来源: eefocus关键字:STM32  内部VREF  VDDA值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我们经常会使用STM32 ADC功能测试外部电压,在一些精度不高的场合,我们一般就用3.3V作为参考电压来计算测到的电压值。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可能只有单片机学习板才会这样使用。因为我们使用的3.3V稳压芯片,很少有标准的3.300V输出,有可能是3.270V,也可能是3.345V,而且,还存在个体差异,这个板子上的电压是3.294V,另外一个板子上面,就可能是3.312V。如果我们都用3.300来计算的话,同样的电压,测出来的结果就会存在mV级别的差异。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一般使用外部基准电压芯片,例如,100脚的STM32一般都有VREF引脚,就是用来接外部基准电压芯片,例如REF3133,输出的电压是标准的3.300V。

为什么不用基准电压芯片作为电源供电芯片?

因为基准电压芯片的输出电流都是小于25mA的,对于一般的电路板应用,这么点输出电流不足以让电路板工作。

不同的STM32 如何使用基准电压芯片?

对于100脚及其以上的芯片,把基准电压芯片连接到VREF芯片即可。

对于100脚以下的芯片,STM32没有把VREF引脚引出来,所以,我们只能把基准电压芯片连接到VDDA引脚。注意,STM32单片机上面有好多电源引脚,其中有若干VDD引脚,只有一个VDDA引脚,VDDA引脚就是模拟供电引脚。不过,需要注意,VDDA的电压不是随便定义的。例如,STM32F051系列单片机就规定,VDDA必须要大于或者等于VDD才可以正常工作,所以这时候,最好是给单片机3.0V供电,再给VDDA采用一个3.3V的基准电压芯片供电。

STM32 VDDA计算1

不用电压基准电压芯片可以吗?

如果在你的应用中,VDDA引脚和VDD引脚连在一起,都是由电源芯片供电,这时候,如果你能知道VDDA的实际电压,也可以得到精确的ADC结果。例如,你可以用万用表测到VDDA电压,例如,是3.286V,你就可以使用3286来计算。不过,这也只能是在实验的时候,在实际使用中,如果你做了1万个板子,然后需要用万用表量1万个板子的电源电压,然后再给每个板子修改程序,显示是不可能的。

所以,STM32给我们又一个解决方案,STM32在内部都有一个参考电压引脚,可以通过配置,把这个脚连接到ADC输入引脚,是内部连接。然后再计算实际的VDDA值。不过,STM32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它并没有在手册上给出我们这个参考电压是多大。而是用出厂时调教好的校准值和得到的参考电压值一起使用。如下图:

STM32 VDDA计算2

VREFINT_CAL是校准值,这个值,每个单片机都不一样,被存储到了0X1FFFF7BA和0X1FFFF7BB,使用的时候,需要先读出来。

说多了都是眼泪,不说了,给你个程序看吧,程序当中,有读取VREFINT_CAL和VREFINT_DATA值的语句。你可以看个究竟。这个程序已经实践验证过了,不会有问题,下面是实验结果:

stm32 vdda计算3

我把测到的VDDA值,发送到了串口查看。然后我用万用表测了一下实际的VDDA值,由于我的万用表精度有限,只能测到小数点后2位数字,万用表得到的是3.32V和3.31V之间跳动。串口发送的值,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之后,结果也是3.32V和3.31V。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


关键字:STM32  内部VREF  VDDA值 引用地址:STM32如何通过内部VREF得到实际的VDDA值

上一篇:如何正规的画一个STM32单片机的原理图
下一篇:STM32串口接收不定长数据原理与源程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5:24

STM32——ARM与STM32之间的联系
ARM与STM32之间的联系 stm32是基于ARM内核的一种控制器,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ARM(STM32)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ARM与<font color='red'>STM32</font>之间的联系
STM32学习笔记——高级定时器TIM1更新中断配置
stm32高级定时器TIM1,更新中断初始化配置和普通定时器差别不大,需要注意的是结构IM_TimeBaseInitTypeDef中TIM_RepetitionCounter配置问题。TIM_RepetitionCounte是用来配置重复计数,就是重复溢出多少次才给你来一个溢出中断,只有高级定时器需要配置。下面是官方库中对它的注释: 它对应的寄存器叫TIM1_RCR.如果这个值不配置,上电的时候寄存器值可是随机的,本来1秒中断一次,可能变成N 秒中断一次。下图是stm32参考手册中对该寄存器的详细解释: 总结一下高级定时器溢出中断配置的步骤: 1,时钟使能 2,配置预分频、自动重装值和重复计数值 3,清除中断标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学习笔记——高级定时器TIM1更新中断配置
stm32(二) stm32中断优先级的设置
stm32优先级 1.优先级等级: STM32用户能分配的优先级有16级,也就是用优先级寄存器NVIC- IP 的高四位来表示莫个中断的优先级。 2.优先级组: 在STM32中将一个中断的优先级分为:抢占优先级和子优先级。 在进行优先级判断的时候先是比较抢占优先级然后比较子优先级。 在固件库中用变量分别表示抢占优先级和子优先级: NVIC_InitTypeDef.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抢占优先级) NVIC_InitTypeDef.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子优先级) 优先级组就是对抢占优先级和
[单片机]
剖析适合STM32的五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基于STM平台且满足实时控制要求操作系统,有以下5种可供移植选择。分别为μClinux、μC/OS-II、eCos、FreeRTOS和都江堰操作系统(djyos)。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及不足。 1、μClinux μClinux是一种优秀的嵌入式Linux版本,其全称为micro-control Linux,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微控制Linux。同标准的Linux相比,μClinux的内核非常小,但是它仍然继承了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包括良好的稳定性和移植性、强大的网络功能、出色的文件系统支持、标准丰富的API,以及TCP/IP网络协议等。因为没有MMU内存管理单元,所以其多任务的实现需要一定技巧。
[单片机]
剖析适合<font color='red'>STM32</font>的五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优缺点
关于STM32外接12MHz晶振的处理办法
关于STM32外接12MHz晶振的处理办法 http://www.amobbs.com/thread-4478412-1-1.html (出处: amoBBS 阿莫电子论坛) 由于STM32F10x库官方采用的是默认的外接8MHz晶振,因此造成很多用户也采用了8MHz的晶振,但是,8MHz的晶振不是必须的,其他频点的晶振也是可行的,只需要在库中做相应的修改就行。 在论坛上看到很多用户反映,使用外接12MHz的晶振,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如USART的波特率不正确,Systick走时不准等问题,在无论是在实际调试还是在软件模拟中都会发现这个情况,其实,这不能怪ST官方,我们必须肯定ST官方为方便用户开发所做的努力,下面我们就通过简单
[单片机]
STM32中定时器的时钟源
STM32中有多达8个定时器,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够产生三对PWM互补输出的高级定时器,常用于三相电机的驱动,它们的时钟由APB2的输出产生。其它6个为普通定时器,时钟由APB1的输出产生。 下图是STM32参考手册上时钟分配图中,有关定时器时钟部分的截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定时器的时钟不是直接来自APB1或APB2,而是来自于输入为APB1或APB2的一个倍频器,图中的蓝色部分。 下面以定时器2~7的时钟说明这个倍频器的作用: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1时,这个倍频器不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当 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其它数值(即预分频系数为2、4、8或16)时,这个倍频器起作用,定时器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中定时器的时钟源
SPI接口说明及原理
1简介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串行外设接口。 SPI是由摩托罗拉于 1985 年前后开发,是一种适用于短距离、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同步串行接口。 从那时起,这种接口就已成为许多半导体制造商,特别是微控制器(MCU)和微处理器(MPU)采用的事实标准。 2SPI接口 SPI总线是一种4线总线,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 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MISO: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主设备数据输入,从设备数据输出; SCLK:Serial Clock,时
[单片机]
SPI接口说明及原理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