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改变传统医疗模式 未来将深入家庭

发布者:炉火旁的Yye最新更新时间:2012-10-09 来源: 网络世界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什么是数字医疗?近些年,数字医疗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医护模式,更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未来,数字医疗何去何从?现代通常将数字医疗解释为: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新型现代医疗方式,是公共医疗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数字医疗不是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简单集合,而是把当代最新的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通讯等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医疗设备与医疗专家的资源共享。

    近日,由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地区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小组及网络世界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南宫温泉度假酒店举行。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信息中心主管们,就数字医疗当前的应用情况、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未来数字医疗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国内,数字医疗虽然改变了传统的医护模式,但是,在应用上存在诸多问题,仍处于初级阶段。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今年,智慧北京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如何将新技术与医疗卫生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为行业领导提供更好的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北京作为首都,不仅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有引领作用,同时在医疗信息化建设当中也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北京,如何建设一个高端、快捷、安全的数据服务平台,这是未来需要共同完成的目标。‘十二五’规划要求,医院内部系统一致。目前,我们第一步建立接口,和北京市要求的平台能够对接,支持数据共享、互连、互通,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真实的、完全的数据,为医疗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会议伊始,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张文中主任在致辞中谈到了北京市“十二五”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并奠定了本次会议务实的基调。

数字医疗对现有医护模式的冲击

    数字医疗不仅包括医疗设备本身的数字化,更包括医院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及医疗服务的个性化。数字化医疗无论将来如何发展,都是以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通讯等技术)为基础的,未来数字医院的功能可以简单归纳为4个部分:数字化的医疗设备,数字化设备构成的网络,网络之上的数字化医疗系统以及基于数字化的医疗系统的服务。

    “信息化推动了数字医疗的发展。2012年,移动医疗是一个趋势,包括平板电脑在医疗行业越来越多的使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以下简称309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杨宏桥演讲之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杨宏桥详细解释道:“我们制定了完整的数字医院建设方案,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移动医疗的部署是数字医院建设方案的一个切入点。309医院移动医疗的部署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家庭、个人等环节。目前,309医院移动应用包括医生的移动终端、护士的移动终端,还有病人的床头终端,病人出院后可以延伸到社区移动健康监护等环节。”2007年,309医院开始部署Pad终端,到 2011年开始在全院医生和护士中使用。目前,309医院移动医护工作站主要使用的移动设备是iPad,共部署了十几个病区。

    解放军第三○二医院(以下简称302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郝玉清对杨宏桥的观点表示赞同,“302医院是比较早提出建设‘绿色医院’的单位,其内涵即建设数字化、人文化和花园式的医院。今年,302医院被评为全军数字化医院建设示范单位。”302医院通过搭建传染病医院管理系统五大数字化支撑平台,在医院的“医、教、研、人、财、物”等各方面形成了从医疗到服务,再到管理的立体纵深数字化体系,使数字化融入了医院的各个业务环节。郝玉清在演讲中对医院五大数字化支撑平台做了解读。

    第一,医疗流程数字化平台。HIS(医院信息系统)覆盖了门诊、住院、收费、药品、检查、输血等所有医疗流程的管理,实现了病历、中西药处方、检查申请单、检验申请单等所有单据的电子化,且护理操作、发药、手术、采血等医疗确认环节通过腕带,电子标签、PDA来实现,降低了差错率,提高了医护的工作效率。此外,数字化中西药房系统从药品的采购、出入库、库存盘点等环节均已实现条码电子化管理。门诊挂号、诊室、采血、检查、检验、手术等候处的排队叫号系统。

    第二,医疗设备数字化平台。2007年,医院开始建设医学影像系统(PACS)。至今,医院实现了放射、超声、内镜、病理和心电的影像管理。包括:检查信息登记、影像检查、诊断、报告书写、报告发放和调阅。实验室检验系统(LIS)覆盖着检验中心各个专业学组,能实现同各类检验分析设备双向数据交换、LIS与HIS有机融合。从检验申请到报告回转,全部是电子信息流,实现检验全程无纸化。标本的采集、传输、签收、确认环节采用条形码管理。自动摆药机、自动发药机系统、自动配液机、自动包管机和病区机器药柜等自动化设备均实现与HIS融合。

    第三,医疗服务数字化平台。主要由医院门户网站、健康服务网站组成。建立北京市“114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和北京医保系统与医院HIS接口,通过政府的信息服务平台为社会服务。而窗口评价系统、医德医风评价系统和综合查询系统等,为患者提供了信息服务和对医院的监督。

    第四,医疗管理数字化平台。后勤综合办公系统包括院内通知,公告的发布,医院、科室、个人三级日程安排,请销假管理,日常电子邮件等。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科研训练信息管理系统、干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系统、全面预算IC卡控制管理系统、医疗物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覆盖医院人财物的管理。整合HIS和各管理系统数据资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各管理项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第五,医疗资源共享数字化平台。医院内部网站和FTP服务包括院内新闻、通知、公告的发布。

    对于新技术对传统医护模式的影响,杨宏桥也表示:“移动终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医护’工作模式,比如医生查房时需要回报病人状况,需要准备大量的纸质临床信息资料,而现在使用移动医生站可随时调阅病人信息;同时,在床边能实时新开医嘱,快捷准确;通过移动设备,医生也可以实施远程查房。以结核三科为例,现有床位60余张,病人多、医护人员少,工作强度大。部署了iPad终端之后,为医护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尤其是医生每天查房的时间,通过移动终端,医生可以快速地调阅患者在院期间的所有诊疗信息,并能在床旁及时下达新的医嘱。护士也可以在床旁直接录入病人的体征信息。”杨宏桥解释道。对护士来讲,移动终端的应用,做到了对病人评估和护理的无纸化。不仅如此,移动终端的使用还提高了医院管理、办公效率。信息化在医院的重要的目标是为机关和院领导提供管理辅助决策。比如,医院的管理层在参加各种会议的时候利用手边的iPad可随时随地查询医院的运营数据,或通过访问医院OA系统,实时收发邮件,从而实时办公,提高了管理办公效率。移动医疗终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医护的工作模式,更在远程查房,家庭远程指导,事故指导条码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医院,新技术对医疗行业的改变更加明显。航天总院信息中心主任魏红光在会上表示:“309医院的杨主任讲的健康服务理念,我如获至宝,航天总院不仅面临平时医院的医护服务,更面临着基地医疗服务的支持,甚至包括基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这种条件下,建设数字医院,远程医疗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华为北京代表处产品与解决方案副代表蒋云超在演讲中举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患者每次去医院看病都不可能随身带着病历本,所以每次去就诊就需要重复购买病历本,尤其是去不同的医院就诊,一年下来能有十几个病历本。目前,福建就已经开始建设医院的一卡通了。华为现在研发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希望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医院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

    对于数字医疗的未来,郝玉清总结道,数字化建设不是锦上添花,是有的放矢。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为了改善医院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最终是为病人看病提供高效、友善、经济的就诊环境。

    新技术对于医疗目前及未来的发展,杨宏桥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有移动医疗才能避免医院50%的用药错误;只有移动医疗,才能实现全流程的医疗闭环;只有移动医疗,才能实现电子病历的分级评估的要求;只有移动医疗,才能实现JCI医疗差错5R的要求。目前,移动医疗对医生、护士来说,确实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模式。未来,新技术将深入到健康管理中,将服务个人健康及社区家庭等更大的服务对象,甚至改变整个健康服务模式,这也是309医院目前在做的探索。”

未来数字医疗将深入家庭

    曾有人预测,在不远的未来,借助传感器、3G无线和云计算技术,将彻底颠覆我们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实现无时不在的人体健康监控。让人们能够随时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状况。在国内,一些医院已经把眼光从传统的医护模式转向更为广阔的个人健康服务。

    本次医疗会议中,杨宏桥就明确表示“数字医疗在改变了传统医护模式之后,309医院将重点向社区和家庭扩展”。

    杨宏桥在会上做了详细的解释:“309医院,目前有干休所,并且有直接的门诊部,我们希望把医疗服务延伸到家庭中去。建设后,对医疗机构来说,是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从医院到家庭,从治疗到保健服务的变革。目前,309医院针对这一变革,主要在做五方面的工作:第一,作战部机关楼健康小屋的搭建,健康小屋分为7个参数,体温、血压、心跳等指数,采用自助式的终端。第二,是家庭版的健康管理终端,检测的图形、数据都可以完整的被记录下来。第三,日常的健康管理及应急设备的终端,这主要是给老干部配备一些像运动监测、老人手机等设备。第四,远程智能平台,包括病人的住院病历、门诊病历、体检报告、生命体征等方面的集成平台,并且这一平台将与医院的管理系统集合到一起。第五,家庭终端。这一一部分内容将分三级,门诊、住院、社区三个级别。

    对于杨宏桥的观点,华为蒋云超也表示赞同,并补充道:“生物医学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对个人健康管理有很大的用处。也是未来通过信息化手段研究、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他的心跳、血压如何,吃了什么药有什么样的反应,都做过哪些治疗,诊疗之后有什么样的反映,并把这些健康的信息最后传递到医学研究等辅助机构。这就是我们科技企业未来应该辅助业务流程去解决的问题。”

    在讨论中魏红光也表示:“希望新技术的触角能够伸展到家庭里去,对于航天行业很多工作人员经常加班,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非常严峻,如果在工作区职工能够自检健康情况,如:测血压、血糖,如果小病,能够自我进行简单的救治。这样的技术对于个人健康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新技术的使用还需贴近医疗需求

    在医疗行业,促使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由于医院涉及大量复杂的业务和不同的人,势必会导致错误。第二,在全世界范围内,医务人员的数量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提高医护人员的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第三,由于医院大多数是非赢利,医院经常没有足够的支出预算,因此,医院需要控制成本和节约开支。只有新技术的应用,才能解决医院存在的桎梏。另一方面,人们又在思考医院如何利用新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会议当天圆桌论坛主持人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何雨生表示:“无论是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最终都要明白医院的切实需求是什么?关键就是能为医院解决业务、管理等问题,如果需求不明确,盲目的使用最新的技术,不仅不能解决医院棘手的问题,还增加了医院的负担。”

    讨论中针对现在医院普遍打算使用的自动摆药机、发药机、远程医疗、安全等问题,众多医院主管各抒己见。

    何雨生表示,“医院里自动摆药机、发药机药设备并不便宜,而很多医院在使用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投入远大于产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沈韬对何雨生的观点也表示赞同:“自动化的设备在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说自动传送设备、检验科样本的前处理设备、发药机、摆药机、自动药柜等设备。对这些设备我是偏保留态度的,最典型的就是自动传送,从成本上在国内来说,不合算,这一套设备维护成本很高。”同时,沈韬还提出了新的观点,自动设备并不能保证医疗过程的闭环管理。而且,自动设备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剩下的环节均错。

    针对这一问题北大医院计算机中心副主任马靖翔很有实践体会:“我们医院也采购了2台自动摆药机,门诊从5月开始使用,目前只使用了一台,而且还需要投入人力去维护。自动摆药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常用的药医院自己不能续入,常常需要药厂的人员操作。”

    北京宣武医院计算机中心尚邦治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新技术的慎重应用,更涉及到医院流程的改革。”

    对于目前讨论比较火热的远程医疗,魏红光表达还不到“火候“,“远程医疗从十年前我就开始关注,但是现在为止还没普遍应用起来,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首先从医疗技术方面,没有一个医疗资源协同、共享的平台和习惯。第二,法律和政策层面,法律、政策上的问题如何解决?价格如何制定?同行之间怎么协同?这些问题都是摆在远程医疗使用之前解决的。”

    郝玉清结合实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医院在数字化建设中,注重安全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移动医疗要解决的是网络的安全,一是数据交换的安全,尤其是对社区。远程医疗、远程查房均要解决好网络及相应安全的问题。”

    最后华为蒋云超针对新技术的使用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不管是医院的LIS系统、HIS系统还是PACS系统,或者其他新技术的应用。它们都需要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对于信息交换平台的使用安全,有两点要格外注意。第一个是怎么样去防,防止黑客来攻击,防止外面的人员来盗取网络数据,影像数据在网络上传的时候,有没有蠕虫在系统里攻击PACS系统,我们怎么样去防?第二,内鬼比外鬼多,外鬼可能防得住,内鬼是防不胜防,怎么样去防、控、审,这是在信息安全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所有上网行为,怎么把它全部管理起来。在布设防护的时候,要在整个网络里,把每一个分支网络系统独立出来,并且,在各个地方设好网络防护,防止黑客攻击。在我们的数据中心领域里面,我们来进行数据审计,谁透露了数据,可以被检查出来。”

     新兴技术给传统的医疗行业带来了变革,数字化医疗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医院的诊疗质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益,更对提高医院未来竞争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新兴技术的使用,同时也给医疗行业带来了诸多问题,医院管理者只有足够的重视,加深对数字医疗的了解,数字医疗的普及才能早日实现。

引用地址:数字医疗改变传统医疗模式 未来将深入家庭

上一篇:可检测致癌基因?DNA电路!
下一篇:MRI读脑术 揪出神经系统疾病根源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