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对称双核MCU基础知识及核间通信

发布者:Quail最新更新时间:2023-03-20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MCU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从对比两颗分立MCU与单芯片双核MCU开始(以LPC4350为例),展开介绍了非对称双核MCU的基础知识与重要特点。接下来,重点介绍了核间通信的概念与几种实现方式,尤其是基于消息池的控制/状态通信。然后,对内核互斥、初始化流程等一些重要的细节展开了论述。最后提出了双核任务分工的两种应用模型,并分别举例。


  背景与基本概念

  在开发MCU应用系统时,如果单颗MCU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一个很普遍的做法就是使用两颗或更多的MCU,把一部分“杂项工作”分配给另一个有“助理”性质的低端MCU来完成。但是,采用两颗MCU,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是在芯片与PCB成本、系统可靠性及功耗方面都有先天的不足。此外,若采用了不同架构的MCU,还要面临需要不同的开发工具与开发人员的挑战。如果换一种思路,让MCU内部包含两个内核,其中一个用于主控,另一个用于协控,并且它们主控与协控在架构上能够向下兼容、高效通信,则在很多场合下都可以既保持多机系统的强大,又能避免多机系统的不足。


  事实上,这即是“非对称多处理器(简称AMP)”架构的特点。AMP是与“对称多处理器(简称SMP)”相对的架构,后者各处理器有一致的编程模型,并且在分配工作时主要以均衡为原则。而AMP的优点在于精细的任务分工,灵活地适应不同情景,物尽其用,以最佳地平衡成本、性能与功耗。此外,AMP的编程难度也更低。因此,在MCU应用领域,AMP较SMP更为适合。


  与独立的双MCU相比,AMP架构有很多优点。其中相当关键的就是,再添加一个内核的代价远比添加一个独立的MCU要低,尤其是当两个内核架构相似时,甚至仅相当于在现有硅片上再添加一两个UART。另一方面,两个内核可以有相同的主频,并且可以通过总线矩阵平等地访问片上资源。而在分立的双MCU方案中,协控MCU的主频常常远低于主控,并且双方使用低速的串行链路通信。


  接下来,我们以恩智浦(NXP)半导体公司推出的LPC4300系列为例(尤以LPC4350型号为代表),对AMP MCU进行简单介绍。


  非对称双核MCU的特点

  AMP MCU一般用于相对大型的系统,这些系统对功能和性能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功能上,应支持较多的外设。LPC4350片载2个高速USB、2个CAN、工业以太网、图形LCD控制器,以及SDHC等接口;外加一些独有的逻辑可配置外设以及众多传统外设,适用于工控、能源、医疗、音频、车载、电机、监控等众多行业产品的开发。


  性能的改善则是AMP MCU的灵魂。内核、存储器,以及总线架构对于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内核的选择。LPC4350基于32位的ARM Cortex-M4和Cortex-M0内核(以下简称M4和M0),两个内核均可在高达204MHz的主频下执行代码。其中,M4以信号处理和浮点运算能力见长,胜任很多原先要采用DSP才能满足的应用,并且继承了Cortex-M3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M0以其成本、能效和处理能力的压倒性优势,正迅速吸引开发人员从8/16位架构向上过渡。更重要的是,M4完全向下兼容M0,使用同一套开发工具即可开发、调试。


  其次是存储器的容量和组织方式。LPC4350配备多达264KB片上RAM,并且这些RAM被划分成4组,每组连接一条单独的总线,而并非没有分块。如若不然,则会出现两个核竞争使用同一块RAM的情况——性能反而还不如只用单个内核!进一步,LPC4350还有两条总线连接到外部扩展的并行和串行存储器,故总共有6个独立的存储器地址空间——LPC4350无片上闪存。对于有片上闪存的型号,片上闪存也分为两块。


  最后是总线架构。LPC4350内部有一个八层总线矩阵。它如同一组纵横开关,可以把CPU与包括存储器在内的众多从设备通过总线任意连接。合理分配总线接通关系,避免多个主设备(如CPU和DMA)同时访问相同的存储器或外设,可以最大地保证各条数据流并行不悖,从而可以充分发挥性能上的优势。


  内核间通信

  内核间的通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控制与状态信息的通信,另一类则是数据通信。前者一般不携带数据,但往往有较高的实时要求;后者则主要是各类数据缓冲区,通常实时性要求偏低但数据量大。控制/状态通信有较大的通用性,并且与任务间的同步较为相似。这类通信适合由系统软件实现并提供编程接口。数据通信则往往与具体应用相关较大(尤其是在数据结构上),需要量体裁衣。在实现时,适合由应用软件定义各种数据结构。


  内核间通过共享的RAM进行通信,并且每个内核都可以触发对方的一个中断源,通过准备数据-触发中断的方式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当然,内核也可以定期检查共享RAM的状态。

浅析非对称双核MCU基础知识及核间通信

  图2:内核间使用共享内存通信模式图


  接下来,我们介绍基于消息队列和消息池的控制/状态通信方案。

  消息队列:开设两个消息队列,一个用于M4发送消息给M0,另一个则是M0发送消息给M4。两个队列的地址需事先约定好。队列是循环队列,可以使用简单的数组配以读、写下标来实现,也可以使用链表结构来实现。前者实现简单、开销小,但消息只能是定长,不便于携带其它信息,还有,就是必须把数组放置在共享内存区连续的位置,灵活性低。基于链表的实现用指针链接每则消息,每则消息除了公共的链表控制部分外,还可以根据消息类别携带各种各样的附加参数,并且可以由系统软件的内存管理机制灵活分配消息内存,不过,缺点是相对复杂,额外开销大。若涉及动态内存管理,实时性将远不如基于数组的方案。


关键字:MCU 引用地址:浅析非对称双核MCU基础知识及核间通信

上一篇:基于ARM的中英文翻译器设计
下一篇:如何使用带FIFO的串口来减少接收中断次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15:44

PIC单片机的模块和功能
  PIC16F616是一款14引脚、8位的CMOS单片机。采用精简指令集,仅有35条指令,由于采用了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分离的哈佛总线结构,使得除少量指令不是单周期之外,大部分的指令都是单周期指令。这样有利于提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和执行效率。   PIC16F616这款单片机供电电压可以在2V到5.5V之间,内部集成了一个RC振荡器,频率可以配置成8MHZ或者4MHZ,也可以用外部晶振提供时钟。内部集成有AD转换、比较器等硬件模块,还具有上电复位、欠压复位、看门狗、代码保护等功能。三个定时器、PWM发生器等可以由用户编程。下面我来一一介绍关于PIC单片机的这些模块和功能。   1.存储器   PIC16F616分为程序存储其和
[单片机]
[单片机框架] [str_hex] 字符串和16进制互转 string to hex
/******************************************************************************** * @file str_hex.c * @author jianqiang.xue * @Version V1.0.0 * @Date 2021-04-27 * @brief NULL ********************************************************************************/ /* Includes -----------------------------------------------
[单片机]
教你给51单片机扩展片外RAM
上一文中扩展了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4KB存储空间提升到64KB。其实,4K的代码空间还凑合,但是51自带的256B数据存储空间使用起来还真紧张,其中留给用户的连128B都不到,所以不得不扩展片外RAM。扩展RAM方法和扩展ROM差不多,都是占用P0/P2口做地址线,同时P0用锁存器74373分时复用地址和数据信号。 以前扩展RAM是用汇编语言访问存储器,好处是定位精准,指哪打哪,坏处就是:程序规模一大就有点难维护了,所以还得改用C实现。 对应于汇编语言用R1,R0/DPTR访问外部RAM,keil C扩展了存储类型,增加了如pdata(等同用movx @Rn访问方式)/xdata(等同于movx @DPTR访问方式)存储类
[单片机]
教你给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扩展片外RAM
8051单片机的5个中断源
当几个中断源同时向CPU请求中断时,按所发生的实时事件的轻重缓急排队,优先处理最紧急事件的中断请求,于是单片机规定每个中断源的优先级别。 当CPU正在处理一个中断请求,又发生另一个优先级比它高的中断请求,CPU暂时中止对前一中断处理,转而去处理优先级更高的中断请求,待处理完后,再继续执行原来的中断处理程序,这样的过程称为中断嵌套,这样的中断系统称为多级中断系统。 由于外界异步事件中断CPU正在执行的程序时随机的,CPU转向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时,除了硬件会自动把断电地址,即16位PC程序计数器的值压入堆栈之外,用户还得注意保护有关工作寄存器,累加器,标志位等信息,这个过程通常称为保护现场。以便在完成中断服务程序后,恢复原工作寄存器,
[单片机]
8051<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5个中断源
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
看了TFTLCD和FSMC(灵活的静态存储控制器)的简介,还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 TFTLCD使用80并口,80 并口有如下一些信号线: CS: TFTLCD 片选信号。 WR:向 TFTLCD 写入数据。 RD:从 TFTLCD 读取数据。 D[15: 0]: 16 位双向数据线。 RST:硬复位 TFTLCD。 RS:命令/数据标志( 0,读写命令; 1,读写数据)。 只是记住FSMC在使用的时候要初始化和使能就行了。 关于lcd.c这个文件竟然接近3000行,好吧,我是写不出来,只能在主函数里调用了。 main.c: intmain(void) { u8x=0; u8lcd_id[12];//存放LCDID字符串
[单片机]
89和12单片机的I2C通信时序问题
今天用ADC偶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分享给各位朋友。 89的I2CDelay: #define I2CDelay() {_nop_();_nop_();_nop_();_nop_();} 12的I2CDelay: void Delay_us(unsigned char us) { do {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 while (--us); } I2CDelay(5); I2C通信分为低速模式100kbit/s、快速模
[单片机]
avr单片机用什么编程?avr单片机编程方式是什么
  本节将详细介绍AVR单片机的流行编程方式,并略述其工作原理,旨在让AVR爱好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制作恰当的编程工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avr单片机编程方式讲解。   1、avr单片机用什么编程?   AVR单片机是1997年由ATMEL公司研发出的增强型内置Flash的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PU) 精简指令集高速8位单片机。可以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AVR单片机是 Atmel 公司 1997 年推出的 RISC 单片机。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是相对于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而言的。RISC 并非只是简单地去减少指令,
[单片机]
avr<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用什么编程?avr<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编程方式是什么
恩智浦基于M0+内核的全新LPC800微控制器产品初探
在今天的电子展上,恩智浦披露了其全新微控制器产品——LPC800系列的细节,这是其基于ARM迄今为止最小且功耗最低的内核—— ARM Cortex M0+ 的首款MCU。作为ARM Cortex-M0和LPC产品的长期用户,我一直都在期待能深入探究M0+芯片的细节,发现它与其他Cortex-M系列相通的地方。尽管此次发布有些出人意料,但绝不会令人失望。 M0+有何不同之处? M0+芯片基于极受欢迎的Cortex-M0内核,因此很可能会针对同一细分市场,即功率和成本敏感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整体芯片尺寸、效率以及电池寿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Thomas Ensergueix在其博客帖子“ ARM Cortex-M0+
[单片机]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