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最新更新时间:2012-02-13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多晶硅  薄膜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前言

  多晶硅薄膜材料同时具有单晶硅材料的高迁移率及非晶硅材料的可大面积、低成本制备的优点。因此,对于多晶硅薄膜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晶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温工艺,制备过程中温度高于600℃,衬底使用昂贵的石英,但制备工艺较简单。另一类是低温工艺,整个加工工艺温度低于600℃,可用廉价玻璃作衬底,因此可以大面积制作,但是制备工艺较复杂。目前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2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

  这是一种直接生成多晶硅的方法。LPCVD是集成电路中所用多晶硅薄膜的制备中普遍采用的标准方法,具有生长速度快,成膜致密、均匀,装片容量大等特点。多晶硅薄膜可采用硅烷气体通过LPCVD法直接沉积在衬底上,典型的沉积参数是:硅烷压力为13.3~26.6Pa,沉积温度Td=580~630℃,生长速率5~10nm/min。由于沉积温度较高,如普通玻璃的软化温度处于500~600℃,则不能采用廉价的普通玻璃而必须使用昂贵的石英作衬底。 LPCVD法生长的多晶硅薄膜,晶粒具有<110>择优取向,形貌呈“V”字形,内含高密度的微挛晶缺陷,且晶粒尺寸小,载流子迁移率不够大而使其在器件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虽然减少硅烷压力有助于增大晶粒尺寸,但往往伴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对载流子的迁移率与器件的电学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3 固相晶化(SPC)

  所谓固相晶化,是指非晶固体发生晶化的温度低于其熔融后结晶的温度。这是一种间接生成多晶硅的方法,先以硅烷气体作为原材料,用LPCVD方法在550℃左右沉积a-Si:H薄膜,然后将薄膜在600℃以上的高温下使其熔化,再在温度稍低的时候出现晶核,随着温度的降低熔融的硅在晶核上继续晶化而使晶粒增大转化为多晶硅薄膜。使用这种方法,多晶硅薄膜的晶粒大小依赖于薄膜的厚度和结晶温度。退火温度是影响晶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700℃以下的退火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成核速率越低,退火时间相等时所能得到的晶粒尺寸越大;而在700℃以上,由于此时晶界移动引起了晶粒的相互吞并,使得在此温度范围内,晶粒尺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大量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得的多晶硅晶粒尺寸还与初始薄膜样品的无序程度密切相关,T.Aoyama等人对初始材料的沉积条件对固相晶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初始材料越无序,固相晶化过程中成核速率越低,晶粒尺寸越大。由于在结晶过程中晶核的形成是自发的,因此,SPC多晶硅薄膜晶粒的晶面取向是随机的。相邻晶粒晶面取向不同将形成较高的势垒,需要进行氢化处理来提高SPC多晶硅的性能。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制备大面积的薄膜, 晶粒尺寸大于直接沉积的多晶硅。可进行原位掺杂,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形成生产线。由于SPC是在非晶硅熔融温度下结晶,属于高温晶化过程,温度高于600℃,通常需要1100 ℃左右,退火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不适用于玻璃基底,基底材料采用石英或单晶硅,用于制作小尺寸器件,如液晶光阀、摄像机取景器等。

  4 准分子激光晶化(ELA)

  激光晶化相对于固相晶化制备多晶硅来说更为理想,其利用瞬间激光脉冲产生的高能量入射到非晶硅薄膜表面,仅在薄膜表层100nm厚的深度产生热能效应,使a-Si薄膜在瞬间达到1000℃左右,从而实现a-Si向p-Si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激光脉冲的瞬间(15~50ns )能量被a-Si薄膜吸收并转化为相变能,因此,不会有过多的热能传导到薄膜衬底,合理选择激光的波长和功率,使用激光加热就能够使a-Si薄膜达到熔化的温度且保证基片的温度低于450℃,可以采用玻璃基板作为衬底,既实现了p-Si薄膜的制备,又能满足LCD及OEL对透明衬底的要求。其主要优点为脉冲宽度短(15~50ns ),衬底发热小。通过选择还可获得混合晶化,即多晶硅和非晶硅的混合体。准分子激光退火晶化的机理:激光辐射到a-Si的表面,使其表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即达到了晶化域值能量密度Ec。a-Si在激光辐射下吸收能量,激发了不平衡的电子-空穴对,增加了自由电子的导电能量,热电子-空穴对在热化时间内用无辐射复合的途径将自己的能量传给晶格,导致近表层极其迅速的升温,由于非晶硅材料具有大量的隙态和深能级,无辐射跃迁是主要的复合过程,因而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若激光的能量密度达到域值能量密度Ec时,即半导体加热至熔点温度,薄膜的表面会熔化,熔化的前沿会以约10m/s的速度深入材料内部,经过激光照射,薄膜形成一定深度的融层,停止照射后,融层开始以108-1010K/s的速度冷却,而固相和液相之间的界面将以1-2m/s的速度回到表面,冷却之后薄膜晶化为多晶,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晶粒的尺寸增大,当非晶薄膜完全熔化时,薄膜晶化为微晶或多晶,若激光能量密度小于域值能量密度Ec,即所吸收的能量不足以使表面温度升至熔点,则薄膜不发生晶化。一般情况下,能量密度增大,晶粒增大,薄膜的迁移率相应增大,当Si膜接近全部熔化时,晶粒最大。但能量受激光器的限制,不能无限增大,太大的能量密度反而令迁移率下降。激光波长对晶化效果影响也很大,波长越长,激光能量注入Si膜越深,晶化效果越好。 ELA法制备的多晶硅薄膜晶粒大、空间选择性好,掺杂效率高、晶内缺陷少、电学特性好、迁移率高达到400cm2/v.s,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低温多晶硅薄膜。工艺成熟度高,已有大型的生产线设备,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晶粒尺寸对激光功率敏感,大面积均匀性较差。重复性差、设备成本高,维护复杂

       5 快速热退火(RTA)

  一般而言,快速退火处理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升温阶段、稳定阶段和冷却阶段。当退火炉的电源一打开,温度就随着时间而上升,这一阶段称为升温阶段。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是很容易控制的。在升温过程结束后,温度就处于一个稳定阶段。最后,当退火炉的电源关掉后,温度就随着时间而降低,这一阶段称为冷却阶段。用含氢非晶硅作为初始材料,进行退火处理。平衡温度控制在600℃以上,纳米硅晶粒能在非晶硅薄膜中形成,而且所形成的纳米硅晶粒的大小随着退火过程中的升温快慢而变化。在升温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较大时(如100℃/s),则所形成纳米硅晶粒较小(1.6~15nm);若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较小(如1℃/s),则纳米硅粒较大(23~46nm)。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延长退火时间和提高退火温度并不能改变所形成的纳米硅晶粒的大小;而在退火时,温度上升快慢直接影响着所形成的纳米硅晶粒大小。为了弄清楚升温量变化快慢对所形成的纳米硅大小晶粒的影响,采用晶体生长中成核理论。在晶体生长中需要两步:第一步是成核,第二步是生长。也就是说。在第一步中需要足够量的生长仔晶。结果显示:升温快慢影响所形成的仔晶密度.若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大,则产生的仔晶密度大;反之,若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小,则产生的仔晶密度小。RTA退火时升高退火温度或延长退火时间并不能消除薄膜中的非晶部分,薛清等人提出一种从非晶硅中分形生长出纳米硅的生长机理:分形生长。从下到上,只要温度不太高以致相邻的纳米硅岛不熔化,那么即使提高退火温度或延长退火时间都不能完全消除其中的非晶部分。 RTA退火法制备的多晶硅晶粒尺寸小,晶体内部晶界密度大,材料缺陷密度高,而且属于高温退火方法,不适合于以玻璃为衬底制备多晶硅。

  6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反应气相沉积(PECVD)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反应气相沉积(PECVD)法是利用辉光放电的电子来激活化学气相沉积反应的。起初,气体由于受到紫外线等高能宇宙射线的辐射,总不可避免的有轻微的电离,存在着少量的电子。在充有稀薄气体的反应容器中引进激发源(例如,直流高压、射频、脉冲电源等),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作用下获得能量,当它和气体中的中性粒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就有可能使之产生二次电子,如此反复的进行碰撞及电离,结果将产生大量的离子和电子。由于其中正负粒子数目相等。故称为等离子体,并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即形成“辉光”。在等离子体中,由于电子和离子的质量相差悬殊,二者通过碰撞交换能量的过程比较缓慢,所以在等离子体内部各种带电粒子各自达到其热力学平衡状态,于是在这样的等离子体中将没有统一的温度,就只有所谓的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此时电子的温度可达104℃,而分子、原子、离子的温度却只有25~300℃。所以,从宏观上来看,这种等离子的温度不高,但其内部电子却处于高能状态,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若受激发的能量超过化学反应所需要的热能激活,这时受激发的电子能量(1~10eV)足以打开分子键,导致具有化学活性的物质产生。因此,原来需要高温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通过放电等离子体的作用,在较低温度下甚至在常温下也能够发生。

  PECVD法沉积薄膜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SiH4分解产生活性粒子Si、H、SiH2 和SiH3等;

  2.活性粒子在衬底表面的吸附和扩散;

  3.在衬底上被吸附的活性分子在表面上发生反应生成Poly-Si层,并放出H2;

  研究表面,在等离子体辅助沉积过程中,离子、荷电集团对沉积表面的轰击作用是影响结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克服这种影响是通过外加偏压抑制或增强。对于采用PECVD技术制备多晶体硅薄膜的晶化过程,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认为是活性粒子先吸附到衬底表面,再发生各种迁移、反应、解离等表面过程,从而形成晶相结构,因此,衬底的表面状态对薄膜的晶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种认为是空间气相反应对薄膜的低温晶化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即具有晶相结构的颗粒首先在空间等离子体区形成,而后再扩散到衬底表面长大成多晶膜。对于SiH4:H2气体系统,有研究表明,在高氢掺杂的条件下,当用RF PECVD的方法沉积多晶硅薄膜时,必须采用衬底加热到600℃以上的办法,才能促进最初成长阶段晶核的形成。而当衬底温度小于300℃时,只能形成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以SiH4:H2为气源沉积多晶硅温度较高,一般高于600℃,属于高温工艺,不适用于玻璃基底。目前有报道用SiC14:H2或者SiF4:H2为气源沉积多晶硅,温

  7 金属横向诱导法(MILC)

  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a-Si中加入一些金属如Al,Cu,Au,Ag,Ni等沉积在a-Si∶H上或离子注入到a-Si∶H薄膜的内部,能够降低a-Si向p-Si转变的相变能量,之后对Ni/a-Si:H进行退火处理以使a-Si薄膜晶化,晶化温度可低于500℃。但由于存在金属污染未能在TFT中应用。随后发现Ni横向诱导晶化可以避免孪晶产生,镍硅化合物的晶格常数与单晶硅相近、低互溶性和适当的相变能量,使用镍金属诱导a-Si薄膜的方法得到了横向结晶的多晶硅薄膜。横向结晶的多晶硅薄膜的表面平滑,具有长晶粒和连续晶界的特征,晶界势垒高度低于SPC多晶硅的晶界势垒高度,因此,MILC TFT具有优良的性能而且不必要进行氢化处理。利用金属如镍等在非晶硅薄膜表面形成诱导层,金属Ni与a-Si在界面处形成NiSi2的硅化物,利用硅化物释放的潜热及界面处因晶格失错而提供的晶格位置,a-Si原子在界面处重结晶,形成多晶硅晶粒,NiSi2层破坏,Ni原子逐渐向a-Si层的底层迁移,再形成NiSi2硅化物,如此反复直a-Si层基本上全部晶化,其诱导温度一般在500℃,持续时间在1O小时左右,退火时间与薄膜厚度有关。

  金属诱导非晶硅晶化法制备多晶硅薄膜具有均匀性高、成本低、相连金属掩蔽区以外的非晶硅也可以被晶化、生长温度在500℃。但是MILC目前它的晶化速率仍然不高,并且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长速率会降低。我们采用MILC和光脉冲辐射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a-Si薄膜在低温环境下快速横向晶化。得到高迁移率、低金属污染的多晶硅带。

  8 结束语

  除了上述几种制备多晶硅薄膜的主要方法外,还有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HV/CVD )、 电子束蒸发等。用UHV/CVD生长多晶硅,当生长温度低于550℃时能生成高质量细颗粒多晶硅薄膜,不用再结晶处理,这是传统CVD做不到的,因此该法很适用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制备。

关键字:多晶硅  薄膜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上一篇:高速ADC的无缓冲式架构选择
下一篇:有限增益带宽积补偿及对active-RC滤波器Q值的影响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35

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解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经济活动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电力需求迅速增加。太阳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很容易实现并网发电或作为独立能源。众所周知,太阳电池发电具有许多优点,如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方便、可以无人值守、规模大小随意、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常规发电所不及的。 目前,太阳电池发电在航天、通讯及微电子领域已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但在社会整体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太阳电池成本较高,要使其真正成为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大幅度降低成本。薄膜太阳电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体硅(单晶或多晶)太阳电池具有更大的
[新能源]
TDK高效率薄膜功率电感器,为移动设备添油加劲
● 与现有产品相比直流电阻降低12% ● 与现有产品相比直流叠加特性提高4% TDK株式会社(东证:6762)开发了一种IEC 2012外壳尺寸的小型薄膜功率电感器,与现有产品相比,可对应更高的电流。该薄型功率电感器TFM201208ALD系列的尺寸为2.0 x 1.25 x 0.8 mm,额定电感1.0μH。 由于本次新产品的直流电阻降低了79mΩ,与现有产品相比降低12%,因此实现了低损耗。通过改善直流叠加特性,新型功率电感器的额定电流为2.5A,与现有产品相比提高了4%。因此,该新型功率电感器有助于改善高负载条件下电源电路的电力转换效率,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移动设备的电源电路中。由此,其也有助于改
[电源管理]
TDK高效率<font color='red'>薄膜</font>功率电感器,为移动设备添油加劲
薄膜技术有望重振低迷中的欧洲光伏产业
  据iSuppli公司,尽管欧洲光伏(PV)装机市场正在经受全球经济衰退的打击,但薄膜光伏技术的发展欣欣向荣,将来可能推动欧洲光伏市场增长。   尽管去年多晶硅的合同价格下挫逾50%,但薄膜太阳能模块市场前景依然乐观。iSuppli公司预测,到2013年,薄膜光伏太阳能模块将占到整体模块市场的30%以上,2008年该比例为14%。   2008-2013年薄膜占全球光伏模块产量比例的预测,按功率计算   FirstSolar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薄膜市场的生存能力。该公司今年跃居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产量超过10亿瓦。同时,该公司已经把每瓦生产成本降到不足90美分,大约是硅晶体模块生产商的一半。
[半导体设计/制造]
<font color='red'>薄膜</font>技术有望重振低迷中的欧洲光伏产业
创仕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自愈特性
  相对于其他薄膜/箔式电容器结构,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自愈"的特性.当施加一个足够高的电压时,在高电弧温度作用下,由于击穿点附近的电解质塑料材料和击穿点附近的金属化电极的厚度非常之薄(约0.02-0.05um),金属化电极之间的缺陷点会短路并得到蒸镀。缺陷点产生短路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被一烧而尽,由此而产生的金属化雾化蒸汽把电弧驱走.此过程只发生在短短10μs时间内,通常对涉及的电容的有效运行没有影响。   这个自愈特性使得利用“没有针对缺陷进行其他特殊保护的金属化基膜”进行单层卷绕成为可能,并直接导致了要求用来达到特定性能规格电容物理空间的减少。用另外一句话说,电容的所谓的“容积效应”得到了增强。   金属
[新能源]
KEMET推出适用于恶劣环境的最小EMI X2薄膜电容器解决方案
KEMET推出适用于恶劣环境的最小EMI X2薄膜电容器解决方案 R53薄膜电容器是符合AEC-Q200标准的小型化器件;对于在严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需要最高可靠性和扩展寿命的应用,具有最高的IEC鲁棒性分类。 国巨集团(Yageo)旗下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基美电子(KEMET),现在推出其最新的R53系列微型聚丙烯薄膜X2 EMI(电磁干扰)抑制电容器。鉴于汽车、工业、消费和能源应用需要采用更小的X2级大电容解决方案来抑制EMI,该系列可满足这些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R53系列提供0.1µF至22µF的电容值、15mm至37.5mm的引线间距、85/85 THB Class IIIB分类,以及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
[电源管理]
KEMET推出适用于恶劣环境的最小EMI X2<font color='red'>薄膜</font>电容器解决方案
帝人化成开发出透明导电性太阳能薄膜
帝人化成发布了“能以世界最高水平防止”(该公司)电极图案识别性能下降的透明导电性太阳能薄膜。通过优化太阳能薄膜的折射率及反射等光学特性,据称将电极图案等的反射降低到了肉眼无法察觉的水平。 此次的开发品适用于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据帝人化成介绍,目前已在向大型触摸面板厂商样品供货。设想作为电子纸、有机EL面板及太阳能电池等的透明电极使用。 2011年度的月计划销量为6万~8万m2。目标是2014年度之前在全球透明导电性薄膜市场上占有50%的份额。
[新能源]
一种薄膜电路故障的自动检测系统
     摘 要: 自动视觉检测系统利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高速、准确、无损的方法,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多层薄膜电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参考和非参考比较相结合的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微机实时检测系统。     关键词: 薄膜电路 参考比较 非参考比较     电路制造技术正朝着将更多的集成电路安装在一块PCB电路板上的方向发展,从而使PCB的尺寸增大、层数增多;同时,电路板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由于这些原因,生产及更换它们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需要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使每一层上的线路都能够在上一层铺设之前被检查。在这里,自动视觉检测能够以
[测试测量]
为什么说薄膜电容比电解电容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出门远行不再是难题,跨市跨省和跨国旅游不再是梦想。实现了几小时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旅游的梦想,这一切得益于科技。 现在人们出门可以选择公交、大巴、火车、高铁、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在城市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瓶车、公交和地铁等,有些人为了方便买轿车代步。轿车虽然快且方便,但也有缺点:所用的燃油价格较贵,排放的汽车尾气有害,对人们和环境不友好。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和汽车排放的尾气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能源汽车诞生了,它凭借价格低廉、环保、节能、易保养等优点是许多人购车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中有个重要元件:电容器。电容器作为三大无源器件之一,是电子设备硬件电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器件。具
[嵌入式]
为什么说<font color='red'>薄膜</font>电容比电解电容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