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OS工艺的锯齿波振荡电路的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10-09-18来源: 电子技术关键字:电压比较器  振荡电路  锯齿波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以比较器为基本电路,采用恒流源充放电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1.0μm CMOS工艺的锯齿波振荡电路,并对其各单元组成电路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同时利用Cadence Hspice仿真工具对电路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锯齿波信号的线性度较好,同时电源电压在5.0 V左右时,信号振荡频率变化很小;在适当的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范围内,振荡电路的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在PWM等各种电子电路中。

  1 电压比较器

  在以往的比较器电路中,存在单级增益不高,并以牺牲输出电压范围来提高增益,进而不能达到满幅度输出,导致电路性能差。本文所设计的比较器电路如图1所示,采用三级放大,第一级是差分输入级将双端变单端输出,两只NMOS管作为电流源负载,第二级为CMOS共源放大器,第三级为推挽式CMOS单级放大器,即为普通CMOS反相器,由于CMOS反相器作为输出级,所以能达到满幅度输出。在设计中保证了放大器的MOS管在静态条件下处于饱和区,第二级、第三级保证静态时输出电压在电源电压中点,以保证后级CMOS反相器工作在高增益区。电压比较器在开环条件下工作,因此不需要考虑放大器闭环稳定工作的频率补偿问题。

  


 

  2 振荡器的工作模式

  恒流/恒压(CC/CV)充电是一种更快速充电方法,当开始充电时,CC/CV充电器首先施加一个等价于电池容量C的恒定电流。为防止在恒流充电周期中过充电,需要监视电池封装两端的电压。当电压上升到给定的终止电压时,电路切换到恒压源工作模式。即使电池封装两端的电压达到终止电压,但因为在ESR上存在电压降,所以实际的电池电压将低于终止电压。在恒流充电期间,电池能以接近其终止电压的高电流速率充电,且不会有任何被施加高电压和发生过充电的危险。

  经恒流充电后,电池的容量将达到其额定值的85%。在恒流周期结束后,充电器切换到恒压周期。在恒压周期,充电器通过监视充电电流决定是否结束充电。与恒压充电器一样,当充电电流减小到O.1C以下时,充电周期结束,恒流/恒压充电主要通过改变振荡器的工作模式来实现。

  间歇工作模式:也可称为跳周期控制模式(Burst Mode),是指当处于轻载或待机条件时,轻载时输出电压上升,反馈脚电压降低到一定值时MOSFET停止工作,输出电压降低到一定值时MOSFET导通,这个过程大量减少了MOSFET的开关动作,减少了开关损耗。由周期比PWM控制器时钟周期大的信号控制电路某一环节,使得PWM的输出脉冲周期性的有效或失效,这样即可实现恒定频率下通过减小开关次数,增大占空比来提高轻载和待机的效率。

  但是降频和Burst Mode方法在提高待机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是频率降低导致输出电压纹波的增加,其次如果频率降至20 kHz以内,可能有音频噪音。

  图2为Burst Mode电压控制电路,当S43电平>C54(此时C54和电平C96相等为0.84 V),时,Burst_on信号为低电平,关断功率管;当S43

  

 

  3 振荡器充放电电流设定电路

  振荡器的起振频率为12 kHz,随着INV的增大,振荡器的频率逐步增大到50 kHz,图3为INV控制下的频率图。随着INV的继续增大,振荡器的频率降到22 KHz,进入Burst Mode模式。

  

 

  振荡器的充放电电流由偏置电压控制产生的电流和INV控制产生的电流两部分组成,起振时因为INV太小,电流完全由固定电平值控制,当INV>300 mV,充放电电流随INV的增大而增大。

  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起振时由于INV电压很小,充电电流固定在1.5μA,当反馈电压INV>0.7 V时,充电电流开始线性增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随之增大。

  4 锯齿波电路的产生设计

  图4为锯齿波电路产生图,利用恒流源电路给电容充放电,使得电容NA41上的电压C38上升到比较器的高阈值限制电压S66时,使电容放电;电压C38降到比较器的低阈值限制电压时电容充电,如此反复形成锯齿波。

  

  在OSC的设计上,采用了固定充放电电流的方式,在不改变OSC电容的前提下,在电路的设计上采用了两个锯齿波复合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固定充放电电流下的频率调整。该电路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当C42充电到电压>C100时,C38开始充电,当C38上升到C58(C38的上限电压)时,C38、C42的放电开关打开,它们开始放电;C42放电的极限电压为C45,C38放电的极限电压为S66,在放电的过程中,若C42电压先降到C45,则需等待C38电压降到S66后C42才能再次充电,同时需注意的还有只有等到B42充电到电压>C100时,C38才能开始充电,这样与FB有关的电压C45就成为了调节两个OSC频率的关键。从上面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C45和C100的大小关系直接决定了OSC的频率。若C45>C100,则OSC的频率完全是由C38的充放电组成;若C45C100;FB=1.3 V时,C45

 

  

 

  5 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振荡器可广泛应用在PWM等各种电子电路中,在实际应用中作为AC/DC控制器芯片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已随AC/DC控制器流片并通过测试,转换效率>75%,待机功耗<150 mW,达到了绿色节能的需要。

关键字:电压比较器  振荡电路  锯齿波 编辑:金海 引用地址:基于CMOS工艺的锯齿波振荡电路的设计

上一篇:压控振荡器在射频通信电路中的应用
下一篇:可编程时脉发生器CY22150及其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17

具有稳幅环节的RC桥式振荡电路
将稳幅环节接入电路中,调节电位器Rp,用示波器观察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观察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的变化,我们就会明白稳幅环节对正弦波振荡电路性能的影响。
[模拟电子]
具有稳幅环节的RC桥式<font color='red'>振荡电路</font>图
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及电源/复位/振荡电路解析
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电源、复位、振荡电路以及扩展部分等部分组成。最小系统原理图如图所示。 电源模块 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电模块,电源模块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51单片机虽然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和典型的问题就是相比其他系列的单片机,51单片机更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程序跑飞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为单片机系统配置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模块。 电源模块电路图 此最小系统中的电源供电模块的电源可以通过计算机的USB口供给,也可使用外部稳定的5V电源供电
[电源管理]
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及电源/复位/<font color='red'>振荡电路</font>解析
MCU晶体旁边电容的作用及振荡电路的分析
绝大多数的MCU爱好者对MCU晶体两边要接一个22pF附近的电容不理解,因为这个电容有些时候是可以不要的。参考很多书籍,讲解的很少,往往提到最多的是起稳定作用,负载电容之类的话,都不是很深入理论的分析。 问题是很多爱好者不去关心这两个电容,他们认为按参考设计做就行了,本人也是如此,直到有一次一个手机项目就因为这个电容出了问题,损失了几百万之后,才开始真正的考虑这个电容的作用。 其实MCU的振荡电路的真名叫 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 ,请参考网页中的图片。 Y1是晶体,相当于三点式里面的电感,C1和C2就是电容,5404和R1实现一个NPN的三极管,大家可以对照高频书里的三点式电容振荡电路。接下来分析
[单片机]
MCU晶体旁边电容的作用及<font color='red'>振荡电路</font>的分析
51单片机简易波形发生器(正弦波 锯齿波 三角波)
下面是51单片机简易波形发生器源程序: #include AT89X52.h #include math.h #define ADDR1 0x2c //MAX5820LEUA sbit key_sin=P1^0; sbit key_tran=P1^2; sbit key_tooth=P1^4; sbit SCL = P2 ^ 0; sbit SDA = P2 ^ 1; unsigned char code sin = //正弦表 { 0x80,0x83,0x86,0x89,0x8d,0x90,0x93,0x96,0x99,0x9c,0x9f,0xa2,0xa5,0xa8,0xab,0xae,
[单片机]
51单片机简易波形发生器(正弦波 <font color='red'>锯齿波</font> 三角波)
正弦交流电信号变为锯齿波电信号的电路
图l所示电路是一个最简输入正弦交流电信号变为锯齿波电信号的电路。锯齿波电信号的频率为正弦交流电信号频率的2倍。且与之严格同步,非常适合作可控硅交流调压的触发脉冲信号以及直流电机调速电路的控制信号。   电路由整流桥D1。将50Hz电压进行全波整流后,得到频率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Ua,其波形如图2中Ua所示,峰值Um约为1.4Ua。该峰值电压经Rl与112分压后,为三极管VT1提供基极电流Ib1,只要Ua的分压大于VTI的门限电压Ube1,VT1便呈饱和导通状态,集电极与发射极间饱和压降很小(一般为0.3~0.4V左右),三极管VT2无法导通,其集电极与发射极间呈阻断状态。   与此同时,直流电压Um经R3给C1充
[电源管理]
正弦交流电信号变为<font color='red'>锯齿波</font>电信号的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振荡电路图原理
振荡电路 图 振荡电路图 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体振荡器,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 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 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
[单片机]
单片机最小系统<font color='red'>振荡电路</font>图原理
与非门组成振荡电路
如图A所示是由CMOS与非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它由两个反相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构成。图B是它的波形。图中当波形(1)在反相器F2输出正跳变时,电容器C立即使F1输入为“1”,而输出为“0”。电阻R为电容器C对
[模拟电子]
与非门组成<font color='red'>振荡电路</font>图
三点式振荡电路能否振荡的判别方法
   0 引言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判别振荡电路能否产生振荡的步骤的是:先看直流通路,看放大器件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再看交流通路,看是台满足振荡条件。RC振荡也好,LC振荡电路也好,振荡条件为: AF=1   此条件可分解为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即:    1 三点式振荡器的特点   所谓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振荡器中选频网络有两个电容、一个电感或者两个电感、一个电容组成的振荡器。一般LC振荡电路在直流通路正常情况下判别能否振荡时由于振幅条件不便于判别,只看相位条件即可,只要相位条件满足,我们就说它能够振荡。振荡电路中的放大器可以是运放,也可以是由晶体管或者场效应管组成。对于由运放组成的电路
[模拟电子]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