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纲:
一:EEPROM芯片介绍(包括各种读写的时序与管脚定义)
二:S3C2440中对于IIC需要配置的寄存器
三:IIC成功读写EEPROM的程序(光盘的那个IIC读写程序真心对初学者不好理解)
一:EEPROM芯片介绍
在这里分析AT24C02A/AT24C04A/AT24C08A,对于其他不同型号的EEPROM芯片要根据具体手册进行分析。他们的大小分别是2K(256*8)/4K(512*8)/8K(1024*8)因此可以看出实际大小是256/512/1024byte,。对于AT24C02A的三位地址线都是写死的,因为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使用8位地址已经足够,所以三位地址线写死作为片选,对于AT24C08A的三位地址线第一位必须写死,后两位可以作为内部页地址。因为AT24C08A的大小超过了256byte,8为寻址,已经没法使用到芯片内所有的空间。因此对于后面两位也就可以由程序决定了。
写EEPROM有两种,(在写数据的时候,AMR9作为主设备,EEPROM是从设备)
第一种写byte方式:
写一个byte实际上需要发送三次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主设备为发送状态。第一个数据——设备地址。第二数据——ARM9想写的EEPROM中的地址。第三个数据——想写入到EEPROM中的具体数据。最后停止。
第二种写页方式:
自我感觉其实写页与写byte应该是一致的,第一个数据——设备地址。第二数据——ARM9想写的EEPROM中的地址(但是这个地址是首地址。AT24C02一页是8byte,AT24C04/08一页是16byte。所以在写页的时候最多写一页的大小,如果写太多就会重新又从首地址开始,以前写的会被覆盖掉。)。第三、四、······数据——就是你想写入到EEPROM中的数据。最后停止
读EEPROM中的数据
第一种读当前地址数据
主设备仍然是ARM9,从设备是EEPROM,但是要注意主设备的状态,有时候会是发送状态,有时候会是接收状态
第一个数据——(主设备现在处于发生状态)发送从设备地址,并且把主设备配置为接收状态。
第二个数据——(主设备处于接收状态)ARM9接收数据,注意此时是NO ACK。再停止。(要在产生NO ACK后在读取数据这时数据会是稳定的。网上有问为什么在读IIC最后需要读两次,我自己实验了,只需要最后一次就行,)
第二种随机读数据方式
第一个数据——(主设备处于发生状态),发送一个从设备地址。第一个设备地址是用来从设备匹配的,也在文档中被称为a “dummy” byte write sequence
第二个数据——(主设备处于发生状态),发送一个想读取数据在EEPROM中的地址。
第三个数据——(主设备处于发生状态),发送一个从设备地址。这是特定要求这样发送的。。(在这里主设备会被配置为接收状态),这此发送设备地址是用来同时调整主设备状态的。
第四个数据——(主设备处于接收状态)需要读的数据。也是一个NO ACK,与读当前地址类似。最后再停止。
第三种读序列地址
与读当前数据有些类似。
第一个数据——(主设备处于发送状态),发出设备地址,并配置主设备为接收状态。为后面接收数据准备
第二、三···个数据——(主设备处于接收状态),前面每个数据都会发送ACK,最后一个数据是一个NO ACK。
再停止。
以上这些,主要要注意主设备状态的调整,以及为NO ACK时的处理,后面有事例程序,能够比较清楚的看到怎么进行处理的。
二:S3C2440中对于IIC需要配置的寄存器
GPECON,主要是把这个GPIO配置为IIC模式。
IICCON:其中[0]---[3]与[6]共同决定IIC总线的时钟频率。
[4]是一个中断标志位,我们如果没有用中断方式的话,应该可以通过查询这一位进行。(我用的中断,没有具体自己实践)
[5]IIC中断使能。[7]是否发送ACK。这一位在后面读数据的时候,要注意进行改变。
IICSTAT:这个寄存器主要是一些标志为,不需要配置,主要要配置的是这几位。
[4]使能IIC数据线的,使其能够发送数据。
[5]启动和停止IIC,1启动。0停止。
[6-7]是配置AMR9的状态的,一般CPU是一个主设备的角色。只有在两块CPU进行相互通信的时候,可能把他配置成为一个从设备的状态。所以在我们实验中,ARM9全部都是处于主设备的角色。
IICADD是CPU做从设备的时候,给他配置的从设备地址,这里可以不用配置。
IICDS:数据移位寄存器。发送数据就是把数据发到这个寄存器。接收数据就是从这个寄存器中去取数据。
如果使用中断当然还得配置INTMSK,打开IIC中断。
三:IIC成功读写EEPROM的程序
首先要对程序有几点说明:
1:f_GetACK必须是volatile类型,因为在中断中改变了值,不然值被保存在缓存中了,最后检测时,不能真正读到其值。详细见
在C编程中使用到的几个重要关键字之一volatile
2:IIC的中断总是在ACK周期内,产生的,我没有贴出操作流程图,ARM9文档中IIC这章已经清楚给出。所以在有ACK的那些数据发送与接收都可以用中断操作,但是从读数据的后接收数据来看,由于是NO ACK,所以就没有用中断操作了,而且自己进行了一个延时。在读数据。
static U8 _iicData[IICBUFSIZE];
static volatile int f_GetACK;
void Test_Iic(void)
{
unsigned int i,j,save_E,save_PE;
static U8 data[256];
Uart_Printf("\nIIC Test(Interrupt) using AT24C02\n");
save_E = rGPECON;
save_PE = rGPEUP;
IIC_Init(); //初始化IIC必须的一些寄存器
Uart_Printf("Write test data into AT24C02\n");
for(i=0;i<48;i++)
Wr24C080(0xa0,i,i); //slvaddr, addr, data
for(i=0;i<48;i++)
data[i] = 0;
Uart_Printf("Read test data from AT24C02\n");
for(i=0;i<48;i++)
Rd24C080(0xa0,i,&(data[i]));
//Line changed 0 ~ f
for(i=0;i<3;i++)
{
for(j=0;j<16;j++)
Uart_Printf("%2x ",data[i*16+j]);
Uart_Printf("\n");
}
rINTMSK |= BIT_IIC;
rGPEUP = save_PE;
rGPECON = save_E;
}
void IIC_Init(void)
{
//配置GPE端口为IIC功能
rGPECON &=~(0xF<<28);
rGPECON |=(1<<31)|(1<<29);
//产生ACK,IIC中断使能,频率200KHz
rIICCON = 0;
rIICCON |=(7)|(1<<5)|(1<<7);
//模式为主发送,使能Rx/Tx (不管是读还是写初始化都为主发送)
rIICSTAT |=(3<<6)|(1<<4);
rIICADD = 0x10;//从地址 表示2440作为从设备的时候的地址,
//在这里2440是作为一个主设备存在的,所以没有作用。
//EEPROM的标识符为1010
//控制字节,其中高四位为器件类型标识符,后三位作为片选
//最后一位决定读写,0是读,1是写。
//IIC传输中断开启
rINTMOD=0x0;
rINTMSK &=~BIT_IIC;
pISR_IIC = (unsigned)IicInt;
}
//*************************[ Wr24C080 ]****************************
void Wr24C080(U32 slvAddr,U32 addr,U8 data)
{
f_GetACK = 0;
rIICDS = slvAddr; //发送第一个数据
rIICSTAT = 0xf0;
while(f_GetACK == 0); //等待发送结束
f_GetACK = 0;
rIICDS = addr; //发送第二个数据
rIICCON = 0xaf;
while(f_GetACK == 0); //等待发送结束
f_GetACK = 0;
rIICDS = data; //发送第三个数据
rIICCON = 0xaf;
while(f_GetACK ==0); //等待发送结束
rIICSTAT = 0xd0; //停止IIC
rIICCON = 0xaf;
Delay(3);
}
void Rd24C080(U32 slvAddr,U32 addr,U8 *data)
{
char cRecvByte;
f_GetACK = 0;
rIICDS = slvAddr; //发送第一个数据
rIICSTAT = 0xf0;
while(f_GetACK==0); //等待结束
f_GetACK = 0;
rIICDS = addr; //发送第二个数据
rIICCON = 0xAF;
while(f_GetACK==0); //等待结束
f_GetACK = 0;
rIICDS = slvAddr; //发送第三个数据
rIICSTAT = 0xb0; //配置主设备状态为接收
rIICCON = 0xaf;
while(f_GetACK==0); //等待结束
f_GetACK = 0;
rIICCON = 0x2f; //NO ACK配置
Delay(2); //等待其稳定,延时不要求精确
cRecvByte = rIICDS; //接收第四个数据
rIICSTAT = 0x90; //停止IIC
rIICCON = 0xaf;
Delay(3);
*data = cRecvByte;
}
void __irq IicInt(void)
{
ClearPending(BIT_IIC);
f_GetACK = 1;
}
上一篇:ARM指令后缀与常用读取指令
下一篇:mini2440-----keil for ARM之中断一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