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时实现延时系统复位的IC

最新更新时间:2012-10-17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上电  延时系统  复位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通过给晶体管增加一些电容、二极管和电阻,使用保持时间可调的复位IC,将纯手动复位转换为自动复位。

  在大多数应用中,(手动复位)引脚通常与开关相连,为管理芯片制造手动复位信号。随后,在预先设定的有效延时时间后,其从低电平有效复位回到高电平状态。手动复位适用于大多数应用;然而,它需要人为干涉产生复位信号。在一些应用中,手动复位存在争议,因为系统每次上电时都要执行。

  更进一步,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在内的应用需要复位输出为保持高电平——也就是说,非有效——在应用复位或低有效之前的某个时期。如图1电路在设备上电时无需按下复位键的情况下,被证实是有效的,因为在复位的低信号到来之前,复位自动以预先设定的保持时间发生。

上电时实现延时系统复位的IC

  电路使用带引脚和低有效输出的复位管理芯片。通常输入的内部上拉电阻为20到50kΩ。上电期间,内部电阻将电容C1充电到正向最大值VDD。为管理芯片产生复位输入,其输入必须接收低有效的地信号,需要晶体管Q1导通。这个导通的时间长度取决于R1和C2的RC时间常数。这两个器件决定Q1什么时候导通,从而为输出提供保持时间可调的高电平。为增加保持时间,增加R1和C2的RC时

 

间常数即可。

  复位管理芯片只在管脚的电压超过触发阈值电压和管理器内部复位周期结束时,产生输出。这个延时时间滤除了所有输入电压的毛刺。因为Q1的导通,使C1的负向变为地。而C1的正向不能立即改变极性,其被拉低并通过输入的内部上拉电阻,缓慢的再次充电。当达到复位芯片的阈值电压时,一旦达到芯片的延时时间便输出复位信号。C1的选择并不严格。然而,它的值应该尽量大——例如0.1到10µF——使C1和内部上拉电阻所得的RC时间常数足够大。这个值确保C1在引脚上保持了至少1us的低电平。

  C2充电到Q1的偏置电压后,晶体管仍然导通。在下一次上电或手动按键复位电路时,晶体管C2放电。这个动作一旦发生,Q1关闭。R1将C1的负向充电到供电电压VDD。因为电容C1的正向不能立即改变,其表现为充电到2VDD。然而,保护二极管D1将C1的电压箝位到仅为VDD加上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一旦C2充电足够使Q1再次导通时,重复循环。

关键字:上电  延时系统  复位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上电时实现延时系统复位的IC

上一篇:基于DDS的多通道信号源设计
下一篇:如何降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耗方案比较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42

分析一个关于STM32 芯片异常复位的经典案例!
前言 本篇主要是介绍一种处理问题的思路,即当我们在做STM32应用开发过程中,遇到芯片异常复位,或者进入了异常处理时,如何通过集成开发环境,如IAR,KEIL等查看相应的ARM内核寄存器,定位出应用软件产生异常的地方! 问题描述 某STM32用户反馈,当使用STM32L4芯片的时候,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忽然复位。复位后程序继续运行,但是还会继续复位,原因不详! 问题分析 针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可以按照一个统一的思路去处理。分析本案例的大致步骤如下: 1、初步确定复位的原因,是硬件复位,如外部NRST被拉低,还是软件复位,包括软件直接调用复位,或者看门狗复位,还是低功耗模式如standby模式被唤醒时产生中断; 2、查看复位
[单片机]
分析一个关于STM32 芯片异常<font color='red'>复位</font>的经典案例!
STM32F4的复位序列对比STM32F7的复位序列
前言 初次接触到STM32F7,可能会有个疑惑,为什么0地址变成了ITCM RAM的起始地址。系统复位还是从地址0处开始执行吗?如果是,那这似乎看起来是冲突的。实际上,STM32F7是基于Cortex-M7内核,而Cortex-M7和Cortex-M3/M4的复位序列有些不一样。本文中,将针对这个问题做详细讲解。 STM32F4的复位序列 STM32F4基于Cortex-M4。对于基于Cortex-M3/M4的芯片,复位后总是从0x00000000地址处,取主堆栈指针(MSP)的值,从0x00000004处,取出PC的初始值(这个值是复位向量),然后从这个值对应的地址处取指。 这两个值,就是中断向量表里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表项
[单片机]
STM32F4的<font color='red'>复位</font>序列对比STM32F7的<font color='red'>复位</font>序列
ARM复位原理
  1. ARM复位源类型   ARM处理器的复位源类型如表所示,包括上电复位、外部硬件复位、内部硬复位(包括锁相环失锁复位、软件看门狗复位、检错停机复位和调试端口硬复位)、JTAG复位、外部软件复位和内部软件复位(包括调试端口软复位和JTAG软复位)。   表 ARM复位源类型   所有的这些复位源都被引入到复位控制器,并且根据不同的复位源产生不同的复位动作。   ARM处理器还内置有复位控制器和硬件复位配置控制器,其中的复位控制器功能是确定复位原因、同步复位模块(若有必要的话),并且复位相应片内的逻辑模块(包括ARM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系统接口单元模块和通信处理器模块等)。   2. 复位工作原
[单片机]
ARM<font color='red'>复位</font>原理
MSP430系列单片机复位电路系统设计分析
  0 引言   TI公司的混合信号处理器MSP430系列单片机以其处理能力强大、外围器件集成度高、功率消耗低、产品系列全面、全系列工业级等特点,作为目前MCU主流市场的产品之一,在电子应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被越来越多的电子设计师所青睐。由于复位电路设计问题而导致的系统出现上电后不工作或状态不正确是很多MSP430单片机电路设计者们在设计、调试和应用中曾遇到过的问题,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低,但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这个现象仍需引起电子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   为此,本文对MSP430全系列单片机的复位系统和复位机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外围复位电路设计方案和有关电子元器件的详细介绍,
[单片机]
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介绍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 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单片机的电源是5V,所以充电到0.7倍即为3.5V),需要的时间是10K*10UF=0.1S。也就是说在电脑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时在0~3.5V增加。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减少(串
[单片机]
单片机<font color='red'>复位</font>电路原理介绍
ATmega64 看门狗复位
看门狗定时器溢出时将产生持续时间为1 个CK 周期的复位脉冲。在脉冲的下降沿,延时 定时器开始对tTOUT 记数。请参见后文以了解看门狗定时器的具体操作过程。
[单片机]
ATmega64 看门狗<font color='red'>复位</font>
PIC单片机复位系统模块有哪些?
PIC16F87X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功能设计得比较完善,根据引起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条件和原因,可以将PIC单片机复位系统分为五个模块进行介绍:   1.上电复位   每次单片机加电时,上电复位电路都要对电源电压VDD的上升过程进行检测,当VDD值上升到规定值1.6~1.8V时,就产生一个有效的复位信号,需经过72ms加1024个时钟周期的延时,才会使单片机复位。   2.人工复位(单片机在执行程序期间)   无论是单片机在按预先设定的正常顺序运行程序,还是出现单片机进入不可预知的某一个死循环,都必须认为单片机在执行程序。单片机在执行程序期间,只要在人工复位端MCLR加入一个低电平信号,就会令其复位。   3.人工复位
[单片机]
STM32F205 HAL库 RTC软件复位后不准
在RTC初始化配置时,没考虑到软件复位的情况,当频繁实现软件系统复位时,发现RTC时间有偏差。原因在于每一次软件复位后都会再次重新初始化RTC,中间便会产生时间差,频繁复位偏差更明显。 解决方法:通过RTC备份寄存器的判断以重新初始化RTC,只有当系统断电时备份寄存器才会清空,如系统选择软件复位则不需重新初始化RTC。 RTC_HandleTypeDef RtcHandle; #define RTC_ASYNCH_PREDIV 0x7F #define RTC_SYNCH_PREDIV 0x00FF #define RTC_BKP_VAULE 0x1A1B void bsp_rtc_init(void) { __H
[单片机]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