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基本概念及linux2440下DMA驱动程序编写与测试

发布者:HarmoniousVibes最新更新时间:2020-06-0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DMA  linux2440  驱动程序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基本概念

DMA即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那么为什么要引入这么个东东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 如当我们要往内存里面拷贝一块很大的数据时,由于CPU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这样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就不能再处理其它事情了,这样就造成了浪费。于是 引入了DMA的概念,所谓DMA就是直接存储器访问,可以不通过CPU而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高速地与I/O设备和存储器交换数据。CPU除了在数据 传输开始和结束时做一些处理外,在传输过程中,CPU可以进行其它工作。这样,在大部分的时间里,CPU和输入/输出都处于并行操作状态,大大提高了效 率。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源、目的、长度告诉DMA,然后设置DMA参数,并启动DMA就可以了。


2、DMA工作过程

那么DMA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也有必要来说一下:

(1)外设向DMA发出请求

(2)DMA通过HOLD向CPU发出总线请求

(3)CPU响应释放三总线,并且发应答HLDA

(4)DMA向外设发DMA应答

(5)DMA发出地址、控制信号,为外设传输数据

(6)传送完规定的数据后,DMA撤销HOLD信号,CPU也撤销HOLD信号,并且恢复对三总线的控制


3、s3c2440的DMA

s3c2440支持4个DMA通道,每个DMA通道支持多个请求源,详见下表:

DMA基本概念 - 小白 - 小白的博客

每个DMA通道能处理下面四种情况的数据传输:

(1)源器件和目的器件都在系统总线

(2)源器件在系统总线,目的器件在外设总线

(3)源器件在外设总线,目的器件在系统总线

(4)源器件和目的器件都在外设总线


1、驱动程序编写

在本驱动程序中,我们打算在内存中开辟两个空间,分别作为源和目的。我们用两个方法将源中的数据写到目的中,一种方法是让cpu去做,另外一种发放是让DMA去做!好的,闲话少说,直接分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EM_CPY_NO_DMA  0

#define MEM_CPY_DMA     1


#define BUF_SIZE  (512*1024)


#define DMA0_BASE_ADDR  0x4B000000

#define DMA1_BASE_ADDR  0x4B000040

#define DMA2_BASE_ADDR  0x4B000080

#define DMA3_BASE_ADDR  0x4B0000C0


struct s3c_dma_regs {

unsigned long disrc;

unsigned long disrcc;

unsigned long didst;

unsigned long didstc;

unsigned long dcon;

unsigned long dstat;

unsigned long dcsrc;

unsigned long dcdst;

unsigned long dmasktrig;

};



static int major = 0;


static char *src;

static u32 src_phys;


static char *dst;

static u32 dst_phys;


static struct class *cls;


static volatile struct s3c_dma_regs *dma_regs;


static DECLARE_WAIT_QUEUE_HEAD(dma_waitq);

/* 中断事件标志, 中断服务程序将它置1,ioctl将它清0 */

static volatile int ev_dma = 0;


static int s3c_dma_ioctl(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int i;


memset(src, 0xAA, BUF_SIZE);

memset(dst, 0x55, BUF_SIZE);

switch (cmd)

{

                //这是非DMA模式

case MEM_CPY_NO_DMA :

{

for (i = 0; i < BUF_SIZE; i++)

dst[i] = src[i];  //CPU直接将源拷贝到目的

if (memcmp(src, dst, BUF_SIZE) == 0)//这个函数见注释2

{

printk("MEM_CPY_NO_DMA OKn");

}

else

{

printk("MEM_CPY_DMA ERRORn");

}

break;

}


                //这是DMA模式

case MEM_CPY_DMA :

{

ev_dma = 0;

/* 把源,目的,长度告诉DMA */

                        /* 关于下面寄存器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注释3里面来详细讲一下 */

dma_regs->disrc      = src_phys;        /* 源的物理地址 */

dma_regs->disrcc     = (0<<1) | (0<<0); /* 源位于AHB总线, 源地址递增 */

dma_regs->didst      = dst_phys;        /* 目的的物理地址 */

dma_regs->didstc     = (0<<2) | (0<<1) | (0<<0); /* 目的位于AHB总线, 目的地址递增 */

dma_regs->dcon       = (1<<30)|(1<<29)|(0<<28)|(1<<27)|(0<<23)|(0<<20)|(BUF_SIZE<<0);  /* 使能中断,单个传输,软件触发, */


/* 启动DMA */

dma_regs->dmasktrig  = (1<<1) | (1<<0);


/* 如何知道DMA什么时候完成? */

/* 休眠 */

wait_event_interruptible(dma_waitq, ev_dma);


if (memcmp(src, dst, BUF_SIZE) == 0)

{

printk("MEM_CPY_DMA OKn");

}

else

{

printk("MEM_CPY_DMA ERRORn");

}

break;

}

}


return 0;

}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dma_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ioctl  = s3c_dma_ioctl,

};


static irqreturn_t s3c_dma_irq(int irq, void *devid)

{

/* 唤醒 */

ev_dma = 1;

    wake_up_interruptible(&dma_waitq);   /* 唤醒休眠的进程 */

return IRQ_HANDLED;

}


static int s3c_dma_init(void)

{

         /* 这里注册一个中断,当DMA数据传输完毕之后会发生此中断 */

if (request_irq(IRQ_DMA3, s3c_dma_irq, 0, "s3c_dma", 1))

{

printk("can't request_irq for DMAn");

return -EBUSY;

}

/* 分配SRC, DST对应的缓冲区,关于此函数详见注释1 */

src = dma_alloc_writecombine(NULL, BUF_SIZE, &src_phys, GFP_KERNEL);//源

if (NULL == src)

{

printk("can't alloc buffer for srcn");

free_irq(IRQ_DMA3, 1);

return -ENOMEM;

}

dst = dma_alloc_writecombine(NULL, BUF_SIZE, &dst_phys, GFP_KERNEL);//目的

if (NULL == dst)

{

free_irq(IRQ_DMA3, 1);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BUF_SIZE, src, src_phys);

printk("can't alloc buffer for dstn");

return -ENOMEM;

}


major = register_chrdev(0, "s3c_dma", &dma_fops);//注册字符设备


/* 为了自动创建设备节点 */

cls = class_create(THIS_MODULE, "s3c_dma");

class_device_create(cls, NULL, MKDEV(major, 0), NULL, "dma"); /* /dev/dma */


dma_regs = ioremap(DMA3_BASE_ADDR, sizeof(struct s3c_dma_regs));//这边是将DMA控制寄存器映射到内核空间

return 0;

}


static void s3c_dma_exit(void)

{

iounmap(dma_regs);

class_device_destroy(cls, MKDEV(major, 0));

class_destroy(cls);

unregister_chrdev(major, "s3c_dma");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BUF_SIZE, src, src_phys);

dma_free_writecombine(NULL, BUF_SIZE, dst, dst_phys);

free_irq(IRQ_DMA3, 1);

}


module_init(s3c_dma_init);

module_exit(s3c_dma_exit);


MODULE_LICENSE("GPL");


注释1:

之前我们知道在内核中开辟空间可以用kmalloc函数,这里却用了dma_alloc_writecombine,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kmalloc开辟的空间其逻辑地址虽然是连续的,但是其实际的物理地址可能不是连续的。而DMA传输数据时,要求物理地址是连续的,dma_alloc_writecombine就满足这一点,这个函数的原型是:

dma_alloc_writecombine(struct device *dev, size_t size, dma_addr_t *handle, gfp_t gfp)

其中size代表开辟的空间的大小,handle代表开辟的空间的物理地址,返回值是开辟的空间的逻辑地址。


注释2:

int memcmp(const void *cs, const void *ct, size_t count)

{

const unsigned char *su1, *su2;

int res = 0;

for (su1 = cs, su2 = ct; 0 < count; ++su1, ++su2, count--)

if ((res = *su1 - *su2) != 0)

break;

return res;

}

我们看到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将第一个参数和第二个参数一位一位地比较,一旦不相等就返回,此时返回值为非零。比较的位数为第三个参数,如果前两个参数的前count为都是相等的,那么就会返回0

注释3:

我们先来解析一下上面几个寄存器:


 DISRC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S_ADDR [30:0] 源起始地址 0x00000000
 DISRCCn bit DescriptionInitial State
 LOC [1] 用于选择源的位置
0:源在系统总线上
1:源在外设总线上
 0
 INC [0] 用于选择地址是否自动增加
0:地址自动增加
1:地址固定不变(此时即便是burst 模式下,传输过程中地址自动增加,  但是一旦传输完这一次数据,地址又变为初值)
 0
 DIDST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D_ADDR [30:0] 目的起始地址 0x00000000
 DIDSTC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CHK_INT [2] 当设置为自动加载时,用来选择中断发生的时间
0:TC为0是产生中断
1:自动加载完成的时候产生中断
 0
 LOC [1] 用于选择目的设备的位置
0:目的设备在系统总线上
1:目的设备在外设总线上
 0
 INC [0] 用于选择地址是否自动增加
0:地址自动增加
1:地址固定不变(此时即便是burst模式下,传输过程中地址自动增加,但是一旦传输完这一次数据,地址又重新变为初值)
 0
 DCON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DMD_HS [31] 选择为Demand模式或者是握手模式
0:选择为Demand模式
1:选择为握手模式
这 两种模式下都是当发生请求时,DMA控制器开始传输数据并且发出  应  答信号,不同点是握手模式下,当DMA控制器收到请求撤销信号,并且自  身发出应答撤销信号之后才能接收下一次请求。而在Demand模式下,并  不需要等待请求撤销信号,他只需要撤销自身的应答信号,然后等待下一  次的请求。
 0
 SYNC [30] 选择DREQ/DACK的同步
0:DREQ and DACK 与PCLK同步
1:DREQ and DACK 与HCLK同步
因此当设备在AHB系统总线时,这一位必须为1,而当设备在APB系统  时,它应该被设为0。当设备位于外部系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0
 INT [29] 是否使能中断
0:禁止中断,用户需要查看状态寄存器来判断传输是否完成
1:使能中断,所有的传输完成之后产生中断信号
 0
 TSZ [28] 选择一个原子传输的大小
0:单元传输(一次传输一个单元)
1:突发传输(一次传输四个单元)
 0
 SERVMODE [27] 选择是单服务模式还是整体服务模式
0:单服务模式,当一次原子传输完成后需要等待下一个DMA请求
1:整体服务模式,进行多次原子传输,知道传输计数值到达0
 0
 HWSRCSEL [26:24] 为每一个DMA选择DMA请求源
具体参见芯片手册
 000
 SWHW_SEL [23] 选择DMA源为软件请求模式还是硬件请求模式
0:软件请求模式,需要将寄存器DMASKTRIG的SW_TRIG置位
1:硬件请求模式
 0
 RELOAD [22] 是否自动重新装载
0:自动重装,当目前的传输计数值变为0时,自动重装
1:不自动重装
RELOAD[1]被设置为0以防无意识地进行新的DMA传输
 0
 DSZ [21:20] 要被传输的数据的大小
00 = Byte    01 = Half word
10 = Word   11 = reserved
 00
 TC [19:0] 初始化传输计数0000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了,里面有三个东东要分清楚:

DSZ   :代表数据的大小

TSZ   :一次传输多少个数据

TC     :一共传输多少次

所以实际传输的数据的大小为:DSZ * TSZ * TC   

我们本程序里面由于设置为数据大小为1个字节,一次传输1个数据,所以传输次数直接就是实际数据的大小了。

 DSTAT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STAT [21:20] DMA控制器的状态
00:DMA控制器已经准备好接收下一个DMA请求
01:DMA控制器正在处理DMA请求
 00
 CURR_TC [19:0] 传输计数的当前值
每个原子传输减1

 DCSRC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CURR_SRC [30:0] 当前的源地址 0x00000000
 DCDST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CURR_DST [30:0] 当前的目的地址 0x00000000
 DMASKTRIGn Bit Description Initial State
 STOP [2] 停止DMA操作
1:当前的原子传输完成之后,就停止DMA操作。如果当前没有原子  传输正在进行,就立即结束。

 ON_OFF [1] DMA通道的开/闭
0:DMA通道关闭
1:DMA通道打开,并且处理DMA请求

 SW_TRIG [0] 1:在软件请求模式时触发DMA通道

OK!寄存器分析完毕,具体设置就不在写出来了!

在此我们在来总结一下DMA的操作流程:

我们首先设置DMA的工作方式,然后打开DMA通道,紧接着我们使进程休眠,进入等待队列。与此同时,在DMA控制器的作用下,从源向目的拷贝数据。一旦数据拷贝完成,就会触发中断,在中断函数里面,唤醒进程,从而程序继续运行,打印相关信息。

2、应用程序编写(测试用)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dma_test nodma

 * ./dma_test dma

 */

#define MEM_CPY_NO_DMA  0

#define MEM_CPY_DMA     1


void print_usage(char *name)

{

printf("Usage:n");

printf("%s n", name);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if (argc != 2)

{

print_usage(argv[0]);

return -1;

}


fd = open("/dev/dma", O_RDWR);

if (fd < 0)

{

printf("can't open /dev/dman");

return -1;

}


if (strcmp(argv[1], "nodma") == 0)

{

while (1)

{

ioctl(fd, MEM_CPY_NO_DMA);

}

}

else if (strcmp(argv[1], "dma") == 0)

{

while (1)

{

ioctl(fd, MEM_CPY_DMA);

}

}

else

{

print_usage(argv[0]);

return -1;

}

return 0;

}


应用程序过于简单,不在分析!

3、测试

# insmod dma.ko      //加载驱动

# 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断

           CPU0

 30:      52318         s3c  S3C2410 Timer Tick

 33:          0         s3c  s3c-mci

 34:          0         s3c  I2SSDI

 35:          0         s3c  I2SSDO

 36:          0         s3c  s3c_dma

[1] [2]
关键字:DMA  linux2440  驱动程序 引用地址:DMA基本概念及linux2440下DMA驱动程序编写与测试

上一篇:S3C2440 DMA驱动程序编写及测试(三十二)
下一篇:记录2--s3c2440 DMA的操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3 06:37

RTEMS管理机制与USB驱动程序设计
引 言 在航空航天和工业控制等一些嵌入式应用领域,要求控制系统具有严格的实时性,能够为任务提供一个可预见的响应时间。一些实时操作系统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满足任务的实时性要求,如RTEMS和VxWorks。在这样的系统中,如果系统通信模块的通信速度不高,或者通信质量不可靠,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实时性能。通用串行总线(USB)由于其高带宽、高可靠性的特点,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这类系统中。然而由于多数实时操作系统目前并未提供USB主机和设备的驱动,而且USB协议相对于其他串行通信协议(RS232、SPI等)复杂度较高,使得USB驱动程序的开发难度较大。 1 RTEMS及其设备管理机制 1.1 RTEMS简介 RTEMS(Real—Ti
[电源管理]
RTEMS管理机制与USB<font color='red'>驱动程序</font>设计
STM32F103RCT6+串口DMA方式接收定长数据
1.接收缓存数组初始化 #define USART_REC_LEN 100 //定义最大字节数 100 u8 USART_RX_BUF ; //接收缓冲,最大USART_REC_LEN个字节. 2.串口初始化 void uart_init(u32 bound) { //GPIO端口设置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ure;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USART
[单片机]
STM32F103RCT6+串口<font color='red'>DMA</font>方式接收定长数据
STM32F103ZET6 之 ADC+TIM+DMA+USART 综合实验
1、实验目的 1)使用 TIM1 触发 ADC,ADC 采集的数据通过DMA 传至内存,然后通过串口打印出采集的数据; 2)学会 DMA 传输数据并将数据进行保存; 3)验证ADC 的采样率与实际设置的是否相符。 2、硬件资源 1)指示灯 2)ADC 3)DMA 4)TIM 5)杜邦线 3、软件设计 void Adc_Configuration(void) {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ur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单片机]
小白都看得懂的STM32的DMA知识
一、DMA简介 1、DMA简介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是一种可以大大减轻CPU工作量的数据转移方式。 CPU有转移数据、计算、控制程序转移等很多功能,但其实转移数据是可以不需要CPU参与。比如希望外设A的数据拷贝到外设B,只要给两种外设提供一条数据通路,再加上一些控制转移的部件就可以完成数据的拷贝。 DMA就是基于以上设想设计的,它的作用就是解决大量数据转移过度消耗CPU资源的问题。有了DMA使CPU更专注于更加实用的操作--计算、控制等。 2、DMA的工作原理 DMA的作用就是实现数据的直接传输,而去掉了传统数据传输需要CPU寄存器参与的环节,主要涉及四种情况的数据传输,但本质上是一样
[单片机]
小白都看得懂的STM32的<font color='red'>DMA</font>知识
汉字液晶FYD12864驱动程序
近期在一个项目中用到了带汉字字库的液晶FYD12864-0402B,此液晶可用串口操作,极限情况下只需要2根IO口驱动,原以为会很复杂,经弄懂后发现驱动非常方便。现将测试程序公布如下,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 汉字液晶FYD12864测试程序 ** ** 文 件 名: main.c ** ** 主控芯片:M16 ** ** 晶振频率:7.3728MHZ外部 **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lay_jg.h #include
[单片机]
51单片机入门 - 按键驱动程序设计实验
独立按键原理是这样的:按键没按下的时候,相应端口是高电平状态,而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相应的端口则是低电平。所以可以根据这个现象,实现相应的功能。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按键在闭合和断开时,触点会存在抖动现象。 在实际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稳定闭合的那部分状态。所以可以采用延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过程就是先看看有没有键按下,有键按下了,再延迟一段时间,再看看有没有键按下, 这时候如果还是有键按下的话那就真的是有键按下了。 而这个抖动的时间大概是10ms,所以只要用一个延时10ms的子函数就行。 上面代码的第66行那个判断按键是否松开也是必要的,虽然在这个程序中
[单片机]
51单片机入门 - 按键<font color='red'>驱动程序</font>设计实验
STM32F4关于DMA传输向GPIO口的开发
本文章是经历了大量时间,试验,阅读文档,上网搜索无果,再读文档。最后,睡觉时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对文档从头到尾再过了一遍,第二天早上醒来,按照梦中的指示,做了些许修改,一次出结果的。 希望此文能够帮助到国内还在此问题上困扰的人们。 说到STM32的DMA,其实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DMA的例子网上也是到处都有。在F1的开发中,DMA需要设置的就是这些内容了,理解上很容易。 主要就是: 1.设置通道 2.设置源地址和目标地址 3.设置buffer长度 4.设置方向 5.设置模式 6.设置各地址的自增特性 7.设置传输字长 8.设置搬运模式,单次,循环 9.设置优先级 在F4上还增加了设置
[单片机]
STM32F4关于<font color='red'>DMA</font>传输向GPIO口的开发
基于PCI总线集成电路测试仪接口设计
0 引言 如今社会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集成电路产品,集成电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诸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农林自动化、电力等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集成电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日趋专业化,逐渐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独立并举、相互依持、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其中集成电路测试作为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和芯片封装的有力补充,推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测试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保证集成电路性能、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 目前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设备是由计算机软件控制,通过接口总线与硬件设备通信,能够代替测试人员的大部分劳动,也称为自动化测试系统(ATE)。其工作原理是:在计算机中使用测试软件编写待测芯片的测试程序
[测试测量]
基于PCI总线集成电路测试仪接口设计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 学习ARM开发(16)
    ARM有很多东西要学习,那么中断,就肯定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自从CPU引入中断以来,才真正地进入多任务系统工作,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 ...
  • 学习ARM开发(17)
    因为嵌入式系统里全部要使用中断的,那么我的S3C44B0怎么样中断流程呢?那我就需要了解整个流程了。要深入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写程序 ...
  • 学习ARM开发(18)
    上一次已经了解ARM的中断处理过程,并且可以设置中断函数,那么它这样就可以工作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S3C44B0还有好几个寄存器是控制中 ...
  • 嵌入式系统调试仿真工具
    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出来后就要进行调试,不管是硬件调试还是软件调试或者程序固化,都需要用到调试仿真工具。 随着处理器新品种、新 ...
  • 最近困扰在心中的一个小疑问终于解惑了~~
    最近在驱动方面一直在概念上不能很好的理解 有时候结合别人写的一点usb的例子能有点感觉,但是因为arm体系里面没有像单片机那样直接讲解引脚 ...
  • 学习ARM开发(1)
  • 学习ARM开发(2)
  • 学习ARM开发(4)
  • 学习ARM开发(6)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